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454|回复: 64

义工感言

 关闭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平凡中见真心
依柳

正在看书,听到窗外阵阵的鸟叫声,不觉得抬眼向外望去。原来是树上飞来几只喜鹊在叽叽喳喳,看见喜鹊就想起民间有句谚语:喜鹊叫,喜事到。不知道又要有什么喜事临门了,我在想着…
   静静的观赏喜鹊们的愉悦,忽然间发现有一只喜鹊嘴里叼着一颗稻草抬头遥望远方,我被这瞬间的情景吸引。凝视窗外树上的那只喜鹊,不知怎么就想起了那双渴求知识的大眼睛,想起了中国风网里《救助农村失学儿童志愿军---希望之光》这个家。
   她,是我们的大姐,工作在报社。身体不是很好,却每天都要关注风网里的救助版块,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工作,晚上在风网里加班加点是常是。她常说: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她,工作在外企。不顾自己工作和学业的繁忙,不断的打理着希望之光这个家里每位捐助孩子的追踪情况,有时累得连回家都走错了路。她说:资助孩子,是因为我从资助中得到的超过那些金钱对我的意义;而参与希望之光,是因为自己收益大于付出。
   她,是我们的妹妹。希望之光所有对外联系的具体事情都是由她去做的。她说:还能说什么呢?能干的,就尽量去干吧!!
   她,性格腼腆,一说话就脸红,本来想好的话,到了关键时刻,竟不知如何表达。她说:我只是在尽力做好我应该做的。
   她,也是我们的妹妹,最有趣的就是她,天天嚷着要活儿干。她,身在美国,但她的身影总能留在风网的救助版块里。还有我没说到的兄弟姐妹们,他们默默无闻地用滴滴汗水为我们的希望之光这个家谱写着一首奉献的歌。
   读到这里,你或许想到了自己,或许想到了身边的他和她。因为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所歌颂的都是这个家里的姐妹们。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如我的兄弟们,他,个人的时间多些,但为希望之光的事,不知多少次连熬几个通宵。他,《像说的那样做》,所追求的思想始终与行动一致。发生在救助网我们身边的例子也很多很多。当看了他们的故事,是不是也和我一样被感动?是不是觉得平凡的他们有着不平凡的思想境界?是不是也有一种想要赞美他们的激情?在这个家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平凡。
   耳边传来的歌声打断了我的独想,隐约中我听到: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灿烂星空,谁是真心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的感动。
  当我在凝望窗外时,喜鹊不知道什么时候静悄悄的飞走了,也许它不想打断我的沉思。风网里的姐妹们,今天是我们的节日,让我们祝天下所有的姐妹们节日快乐!
  兄弟姐妹们要记住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多少日子的盼望,多少孩子的等待,多少爱心的汇聚,在此圆个上学梦.让我们彼此共同拥有一个爱心家园……希望之光,期待您能够为失学儿童伸出援助之手!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5739\">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5739</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在希望之光的随笔
卿青

   能找到希望之光,是通过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在一个常去的书吧里,看到了作为精华帖的镜与灯的大作: 在一首诗面前羞愧难当 。看完后感动万分,尤其是余世存的诗,读之令人落泪。就这么一路跟过来,到了希望之光,春蕾。
其实,象我们这样的女孩子很多,受过所谓的高等教育,有点愤青,却因为天性乐观,还没有到达犬儒的地步。生活在相对稳定安乐的小圈子里,通过网络和间接渠道了解到阴暗不幸的角落,看到有不公正,看到不幸,有义愤,有不满,更多的却是无力感。那个为了一元钱在满是青黑色煤粉飘扬的环境中背着40公斤煤的17岁少年,那个缩在学校围墙边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同龄人的等死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这个世界一定有些地方是不对的,是不正常的。你想改变它吗?可当你伸出手时,你看到一切都是正常的,都是对的。那么究竟是哪儿出了错呢?……就是这样,作为孤独的个体,面对整个世界的无力……
所以,快乐王子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冬季里,碎掉了他那颗铅制的心。在王宫的时候,他是快乐而麻木的,当他站在城市中间,看到丑恶与贫穷,他却不能不心碎。王子说,世间没有什么比苦难更不可思议的事了。柔软而敏感的心灵,在悲惨的世界里,大概也只能碎掉。
在王尔德的另一个故事《少年国王》里,少年国王梦见了贫民的痛苦,于是在加冕的当日,放弃了奢侈的王袍,服饰就象一个乞丐一样。他的大臣认为他是国家的耻辱,他的主教对他说:这世上的负担太重了,是一个人难以承受的;人间的愁苦也太大了,不是一颗心所能负担的。
( 原文:主教听完了三个梦后,眉头紧锁,他说,孩子,我是个老人,已进入垂暮之年,我知道在这个大千世界里还有很多邪恶的东西。凶狠的土匪从山上下来,掳去无数小孩,把他们卖给摩尔人。狮子躺在草丛中等待着过往的商队,准备扑咬骆驼。野猪将山谷中的庄稼连根起。狐狸咬着山上的葡萄藤。海盗们在海岸一带兴风作浪,焚烧渔船,还把渔民的渔网抢走。在盐泽地带住着麻疯病人,他们用芦苇杆盖起小屋,没有人愿意接近他们。乞丐们在大街上漂流,同狗一起争食吃。你能够让这些事情不出现吗?你愿意让麻疯病人同你一起睡觉,让乞丐同你一起进餐吗?你会叫狮子听你的话,野猪服从你的命令吗?难道制造出这些苦难的上帝还不如你聪明吗?因此,我不会为你所做的事而赞扬你的,我要求你骑马回你自己的王宫中,脸上要露出笑容,并穿上符合国王身分的衣服,我要用金王冠来为你加冕,我要把嵌满珍珠的权杖放在你的手中。至于你的那些梦,就不要再想它们了。这世上的负担已经太重了,是一个人难以承受的;人间的愁苦也太大了,不是一颗心所能负担的。)

可是,主教所不知道的是,对于敏感的灵魂来说,对苦难的一次接触,就象SARS病毒一样,即使你恢复了,它也在你的细胞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
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趁着心还未碎时,多做一点点能做的事。从绝望的大山中挖出希望的石头。
只是二三百元钱,其实还不够一双新上季的鳄鱼皮鞋,或者是羽西的一套化妆品,但对于四川山区,江西老区的孩子来说,就是一年的学费,就是可触摸的美好未来的影子,就是黑暗世界里的希望之光!
离题的扯了一堆,其实我最想说的是,谢谢,谢谢希望之光的全体义工!你们不辞辛苦,建起了这个网上的家园,为农村的孩子们寻找希望!希望能有更多的网友加入进来,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找出些希望!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248\">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248</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宛如痴狂――我的周岁盘点
卿青


--------------------------------------------------------------------------------

  去年的今晚,我在一个常去的书吧论坛里乱逛,无意中看到了宁姐那篇经典文章。当时的感触深刻到现在依然记得,于是跟踪到了这里,注册,灌水,认捐孩子,申请义工,匆匆忙忙地,一年的时间竟不知不觉得过去了。。。。。

  一年,一千个帖子,回想以前泡了两年的那个坛子,发贴不过两百,而在这里灌的贴,真是超过我自己的预料。除了看小说,无趣的我没有任何嗜好。可这一年里,LOH竟成了我的嗜好。不明白,何以能够对一个网络上虚拟的社区产生这样深厚的感情。如果哪儿天没有登陆,必定会象睡前没有刷牙一样不舒服;无事发呆的时候,会想起论坛里的事,或者最近要做的资料;甚至去年在监考时,因为想起前天晚上梦到发了笔横财,买了个面朝大海的小屋,也为LOH买了自己的服务器放在里面,而自个儿偷偷乐,险些吓倒一考生 。。。。。不经意间,LOH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无法分割的一部分。

  想起困困说她在实验室签名的表上,用中文工整地写上“困困” ;想起熊说她在监考的时候,盘算着合适的认捐方式;以及某些退出的老义工偷偷隐身,继续天天泡论坛;在大家情绪低落的时候,有人冲出来,大喊“请大家发泄,向我开炮” 。。。。。我非常尊敬的大漠老师,身体不好,却常常熬夜到两三点整理审核后的资料;水土不服的月亮,晚上躺在蒙阴小旅馆里浑身酸痛,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开始做调查;充分发挥其职业精神,发贴洋洋洒洒逻辑分明的我的二号偶像密码,常是在论坛泡到一两点,而第二天还要七点去上班。。。。。。还有许多许多,甚至没有聊过的ID,也每每让我看到,就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在LOH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和这些非常可爱,性情,真挚,可敬的朋友一起工作。

  周年盘点,除此之外,我还在LOH学到了很多很多。。。。。。沟通,团队合作的要点,不要吝于赞美别人的工作,即使是你的朋友,更多地替他人着想,不随便去揣测,信任你的伙伴;对于农村更深刻的了解,不再森提门头儿地一塌糊涂;对于高调言辞的条件反射的谨慎,后后,再说下去好象迹近自我吹捧, 不说了。但是,我想,这些对于我,将会非常非常重要。

  。。。。。。。。。。。。

  在LOH最得意的事情:大部分人看了我的帖子,都自发称呼我姐姐 尤其值得表扬的是猪猪,姐姐,大姐得喊了一个多月,发来,他郁闷不已,不知道有没有在被窝里偷偷哭 还有ESC同学,电话里声声“王姐”叫得我心花怒放

  在LOH最难过的事:那些我们看到了,却无能为力,最终还是失学的孩子。我从此深信,如其有命运之神,那他必然也是个瞎子  

  在LOH最开心的事情:自然是自己调查回来,或自己参与审核的孩子在认捐时很快都找到了资助人……在论坛里看到认捐前刻突然暴增的在线人数,认捐贴疯狂的回帖速度,那种感动,即使经历多次,也不曾减少,尤其是三一零那次,那高峰般的奇迹,那么多的孩子,只需要那么短的认捐时间……

  。。。。。。。

  回头看看,这一年,无数个点点滴滴;有些是我珍藏心底,甚至不愿说出来的感动,我会小心翼翼地保存着……

  还没有想收尾,居然已经要天亮了 突然发现,这个帖子煽得有点让我不好意思了 可是,困了,不改了

  就到这里吧,就到这里吧

  反正,咱们还有好多好多个长夜慢慢聊呢:)

  让我们明天继续吧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22490\">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22490</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游走在梦想和现实之间DD记于义工申请通过之后
Maggie_ll


不觉在希望之光已经呆了近四个月了,而义工申请正式被通过也已是一周。这次申请恐怕是素来消极的我,迄今为止最为就积极的一次举动了吧?自从去年在天涯上知道希望之光,就在心中存下了它的影子。直到自己有机会的时候,才开始走近它。慢慢的开始了解,慢慢的开始敬佩,慢慢的希望自己也能加入这里,向这些别样的人们学习。

希望之光最初获得我的信任,绝对是由于它的低调。这个社会不知道怎么了,几乎一切事情一旦涉及到商业或者官方,就失去了原本的面目。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就像薄薄的瓷瓶,美丽而易碎。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向善的愿望,每个人都曾经是理想主义者,这是曾经温暖过我们的,唯恐被别人所侮辱和践踏,所以更多时候,我们只能把对它们的想念偷偷的存在心底。是希望之光让我的梦想有了安放的地方。我知道,在这里,我是安全的,梦想是安全的。

终于从网友变成了义工,于我,这是很高兴的事情。义工们各具特色的欢迎词让我没有感觉到任何的陌生。互加QQ,忙着认识,开始的几天里我简直应接不暇。我曾经很多次在心里描绘我所尊敬的这些人的样子,现在我终于知道了,他们其实和我们一样,是平凡的人们,平凡的即使走在你的身边,你也绝对想不到正是这些人们,给自己给我们构建了一个网上的家园,为那些孩子能够拥有选择一碗饭还是十碗饭的权利(-这是医生的话,希望没写错:))而默默的工作着。平凡的人们给我更多的感动,更多的尊重,是的,就是这样。

虽然在申请义工的时候,茉莉就告诫过我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资料的整理是非常费时的一项工作,但是我进来的时候,看到那张大大的表格,还有为每个孩子所建立的档案,还是大吃一惊。这才切实体会到,希望之光的工作,不仅仅是认捐前资料的获取,不仅仅是认捐资料的发布以及后面的复查,还有很多琐碎繁杂的事情,需要持续的努力。而这些工作,是别人所看不到的。一下子理解了为什么有的义工几乎从来不在论坛里出现,他们所做的,是在幕后,为我们所忽视的。突然觉着自己以前所理解的低调还是太肤浅,没有网友们赞扬的目光,只是一如既往的努力,这些也许才是真正的低调吧。在这时,我真正感到了压力,这种压力是我申请义工前所未曾想到的。

所有的梦想,没有现实的付出,只是梦想;空守着飞翔的渴望,而忽略了点滴的积累和努力,那么只能永远仰望天空的翅膀,这是希望之光给我的第一堂课。而我,期望而且也必定从中学到更多。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7561\">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7561</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义工随笔-- 我和希望之光的故事(上、下)
行者

(上)

其实我早就想写类似的文章,但总感觉这其中的滋味太过繁杂,实在难以一一道清,总迟迟难以下笔。这次奉人力组之命写命题作文,也算是了却自己的一份心愿吧。

相对来说,现在我也算是个老义工,老和新的区别之一在于是否有回忆,呵呵,所以,要写我和希望之光的故事,就得先听听关于我加入希望之光的回忆。

我本来是只想做捐助人的,但做了预捐助登记后,希望之光却迟迟没有回应,一着急,就到论坛和QQ聊天室去转悠,知道了当时义工奇缺,而少数义工更是为了希望之光而不眠不休,废寝忘食的。恰好当时我很无聊(网名为证:我不知我是谁、无聊的人和事),于是就决定帮着应付一阵子,等希望之光的压力小些,再来做捐助人。经过我在论坛和聊天室一阵猛侃,鉴于我的骗术高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吸收进来了,(多短?我也记不清了,不是三五天,就是十来天吧,不超过半个月,更绝不可能是一个月,,,,@#$@%^$,,谁拿西红柿扔我!!噢,是我跑题了,重来重来,,,,)。我就这样主动跳下了坑,至今尚未能爬出来。

申请义工时,我是除了技术组,别的组随便,然后就分在了当时最缺人手的资料组里,哇,除了近卫军这家伙,资料组全是PLMM,幸福中!很快接了湖南双牌资料获得的任务,在任务进行中,经过大家的帮助,不断的熟悉和了解义工的情况,及希望之光的现状,同时在发现各位JM的漂亮照片时,也发现了依柳日记,在我的强烈胡搅蛮缠下,依柳JJ同意公开,呵呵,在希望之光的第一期网刊中有节选。

在我进入希望之光后,大批义工陆续进入,很快暴露了希望之光的若干缺点,于是开始着手进行制度化建议,开始试图明确流程,明确职责,明确分工。我正好对这些工作有点经验,也开始帮着做了一些,也因为那段时间的空闲,我在线时间非常长,却想不到,有了一个更大的坑在等我。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我和希望之光的故事---行者 (下)

行者

书接上回,上回说到,有人挖了个大大的坑在等我。起因还在于希望之光的改善中,将中心组改建于常务组,并且做了部分调整,常务组之一,我的偶像,PASSBY,因为要继续深造,无法兼顾义工工作,寻寻觅觅替补人,在N个合适的人选都因自身的原因拒绝之后,我非常不幸的出现在她的视野中,并伙同另一个大佬级的义工镜与灯,锁定了我,在我设置了一些苛刻的条件后,我很无能得再也找不出拒绝的理由了,只得勉为其难的跳下了这个深深地坑,在经过全体义工的投票后,加入了常务组。

只是一直很愧疚,这个常务组组员做得非常不称职,刚进入时,因为资料组组长请假,所以先代了资料组组长一段,主持了七八批的资料发布,然后因为论坛关闭工作停顿了一段时间,再正常工作时,常务组已经名不符实了,只剩下我和近卫军两人在了。于是又经过再次全体义工投票,鉴于我的承诺和无法放心直接让新义工接手常务组,所以又不得不参选了。但在这次改组后,我在自身单位的工作却又发生了变化,做了另一份兼职,上线时间大大减少了。常务组在中西医的努力下,曾进行了一些工作。但很快,中西医请假,红军辞职,常务组又剩下了我一个人傻傻的挂着。呜呜。

回忆到此结束,下面该是讲什么了,感受?滋味非常复杂啊,酸甜苦辣,真的是人生百味,什么都有。

酸,在看到一些孩子的可怜的现况,心里就会酸酸的,看到孩子们给捐助人写的一封封信里透露的非常懂事的言行,心里也是酸酸的,以上的酸是怜惜;还有看到捐助人因为付出因为孩子们复学而巨幸福,心里也是酸酸的,这个酸是忌妒!因为至今为止,我还没能捐助哈,因为我希望能象一般网友一样得到希望之光的帮助,并且希望捐助一位小学的女孩,一直未能如愿,看来只能等我退出希望之光义工后才能满足了。

甜,嘿嘿,这个就不用多说啦,不感觉到甜,早就做不下去走人了。看到孩子们复学甜,看到自己的工作有成果了甜,看到义工们温馨的话语也甜,甚至有时候,挂在论坛上什么也不做也不看,也感觉到甜。呵呵,有些精神失常的说。

苦,现在想想,不觉得有什么苦的,可在某些时候,确实有些怨言,特别是在自己好不容易弄出点东东来却什么也没用的时候。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唯一的娱乐就是在希望之光的休闲论坛看看笑话,所以啊,各位有好的笑话就多多转贴啊。

辣,如果是指冒烟生气来火,现在基本是不会了,刚加入希望之光的时候,确实有过,特别是对不尊重义工辛勤劳动的一些做法,特别来气,记得曾经豁出去跳出来大嚷了一回,呵呵,不过也仅限于对事,不对人。

下面再谈什么?希望和感想?

我当然是希望----希望之光关门大吉!呵呵,如果哪天不再有孩子享受不了九年制义务教育,那么,希望之光的使命就到头了,可以关门大吉了,我也就安心了(本来想说瞑目的,可想想离我瞑目的那天还远着呢,横横)。感想:我们这群人,聚在一起都是缘,都不容易,互相之间,应该多些体贴多些理解多些宽容。还有,我从来就没把我自己当成什么高尚的人,我仍一俗人耳,而且说不准哪天我就拍拍屁股抬脚走人了,嘿嘿。

最后,我喜欢玩联众的四国军旗和暴雪的暗黑战网,好好想念它们啊。

其实,还应该有一项,就是希望之光众人物之点评----行者篇。只是目前还不想写,等我哪天离开了再写吧。

OK,交稿了交稿了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139\">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139</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photo.bokee.com/data1/2005-9-5/001/840/866/121797/121797.jpg\">http://photo.bokee.com/data1/2005-9-5/0 ... 121797.jpg</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我和希望之光的故事(上. 下)
大雪无痕


我和希望之光的故事---大雪无痕

(上)  与希望之光的岁月

曾经问洞庭麻雀,希望之光具体的诞生时间,他说他也不说太清楚,当以认捐第一个孩子蒲东芬2001年9月开始吧。我只记得它中国风网站时事版块下面有一个版,左边是著名的“大眼睛”片片,而且里面好像没有帖子。呵呵,我那时从未进去过。也不知从何时起(那段时间,由于个人遇上些事情,整个忙得七荤八素),希望之光版移到中国风顶端,成为中国风的主打版块,那时才难得进去一下,大约是2001年11月份左右,小陆和我说,纱纱想找一个人共同资助一个孩子,我想那时我算是踏入希望之光了吧。
  
又过了些日子,希望之光版里又多了个论坛,带锁的,好像是什么中心组论坛,上面有中心组的成员洞庭麻雀,小陆,近卫军,镜与灯,PASSBY等,记不太清了。也从来没有好好看过论坛,只记得论坛的最近发言人全是洞庭麻雀。后来全是passby的,我与洞庭麻雀认识,至于Passby,由于不看帖子的内容,初时以为是哪个高度热情,又闲得无聊的大学生呢。后来才知她是在一家外企工作,工作节奏很快。可能是我的观点在中国风太鸽派了,所以有一回大沙锅说我可以到希望之光做义工,哈,那时才真正注意起希望之光来。
  
后来由于某些事情不得不戒网一两个月,回到中国风,一看希望之光版没有了,中国风网站没有人了,由于我是看着中国风成立的,加之与其他中国风的网友交情一直很好,因为我从上聊天室的那天起就认识他们,对希望之光产生了些反感,不过我信任我哥哥近卫军等人,所以还是经常到希望之光网站,在这里认识了有不为等网友,认同其中的许多观点,觉得很想成为其中一份子。
  
2002年6月,在一种有点复杂的心情,申请成为希望之光的一名义工。当时希望之光正在准备比前面大一些的认捐活动,一切都在风风火火的进行着。一进网站,还没站稳,就稀里糊涂地被老糊涂拉进了论坛组,整理过一两期简报,偷逃到人力组混了几天。由于朱湘那时有事,于是不知死活地接手了宣传工作,那时正好是希望之光成立来最热火朝天的时候,7。8月份,总共要认捐百余名孩子,幸好那时镜与灯,骑兵,似水等人帮忙,总算没有拉后腿。8月中旬,一生悬命加入了,属于百搭类型,什么都能干,样样比我强,于是乎借9月单位要考试之机,抽身,从此再没有认真干过活。或许是希望之光跑得太快了,上天给了希望之光一棒,也给了义工一棒,9月下旬希望之光遗失了两个月的数据,这两个月正好是希望之光认捐的重要时期,孩子和资助的资助人的资料遗失了好多,这下可忙坏了许多义工们,呵呵,估计最尊敬的老糊涂先生那段时间,躺在床上都睡不着,烟量超过每天两包。于是开始了对希望之光的定位思考,常务组的行者发表了<[讨论]关于希望之光的现状和发展>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chinafarmer.org/cgi-bin/bbs/topic.cgi?forum=45amp;topic=97amp;show=0\">http://chinafarmer.org/cgi-bin/bbs/topi ... =97amp;show=0</a><!-- m -->

直到2003年2月才恢复认捐。
  
2003年3月,希望之光搬迁到现在的新论坛,一切恢复正常。

(下)

二、希望之光带给我的

加入希望之光的目的之一就是拯救自己,乍一听似乎有些吓人,不过这一年多来它使我改变很多。

呵呵,我是属于心灵硬化的人。在我的帖子中,大家会发现语言不通顺,思维不通畅。呵呵,我知道有些人看我写的东西有些看不懂。我需要改变自己,拯救自己。于是乎经常看《扬子晚报》的副刊成了我的必修课。当然我更需要走出自己,所以加入希望之光。一方面可以感化心灵,另一方面可以走出自身。今年春天,我能注意到邻家的蔷薇花儿开了,水杉树发芽了,这一切都让我很欣喜。
我很冷血,我不知道感动是什么。曾看到老糊涂的回帖中说看到某帖子感动的热泪盈眶。有些不解,有些羡慕。呵,经过这一年多我知道感动是什么了,呵,近来看电视时常被某些报道说得感动起来。呵呵其,实有时我也说不清有什么让我感动的,但心里却热潮涌动。我知道这对我个人而言并不好呵,可是我已不想再回到以前了,心里有些矛盾。呵,管他呢。

加入希望之光,促使我去了解中国公益,从而对其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同时在我对”开放式思维方式“的思考中有许多启发。以及在对我的理想的确立过程中也起了很大作用。呵呵,似乎加入希望之光是我人生路途中的必经经历。

三、 希望之光于我

我不知道我对希望之光是何种情感,它对我而言并似乎没有多少吸引力,可是想想如果要离开似乎又些不舍。是舍不得那些孩子?非也,至今对孩子我还未产生多少同情感,只是觉得同在一条船上相互照料而已。而且我发现我有些残忍,我竟然把孩子当作建设祖国的工具。曾和笑颜争执过对孩子的年龄条件,笑颜主张不论年龄只要尚未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孩子;而我则认为需要未满十六周岁。其实就希望之光而言更多的注重人与人的相互关爱。呵,对解决失学儿童年的现状连杯水车薪也算不上。

四、我希望之光的兄弟姐妹

对我而言,我更喜欢这里的XDJM,好想与我的每个XDJM 拥抱。我们都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理性而又不失感性的一面;热情而又不忘冷静;而且还充满着幽默。呵呵,大智若愚的小熊姐姐,知性的passby,感性的娃娃,还有充满着侠义的悬命,太多太多了,嘻嘻,还是不说的好,不然漏了谁,我得挨棒子了,希望之光让我们感动,快乐,让我们为之忧心,神伤。我们只是一群普通的人,呵呵,难免有许多不周的地方,可能让许多网友感到一些不快,朋友,请原谅,请继续支持我们。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828\">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828</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我和希望之光的故事,和盈盈的故事
qwe昆玉

我和“希望之光”的故事
我来“希望之光”时间不长,可谓年长资浅,还是个新兵,现佩带着“新义工”的袖章,家里人取笑我是――老树想发新芽,老马谗吃嫩草。
(一) 险些与她搽肩而过。
初次来“希望之光”是在一年多以前,那时刚在其它一些网站上争得面红耳赤,吵得唇干舌燥,咋一来到这里,顿感清爽宜人,浏览了几次,倍感春风习习,鸟语花香。正好赶上了论坛在招收义工,一时心血来潮便也就报了名,原想,义工嘛,多多益善,报了名自然也就成了,未料想一看那申请表,哇噻!简直比我当年添的入党志愿表还要复杂,就差社会关系那一栏了。我犹豫了,怀疑了,这不该是个什么什么性质的组织吧?怎么当个不拿薪水的义工还这么严!我关闭了邮箱,暂存了邮件,一晃一年也就过去了。
新年伊始,一个叫“qwe昆玉”的人屡屡出现“在希望之光”论坛上,他有点急不可耐了!就象是在茫茫大漠中看到了绿洲,仿佛在饱受了饥渴之苦后闻到了饭菜的芬香,听到了淙淙的泉水声,他十分迫切地想成为她的一员,那些日子,他几乎天天虔诚地守侯在她的门口,扳着指头数着日子,啊!那一天终于盼到啦,希望之门向他打开了!就象是小的时侯第一次带上了红领巾,就象是长大了第一次佩带上红袖章!啊,好险那,我险些与“希望之光”搽肩而过。
(二) 我与“盈盈”的故事。
说来有趣。原先我的“QQ”好友栏中只有一个小灰狗的头像,那是我在北京的小儿子的,一到晚上,那个小狗就颠着小脑袋与我谈天说地,可是只从今年春天开始了对新义工的培训,调查组长“盈盈”便成了帮培我的老师,我为了联系方便,于是将“盈盈”组长――一个漂亮的女孩请到了我QQ的好友栏里,结果每当晚上一打开QQ,一只小灰狗和一个漂亮女孩的头像便会同时出现在荧屏上。没料想这一来竟差一点掀起一场家庭风波。开始几天,我发现,每当我打开电脑时,坐在旁边的儿子都会发出不怀好意的笑声,有时还听到他们小两口窃窃地私语,终于有一天我正与“盈盈”在寒暄,忽听到背后传来粗粗的喘气声,猛一回头,我的天,妻子的两只眼珠子差一点就要流到我头上!原来妻子那两天刚看完一本杂志,尤其对那一篇描写“网恋悲情”的故事感慨唏嘘,不断地咒骂那个负心的丈夫,没想到一颗定时炸弹就在她的身旁!啊,我终于恍然大悟了,怪不得这几天家里气氛怪怪的,妻子也老是西北风刮棘子。我索性打开了“希望之光”,选了几篇网友的帖子大声地念着,又把与“盈盈”聊天的记录一条一条地打开念给妻子听。网友们那情真义切的表白无不令人动容,“行者”,“老糊涂”,“大漠”、、、那幽默而又不惜高尚的情操让人感动!“这个论坛的发起者,组织者都是些爱心大使,我们社会的精英,能与他(她)们为伍是我三生有幸啊!”听了我的讲叙,儿子,媳妇不言语了,妻子的眼神也变的慈祥了,“啊,啊,”了半天,才说出了一句:“盈盈这名字还挺好听的呢,等咱有了孙女也让她叫盈盈”,“什么,你?”我哈哈大笑了起来,儿子,媳妇也笑了,自知说漏了嘴的妻子也尴尬地笑了。啊!“盈盈”组长,我绝对没有亵渎你的意思,我只是在实话实说嘛!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407\">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407</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贫穷,你的苦难我的耻
卿青

题记:

八月与互助行动的朋友一起去布托看看,并为希望之光的助学作调查。

本文首发希望之光(www.loch.org/forum)、 香港互助行动(http://www.interglow.org/to/home)及我很喜欢的晋江的不夜庄园(http://bbs.jjwxc.net/board.php?board=148amp;page=1)。

请勿转载到非公益、慈善、助学性质的网站。

谢谢!


贫穷,你的苦难我的耻
卿青



今夏,坐火车三十余小时南下。所行所见,除了惊痛,我不知还能用别的什么词来形容。归来后,常常惘然,山上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而,语言,语言永远是那样苍白无力。所以,我闭上嘴,仅仅把一些照片拿出来给你看。



美丽的田野,遗憾的是贫瘠,三千米的海拔使得这里的农作物基本上只有三样:土豆、荞麦、燕麦。



所以,这就是一年四季人和牲口的主食。彝族是很热情好客的民族。在火塘上支一口大锅,煮好了土豆,要先给客人吃。等我们蘸着盐和辣椒面表示吃好了后,才是主人吃。主人吃好后,终于能轮到已经被几次撵出屋子的猪们。


茅屋低小,檐上青青草
每家每户都是这样的房子
为了保暖,只开二十厘米见方的小窗子,或者不开窗。
屋内是这样的:


没有窗户采光,屋内是漆黑一片,抬头即可见屋顶木板间露出的室外天光。主人体贴的为我们开了灯。但这里是不通电的,村民们自己利用十几米落差的小溪,搞了个水电机,用木杆架上铁丝来传输电。不过只有6-9月水大的时候才有电。即使是八月的现在,灯泡的亮度只能达到五瓦。

还是煤油灯更好用些


下面养猪,上面睡人


院子,同时还要积肥。

采光通风差,人畜同屋,直接喝生水,缺乏卫生常识。这些很自然的导致各种疾病:肠胃炎,发烧,白内障,妇科病。乡里的医院太远了,要翻两三个小时的山头。小病是不去治的,拖成了大病,那就只有顺其自然了。一个八十多户人的村子,每年会因各种疾病死四五个孩子,最多的会一年死十余个。那么只有多生孩子了,而难产又是妇女所面临的一道生死大关。


举着家庭相册的父亲。他曾经的两个妻子,一个没有任何预兆的上吊,另一个死于难产。他还曾失去过六个孩子,最大的养到两岁病死。


去打水的一位中风的阿妈


老阿匍

背柴的女子


背着孩子的阿妈


去干农活的路上



六十三岁的阿妈,她的女儿二十三岁,儿子八岁。没必要问为什么这样的年纪会有那样小的孩子,也没必要问这中间那些孩子哪儿去了。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阿妈的手干活时扎了跟竹签,她的眼睛看不清楚,签子在手里流脓了,招来一群苍蝇。我们当时在做访谈,我坐在阿妈的旁边。看着那些苍蝇一动不动的叮在她手上。不知道看照片的你是什么感受,我只觉得身上发寒。我拍下照片,事后发现手抖了,拍的有些虚。然后把帽子拉下来,头埋在膝盖上,无声流泪。
(访谈后,互助行动的王晓和海兵后来给老人把签子拔了出来,用清水冲洗,然后海兵用嘴把脓血吸了出来。)


然后,来看看孩子吧。我们希望之光做的是助学,自然我的重点也比较多的放在孩子身上。LOH的规定是不能在网上散发受助人的真实姓名与照片以保护孩子的隐私。不过,这几个孩子都不是我们LOH资助的,放在这里应该可以吧。




一块阿尔卑斯糖,就换来了孩子的笑容


农忙,孩子们要把土豆从地里背回家



好多孩子都这样肿着小肚子,虽然是八月中,可山上是很冷的,我穿的是长袖上衣,羽绒背心,牛仔外套。这些孩子却能光着肚子和脚,漫山的跑。

孩子去村小上学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翻过许多山头,和一条去年水大时冲走了六个人的小河。村小是前年才设的。现在所有的孩子,不管十几岁还是七八岁,都要上三年级了。因为只有一个年级,所以其他适龄的孩子要等这些孩子升到乡中心小学上四年级时,他们才能上学。由于互助行动的捐助,孩子们去年有了桌椅,就不用坐在地上了,也第一次有了彩色铅笔。虽然民办老师不太会说汉语,虽然老师把359写成“300509”。可是慢慢来,总是有希望的。


年薪一千元的民办老师

下山时遇到一位乡里的老师,公办的,所以待遇很不错,月薪一千三,财政直接拨款,决不会拖欠。然而条件太苦了,老师叹道。即使有两免一补,苗圃行动和爱德基金的资助,这里每年也要流失几十个孩子,小学四年级更是和尚班,一个女生都没有。开学报道的第一天,老师们都去村里抓孩子上学了。

现在已经好多了,老师自嘲,前几年我们到村里,就跟日本鬼子进村一样,村民们用彝语喊着,老师来了,老师来了,于是每家每户都关门。







后记

其实这些照片上的两个村子,现在已经慢慢好起来了。
因为互助从去年开始在这两个村子做农村发展的项目。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发粮食,使他们不用像往年那样靠高利贷买粮度过5-7月。发绿肥和养羊的草的种子,捐送桌椅,衣物,鞋等。但是,很多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比方说看他们医疗卫生资源急缺,虽然有钱,却不能马上买一堆药交给他们。因为村里的卫生员根本就不会看病。

现在他们和当地政府合作,他们出钱,政府出人力和设计图纸,从区里修一条路上去。有了路,就孩子就不用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去上学。然后会计划建社区中心,有医疗室,有能住宿的学校。这样乡里就愿意配公办教师,有行医资格的医生也许会愿意上去。不然,现在的情况,找义教都很难找。(我的朋友本来想做义教的,后来听到我在那里吃了四天的土豆吃的快疯掉,因为没有别的东西可吃,不能刷牙,没有任何娱乐,还被跳蚤送了五十多个大红包,他就不想去了。其实很能理解,这样的环境,让我连着呆上一个月,我也会受不了的,何况还有语言不通的障碍。)

这次去,我感觉村民还是很抱有希望的。我们给他们带去了上次互助送他们羊时拍的照片。可能很多人是第一次有照片。领照片时他们欢天喜地像过节一样。村民们都很有信心:只要有了路,生活会慢慢好起来。他们还有其他很多想法,比方说学汉语,这样出外打工,就不会被工头盘剥地辛苦几个月又空手而归。

我们注意到了很多公益组织在那里的踪迹,比方说苗圃行动,比方说爱德基金会。路上还遇到保护国际的志愿者在调查湿地的情况。

但是我们的翻译说,在其他的乡,还有比我们见到的更贫困的村子。而有人也告诉我们,它的邻县比这个县还要穷。不知道这些地方有没有被人们“发现”。



照片贴出后,很多朋友都在问怎样能帮助他们,和我刚开始接触他们时一样迫切的心理。

但是,这些很难是个人能做到的。就像我们希望之光,因为单纯的只作助学,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也无能为力。我们只能给那些上学的孩子找到资助人来提供助学金。可是要改善他们的生活面貌,只能靠一些在当地有全职工作人员的公益组织来做。
而这些公益组织一般不面对国内募捐,可能牵扯到很多法律方面的因素吧。比方说互助的募捐帐号是香港的,爱德虽然是大陆的宗教慈善团体,好像也是主要面对海外募捐的。

有时间的朋友,其实可以考虑到这些公益团体工作,是有工资或生活补贴的。对这些团体来说,一般钱不是问题,缺的是有热情愿意出苦的人。或者在假期的时候去这样的地方做做义教,给孩子们带来些外界的信息。懂医的朋友也许可以在假期过去看看。 但求无愧于心吧。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32797\">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32797</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我和“行者”的故事
qwe昆玉

( 三)我和“行者”的故事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西游记”这脍炙人口的故事,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这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是家喻户晓,千世流传。更有那孙行者,悟空与猴哥为人们所喜爱,所歌颂。
公元2003年的1月25日,渤海之滨霞光升腾,佛光普照,一朵筋斗云瞬间而至,伴随习习香风,天籁之音飘忽而来,“昆玉接旨,我乃希望之光的义工行者,今从西域圣山来此传旨,你的上书奏表已收阅,态度可贺,诚心可嘉,但要步入仙班还要过三关答五问,三日之内速回禀,我的移动手机号是:135xxxxxxxx,孙行者,切记,我去也。”啊,我简直有点受宠若惊了!我激动地竟忘了“三呼万岁”,只是速速打印,细细拜读。记得在西游记里,那善良,慈悲,但又往往是敌友不分的师傅唐僧,称你为“悟空”,那声音中充满了爱之深切,怨之无奈;中轨中矩的沙和尚一声声的大师兄,使人感到了他对你的依赖与信任;惟有那个虽爱贪小便宜却又老吃大亏,但又憨态可爱的猪八戒,他那一声声或喜或瘟的“猴哥,猴哥”的叫声,虽不文雅但又不失亲切,就象是在我们的“希望之光”里,师兄妹们都爱称行者你为“猴子”,虽算不上雅观,但又不失温馨。而我想,在魔界,它们叫你是“猴头”,而仙界却称你为大圣,那我呢,还是叫你大圣吧!
话说接到大圣传旨,未敢有一刻的怠慢,清理思路,再细读圣旨,苦研“宗旨”,当晚就上书了第二本奏章:“我相信,无论是‘希望之光’的义工,还是经常光顾‘希望之光’的网友,他们中既有虔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也不乏弘扬民主、自由的斗士,在对待社会政治问题上可能会有分歧,有争执,但是他们在资助贫困地区的娃娃们上却有着共同点,并由此来到了‘希望之光’,走到了一个战壕。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都可以搁置争执,共同发展,更何况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资助贫困地区的辍学娃娃们而走到一起的战友们呢?求大同,存小异,为了向贫困地区的娃娃们倾注我们的爱与情这就是我们来到‘希望之光’的真正目的!”
而那大圣却又甚是了得,效率之高令我等凡夫俗子咋舌,第二天辰牌时分,千里之外圣旨又到。“非常感谢你做了详细的回答,同时我也认为是满意的回答,”“我非常希望你能尽快加入希望之光。我对你抱有很大的希望啊!”谢谢,谢谢啦,大圣!“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翻山涉水,雨肩霜花。风雨雷电任叱咤,一路豪歌向天涯!”
这就是我与行者,与悟空,猴哥,与我称之为大圣的一段故事。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536\">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536</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7-3 14:09 , Processed in 0.0848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