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69|回复: 0

宋氏姐弟的家教与学业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5-4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宋氏姐弟的家教与学业
宋耀如常对人说:“只要一万个孩子中有一个成为超人式的伟大人物,中国就有四百个超人,还怕不能得救?现在中国大多数家庭还不能全心全意培养子女,我要敢于为天下先。”
宋氏夫妇设计了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全新的教育模式,在充分施展孩子们的美好天性的同时,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各种技能的训练。
自孩子牙牙学语起,宋耀如夫妇便对他们进行中、英文的双语训练。为帮助孩子们学英语,宋耀如从美国购来了大量幼儿读物,夫妇俩轮流教孩子们读写。为鼓励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宋耀如把客厅里原本挂装饰画的一面墙壁当作展览孩子们的作品的场所,那上面有绘画,有习写的毛笔字,有用中、英文写的文章。每当有熟悉的客人来访时,这些文章或字画的作者就会被请出来与读者见面,有时也需说明一下自己的构思。
1898年,宋耀如和他的长女宋霭龄一起编了一份《上海儿童报》。这是一份英文打字小报,主要文章都由孩子们自己写作,渐渐地,打字的任务也从父亲转由孩子们自己完成。在大%POST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posting.php">http://www.lohcn.org.cn/forum/posting.php</a><!-- m --> HTTP1能做讲演练习时,宋耀如便不时地召开小型讲演会,在大姐霭龄的影响下,弟妹们先后开始试着做讲演。中学时代的宋子文在学校属年龄较小的学生,平时讲话又有点口吃,但演讲起来却是自然流畅,而且能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讲演,着实令老师们惊叹。宋耀如坚信,要成为一个伟大人物,必须有比钢铁更坚强的意志。为此,他以各种方式,诸如野外徒步、忍饥挨饿等来训练他年幼的儿女,并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子女。
在让孩子们接受西式教育的同时,宋耀如更重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宋耀如常常以孙中山的民主与革命思想教导孩子,并领孩子们一起朗读孙氏著作。
1904年4月30日,上海市民在张园举行大会,抗议沙俄霸占中国东北,声援留日学生的拒俄运动。这一天,宋耀如带着霭龄、庆龄、子文、美龄四个孩子去参加大会,孩子们第一次见到如此宏大的场面。1905年,由于美国政府迫害华工而引发了全国性的反美爱国运动。在上海的广东人中,宋耀如是以做美国生意出名的。但他坚决采取了抵制美货行动。在父亲的影响下,宋子文和他的姐妹不仅毫不吝惜地把心爱的美国玩具、文具等丢进了废物箱,而且还在住地虹口挨家挨户地劝大家抵制美货,他们甚至还发起组织了一个“中国童子抵制美货会”。
1905年,霭龄的姨父温秉忠受清政府委派,率代表团赴美考察。他把霭龄接到华盛顿,并带她一同出席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8226;罗斯福在白宫举行的宴会。席间,总统问这位来自中国的小客人对美国印象如何,原以为会得到赞赏美国的满意答复,不想宋霭龄直言不讳述说了在旧金山码头受到歧视的遭遇,并以外交辞令表达了她的感受:“美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我在这里生活很快乐,如果不是我初来美国的痛苦回忆,我还会更快乐。”她犀利而不失友好的言辞,令罗斯福总统大为吃惊,也引起了新闻界的极大兴趣,当地的一家报纸第二天即登载了一条抢眼的新闻:中国少女抗议美国政府排华政策。在宋氏家族中,宋霭龄成为会见美国总统的第一人,它拉开了宋氏家族与美国政界接触、交往的序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30 21:09 , Processed in 0.0878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