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41|回复: 3

《在一无所有中等待自由》 zz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3-5-14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一无所有中等待自由》


  钟伟(北京师大金融中心主任)

  近年来常常心有困扰,此文和学术无关,和良知无关,我仅仅是摘录了部分网友的文章的片断,原谅我略做了删节。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恐怕在于他临死之前,没有对太多的人抱有太多的愧咎。记得《聊斋志异》上说言阎罗殿上有对联说:“有心行善,虽善不奖;无心作恶,虽恶不罚”,这也许是说,如果我们悠闲时突然有了恻隐之心,实际上说明我们平时生活在盲目的卑鄙中,这种不反思灵魂的卑鄙大约就是我们通向文明生活的通行证吧!善良本原上应该是直指人心而无时无处不在的。

---------作者题记


  一位网友说:

  我始终良心不安。哦――懦弱的我,你是农村千万同龄人中滚爬出来的博士啊,在那些可怜无助的人们的眼里,竟然被他们尊为人杰!

  讲讲我家父母吧!他们不算高龄,68、65岁矣。这个年龄,城里人有退休金、离休金。换句话讲,国家养着他们了。这很应该,毕竟要老有所养,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我的父母们呢?他们享受了什么?过去,他们忍受着巨大的剪刀差,为这个国家积累财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他们劳苦一辈子,到老仍然要承受每年160多元的苛捐杂税!

  真是岂有此理啊!更别提他们生病了谁来管?他们只能小病不医,大病等死。我常常对城里人讲,除了身上穿的可能是化纤,家道稍富有的可能还有个半导体、电视什么的,他们的起居劳作与五百年前、甚或一两千年前从形式到内容没有太大的本质差异。讲这样的话,我的心里充满苦涩。


  一位网友说:

  六年后从西部走出的我作为归国学人再次走进西部去看望那里孩子的生活、学习。我想说,那一口米饭好辣,好辣……

  当城市里的孩子将整只的“巨无霸”毫不可惜的丢弃时,甲坝民族小学的孩子却一日三餐捧着白米饭就着足以让人吐舌头的辣椒或声怕多倒而小心翼翼的在米饭中放进一点已没了味的酱油权当佐料欺骗着自己的味蕾。现在,我的舌尖上还留存着那一勺米饭的苦辣,我想这滋味可能在我经后一想起西部的家时就会不由自主的浓烈起来。 甲坝民族小学的516名学生每天、每月的每一顿吃的都是这些,要变花样也就是有时把辣椒酱换成酱油或在锅上蒸米饭的同时在白水中煮点没有油腥的土豆、白菜佐餐。

  当城市里的孩子沉迷于电脑上刺激的电子游戏而父母为之万分头疼时,甲坝民族小学的孩子却要赶紧抄写完黑板上的板书,因为再过一会儿雾气就会完全吞噬它。这所学校今年考上高中的只要7个孩子,但真正去报道的是3个,剩下个孩子家里实在无法挤出学费,和其他落榜同学一样,他们或种田放牛,或远走他乡开始打工。我虽没有见到他们,但却能深深的感到他们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选择的是一种叫无望的东西。


  一位网友说:

  我亲眼所见,但无能为力,除了悲哀――

  11月16日中午,在这个城市的北边,我看见了一场悲剧的发生:一帮交警,骑着摩托车疯狂地追赶着一群由下岗工人和外来民工混合成的人力三轮车夫,最后在无力的反抗中他们的车一一被缴。但其中有一位60余岁的老大爷狠命地抓作自己的车不放,他哭泣着给交警解释,他是下岗工人,并拿出了下岗证,一家人就靠他的苦力钱生活,他本月已被没收了两部车了。交警根本不听他的解释,辱骂中一掌将其推翻在地,大爷愣愣地站起来,突然扑向自己的车,在前面车兜里抓出一把改刀,凄厉地喊了一声:你不让我活,你也不要活了,便将改刀刺进了毫无防备的交警下腹,一声惨叫后空气瞬间凝固,片刻后一群交警挥舞拳头扑向那早已麻木的老大爷,在呼啸而来的警笛声中我无限愤慨地离开了现场。


  一位网友说:

  一双大眼睛的纯净也会使人感到了惊栗不安,在甘肃陇西漳县虎桥竹林沟东洲春蕾小学外一个爬在父亲背上的小男孩就有着纯净大眼睛,孩子名叫胡家庆,他是脑瘫,三岁了还不会讲话、走路,也许一辈子都要在他父亲身上度过。

  一支蜡烛或煤油灯、一把锈迹斑斑的剪刀、一床破旧的棉絮就是西部贫困地区母亲生产时的全部用具,往往孩子出世后颤颤巍巍握着剪刀剪断脐带的是早已筋疲力尽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若遇难产十有八九会母子双亡,而新生儿在这样的卫生条件下感染破伤风的死亡率也高的惊人,过了生死关,孩子还要继续煎熬,有些地方是不让妇女在家中生产的,她们只能在牛圈、猪圈中默默忍受巨大的痛苦。


  走进地雷阵的人说:

  目前,城镇失业人口逾2000万,城镇有2500多万失业人口,而且每年以8%-10%的数字在上升。农村有一亿五千多万剩余劳动人口涌向城市,而且每年增加一千多万,这些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口,没有工作,丧失前景。每年40万人向中央信访,上访信函多集中反映党政部门腐败,损害人民的利益,这一情况多年来不能改善。

  他坦承,一旦政局大乱,会完全失控,一发不可收拾,国家势必四分五裂,中华民族将再次遭受灾难。当前的问题、危机,不是路线上出了问题,不是政策上不对头,而是我们本身丧失了公仆的职责和责任,丧失了人民群众的凝聚力,甚至丧失了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应具有的品质,这就是当前党和国家最大的危机。

  他在安徽市场时说,建国52年了,还有4000人未脱贫,还有3000万青少年、儿童下能享有宪法规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有二亿人还进不起医院,这是谁的责任?不少地方、农村的职工、农民起来示威、游行、抗议,这是谁的过失?


  陈锡文先生说:

  减轻农民负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有效措施。现在,导致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和对农民乱收费。全国县乡吃财政的人员有3000万人,全国有400多万个自然村近3000万村组干部,有近3000个县、5万个乡,有县乡部门70万个,有生活在农村的9亿农民。

  依此计算,县乡村要发工资,要保运转,要保最基本的公共品安排,至少需要7000亿元。这7000亿元至少要农民负担70%,这就是说全国农民负担年均4000亿元以上,而不是公认的1200亿元。可怜啊,农民每年要承担几千个亿乱收费!可是,农民负担了这么多钱,远远不够用,能卖的都卖了,还欠下了约6000多亿的债务。


  鲁迅在《故乡》中写道:

  关于久别20年的故乡,鲁迅先生写道:来的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关于少年闰土,鲁迅先生写道: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⑵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

  重见闰土是,鲁迅先生描写道: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在几乎相隔了八十年后重读此文,难道城乡之间的高墙稍稍矮了一些了吗?

  九亿人生活在困苦中的国家,是太平盛世吗?我们走进了新时代抑或我们仍然停留在上一个世纪的悲苦?

  拆了吧!用我们的双手拆了这高墙吧!我们因无力而见证高墙的存在,却可能因为我们尚未放弃内心夸父逐日般的梦想,所以我们的子孙,是有肯能见证高墙的坍塌。

  怎么拆?还给农民有扮演角色的权利,他们既可能因打工而成为工人,也可能因务农而成为农民。还给农民以迁徙的权利,一项在1954年的宪法中规定的、却竟然在随后的修正中逆行去之的权利,一位网友曾经说,农民要缴纳的费用有:人头费(税)、屠宰税、三提五统、未婚证费、计划生育证明费、妇检及证明费、待业证费,还有义务工摊派等等等等;如果要进城,则需要缴纳暂住证费、就业管理费、城市增容费、农民子女教育扩班费、治安费等等。载舟覆盖,一念之间。还给农民以是否种田,种什么和如何种的权利,此时让经济学家走开,农民为其未来能够做什么,不用我们怀疑和夸张,顺德的农民选择了电器制造,江南的农民选择了高科技,山东的农民选择了蔬菜水果,请不要用高尚的眷顾名义来捆绑他们,将选择权还给他们!

  怎么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历史是他们自己书写的,而我们只是苍白的零星记录者,20年前,安徽凤阳的17名农民,用生命作赌注,获得了分田单干的权利,解决了困扰中国几十年的最大的问题―温饱问题。这种突破公社制的创举,难道是上天赐予?18年前,江浙农民在被捆绑“不离乡”的绳索上时,又一次以乡镇企业解放了农民,乡镇企业竟一举成为中国经济半壁河山。难道是上天赐予?


  视农民如国民,待农民如国民,而不是应该被隔绝的一代。上溯三代,我们的先人都是农民,但愿承传三代,我们的子孙不再看到困苦的九亿。如鲁迅先生所说: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仅仅需要,还规规矩矩走路的权利,哪怕前路有生有死。更如鲁迅所说:“我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写在2002年元旦零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5-14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在一无所有中等待自由》 zz

@_是一篇不e的文字
然而野l展而言]有什麽是一蹴而就的。我能蚩吹缴枰纳频囊幻妫遣灰是一超然的旁^者的身份、口吻f些oP痛W的f。是我做了什麽

掇DN到希望之光,我想同志的工作泻芏嘈枰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52.32%

发表于 2003-5-14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无所有中等待自由》 zz

北师大的钟伟写的!!!!
天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5-14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桂林

《在一无所有中等待自由》 zz

欲成佛教龙象,先做人民牛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5-1 00:22 , Processed in 0.10426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