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河南确山复查报告 复查地区:河南确山 完成情况:本次应复查11人,实际复查9人,未复查2人(陈H、王QH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 复查时间: 20171023-24 复查人:云深(前义工,现志愿者),July(志愿者)
报告撰写人:云深(前义工,现志愿者),July(志愿者)
地区总体情况综述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 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 黄淮平原,位于郑州与武汉之间,历史上被誉为“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隶属 驻马店市,以县城东南六里的确山为名。截至2010年,确山县辖10个镇、2个乡。确山地处桐柏、伏牛山系向黄淮平原过渡地带,也是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丰富独特,气候温润,四季分明 ,光明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5.1°C,年降水量971毫米,无霜期248天。境内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西部山区重峦叠嶂,东部平原一望无际,山间盆地及浅山丘陵广布其间,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山区县。 我们走访中观察到的印象是:县城空气污染严重,一下火车就感受到空气中浓浓的尘灰味和煤烟味(据前些年复查的同志反映,和当地同力水泥公司散发的粉尘严重污染环境有关);乡镇建设和中国大多数乡镇一样,乱而无章;村子里见到的大多是妇女和老人,10月下旬田间大多种上小麦,但长势一般,少量地落荒。同希望之光开展资助活动的其他地区相比,这里属于平原地带,交通比较方便,也比较重视教育,受助的孩子们极少辍学。很多人家信基督教。由于这次复查的孩子都是高中生,除少数外,普遍身材高挑,面相朴实端正,性格乐观坚韧。致贫原因主要是疾病和事故造成单亲家庭甚至孤儿。 本次我们未做新案调查,仅复查已经有资助的孩子。我们认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比较正常,贫困情况日益减轻,希望之光今后可以考虑停止资助该地区的孩子们,而将有限的力量投入到其他真正贫困、真正需要帮助的地区和群体。 特别信息:之前几年的入户复查,都是由顺山店中学的校长亲自开车或安排老师开车,但这次所有学生均已从该校毕业,不再适合沿用以前方式。故出发前由请“希望之光2018•遇见”里的网友“确山小牛”(目前已经在确山县城工作,自述曾经是希望之光的资助对象)联系司机。她经过寻找和对比所找的女司机要价最低,家在当地乡镇。接触中了解到,这位司机人也很善良,不计较;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她跑过一遍后已经轻车熟路。所以向以后的复查者推荐。具体信息:按照提供的9名学生家庭地址,要价200(其他司机300),请她复查完送到驻马店,共260,后因提供的地址有误,多绕了不少路,我们主动给了300元。姓名黄红,电话155******19。我们已加她微信方便联系。 (补充:顺山店乡已合并到新安店镇,但当地人仍然会有区分某个村属于顺山店还是新安店,下次去时找地址时要特别注意) | | | | | | | | | | | | | 河南省确山县第一高级中学****班,复查时说将更换班级 | | 家庭地址不是贾庄北,是大贾庄 已升从顺山店中学升入确山一高 复查时说将更换班级,需要跟进 | | | | | | 升入高中后,每学期学费2100元,每个月伙食费300-400元。 | | | | | | | | 由于此次复查对象全是高中生,分别在确山一高和二高。我们第一天晚上到学校见到了每一个孩子。潘KL读的一高是确山最好的高中。我们到学校后联系了外联义工提供的KL班主任,KL很快第一个出来了。然后,我们在一高的其他几个孩子的信息给了她,让她去帮助把能找来的都找来。孩子很能干,成功地找来了部分同学。从照片看,孩子比较腼腆,但可能每年都有义工去复查,她和希望之光很有感情,所以和我们交流时很大方、从容。表示想读文科,喜欢文科。自己在复查表上写的身高162cm,体重53kg,鞋码37号。资助款都收到了,很感谢资助人,但与资助人无交流。高中学校抓得紧,每两三周学校放假回家一次。 第二天去家中复查。这次不是校方带我们去的,虽然是当地人开车带路还帮忙问路,找她家也颇费周折,同行司机后来说,是当地人被骗得太多了,警惕性很高。到了庄上,看到路边多名男子(看样子都是50岁以上外出打工不好找工作的)在建新房,问潘H家,都说不知道,同行司机说北京来扶贫的,也说不知道;前方路边有四五名妇女在聊天,其中一名老年妇女在伺弄一簸箕个头特别小的花生,也说不认识潘H,前往开了一段,同行司机觉得应该没错,调头回来又问,我们又自我介绍,才知道KL家就在边上。 先找到的是KL父亲的弟弟潘S家,是个盲人,住着破旧的土房子,旁边的金属护栏是政府给建的(见照片)。打电话后,潘母过来接我们。潘父也在家。说起自己有哮喘病,我们让他把药拿出来拍了照,一个月要吃4瓶,每瓶20-30元,报销不了。KL伯伯偏瘫在床,有时候需要“输水”(即输液)。家里的土地无力耕种,租给了别人,每亩土地租金大约200多元,一共有十亩地。留下了一点地种些粮菜自己家吃。KL哥哥在确山打工,在表姐公司干装修,一个月两三千块,管吃住,会给家里钱。自己家里没有低保,但大伯和叔叔的五保户补贴还有,一年3000元。 KL上高中后花销更大了。一家子除了要照顾眼瞎的KL叔叔,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KL大伯,每天给他们送饭,负担医药费,真的困难。KL哥哥没有女朋友。 | | | | | | | | |
| | | | | | | | | | | | | 确山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班。班主任常L,电话:180******33 | | | | | | | | | | 爷爷腰疼了2、3月,花了几千块钱也没用。妈妈对在管孩子,让孩子去她家,也会给钱 | | | | | | 由于此次复查对象全是高中生,分别在确山一高和二高。我们第一天晚上到学校见到了每一个孩子。我们让出来的第一个孩子去帮忙叫人,JQ是最早被叫来的,所以,她实际上是我们复查的第一个孩子。小姑娘见到我们很开心,笑得很甜,复查表填得很认真,在“与资助人交流情况”一栏写道:“谢谢阿姨的帮助,等以后长大了,我一定会感谢你们的,然后我也会好好学习,让你们的资助没有浪费。”在聊天中表示想要资助人的联系方式。让人感动的是,JQ告诉我们,现在“妈妈也管我,我放假也去妈妈家。你们不用资助我了,资助其他人吧。”我们特别为她高兴,赶紧问她妈妈的情况。原来她妈妈改嫁到了汝南,现在那边有2个孩子。想来条件也不会有多好。 宋JQ现在身高162cm,体重47kg(比去年长了2公斤),鞋码37号。 第二天去家中复查。寻找她家也是颇费周折。我们复查完前一个孩子家,地图上查到徐庄,到了找不到姓宋的,一打听,有好几个徐庄,再打电话问JQ爷爷,原来在十公里之外。 千辛万苦,在一大堆牛粪堆旁边找到了。老俩口精神状态都不错。经济情况方面,正如去年复查我们了解的那样,家里养了好几头牛,土地都种草用来喂牛;但是爷爷腰疼了两三个月了,在驻马店治疗花了几千块钱也没啥用,有些活干不了,只能奶奶干。我们拍下了爷爷用的药。 去年的报告说孩子的后奶奶查出了艾滋病,但这次我们问她身体怎么样时说身体没问题,我们就没多问。 家里的房子是二层小楼,爷爷说是多年前盖的,查了下资料,是1991年,可见爷爷年轻时候就非常能干,现在能养那么多头牛也是非常了不起。只是现在腰不好,不能干重活了。所以这个家,还是挺困难的。 | | | | | | | | |
| | | | | | | | | 187******31(母亲电话),136******70(哥哥电话)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天晚上在二高传达室通过ZL的老师叫了孩子出来,然后让他去叫其他孩子。ZL很能干,其余孩子全被他叫来了。和去年见面时的印象一样,孩子特别懂事、成熟,眼神中含着对我们来看望他的感激。我们和他提到了班主任,他说班主任特别好,很关心他。主动说起班学习进步挺大的,刚刚月考,考了465分,班上25名(对比了下去年的排名差别不大,可能是最初分到理科班时比较靠后,现在追上来了),表示学习上要多下功夫,不要辜负了资助人的好心。和资助人有联系,自己过年等时会主动发短信给资助人。总之,孩子在我们面前表现得非常健谈、乐观。说起自己母亲现在老头疼时很难过。 ZL身高175(去年168),这一年长高了不少。体重62,鞋号41。 赵ZL家是我们最后一个复查的。地方非常不好找,记得去年顺山店中学老师带我们去时,他家是唯一找起来费劲的。问路时,当地老百姓警惕性过高,东指西指,走了很多冤枉路,耽误了很多时间,加上前面的耽误,下午2:30才到他家。 赵ZL的母亲张AH接到我们电话后,在路口迎接我们。见到我们后,可谓久别重逢,很亲热,很高兴,一直笑眯眯的。 到院子后发现ZL继父也在,说是刚刚回来三四天,说是身体不好,有高血压。以后不出去打工了。ZL母亲现在得了头疼的毛病,吃着去确山买的药,一盒30多,一个月2、3盒,吃了就会好一些。我们还发现她走路一瘸一拐的,才知道腿不好很久了,是挖地累的,说是累得都起不来,也没有去治。 现在家里的地儿,除了ZL母亲种,中良的二叔也帮忙种。 聊天时,两人提到家里虽然困难,但学习是大事,让我们很受鼓舞。 离开时,ZL妈妈搂着去年就来过的云深,依依不舍送到路上的汽车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新生儿,兔唇。二弟弟身体已好。有父母和三个弟弟。升入高中。班主任张RF:136******88 | | | | | | | | | | | | | | 第一天晚上在学校门口见到了宗H,正值课间,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我们把她叫到传达室填完表后,在校门外聊了聊天。孩子很懂事,大方。说学习中上,有困难,有些难题不会做,但自己挺努力的。想考上大学,将来为家里减轻负担。会主动给资助人发信息。身高165,体重54,鞋39。 第一天到达下午电话联系到宗父,说在田里干活。第二天在当地女司机带领下来到家里。父母都在,爷爷(和他们不在一户)也在院子里。看到我们到来很高兴。宗H妈妈一眼看到云深身体上沾了泥巴,还拿出毛巾帮忙擦拭。还有个2岁的弟弟在院子里玩耍。大弟弟在上小学。虽然此前外联已通过电话了解到家里新增了个兔唇的小弟弟,但见到了还是很让人吃惊。了解到村干部已经帮忙联系以后到驻马店免费治疗。这个孩子出生于8月11日,出现过呼吸困难,住院治疗,费用都给报销了。现在吃奶粉,一桶260,现在这桶还欠了150元没给。去年复查时二儿子身体不好,现在好了。宗H学校让她报艺体,交5800,家里没钱,没给交。 自述家里有2亩多地,自己种,让我们看,麦苗长得不好,因为没钱买良种,播的是自家产的麦子。家里刚刚给办了低保,每个人一个月130元,8月开始领的。 我们问你有俩儿子了为啥还要生?宗爸爸说,三儿子是没打算要的,因为宗妈妈原来有肝炎,去医院结扎,人家不给做。现在乙肝治好了,已经结扎了。 总之,这家的情况,确实让人很无奈。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河南省确山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年级**班(也称为17级**班),班主任常L,手机号码:180******33 | | | | | | | | | | | | 户名:宗XL, 开户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确山支行, 卡号:6217 ************907 | | | | 我们到达确山县的第一个晚上就去确山一高,见到了吴SZ和其他孩子。孩子在填复查表时,除了个人信息,其他都空着,而其他孩子一般都会尽量填写,甚至有些孩子会在与资助人交流情况一栏写上表示感激的话。我们问他收到汇款没,说不知道,其他也是说不知道,只有问到和资助人交流情况时说,和资助人有通话。想到前一天和其母通电话,了解到母亲为了他出去打工挣钱,他一副一问三不知,但温和地教育了他几句,告诉他已经是高二学生了,这么大个子,要有担当,对母亲要感恩,对资助人要感激,不能啥都不管不关心。孩子只是“嗯嗯”地点头表示同意,并没有多言。这次确山复查中的孩子普通都乐观开朗,很愿意和志愿者交流。吴SZ是例外,但翻看去年的报告,却说他健康开朗,不知是否与母亲外出打工有关。 高175cm(去年是170),体重55kg,鞋码43号。 前一天了解到母亲已到郑州,本来计划是要到家里拍拍房子,和邻居聊一聊,但是由于今年不是顺山店中学的老师带去,路上颇费周折,实际所花时间远超预期,他家按照方位又安排在最后,所以临时决定不去了,反正家里没有人,SZ妈妈也说家里房子没有变化,去了意义也不大。家里最大的变化,应该就是母亲外出打工了,电话里说在做清洁工,一个月2000多,不管吃住。吴母表示,孩子上高中花销大,有老乡介绍,她就出来了,说能挣钱挺好的,很乐观。主动告诉我们新的银行卡信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中****班,班主任张RF:136******88 | | | | | | | | | | | | | | | | 我们第一天晚上在学校见到了王HQ,在传达室填完表后,正好晚自习课间休息,把孩子叫到校门外较隐蔽处聊了聊天。孩子比较瘦小,但比去年长高了一些。下午已经和他父亲简单通电话,知道母亲在驻马店住院,所以我们对孩子校外的心疼。问他家里有没有什么变化,他说,妈妈不能走路了。我们觉得开导也很无力,只能说,你够苦的。他说,不管生活有多苦,都要乐观。这么懂事的少年,不由得让人在怜惜中油然升起钦佩之心。孩子上了艺体班,收费5800。和资助人没有联系。 身高165cm(去年160),体重45kg,鞋码41号。 原来曾考虑到驻马店医院去看望孩子父母,但后来的计划安排并未在驻马店停留就没成行。返京后和王父通了电话,了解到HQ妈妈的乳腺癌已经骨转移,现在已经瘫痪在床。这次去驻马店住院,是例行是的每月一次治疗。每次五六天,花费3000多,个人承担50%。去年复查时,他家就已经欠债10来万。家里这么困难,还给孩子交钱上了艺体班。 去年到家里复查时HQ父母,两人的乐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HQ爸爸面对生活重压虽然无奈,但一直爽朗地笑着,HQ妈妈病痛緾身虽然痛苦,但是说自己每天都唱歌(即教堂教的歌),心情就会好一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秋季、2018春季都没收到汇款,经了解是资助人停止资助,请重新发布 | | | | | | 政府给盖了新房子。腰病加重了。不能给人盖房子了,扫地的活还在干。 | | | | | | 前一天晚上在学校见了RJ。孩子看上去精神清爽,健健康康,也很大方,反应敏捷。填完表,聊了几句,照完相就让孩子回教室上课。和去年一样,临走时,孩子有些腼腆地说了一句什么,声音有些小,我们没听清楚,追问,他又稍大声说了一遍:“谢谢你们,这么忙还来看我。”看来表达感恩之心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想到他去年等我们走后专门借班主任电话通知父亲我们要去,特地告诉他,我们已经和他父亲联系过,他不用再麻烦了。自述和资助人有交流,过节时会主动发短信或打电话问候资助人。 身高172, 体重55, 鞋号41. 第二天去家访。快到时打电话让出来接,到了未见人,再打电话,原来闫父打算去商店买烟,我们把他叫了回来,得知他以为会像去年那样有男老师来访,去买烟招待客人。 我们先让闫父陪同去了附近的一个孩子家,然后再去他家。闫父在路上就讲,我们去年走后,就一直没收到汇款。我们赶紧联系了外联义工,得知确实没收到,是资助人王军出国停止资助了。闫爸的手机在这期间丢了,没有我们这边的电话,联系不上我们。他以为是什么“新航道”的在资助,打电话过去,对方说联系不上王军。但我们的外联义工表示主动联系过他,也给要关人员报过,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我让他存下我的电话。 他家现在住上了政府给盖的新房子,但是窗户要自己装,目前还没有钱装,屋里也是空空的。 闫父给我们看了医院开的诊断书我吃的药(见照片),腰的问题还挺大,说以前就不好,只是没说,现在加重了。自述砍玉米、割麦子弯腰都难受。以前闫父在当地打零工,三两天打扫卫生,一天80元,偶尔帮人盖房子,一天100元,但现在腰不好,盖房子干不了,打扫卫生还在坚持。 闫家大姐今年师范毕业,在信阳教初中,闫父说一个月1800,没有打工挣得多。 除了RJ,还有一个姐姐在读师范。 这个家庭还是很困难的。临走时我们向闫父道了歉,说他没收到资助款,我们也有责任。同时也向他讲明,由于希望之光是不经手资金的,以前没资助的话,就没法给他补了,他很失望。并告诉他这种情况要重新发布,看有没有人资助,他很担心得不到资助。虽然RJ高三了快毕业,我们还是希望他能重新得到资助。 | | | | | | | | |
| | | | | | | | | 170******02(父亲吴XS电话)增加大姑电话:151******28 | | | | | | | | | | | | | | | | 未变:6230************19 吴YY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驻马店市确山联社 | | | | 我们先在学校见了吴YY。姑娘又长高了,相比去年的奶胖,感觉瘦了一点,很开朗,打扮得干净漂亮。孩子表示,和资助人没有交流,但希望有交流。在复查表上写道:“感谢你对我的帮助,将来我有能力,一定会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心怀感恩,感恩社会。谢谢!” YY身高170(去年167),体重55,鞋39 我们去时给每个孩子带了肉夹馍,孩子们有的填完表高兴地当场吃了起来,有的高兴地拿在手里走了。YY没要,把自己的让给了她家对面经济很困难的王JH。(JH离开时塑料袋里有3个,另一个女孩也让给了她,只是忙着复查,没注意是谁。)YY性格很好,学习也好,家里的条件,虽然幼年丧母,但得到的关爱较多,也算是万幸了。 在家里看到了奶奶和大姑,和去年一样,村子里也见到不少老年人,可以感受农村的衰败。奶奶见到我们,还是手一直在抖,腿也在抖。说话间,眼睛里含着眼泪。她一直夸YY,说YY过节还会去老师家看老师,说自己给YY钱,YY不要。因为家里没什么变化,我们很快就去她家马路对面的另一个学生家,司机留下来在路边聊天。回来时女司机说,YY奶奶一直流着眼泪,说着感谢我们的话。YY自小母亲去世,父亲外出打工,一直和奶奶生活,她很懂得感恩,应该和奶奶很有关系。 父亲在新疆打工,今年52岁。哥哥去年大学毕业后,在郑州做设计,一个月能挣4000块。 奶奶有心脏病,药在大姑家,故未拍。 这个家庭总体在好转。复查时看到这种情况,心情总是会在阴霾中透出点阳光。 | | | | | | | | |
| | | | | | | | | 151******62(家庭)139******25(大爷电话)增加二姑电话152******54 | | | | 确山一高***班,班主任孙W:136******86 | | | | | | | | | | | | | | | | 我们在学校见到了王JH,小姑娘本身长得就很漂亮,打扮得也很漂亮,说是表姐的衣服。我们给每个孩子带了一个肉夹馍,她没有当场吃,另外两个女生自己没有吃,也给了她,估计就是她第二天的饭了。说一个月伙食费200元,相比其他同样是困难家庭的同学的300或400,这个大概能保证主食吧。小姑娘眼睛里没有悲伤,很平和,甚至可以说很温顺。复查完后,复查人员和她一起出门,小声对她说:“知道你的情况最困难,阿姨悄悄给你点生活费,你不要说话,免得其他人听见。”小姑娘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复查人员拿了500元给她,她说:“阿姨,不用给那么多。”让她这钱自己留着,贴补这学期的生活费,她说,我拿回去给妹妹分一点吧。聊天中得知,姑姑家并不大帮衬。 这是想起来让人心酸的一个姑娘。母亲去世,父亲在监狱,唯一的奶奶已经86岁。 话不多,但感觉还是比较开朗,这和以前往的复查附记中描述有差别。聊天时说到学习没困难,将来想上大学。希望以后能够报答资助人。 到了乡下,见到了二姑和奶奶。奶奶看上去非常的衰老了,自述腿疼。奶奶保持着农村老太太不错的精气神。去年院子里的的月季不见了,种上了一丛辣椒。家里的房子粉刷了,墙上JH的奖状不见了。老人说是“官家”给刷的。 妹妹今年上小学了,没有增加开销,政府每学期补助400元。但家里最大的变化是JH上高中了,开销很大。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