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65|回复: 2

我居住的小区发起了捐献骨髓的活动,转几篇相关的文章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0-31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据介绍,自今年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开始,声势浩大的骨髓捐献宣传活动在全国展开,中华骨髓库报名热线(68027332,65126600)每天都有数十位志愿者报名。6月14日,本报《挽救生命的20小时》现场报道和全国各新新闻媒体的强力报道,中华骨髓库报名人数陡然增长到每天200多人。今天上午记者从中华骨髓库获悉,报名志愿进行骨髓捐献的人数刚刚突破了4000人。今天,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也已经接到累计超过500人的报名。

  今天,北京市红十字会会长张熙增先生向本报记者透露,北京第一个“骨髓库”,即“北京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供者资料库”服务中心即将成立,并计划在3年内达到拥有5万份资料的容量。

  今日专家访谈

  如何捐献骨髓

  这些天,志愿者询问最多的问题是:捐献过程疼不疼?对身体有没有伤害?我什么时候能够捐献?

  北京红十字会血液中心白细胞分型实验室张志欣主任介绍说,干细胞移植术只需从志愿者的静脉中采血,并通过机器富集,再将血液回输人体,只需50毫升的干细胞。由于进出的总量平衡,采集后供者不会产生循环系统的紊乱,对人体很安全。目前由中华骨髓库提供捐献者的移植手术,都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只是沿用了骨髓移植、骨髓捐献与骨髓库的叫法。

  同时,捐献骨髓为什么有18到45岁的年龄限制呢?据专家介绍,原因就在于骨髓移植的时间上。志愿者报名登记后,首先对他的血样进行HLA分型和各种检验、分析,资料存入“骨髓基因库”待查。捐献骨髓的时间,是在某一个患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并在中国造血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查询得知正好与患者的HLA型相配,志愿者才会接到通知。这个过程可能是几个月、几年,也可能是几十年。年龄过大,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流失。

  今日记者观察

  很多志愿捐献者不愿说自己姓名

  “我打了一个星期的电话了!从台湾到上海那次骨髓移植的新闻报道后我就开始关注,打了许多次电话,今天才打通。”在海淀清华园路一家写字楼工作的骨髓捐献志愿者孟小姐对记者说。

  “我前两天把我的遗嘱又重新写了一份。”她说,“不仅是捐献骨髓,如果我的身体器官,比如说角膜什么的机能还可以的话,我就希望按照遗嘱把自己捐献出来。这是我对人生的最后的最满意的安排。”

  孟小姐说,捐献骨髓这事还没有跟家里人提。也有不少朋友劝她说骨髓是人的精髓,不能随便捐献。但是能够用一点造血细胞,换回他人今后几十年的生命,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事吗?真希望自己能够尽快献出去。“这对于患者来说真是莫大的幸福。”孟小姐含着笑告诉记者。最后,孟小姐不让记者写出她的真实姓名。“这太平常了。”她说。

  本报记者成为3845号捐献者

  今天,本报记者在了解了捐献骨髓的具体细节后,参加了报名登记,有幸成为中华骨髓库新一批志愿捐献者的第3845号,并定于下周进行配型检验。而本报另一位记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本报科教部主任黄天祥被工作人员遗憾地告知由于超过了45岁的年龄限制,不能参加骨髓捐献了。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志愿捐献者中相当普遍的是夫妻两人共同报名,还有许多家庭是兄弟姐妹数人,几乎每一个采访对象都认为这对自己是一件“平常”事,而同时能够让另一个生命获得“新生”,又是一件极为幸福的事情。

  一位既是骨髓志愿捐献者、同时又是《北京晚报》的热心读者分析说,《北京晚报》发行量85万多份,读者好几百万,如果能够有哪怕几十分之一的志愿报名者,光北京市就能够拥有超过10万份的资料库。

  今日特别关注

  何时不再尴尬

  专家认为,随着资料库的扩充,将使我国400多万患者中更多人获救。在这个挽救生命的社会系统工程中,骨髓无偿捐献正在经历一个从个人到公众的自觉自愿的过程。这实际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不过,记者了解到,目前志愿捐献者的爱心也遇到了一些尴尬局面:按照工作步骤,红十字会应对捐献志愿者进行人体白细胞抗原HLA的分型检测,然后将检测结果存储到电脑资料中,录入到中华骨髓资料库,供患者寻求配对。可是,要进行HLA的分型检测,每个志愿者需要花掉500元的试剂费,10万份资料才能初步适应临床的需要,仅检测试剂的成本就需要5000万元。因为经费的拮据,又不可能要求志愿捐献者自己掏钱,不能及时进行人体血液白细胞抗原HLA的检测分析,许多人的个人资料至今无法进入“中华骨髓资料库”。

  然而志愿者的精神让人着实感动,北京红十字会血液中心白细胞分型实验室张志欣主任介绍说,石家庄的30余位志愿者为尽快实现录入,每人将掏出500元钱进行检测。白血病患者的父亲孙军先生也表示自己将“不在乎”这500元钱。

  张志欣主任认为,在鼓励捐献骨髓的同时,确实还需要借鉴海内外的成功经验,例如行之有效的强大的组织管理机构、先进的无偿献血环境以及强大的赞助资金支持。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血液事业处张晓扬副处长告诉记者,没有能力承担费用的志愿者和一些不符合条件而愿意捐款的志愿者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互补,同时随着一些企业的赞助和中央财政拨款的逐步到位,相信将会有更多患者获得新生。

  今日特别报道

  父亲捐献骨髓完成儿子遗愿

  “别人需要我,我也会捐献出自己的一切。”儿子说。

  “我能沿着儿子的思想而做一些事情,也是一种回报。从儿子在特殊境遇中的思想我相信:有一种生活,叫做燃烧。”父亲说。

  听着北京儿童医院回荡着的白血病孩子们嬉戏的笑声,孙军默默地注视着这些“光头”儿童,不过,他再也看不到他那戴着厚厚眼镜的坚强儿子了。现在,为完成儿子孙笑天的遗愿,中国石油财务公司吉林代理处的孙军在获悉全国骨髓捐献活动的消息后毅然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他用平和而透出忧伤的口气告诉记者关于他的儿子孙笑天的一段真实故事:

  1981年出生、从小骨瘦如柴、戴着900度厚眼镜的孙笑天在6年前毕业中考时被发现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父母在3天后立即带他从吉林赶到北京儿童医院。从那时起他们就开始接触到骨髓移植,但是那时祖国大陆骨髓库还没有正式建立。

  从1995年到1998年整整三年的时间里,小笑天在医院的精心治疗下逐渐康复,终于有一天,白细胞含量检测结果达到了百分之零,等于说彻底治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笑天也以全系第一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吉林一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

  大学体检完全合格、军训是班里的标兵、在学校是校学生会委员……笑天年轻生命的灿烂掩盖住了病魔的偷窥。1999年年末,东北的一场暴风雪过后,曾经是一个血癌患者的笑天和同学一起扫雪并坚持到最后,突然感觉到腰间剧痛,晕倒在学校,笑天再次面对生命的痛楚和死神的威胁。

  经过辗转治疗,笑天的病情又奇迹般好转。这个时候,院方告诉他们,根治血癌的唯一出路是骨髓移植。已经是多方举债的孙军立刻陷入到没有骨髓源和20万元手术经费的困境。

  孙军夫妇这时曾想到过再生一个孩子,用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的办法解决骨髓源来挽救笑天的生命。但是,“一个孩子还没有出世就肩负起这样重大的责任,太不可思议了。”一位妇产科主任医师当时这样评价说。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雪纯知道笑天的境况后,与宝岛台湾慈济联系到了骨髓的配型。

  一切条件都具备了。然而,孙军告诉记者,这时候笑天骨髓移植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最后,只有高强度化疗这一办法,结果就看健康细胞和白细胞谁能率先“复活”。

  治疗失败了。笑天自己从无菌室直接走出来,当天登上了回东北的火车。2000年9月4日,笑天与病魔又坚持抗争了数月后离开人世。

  孙军沉重地对记者说,“北京儿童医院的那些与笑天一样,跑着、跳着的‘小光头’,谁来救救这些孩子们呢?”他说:“当我一听说建立骨髓库捐献骨髓的报道,就立刻打电话报名。这时中国红十字会的热线电话已经无论如何也打不进去了。”

  孙军夫妇今天终于报名成功了。孙军告诉记者,笑天的故事他已经写了30万字,准备到今年9月4日完成40万字出版,书名就叫《血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3-10-31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我居住的小区发起了捐献骨髓的活动,转几篇相关的文章

捐献骨髓毫无危害

--------------------------------------------------------------------------------

2001年9月5日


捐献骨髓毫无危害 血液专家细释缘由 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据江南时报报道,日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出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台湾同胞捐献的骨髓在江苏“幸子”陈霞体内成活了。这鼓舞了更多的热心人捐献骨髓的信心,但有关捐献骨髓的具体细节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谜。为此,记者专访了南京市鼓楼医院血液内科的欧阳健主任,请他细释了捐献骨髓的相关情况。   
  问:捐献者的骨髓如何采集?   
  答:采集骨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捐髓者在手术室内接受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后,医生用穿刺针在捐献者两侧髂后上棘穿刺采集。另一种是用药物把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液中,再通过专门的血细胞分离机把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  
  问:采集骨髓时,有没有其它物质跟随着采出?   
  答:骨髓溶在血液中,实际上采出的是溶有骨髓的血液。   
  问:分别要采多少血液才能满足移植?  
  答:利用第一种方法采集骨髓需采集600~800ml的血液,其中含有骨髓的细胞不足1%,但已够移植所需;利用第二种方法采集骨髓,只需采集50~60ml的血液即可。   问:哪一种方法对捐髓者更安全?   
  答:两种方法都很安全,只是第一种方法捐髓者会觉得比较疼,但这是在常人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第二种方法虽然类似于抽血,没什么痛苦,但费用比较高。   
  问:一次采血600~800ml,远远超过一般无偿献血每次200ml的标准,捐髓者能忍受吗?
  答:在捐髓前一个月,医生会为捐髓者用蛙跳式采血的方法提前备血,即第一周采血200ml,第二周采血400ml,输入前一周采的200ml血,以此类推,提高捐髓者一次被采血800ml的适应能力。而且,正常情况下,一次抽血不超过总血容量(约4000ml)的20%,一个月左右就能恢复。   
  问:采集骨髓需要住院吗?  
  答:利用第一种方法采集骨髓,因术后有点疼,需在医院住2天,但上午献完骨髓,下午就能下床,而第二种方法则无需住院。   
  问:捐献骨髓对人体是否有害?   
  答:没害。所捐献的骨髓占骨髓总量(约3kg)微乎其微,且骨髓的再生能力极强,很快就能补充上,这只相当于一次量比较大的献血,而且,全球已有10万人捐献过骨髓,尚未发现有任何因捐献骨髓引起的后遗症。如果这一方法对人有害,就不会这么大力提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3-10-31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我居住的小区发起了捐献骨髓的活动,转几篇相关的文章

活动主题: 捐骨髓活动采集血样通知
活动时间: 11月8日(周六)上午9:00
活动地点: 回龙园东北门
联系电话: 13901175203(老懒)13911397311(zfy)
补充介绍: 此次活动主要为了采集血样,血液中心将派采血车到观里采集.能否成为捐献候选人还要看化验结果.届时,血液中心会有专人给大家解释疑问.希望报名的ZZ尽量安排好时间.如无问题,请报名或回信使确认.
另外,为了向观里其他不上网的老Z小Z及不老不小的中Z宣传此次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我们将采取在各单元门贴通知的方式,因为我和ZFY都是龙泽的,所以,特征集其他小区的热心ZZ帮忙.每个小区需两到三名.请在下面的报名处签到.材料由我和ZFY印刷提供.有疑问可留言或可打电话给我们.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5-4 20:48 , Processed in 0.1216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