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93|回复: 5

浪迹天涯之九:吐鲁番烤焰――(旧文重拾之07)。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1-12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1年8月15日,晴/酷热

    正午2:00(北京时间),坐在从大河沿镇开往市区的班车上,开始体会“火城”吐鲁番的热力逼人。从喀什一路走来,虽然各处也都也沙漠戈壁为主,阳光加地面辐射、气温不低,但一般在阴凉处,总会凉快一些。但在吐鲁番,不论你在哪里,都是热浪滚滚。
    吐鲁番的炎热,源于本地特殊的地貌。吐鲁番盆地低凹、四周有高山阻闭,西北气流下沉,增温迅速,地面辐射不易散发,热气团在盆地上空久滞不去。因此,吐鲁番要比附近的乌鲁木齐、哈密热好几度。据说曾有人测地表温度达82度,可以作饭了。但由此造成的一个补偿是,无霜期长,特别适合瓜果生长。另外夜晚气温会有所下降,加之湿度低,尚可休息。
    3:40到达吐鲁番客运站。客运站位于市中心高昌路和老城路交界处,四通八达。先查询了客运站开往其他地方的班车,没有去西疆或北疆的,只有去乌市转车。往乌市每天早上7:30到下午7:30一直有车,空调大巴、高速公路,25/人。打听到新华书店就在客运站旁,去买吐鲁番地图。然后走了几家宾馆、旅店,都客满。只好住客运站旁的交通宾馆,三人房、公共卫生间、带空调、电视,30/床。
    住宿登记时,宾馆的“一日游”司机来兜搭生意:8个景点、50/人、不包门票(除火焰山免费、交河故城30,其他一律20)。说好次日上午8:30准时出发。进房只我一个客人,挺好。放置好东西,洗了个冷热交加的澡,顺便洗了积存下来的几件藏衣服,这儿的气候保准干得快。
    出去到对面的巴扎儿转了一圈,规模很小,没什么特色。沿老城路向西走约100米,在电信大厦旁的巷子里找到一家“168”网吧,有空调,3/小时,网速极快,估计是专线。据说近来整顿,私营网吧基本关门。
    吐鲁番市区不大,老城没啥特色,餐饮场所出奇地少,摊档也不多,不太符合旅游城市的身份。在宾馆对面的摊上吃了烤肉和凉面,问维族老板烤肉能否不加羊油,老板说“那样不会做”,然后就把俺忘了。价钱也不公道,烤肉2/串(小的很)、凉面5块。
    打算明早先退房,来得及就赶末班车去乌市。校好8点闹表,休息。


8月16日,晴/炎热

    一大早7:50被“一日游”司机的敲门声叫醒,进来就埋怨说:“全车人都等着呐!走吧。”然后一口咬定:说好的出发时间是8点。看来今儿八成得多住一天,至少也要多付半天房费。牙也没刷,下楼上车。
    车是爷爷级的丰田面包,前面坐两对维族夫妻,都是乌市附近来的;后面坐两对汉人夫妻,年轻的一对来自无锡,年长的一对来自上海、目前住在无锡。我和年长的那对坐后排。车子从高昌路正门出去,两个右转,去了我昨晚吃烤肉的附近吃早餐。NND,这不是扯蛋嘛。走回去退房是来不及了,只好也吃点。

    一日游的首站是“苏公塔”。又名“额敏塔”,位于吐鲁番市区东南约2公里,由一世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父子筹建,1778年落成。建塔的目的是为了表示对清朝皇帝的忠诚和对真主安拉的虔诚。苏公塔高44米,是风格纯正的伊斯兰教建筑。苏公塔全部由灰黄色的砖砌成,外观线条简朴,仔细观察塔表面因砖的不同堆砌方式形成14种几何图案,塔体成向上均匀收缩的圆柱形体,结构上不采用任何其他材料的梁柱,甚为奇巧。塔旁的清真寺可供上千人做礼拜。
    我们到得较早,刚刚开门,游人不多,可以在暖色调的晨光中,变换各种角度拍照,比较舒畅。
    苏公塔东侧有一个“英沙古城”遗址,真名叫“安乐城”,据说公元六世纪之前就已存在,比伊斯兰教到此地早1000年,可惜没时间去。


朝阳下的苏公塔



沉思――苏公塔内的经堂

    第二站是著名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吐鲁番市区东50公里,坐落在木头沟畔。千佛洞很近的对面是绵延的裸山下,之间是湍急的河水,地势险要、农耕资源优厚,估计是以前的交通要隘。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也以壁画知名,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佛教石窟之一,始凿时间比克孜尔千佛洞稍晚,从公元五世纪开始。
    它后来的经历和克孜尔千佛洞相似,先是15世纪伊斯兰教徒的大肆毁坏,然后是德、英、日、俄冒险家们的劫掠,其中最大的28块壁画被割取放于柏林、毁于二战。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在于,10号窟有密教题材壁画和据信是摩尼教的壁画,可惜这次去没开放。
    参观各窟记录:
    20窟,大型中堂回廊式窟,建于10世纪。中堂壁画是大悲观音,左右壁配毗沙门天;中堂两侧绘供养人回鹘高昌王及王妃;甬道和隧道两壁共绘15幅佛本生故事图。1905年被德国人勒柯克割取。
    27窟,长方形纵券顶式窟,建于10世纪。主壁和两侧壁原有7座塑像,被盗。现存部分壁画是佛像的背光、听法菩萨和供养人。色彩保存不错,比较鲜艳,线条细腻,用色有的采用晕染手法。
    31窟,大型长方形纵券顶式窟,建于11世纪。是涅磐经变主题,卧佛像已毁,残存画面上部是千佛来贺,左侧壁画是举哀王子和八国分舍利的故事;右侧是供养菩萨天龙八部。色彩丰富,笔触细腻,绘制程序是先黑色单线白描、后覆涂颜色。
    32窟,大型长方形纵券顶式窟,建于11世纪。同样是涅磐经变主题,而且卧佛像已毁。侧壁是本行经变,内容是释迦牟尼前生无数次供养前世佛(燃灯佛)、而后成佛的故事。1914年被英国人斯坦因割取。
    39窟,大型长方形纵券顶式窟,建于12世纪。是祭坛。壁画是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典型的汉传佛教主题。非对称构图比较独特,主像偏左,像右应该是浮雕须弥山。
    26窟,僧房窟。
    27窟,大型长方形纵券顶式窟。7身塑像已毁,窟顶是22幅经变故事画,上有大量的墨书汉文榜题,蓝绿色基调。南坡后绘的是西方净土变。本窟不同之处还有就是,壁画绘制在砖垒土皮墙上,猜测因建造较晚,当年没有足够的洞窟。
    在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遇见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有个本地汉人男导游,在向一批来自瑞典的游客讲解佛像眼睛为何不见的原因时,用蹩脚的英文胡编说“是因为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并认为眼睛最邪恶,所以挖去”云云。俺私下跟他们的随队翻译(英译瑞)聊天说,其实绝大部分佛像眼睛和部分袈裟为金箔,故历来是窃取对象。本来嘛,如果是为了反对偶像崇拜,又何必爬上去一只一只眼睛去挖,站在地上一个铲子就解决了。那个男导游在旁听了,竟然没听懂,其实我的语速很慢、词汇也有限,原来他只是背熟了套话而已。等我客气地告诉他我所了解的情由,他竟然挥舞着个破旗杆要如何如何。我叫他出去单挑,这土冒又蔫了。真给中国人丢脸!
    出来,全车人这次是等急了。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第三站是“高昌故城”,在城东40公里左右,奠基于公元前1世纪,西汉初建、清初修葺,存在过约1500年。曾作过王都、州郡制所,明代以前是吐鲁番盆地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14世纪毁于战火,居民移居故城西北,仍以首府称谓,“阿斯塔那”得名于此。高昌故城轮廓略作方形,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外垣略呈弧形,周回5公里多。
    我们到达高昌故城时,正值中午伊始,人头涌涌、热浪扑面。从北面进去,满目是黄色的残垣断壁,在猛烈的阳光照射下,远处的物体蒸腾如海市蜃楼。大部分游客乘坐城内营业的驴车,形成的道路上尘土飞扬。
    先向东行走,避开如潮的人流。光线来自南偏东,东南方适合拍摄全景,背景是远山。然后折向正南,故城的几个制高点正处于我的北侧。接着折回城中心,小心爬上其中三个制高点,整个故城整齐的格局依稀可见。下来之后再往西南角,那矗立着一座寺院遗址。西南大寺占地1万平方米,最突出的是佛龛塔,高约20米,截面方正,四个立面由整齐排列的多层佛龛组成,佛龛内部分画像还基本完整,共同点是眼睛被挖。然后就听到一个女导游在“眼睛代表邪恶才被挖去”地大放厥词。看样子都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野狐禅。西南大寺还有一个大殿,外方内圆,四角是穹隆状,大概是为音效考虑,据说高昌故城曾有3000和尚,这儿大概是高级僧侣们交流的地方吧。
    向门口边走、边拍,流水般的驴车交错而过,深为故城的存续担心。
    在高昌差不多喝了一壶水。

聆听――高昌故城内西南大寺大殿遗址(内)。


白云苍狗――高昌故城内西南大寺大殿遗址(外)。


路遇美女一名――她总是跟着我,推销纪念品,很可爱。

    第四站是“阿斯塔那古墓”。这没有地表建筑,之前了解是平民公墓,出土干尸两具和若干布帛等陪葬用品,而且大部分易坏物品的真品不在此地,估计没啥可看的,加上俺自小生长在全国知名墓穴最集中的城市,也就没什么兴趣了。趁其他人参观的时间,在门口买了只西瓜,坐在树阴地上解渴。不到20分钟,同车去参观的人就回来了。好,又省20大元。

    第五站是“火焰山”,经过时停车看了一眼而已。色彩没什么出奇,比克孜尔的雀尔塔格可差远了。

    第六站是“葡萄沟”。葡萄沟门口非常热闹,路中央是卖葡萄干货和其他干果的,两旁是民餐馆,顶上是葡萄架、遮阳蔽日。来了先吃饭,要了一份拌面5块,反正不会好吃,便宜、充饥就成。只有两对汉人夫妇买票去了园内参观,我估计和外面差不多,而且以前喝法国红酒时,没少看各种葡萄庄园的图片和录象,就又省20啦。小贩们都很殷勤地邀游客免费品尝,吃出点名堂,但葡萄干的价格并不比市面便宜,我出门又不好携带土特产,没买。只有端着相机四处寻找有意思的人物。
    进去的人出来后,大叹葡萄架子还不如园外。恐怕是花了钱,才会觉得不值。

    第七站是“坎儿井博物馆”,进去就后悔了。东西不多,坎儿井也仅是人造模仿的而已。里面的介绍还不如我搜集的资料详细。亏!
    唯一的亮点是结识了一位漂亮女孩,跟团做全陪,也闲着没事。聊得投入,可惜他们明天回乌市撤了,分手时笑说以后其他地方还能撞见。天气真是炎热!

在坎儿井结识了一位导游MM(抓拍处理)

    第八站是“交河故城”,比高昌故城历史还要悠久,且出土了不同时代的文物,规模也大一些。作好了再度狂走的准备,不成想到了地方,除我没人想进。司机说门票可以讲价到20,还是无人响应,他只好苦着脸告诉我“停车费30”。得,众意难违,放弃了。

    回到宾馆刚过6:30,服务台无论如何要算我全天的房钱。想想今晚到了乌市,不能立刻转车去伊犁,无事可做一样要住宿,就决定第二天一早走,买了7:30的车票,
    我一路上和同车的那对老夫妻聊得挺好。丈夫60姓张,妻子45姓施。施阿姨充分表现出上海、江浙一带女权至上的特色,毅然决然告诉我:“小伙子,接下来我们跟你走!多看几处风景,吃点苦不怕。”我是既受宠若惊,又有些担心。
    进了房间,首先发现衣服都干透了,其次知道今天还是我一个人住。比较开心,为此奖励自己:将身上的衣服也全洗了。洗完下楼买烤肉,3块钱老板给了我14串,感动得快晕过去了,装在塑料袋里冲回房间,一尝,全是快变味的羊腰子。看来世界上不仅没有免费午餐,而且也没有便宜的晚餐。冲了杯麦片,睡觉。

*本节开支:住宿60,食品17,饮料14,一日游交通50,景点门票80,班车25,其他7。


2001年8月27日,整理于哈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1-12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浪迹天涯之九:吐鲁番烤焰――(旧文重拾之07)。

好喜欢十一郎拍的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1-12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浪迹天涯之九:吐鲁番烤焰――(旧文重拾之07)。

我喜欢!
有生之日必去走一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1-12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浪迹天涯之九:吐鲁番烤焰――(旧文重拾之07)。

要是去吐鲁番的话最好顺便去趟鄯善,离吐鲁番90公里远,去那里的沙漠公园看看也是别有风味,途中还经过火焰山,一路上有点雅丹地貌的味道。新疆的名言吐鲁番的葡萄,鄯善的瓜,鄯善的瓜不错的,去了一定品尝!要是喝酒可要喝白粮液,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2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浪迹天涯之九:吐鲁番烤焰――(旧文重拾之07)。

新疆的名言:吐鲁番的葡萄,鄯善的瓜,库车的央岗子赛过花。

我下次再去鄯善吧。

库车真好!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3-11-12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浪迹天涯之九:吐鲁番烤焰――(旧文重拾之07)。

/


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9 18:43 , Processed in 0.08922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