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84|回复: 7

你觉得安全吗?(抄书的)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7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生活不只是找到可以感觉安全的稳当藏身之处而已,生活是要勇于活活泼泼过日子,并且对自己独特的经验做诚实的反应。人只有在愿意冒险评估一下什么才能真正增进、缔造安全,并愿意抛开所有会造成和限制的东西时,才能藉由生活得到不断的变化与成长。


      人可以借钱,同样,也可以从先祖的成就、某一协会或运动俱乐部的会员资格、有势力的朋友、荣誉联谊会钥匙、名牌汽车、服饰、地位或银行存款等,借到“地位”和安全。这些借来的东西,其中最明显的共同点是它们的“外来性质”。它们源于自我之外,通常也不是经由个人努力获得的。凡依靠它们而得安全的人,注定一生要过“二手”的日子,并且自觉地牺牲掉了自信和独立精神。


      使用借来的安全的人天性中就有一种取悦于人的需要,他只能依据别人的标准、期望或赞同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常常会因此而损害了成长。一个人模仿、遵从或习惯性性地从别人那里找寻解答就会逐渐导向自我疏离,与真实的自我感觉失去接触。并且依据外界来源而获得答案还会导致挣扎和抑郁。因为这些外来的事物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它们往往因我们的期望而生,却不能按照我们的需要去发展。于是,我们会产生挫折感和不平感。这些感觉无法表达而且没有任何别的处理方式,就会转向内心形成抑郁。


      只要把希望寄托在自身以外的东西上,我们就有危险。因为财富可能丧失,财产可能被偷,曾经可靠的关系会突然告终,社会、宗教、职业团体可能失宠、解散,支持我们的信仰也可能变得与个人的经验相互矛盾。紧抱外在的安全岛只能提供假的安全感,然而,它可能掩饰发展内在资源的需要,因此你的内心深处会一直不安。只有我们内在的力量才是唯一的源泉。


       人的天性中具有安于现状的惰性,但是这种惰性是非常有害的。因为要求安全就不能依赖本身以外的事物。人可以爱它们、关心它们、对它们反应、享用它们,但不能受制于它们。“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和“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是有很大差别的。

      安全,与其说是一样东西、一个人、或一个地方,不如说是对自己有信心的一种内在的态度。对大多数人来说,身份、地位与外表也是一件耗费心力的事情。


      在自我的力量中生存、应对事情,是一种不易获得的信心。安全是在必要时能有独处的心,除了自己内在的智慧和力量,不依靠任何事物。知道自己拥有没有人可以拿走的资源,这才是真的安全。这种安全是不需要襁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52.32%

发表于 2004-1-27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觉得安全吗?(抄书的)

这个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7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你觉得安全吗?(抄书的)

如果强调用强健的内心来取得安全感,第一是健康的心态是如此稀缺;第二是容易陷入早期的犬儒主义,即认为通过对内心的反省就能得到善的生活,得到内心的安全感.报这种看法的人通常忽略对外在世界的真实感受.世界不总都是丑恶和恶劣的.亲情或者热爱自然对于摆脱没有安全感带来的心理压力方面不无裨益.
信心是外在世界投影到心灵层面,人对外在环境的压力有较好的控制感的表现,它一方面取决于不同个体承受压力的弹性系数,另外一方面取决于外在环境压力的恶劣程度.一般来说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但是并非总是如此,比如登山者,极限运动者,或者工作狂可以从与外部世界的不对称的失衡中获得快乐.从这些人看来安全感恰恰是他们要部分抛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7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你觉得安全吗?(抄书的)

呵呵,谢谢困困和hunter,尤其是hunter。

请教hunter,什么是“早期的犬儒主义”?(恕我孤陋寡闻,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个词。

亲情或者热爱自然对于摆脱没有安全感带来的心理压力方面不无裨益.

非常正确,和睦融洽的温暖亲情很多时候是当我们遇到困难艰险时能坚持下去的力量源泉;而热爱自然能使人心胸开阔,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其实我觉得追求内在的信心与你所说的拥有对外在世界的真实感受并不矛盾。这里强调生活是要勇于活活泼泼过日子,并且对自己独特的经验做诚实的反应。它所说的需要抛弃的,是紧抱来自外在的一些安全岛不放失去了真正的自我的安全感。

还是那句话:“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和“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两种人都处在依赖的状态中,但是前一种制造了问题,后一种却产生了支持的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7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你觉得安全吗?(抄书的)

我猜作者是西方人吧,在中国,信心对于一个饥寒交迫或者没有享受过基本教育的人来说,可能有些奢侈.如果不消除民众的最基本的痛苦,自信不是灵丹妙药.认为不自食其力的人必然没有真正的安全感的想法也有些一厢情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1-27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觉得安全吗?(抄书的)

我想所谓的早期犬儒主义可能指的是堕落到一味的愤世嫉俗,怀疑蔑视一切美好的事物前的犬儒主义吧,
比方说早期的那住在木桶里,过着简单清苦的日子,“象狗一样生活”的哲人

乱说的,忽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7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你觉得安全吗?(抄书的)

google查到的资料: 

  1.现代犬儒主义是一种“以不相信来获得合理性”的社会文化形态
  
  2.现代犬儒主义的彻底不相信表现在它甚至不相信还能有甚么办法改变它所不相信的那个世界。犬儒主义有玩世不恭、愤世疾俗的一面,也有委屈求全、接受现实的一面,它把对现有秩序的不满转化为一种不拒绝的理解,一种不反抗的清醒和一种不认同的接受。  

 犬儒主义不同于批评理性,它是一种非理性的否定和怀疑。勒纳(Michael Lerner)指出,“犬儒主义不像理性怀疑主义那样相信人可以改变世界”.你可以和持理性批判的怀疑者作理性探讨,但你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服犬儒主义者,因为“犬儒主义像是抱定宗教信仰般地不相信有任何根本变化的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7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你觉得安全吗?(抄书的)

zt
记得去年在网上读到一篇好文,作者说我们这个时代正在流行犬儒主义。当时我还以为所谓的犬儒主义就是做哈巴狗,做懦弱奴才,但过后一翻辞典,才知大谬。新版《辞海》这样解释:犬儒主义――犬儒学派的学说;犬儒学派――亦译“昔尼克学派”,古希腊小苏格拉底学派之一,继承与发展了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即知识”的学说,认为美德就是抑制自己欲望的知识,能够自制就是善,不能自制便是恶,提倡“返归自然”,把名利看做作身外之物,认为社会生活与文化生活是不自然的、无足轻重的,号召人们克己自制,独善其身而无所求,宣称这是人生唯一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5-5 12:46 , Processed in 0.12782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