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53|回复: 0

北洋水师(一)海上危机――转贴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3-15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北洋水师》第一集 海上危机 

1874年6月日本以一次渔民冲突中清政府袒护台湾为借口,派出几艘商船秘密出发,阴谋占领台湾。

  清廷急派林则徐的女婿沈葆祯,率领福建省“安澜”、“伏波”等几艘近代化兵舰前往台湾。乘坐商船而来的日本人,第一次见到了大清国的舰队,迫于清军威力,惊慌的日军逃离了台湾。

  

  美国联合英国和法国,名义上是调停,实际上却是帮助日本一起向清政府施压。在三国的支持下,理亏的日本竟然让清政府赔偿军费50万两。

  在与日本签订赔款条约后的第六天,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愤然上奏清廷,强调了海防问题的急迫性。清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在当天就发布上谕,令沿海沿江各省督抚们在一个月内将各自的讨论意见上奏朝廷。

  一场关于“海防战略”的大讨论随即展开。

  限期一个月的海防大讨论,在拖延了大半年后,于1875年5月由恭亲王总结后上奏朝廷。然而,圣旨下来后,内容却大大出乎恭亲王的预料。皇上决定成立南、北洋水师,两支水师齐头并进。

  
  
  不久后,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被任命为南洋通商事务大臣,而李鸿章被任命为北洋通商事务大臣,他们都兼办各自的海防事宜。

  李鸿章和沈葆桢都是当时洋务运动中的领军人物,也是清政府大臣中较早放眼世界的有识之士。但身处朝野政治旋涡中心的恭亲王更加清楚,其实他们还有一个关键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朝廷中还有着共同的政治对手――“清流派”。

  “清流派”名字虽然清新淡雅,但作风却异常犀利。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洋务派”成了“清流派”的眼中钉。在这其中,李鸿章更是首当其冲。清流派对李鸿章购买外国军舰一事关心异常,这使得李鸿章更加小心谨慎,惟恐被人抓住把柄。

  然而,在“洋务派”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儿。虽然表面上李鸿章与沈葆桢同属洋务,共同抗击清流,但私下却也因为彼此的利益明争暗斗。两人斗争的焦点是清政府决定分配给南北洋水师共同使用的,每年约400万两白银的海军军费。

  而深受儒家学说影响和林则徐言传身教的沈葆桢,有着良好的君子风度,李鸿章正是利用他的这一优点,大耍政客手腕,在长于权术的李鸿章周旋之下,海军经费大部分被北洋水师所用,沈葆桢的南洋水师仅拿到了很少的部分。在拿到了大笔的银子后,对军舰一无所知的李鸿章心中犹豫不决,他不知道应该向哪个国家购买最先进的军舰。

  

  李鸿章要购买外国军舰的消息传出后,一个英国人找上门来,他就是担任清政府总税务司的赫德。在赫德的大力推荐下,从1875年到1879年,李鸿章从英国阿姆斯特朗兵工厂定购了,“镇东”、“镇南”、“等8艘蚊炮船用于守卫港口。因为这种炮船船小炮大,像蚊子一样身子小而刺很长,人们索性就把它叫做“蚊炮船”。

  但随后,精明的李鸿章马上就发现了8艘蚊炮船的弱点:炮大船小、行驶缓慢,风稍大一点就不敢出港。由于炮身不能转动,射击时要靠调整船身来瞄准目标。

  而同时订购的巡洋舰“超勇”和“扬威”两艘,在使用中也因前后炮过大,一有风浪颠簸,就很难瞄准目标。

  李鸿章绕过英国人赫德,开始考察其他国家的军舰。他经过细心比对,并暗中打探价格后,决定向德国购买军舰,原因是德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价格比较便宜。

  就在这时,李鸿章的一位安徽部下突然前来拜访。此人名叫丁汝昌,他曾经参加过反对清政府的太平天国运动,在投降清廷后,他作战勇猛,到太平天国运动结束时,他已经晋升为骑兵总兵,相当于一支骑兵师的师长。

  

李鸿章
  李鸿章最终把北洋提督的人选,锁定在了丁汝昌身上。

  就在李鸿章抓紧时间组建北洋水师的时候,一海之隔的日本也马不停蹄的购买军舰。日本入侵台湾未能得手的 8年后,朝鲜的亲华派与亲日派之间爆发战争,中日两国又都派军舰前往干预。日本再次因海军实力,远不如淮军将领吴长庆所率领的中国舰队,而没有敢于发动战争。

  几次想要入侵朝鲜都被清政府的舰队阻碍,使得日本对大清国的海军恨之入骨。能够击败中国海军尤其是北洋水师,成为了日本海军将士的理想。然而,要实现这一理想却并不容易。

  在1866年,一张张马尾船政学堂的招生告示,就贴满了福建、广东等地的大街小巷。船政学堂是一所新式的军事技术学校,虽然那些想通过科举考试走入仕途的学子,对此兴趣不大,但是却吸引了许多家境贫寒的子弟。包括邓世昌、刘步蟾、方伯谦在内的几十名十二岁至十五岁左右的孩子,成为马尾船政学堂的首批学生。

  几乎在中国成立海军学校的同时,1869年,位于日本獭户内海南端的江田岛,也成立了一个与马尾船政学堂类似的学校,叫江田岛海军兵学校。在日本海军兵学校,武士道精神得到彻底贯彻,被称为“江田岛精神”。

  

  这批中国学生,毕业后当上了北洋水师各军舰的主要军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被送到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留学。有些人毕业后,甚至在当时世界一流的英国地中海舰队实习。

  李鸿章不仅对他们的能力没有产生过丝毫怀疑,而且在这些能讲一口流利英语的海军军官回国后,他从各方面都给了他们最好的待遇。

  此时,苦心经营多年的李鸿章就差最后一步,就可以使北洋水师称雄亚洲了。但这关键一步也是萦绕在他心头多年的一个心愿,那么,他的这个梦想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李鸿章和沈葆桢的梦想是一样的。1879年年底,著名的海防大臣沈葆桢去世。生前没能看到大清国自己的铁甲舰,成为一代名将沈葆桢的终生遗憾。李鸿章决心不让这种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

  铁甲舰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军舰?竟会使得南北洋两个大臣为之魂牵梦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5-6 00:08 , Processed in 0.0855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