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58|回复: 6

飞廉的村庄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4-2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舒飞廉:《飞廉的村庄》

按语:

这里向读者推荐2003年被评为网上最具人气的纯文学作品《飞廉的村庄》。
作者:舒飞廉(本名 郑保纯)

该书以漫记的形式详细记述了作者家乡的风物人事,倾注了作者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无限深情,也以年画般的朴实细腻,再现了民间生活的细节之美,保留下许多鲜活有趣的旧时风俗。文风独特,从容淡远,平和洗练,颇有古风。
该文初上论坛,即好评如潮,追捧者日增。著名作家陈村更从网络文学的发展角度认为该书是网络写作从浮躁的轰轰烈烈回归从容含蓄深刻的里程碑似的范本。《文汇报》等媒体及榕树下文学网等有影响的网站也相继转载。日前,华夏出版社已完成该书的编辑工作,即将于2004年4月底正式推出该书,本书繁体字版也将同时由香港某出版社在当地及海外华文读物市场出版发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4-2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飞廉的村庄

第一段,腊日

晴朗的腊日是美好的。清早出门,田野里有霜,像细细的面粉一样,撒在翠绿的冬小麦上。红日挂在东边的堤树上。大路已被严寒冻住,棉鞋踏在上面,吱吱做响。
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三九四九,冻掉屁股,乡下人讲道。池塘里结了厚厚的冰。媳妇们来洗衣服和青菜,都得将冰层敲开,老头子们来饮牛也是。那些女人们蹲在水边,手与脸都被严寒的空气咬得通红。
小孩们放了早学,回到家里,与兄弟姐妹们挤在门廊下面。一边晒着薄薄的太阳,一边烤火。火盆里烤着的蚕豆粒,慢慢地变得焦黄,忽然就裂开来,扑地吐着热气。门前是沐浴在阳光中的树,槭树与槐树都已仅剩铁丝一般的枯枝。楝树好一些,一簇一簇的楝果子还挂在枝上,正好引来几只阳雀与麻雀停在上面扑扑地啄食。这些阳雀与麻雀都还很小呢,它们的小嘴是黄黄的。它们才刚刚会飞,不过是借着楝果在磨着小嘴罢了。老阳雀与麻雀是懒得做这样的事情的,它们一动不动地站在枝头上,心中打着晒在门廊上的腊肉的主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52.32%

发表于 2004-4-2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飞廉的村庄

啊!!!好了啊,要出了啊!

恭喜恭喜,别忘了答应过送我一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4-2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飞廉的村庄

第二段 过年的赏心乐事

  过年的赏心乐事有:炸得胖胖的年糕。口袋里的零食。初三初四来拜年的表弟表妹们的新衣。平时很少到家里来的客人,一进门就作着揖,大声喊着拜年拜年。村子里鞭炮的味道。贴在门边的春联,有的字写得很难看,像鬼画的桃符,是家里上小学的学生写的吧。年纪大的人在巷子里见到就忙弯腰拱手,蛮讲礼的样子。狗吃多了肉骨头,变得懒洋洋地,蹲在门口,一声不吭,只发愁如何消化。村里的小子们昨天赌了一夜的钱,赢了的固然是欢天喜地,输得净光的家伙一脸沮丧,一点也不像在过年的样子。大年初一雪后天晴,这样的天气也是有的,田野上堆满了雪,路上却走着一队队拜年的人,穿着花花绿绿的新衣裳,也很有意思。路上结上了冰,骑着自行车去拜年的人,因为要到很多亲戚家里去,所以急急忙忙地赶路,摔倒在路上,礼品与糕点撒了一地,弄得一身狼狈不堪,也很有意思。送财神的乞丐来,母亲即便不情愿,也要到米缸里盛一圆碗米出来,脸上还要有笑容,真是难得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4-2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飞廉的村庄

第三段 过年的零食

  过年的零食都是年前母亲在灶台前面做好的,装在家里的大瓶小瓮里,在新年里招待客人,讨好我们的嘴巴。有麻花。有撒满芝麻的荷叶子。炒熟的花生。油炸的铜钱大小的年糕。糖果,说的倒不是商店里红红绿绿的糖,而是将煮熟晾干的糯米炒出来,用糖稀裹在一起而成的团子。炒蚕豆。蚕豆在入锅之前要用水浸一夜,蚕豆才会裂开嘴。
  一小袋一小袋的麻糖,是拜年时提在手里的礼品,一般都不会让小孩子吃,真正能吃要到二月里,可是那时候天气转暖,纸页一样的麻糖也粘到一块儿,像瓦片一样了。
  除开这些,还要上街买一点儿糖与瓜子。就这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4-2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飞廉的村庄

第四段 大年初一

  三十夜里,小伙子们忙着赌钱,当家的男人与女人要守到子夜里迎年,小孩们正在年关的兴头上,一年终了,倒是最晚睡下的一日。所以初一的早上,能早早地起床来,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迟早会被鞭炮声吵醒,堂屋里已经涌进来拜年的人,拉开帐子,空气凛冽,看到外面红日满床,看到彻夜未熄的灯光已变得黯淡,也该起身穿起枕边的新衣,来迎接新的一年吧。
  这一天要去好多人家拜年啊。村里,由堂叔堂伯,一直由村头到村的最后,每一家的堂屋里,去作揖。见了人就讲恭喜恭喜。直到太阳当空,才能回转到家里,接着昨夜的牌局,打纸牌。我还要领着弟弟妹妹到邻村去给两位姨婆拜年。她们分别是我父母的姨妈,而且,她们还是父亲母亲当年成亲时的媒人。
  下午的时候回来,还可以看见做泥瓦匠的父亲收下的二个徒弟来拜年,坐在客屋里喝酒,一个姓洪,一个姓朱,脸上都喝得红红的。不知从哪一年起,他们就不来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4-2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飞廉的村庄

第五段 大年初二

  在我的印象中,大年初二的天气好像总是不好。下雪,狂风,是常有的吧。可是无论刮风也好,下雪也好,一大早就会被母亲叫起床来,到汪梁岗我舅舅家去拜年。我们兄妹四个人,拿着酒与麻糖,走三四里地,沿一段高高的河堤,走四五里地,过京广线的铁路,走上二三个小时,才可到舅舅家里。那时候外婆还在,一直在盼着,看到我们,当然会非常的开心,舅舅领着年纪小一些的表弟与表妹,去了一个姓刘的村子,我舅舅的舅舅家里去,他这一天都不会回来,他在刘家有许多表兄弟陪着他喝酒打牌。一般都要等到深夜里才醉醺醺回来。
  吃舅妈做的中饭,看舅舅自己写的春联,吃外婆掏出来的零食。和我们一起到舅舅家来的还有姓朱的弟兄三人,他们却是舅舅的堂外甥。
  我们四个人依例要被留在舅舅家,等明天父亲来拜年一起回去。深夜里舅舅领着小表弟小表妹们回家,一起吃宵夜,然后在堂屋的灯下打麻将,我就是在那里学会打麻将的。夜里与表弟们好几个人,便挤在一张床上。
  后来我们几个人慢慢地长大了,我们不再留在舅舅家里过夜里。后来我外婆也去世了。再后来姐姐妹妹先后出嫁,她们也不会在初二来舅舅家里。只有我与我弟弟,初二由家里出发。我结了婚以后,有时候会住在城里,我由城里坐公共汽车,弟弟则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来,有一年,下很大的雪,弟弟一个人由雪地里走来,一身的泥水,好像就是这一年,外婆去世,再不会坐在门口将她的几个外孙等候了。
  那朱家的三弟兄,都比我们要大,最小的一个家伙,也是与姐姐同年生的,好像从前还有人想为他们说亲。后来姐姐也知道了,就不愿再与他们坐在一起吃饭。大年初二我们都是一起喝酒吃中饭的。他们先后结了婚,生下了小孩,所以每过一年,他们的人数都会增加,结了婚的新媳妇啊,新生下的小孩啊,有几年,一桌酒席都坐不下来。后来,他们也慢慢地不大来了,因为他们的亲舅舅,我们的堂舅,也去世了。他们初二,也就不用出门拜年。
  所以只有我弟弟与我,这一辈子,如果舅舅与舅妈在世的话,大年初二,还是要去给他们拜年的吧。可是我弟弟已经找到了一份远在广西的工作,从明年起,他未必就能与我同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5-6 07:44 , Processed in 0.08803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