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93|回复: 9

zt:难说的大多数――关于我们,关于60年代的一代的一些散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27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舞文弄墨』 [随感]难说的大多数


作者:赵楚 提交日期:2001-5-7 0:34:00  

难说的大多数
    
     ――关于我们,关于60年代的一代的一些散漫想法
    
    
     曾经有所谓“沉默的大多数”,而我们是难说的大多数。
     ――题记,作者
    
    
    
    (1)引子:最尴尬的一代
    
     去北京出差回来上飞机前买了一本刊物,在飞机上散漫地翻阅。看到一组关于60年代生人的文字。当时仿佛感慨万千!几乎有一种想痛哭的感觉与冲动,因为我,也是属于这个年代的一族。
    
     据经常接触的朋友们说,我大约是属于比较不那么爱多愁善感的一类。但那几篇散漫的小文字的确我让感慨很多――以至于不知道从何说起,却又觉得如梗在喉!回头看看,出生于我这个时代的一代人似乎真的有一点点不同。
    
     记得上大学时,同班的老三届同学曾不无炫耀地说起他们扯旗造反的故事,他们那时的表情似乎是一种创造了历史后难以克制的成就感。更久远一些,在我们5岁左右,就是我们开始记事,开始用纯真的眼睛搜寻第一批英雄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红色的海洋,一种激昂,一种非常富于战争气氛的景象――那里需要英雄,也必然会产生英雄。而读过《暴风骤雨》和肖洛霍夫的一代人就是我们的英雄。因为他们幸运地成了共和国的同龄人,于是,我们就成了我们。我们幸运地,然而也不幸地生于这个时代!
    
     到如今,看看那些比我们仅仅小10-15的一代人,我们有时会有格格不入的感觉。到他们上大学时,社会的大环境和主流价值观已经面目全非。琼瑶和三毛是他们的第一种小说读物,可我们读的是《欧阳海之歌》和《雷锋之歌》。对了,还有《南沙之战》。我们出生于那个时代。
    
     凡此种种,成就了我们的个性。在当今中国社会群体中,没有比我们更没有尴尬,更难以完成人群和自我认同感的一群了。我们仿佛是天生的游弋者,天生的边缘人,天生的皮却林。有时我觉得这种深入骨髓的尴尬是如此严重,以至于反复念叨“妈妈不该生我”。嘿嘿,是真的。
    
     当然,正如每一代,每一个人一样,对于尴尬,我们只能仔细又强力地克制着。我们很久以来一直忍着。这几乎也成了我们天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最孤独的一代
    
     尴尬导致疏离。因此有人说60年代的一代是最孤独的一代。非常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我们却出生于,成长于一个人口急遽膨胀的年代。但我们往往是众多兄妹的老小或老大,有时是老二。作为老小,在一个物资匮乏,父母皆须整日劳作的时代里,并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金色童年,也没有什么纯真的花样年华来填补少年的愿心。看过《阳光灿烂的日子》,人们可以知道我们的花样年华里玩过什么花样。作为老大,我们除了没有共和国同龄人那些值得终身津津乐道的少年行,在以后疾风迅雷般的时代生活变迁中,我们将承担作为兄长和大姐不可推卸的生活重任。当然,如果是老二,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因为老二本来就是游弋者。
    
     时代话语的疏离使人孤独;在疏离中承担起沉重的道德责任更使人孤独。所以,不感到孤独才怪。
    
    (3)最富于梦想精神的一代
    
     这种难言的孤独又因一种特殊的因素而加剧。那就是梦想。
    
     今天我们往往听见关于幻灭的谈论。对于我们之前的一代人,他们或许有理由使用幻灭这个词。他们被告知一些必须去信仰和实践的事物,他们信仰并实践了一些事物,但今天,他们那一代人已经水落石出。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成了我们今天社会中叱咤风云的人物,而大部分人却在时代的迁延转化里耗尽了生命中的奋斗能量――简单而言,已经成了注定的失败者。
    
     对于我们之后的一代人,我不敢妄加评判。但看看每天我们的周围,我们耳闻目睹的事物,相信也可以略见端倪。
    
     可我们十分不同。那些在我们尚在襁褓中就灌注于我们心田的事物,尽管今天已不见留存,但其朦胧,美妙的影子还在我们内心非常隐秘的角落,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在这个世界最晦暗,最远离喧嚣的大陆,那些事物似乎从来没有停止生长。因为我们不是被告知去信,而是生于那些事物之中。我们是生来去信。所以我们真的信。而且,在我们今天的年龄,我们还舍不得放弃,不甘心幻灭。
    
     也许我们说不清,但我们不会悄悄停止这项最隐秘的工作:我们将建成辉煌无匹的正义之城。我们忍受尴尬,我们因孤独而分散在茫茫人海,但是我们仿佛难以休止那种不顾一切,一直往不知名的美好未来冲击的动力。
    
     我们是天生的调皮鬼,但是怀抱最崇高的建设欲望。因此,往往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的评语中就有“不成熟”的固定字样。这给我们带来一种非常麻烦,有时也令人羡慕的气质:浪漫。
    
    (4)最浪漫,也是最危险的一代
    
     也许,再没有比浪漫这个词能体现知识考古学的魅力与残忍的属性。因为那些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朦胧念想,我们这一代人几乎都是隐秘的梦想家。“变天帐”,是一个伴随我们终身,标志性的魔咒,有时我甚至怀疑,它会成为我们同时代人的心灵纪念碑。
    
     但正如拜伦和普希金,及一切著名浪漫主义者的命运所昭示的,浪漫乃是一柄双刃剑。在它昂扬华丽的外衣下面,对于我们,我们不会忘记自己因婴幼儿时代营养不良而留下的嬴弱身体,因没有合适社会位置而造成的焦虑和烦躁,分不清是参与者还是旁观者的难受劲,同样上有老下有小的沉重压力,等等。我们的面貌因此而不象之前和之后的一代人那么鲜明,但是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是谁,知道我们自己是怎么回事。
    
     所以,这种浪漫,既是一种近乎先天的特性,也是一种后天无奈的选择,一种逃遁,一条通往乌何有之乡的宽阔而秘密的道路!
    
     于是带来一种深重的危险。这命定要走的一条路,是不是通向一个崖?尤其在这个我们作为成年人必须要身处和面对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场景已如此不同,以至于浪漫一词已成为一种羞于启齿致命创伤,那么,还不能克制内心漫无边际的幻想,关于辉煌正义之城的记忆,这个,会不会赋予我们滑向更远的旁观者的加速度?
    
     浪漫的天性离虚无只有半厘米的距离。
    
    (5)据说最爱读书的一代
    
     据说,我们读书的环境是相比前面一代人为好的。但是,人们忘记了,那些在风暴后先大肆展示所谓“伤痕”,稍后又不无炫耀地声称“青春无悔”的一代人――他们最起码受过良好的中学教育啊!他们的中学时代,看过《青春万岁》的读者当不难知道,最起码有列宁格勒,甚至是哈瓦那的笔友,有很激昂的队鼓和进行曲中举行的入队仪式,有十七年的“封资修统治”的教育,可我们有什么?我们甚至没有稍正规的中小学教材!至于高考,我们或者仅仅比他们晚参加半年,但我们的录取要求,难易程度,皆与他们有巨大的差别。
    
     从这样的历史情境来看我们的爱读书,恐怕会有些不同的观感。他们是战天斗地的闯将,他们是第三代,第四代党的接班人,而我们不得不读书!书本提供了一个我们实现自我认同和构建的工具,也提供了一个我们可以把他们比下去的游戏――呵呵,一种难忘的老二情结。
    
     因此,我们虽没受过“封”的教育,但我们自学古诗文;我们虽没受过“资”的教育,我们拼命学外语,冲在洋插队的人流中;我们也未受“修”的哺育,但从普宁到《金蔷薇》,到帕斯切尔纳克和索尔仁尼琴,也构成了我们的文学自我表达的第一种范本。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越过他们的一代人,我们直接受惠的,是在复兴初期放出万丈光彩的,属于三,四十年代的那一批人。那一批人造就了给我们打上终身烙印的那个“科学的春天”。(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52.32%

发表于 2004-9-27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zt:难说的大多数――关于我们,关于60年代的一代的一些散

我有时候想,是不是每一代人,都觉得自己是承上启下的一代。
还有,是很尴尬的一代。
是面临选择的一代。
是旧的价值破碎了,新的价值没有形成的一代。
是信仰被破灭的一代。
还是不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的一代。
搞不好还是被社会背叛了的一代。
总之,每一代人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样好。hehe,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也就没啥好抱怨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27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zt:难说的大多数――关于我们,关于60年代的一代的一些散

回答困困:
大部分六十年代生人都不认为自己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早一点的老三届到目前为止是一切一切的顶梁柱,六十年代生人想接班不容易:因为老三届们仍年富力强,处于最能出成果的时候;而当老三届会退出的时候,由于知识结构的原因,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已经顶上来了.

所以六十年代生人比较找不着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27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芜湖

zt:难说的大多数――关于我们,关于60年代的一代的一些散

呵呵
困困说的可不只是60年代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27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zt:难说的大多数――关于我们,关于60年代的一代的一些散

60,70年代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有金庸和周星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9-27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zt:难说的大多数――关于我们,关于60年代的一代的一些散

翻翻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9-27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zt:难说的大多数――关于我们,关于60年代的一代的一些散

偶就是60年代人,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27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zt:难说的大多数――关于我们,关于60年代的一代的一些散

每个年代的人都有他们的无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27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zt:难说的大多数――关于我们,关于60年代的一代的一些散

每个年代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困惑!
但我一直觉得我作为70年代末期生的人来说,我是幸运的!
就像小时侯我妈妈对我说的:你一生出来啊就是来吃白米饭的!
因为在那之前他们吃的普遍是番薯和南瓜!等到我长到几岁,改革的春风终于吹到了我们那旮旯,我似乎在懵懂中见证了人们是怎么富裕起来的,我有幸上学,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幸过上还算富裕的生活...当然,对于现在的我们,60年代的人会觉得我们还太年轻,80年代的人会觉得和我们已经有代沟.但不可否认,我们已经在漫漫融入这个社会,并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分子!

而作为60年代的人,我同事有很好的论述:长身体的时候碰到三年自然灾害,上学的时候碰上文化大革命,工作的时候碰上集体下纲!但即使这样,60年代出生的人也是有两极分化的:不是工人就是老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27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包头

zt:难说的大多数――关于我们,关于60年代的一代的一些散

六十年代生人到了80年代不也赶上了八十年代的好日子么?
    人生是交叉的,没有任何一代人是孤岛。


    虽然我也喜好诉说这些“时代的无奈”,但是只要我们的生命没有永久的停留在记忆里痛苦的年代,生活就有希望。
    对我来说,痛苦的记忆远比欢乐的记忆深刻。因为一切时代的痛苦都可以作为解释自己无所作为的借口。
    这样做不好,所以就抛弃那些无奈。就傻傻的想象未来,在一切痛苦与快乐的评价中慢慢长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11-7 21:12 , Processed in 0.0713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