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93|回复: 5

论语学而第一(七)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10-31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

     子夏说:“尊重贤人,不重女色;侍奉父母能竭尽自己的力量,侍奉君主能不惜自己的生命;结交朋友,说话诚实,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自谦说没读过什么诗书,我也一定要说他是读过诗书的。”

      前半句,子夏分别从对己,对父母,对君主,对朋友四个方面诠释了孔子的“爱仁”思想,这也是对当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理想的礼制概括,也是所谓君子的一种行为准则,在那个乐崩礼坏的年代,这种思想是有进步意义的。

      后半句,是子夏对孔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诠释,延续了道德规范重于文化知识的意识,认为读书的目的仅仅是提高自身的修养,读书也仅仅是提高自身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手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10-31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论语学而第一(七)

子夏在孔门,是以“文学”见长的,他最著名的话就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段话显然是针对上面一段孔子的言论有相关联,意思一贯。我怀疑是当时子夏附会孔子说的,所以应该跟在前段话的后面才对。

关于“贤贤易色”,解释有好几种。我觉得比较恰当的说法是,这是针对夫妇关系而言的。具体理解“贤贤易色”应该是――要看重妻子的贤能的一面,而不要看重妻子的容貌。第一个“贤”是动词。

从后面几句话来看,分别是说父子关系、君臣关系、朋友关系的。所以最前面的这个说是“夫妻”关系,恐怕是恰当的。如果再加上一个兄弟关系,那么儒家所讲的所谓“五伦”就全面了。

说到这个“五伦”,说的是五种人际关系:夫妻、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虽然只是五种人际关系,但实际包含的所有的人伦关系,可以说“五伦”是儒家五种关系类型的总结和代表。再精练一点,还可以浓缩为“三纲”:夫妻、父子、君臣的关系,到了提法到了东汉的官方钦定经典《白虎通》(类似于基督教的《圣经》),就被表述为经典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关于三纲,陈寅恪就曾经说过:“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认为三纲这套理论是中华文化之最浓缩之理念。

实际上,这首先应该是儒家的创造。儒家的独特视角,就是从人伦关系来界定整个世界,世界无非由人构成,人是群体的,而群体之间有各种关系,这些关系能够理顺了,那么世界的秩序自然就稳定了。这就是儒家的逻辑。而这种人伦关系主要是靠德来维护的,所以就要教化。这些都有着一贯的内在逻辑。难怪孔子会说,吾道一以贯之。

最后八卦一个,好像张五常的哥哥叫张五伦,不知道他们父亲是否叫张三纲?望有好八卦者告知为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10-31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论语学而第一(七)

(-010-) 怎么还没更新啊……
不为老师来接着开讲吧,要不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10-31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论语学而第一(七)

关于“贤贤易色”,解释有好几种。我觉得比较恰当的说法是,这是针对夫妇关系而言的。具体理解“贤贤易色”应该是――要看重妻子的贤能的一面,而不要看重妻子的容貌。第一个“贤”是动词。

从后面几句话来看,分别是说父子关系、君臣关系、朋友关系的。所以最前面的这个说是“夫妻”关系,恐怕是恰当的。如果再加上一个兄弟关系,那么儒家所讲的所谓“五伦”就全面了。


请问不为老师,我觉得孔子好像不重视夫妻关系的,或者根本没放在眼里。上回不是说:入则孝,出则悌?家里对父母好,听父亲的,出去听哥哥的,没说啥时候对妻子好,啥时候听妻子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10-31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论语学而第一(七)

嗯。我猜这是子夏的发挥吧。孔子他老婆估计跟苏格拉底他老婆差不多,哈哈。
孔子对老婆可能没什么好感。不过他弟子们可不一定这么想啊。要不然后来怎么出来的五伦呢?

强辩了,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10-31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论语学而第一(七)

也有可能是当时的男女关系非常的好不需要拿来讨论吧?
上山采蔗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诛。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濂,故人工织素,织濂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濂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你看当时古代多开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8-3 21:23 , Processed in 0.05349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