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81|回复: 4

《论语・八佾十九》君使臣以礼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7-1-31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原文】
3#8226;19 (1)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 (1)定公:鲁国国君,名宋,定是谥号。公元前509~前495年在位。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论语・八佾十九》君使臣以礼

【小思】
“君使臣,臣事君”,这是上下级的关系,是制度化的东西。总觉得是冷冰冰的。而孔子说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则讲的是制度背后的道德支持、情感内核。这里“礼”有礼貌、尊重的意思;而“忠”,则更明确是个道德名词。可以说孔子再次在制度里面注入了情感和道德的内在理由和根据。

关于君待臣以礼,可以举个晏子和齐景公的例子。《晏子春秋#8226;杂上篇》提到:
晏子侍于景公,朝寒。公曰:“请进暖食。”晏子对曰:“婴,非君奉馈之臣也,敢辞。”公曰:“请进服裘。”对曰:“婴,非君茵席之臣也,敢辞。”公曰:“然夫子于寡人何为者也?”对曰:“晏,社稷之臣也。”公曰:“何谓社稷之臣?”对曰:“夫社稷之臣,能立社稷:辨上下之义,使当其理;制百官之序,使得其宜;作为辞令,可分布于四方。”自是之后,君不以礼不见晏子。

在春秋的时候,有很多家臣,这些家臣和主人之间也是一种君臣关系。而且逐渐当时形成了一个“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观念。这对后代的君臣关系影响很大。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子路是卫大夫孔悝手下的邑宰,就是孔悝的家臣。后来卫国内乱,孔悝被围攻。子路在外,一听到就赶过去救急。朋友劝他别去送死了。子路却说:“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结果果然战死。当时孔子在听说卫国动乱时,就说了:“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因为孔子知道,子路会遵从事君以忠的道德。

还值得指出的是,在孔子看来,君臣关系是双向的,对等的。这段话和著名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回答是一致的,但更加具体明确。
不过后来,君权的不断扩大发达,导致君臣关系变成了单向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里就没有臣什么事了,臣一点权利都没有,只有义务。就连在做这段话的注解的时候,朱熹也是这么强调:“尹氏之说,则为君而言之尔。若为臣而言,则君之使臣虽不以礼,而臣之事君亦岂可以不忠也哉?”可为一笑,可为一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7-1-31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论语・八佾十九》君使臣以礼

有不为兄写得好。很受启发。

公曰:“请进暖食。”  意思是不是齐景公让晏子给他端饭来?晏子的回答真漂亮。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论语・八佾十九》君使臣以礼

shanhusea兄好。谢谢夸奖。第一次来?

请进暖食,就是让晏子把热的饭菜拿过来。把晏子当一个服务生看待了,呵呵。
晏子自然不鸟他。那时候人才是最重要的。晏子刚好是大人才,自然比较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7-1-31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论语・八佾十九》君使臣以礼

呵呵,我才不是第一次来呢,仰慕这里很久了。

我搜索齐景公使唤晏子的这一段,结果正好搜到了有不为兄的blog,真巧啊。里面好多好文章,我要仔细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7-30 04:11 , Processed in 0.0481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