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15|回复: 1

《论语・八佾二三》子语鲁大师乐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7-2-7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3・23
子语(1)鲁大师(2)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3)如也;从(4)之,纯(5)如也,(6)如也,绎(7)如也,以成。”

【注释】 (1)语:音yù,告诉,动词用法。 (2)大师:大,音tài。大师是乐官名。(3)翕:音xī。意为合、聚、协调。 (4)从:音zòng,纵,意为放纵、展开。 (5)纯:美好、和谐。 (6):音jiǎo,音节分明。 (7)绎:连续不断。

【译文】 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7-2-7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论语・八佾二三》子语鲁大师乐

【小思】  

这节是孔子和鲁国的乐师探讨音乐。

师,一般都是指的音乐专家。一般有大师、少师名称。而且这时候的“师”多是盲人。据说因为他们失去了视力,那心就比较能专注于音声,从而能达到较高的水平。据闻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先天致盲或是在年纪很小时就失明的人,他们脑部的视觉区域能够发生某些微妙“调整”,从而使得辨别声音的能力增强。近代中国还有个瞎子阿炳,正是极高明的音乐家。

《论语・卫灵公篇》也较详细地记载了孔子对待乐师冕的细节: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说的是盲人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前,孔子告诉他:“这是台阶。”走到座席前,孔子提示他:“这是座席。”大家落座以后,孔子又告诉他:“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乐师冕出去以后,子张问道:“这就是与乐师交谈的方式吗?”孔子说:“对。这本来是帮助乐师的方式。”

  

孔子在这里讨论了乐曲的一般演奏过程。不知道是否可有何深意?不过这段话当是孔子晚年的见解。因为《史记》同样记载了这段话,之后还接着写到:

吾自卫反鲁,然後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集解》引郑玄曰:“反鲁,鲁哀公十一年冬。是时道衰乐废,孔子来还,乃正之,故雅颂各得其所。”)

孔子晚年的时候,比较重视古典典籍文献的整理――所谓的五经、六艺等等。这些算是编写教材吧。不过把教材编成经典,也是只有孔子有这等功力了吧。

  

说到这个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是核心的科目。事实上,礼乐礼乐,乐常常和礼是并称的,所谓有礼必有乐,任何一个礼都会配有乐。那么,乐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杜维明曾有过一个有趣的见解,他认为,中国古人比较重视听觉。古代文明中,希腊文明突出视觉――他们的雕塑就特别精彩;希伯来文明突出听觉――《旧约》里面,上帝都是通过声音和摩西沟通的。而中国文明则兼而有之,又突出视觉又突出听觉。在听觉方面,如孔子曾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孔子在知天命之后,才达到耳顺,这个“耳”字极为要紧。听觉有许多优越性,如眼睛受方向的限制,而声音的接纳可以遍及四面八方;视觉把握的是一种静态的空间形象,而听觉则通过时间的流动来体现。而听觉之所以重要,更是因为和我们内心更深处有联系。还比如中国人说聪明聪明,包括耳聪和目明两方面,而且耳聪还在目明之前呢。

传说中五经之外,还有《乐经》,是为“六经”之说。但很快就失传了。我们可以胡乱推想一下,音乐本身是很自然的产生的,基于天才天性,所以在较为原始的时代,音乐是一项很重要的精神文化内容。你看在非洲大陆上,人们随时可以踏节而歌,而隆重祭祀的时候,更是载歌载舞的狂欢。而一旦文明产生初期,肯定要将这些继承下来,而且在理论上加以说明注解,寻求合理性。我们现在在《礼记・乐记》里面可以看到很多儒家对“乐”的解释,我很明显觉得,这些关于“乐”的理解,显然是经过儒家整齐化的面貌。

虽然西周传统是礼乐并行的,儒家也提倡礼乐合一。但礼和乐,内在的有其区别矛盾。儒家是首先重视礼的,所以逐渐的,乐成为礼的配角。也因此,乐的地位逐渐下降。乐所体现的那种很大的一个传统,就逐渐淡化了,不仅《乐经》不见了,相关的很多文献也消失了。


私下我还觉得乐这一传统,与诗其实倒是相近,上面的“成六艺”就讲到,孔子给风雅颂都配上乐,这个事情,启发我们,诗其实是乐的另外一种体现。当然,诗歌的文字表达方式,使得逐渐独立,并且沿着自己的逻辑去发展,和乐越来越远。不过自此之后,中国的文学诗歌传统那是相当的长久而发达的。嗯,乐的传统,有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延续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7-30 04:11 , Processed in 0.0463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