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学业务开展总体情况
2011年希望之光开展助学活动的地区覆盖13个省市自治区的32个县:安徽(临泉、六安、岳西)、甘肃(清水)、广西(容县、融水、大化)、贵州(石阡、纳雍)、 河南(栾川、罗山、确山、台前)、湖南(凤凰、会同、双牌、新晃、桑植)、内蒙(土默特左旗)、山东(蒙阴)、山西(临县)、陕西(佛坪、佳县、宁强)、四川(北川、汶川、叙永、南部、布拖、美姑)、重庆(武隆)、云南(勐腊)。
截至2011年底,在资助中的学生总数709人(包括正常资助683人和暂缓资助26人)。相比2010年底873人,减少164人。
按照年级统计:小学生:244人(34.4%),初中生:305人(43%),高中生:160人(22.6)
按照性别统计:男生327人,女生382人,男女比例约为46%对54%;女生略多于男生
2011年新发布学生104人,同比减少11.86%(2010年118人)。
2011年全年有记录的助学款合计 61.26 万元,同比减少9.5%(2010年67.68万元)
根据数据库的记录, 04年秋季至11年秋季通知金额398.59万元 ,同期有记录的汇款金额为371.13万元。
2011年从在资助学生总数、资助金额、新发布学生三个重要指标看,相比2010年都有较大幅度的缩小。
调查、复查任务完成情况
活动开展情况:2011年,希望之光在 13 个省市自治区的 30个县开展了活动,共进行了调查/复查活动 33次。 其中,调查复查活动16次;单独调查活动1次,单独复查活动15次(其中由网友单独实施的复查活动多达8次)。
参与人员情况:2011年,参与实地调查/复查的义工、网友共有 145人次,其中义工52 人次,调查资格网友 5人次,普通网友88 人次。
复查完成情况:2011年,完成30个县的复查,未复查2个地区:四川南部、重庆武隆。共复查 863 人(应复查919人)。复查地区覆盖率 94% ;复查学生覆盖率 94% 。
调查新资料情况:2011年,前往16个县完成17次调查,提交调查报告331份。
新开辟地区情况:2011年未开辟新地区,此项工作无进展。
审核、发布任务完成情况
2011年度完成审核188人,包括初升高51人、正向资料49人和逆向资料88人,其中审核通过154人,审核通过率为82%,与2010年(82.6%)基本持平。
2011年度希望之光共计发布一对一助学认捐 9批:118-126 ,全年合计发布194 名学生,其中新发布104人(含高中生 6 人);重新发布90人(含高中生59人)。
资助案例跟踪与结案情况
2011年外联核查任务完成率为96%,外联汇款核查春季学期完成率为98%;秋季学期完成率为82%(其中纳雍地区97条,由于实行银行卡方案较晚,导致大部分核查在年底未完成,延至2012年春)。2011年外联任务年度完成率92.4%,相比2010年降低4.6%。2011年由于相关义工请假,暂停发送官方年度总结。
2011年度完成结案308人,其中正常结案184人(包括家境改善26、毕业结束157、其他1),非正常结案124人(包括受助方原因122、资助方原因1、失误原因1);
注:从2010年底开始,资助人退出资助实行新的内部流程(不再结案),所以资助人退出记录不再出现在结案资料中,这里出现1人因资助方原因结案,是因为资助人退出资助时该学生已经高三了,重新发布的意义不大,所以直接结案不再重新发布。
2011年度初中毕业结案总共97人(本来是101人的,有4人复读初三了),其中57人已经核实升学信息并提交初升高审核,33人由于辍学等原因不再发布,剩余7人仍未核实升学情况。
2011年资助人新增102 人。2011年资助人退出情况共计62人次。
2011年新增个案数为 234 个,相比2010年(312个)减少78个。
2011年导出汇款通知数1776条,2010年为2077条,同比减少14.5%。
网友与义工参与情况
认捐系统预约登记人数:2010/3/1统计为4453人, 2010年底为6786人,2011年底为8860人。2011年度登记人数2074人,相比2010年度减少超过259人。
在岗义工情况:截至2011年底,希望之光在职义工 107人,在岗义工97人,与2010年同期持平。
义工招募情况:本年度内,共收到38位网友的义工加入申请,批准加入义工25人(含老义工重返2人),申请通过率66%(不含老义工重返)。
义工变动情况:本年度内,共有 28 位义工退出希望之光,其中为希望工作一年以上的老义工20人,占退出义工总数比率为:71%。未满一年的义工8人,占退出义工总数比率为:29%。
保卫小学午餐资助项目进展情况(2011年至2012年3月)
由希望之光发起的贵州省纳雍县保卫小学午餐资助项目,自2010年8月开始投入运行,截至2012年1月共历时三个学期。由于政府主导的营养午餐项目自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启动,保卫小学在营养午餐项目的财政支持范围之内(已于2012年3月中旬正式开餐),不再需要希望之光通过向资助人募集资金予以资助。因此,希望之光保卫小学午餐资助项目完成使命,正式结案。
2011年及2012年春,希望之光助学网站分别于2011年6月及2012年1月进行过3次针对贵州省纳雍县羊场乡保卫小学午餐项目的认捐活动。第一批对外募捐发布金额40000元,实际收到金额37,101.75元。第二批对外募捐发布金额11400元,实际收到金额11,001.00元。此外,第三方账户托管人捐款640元、纳雍地区资助人的应退资助款(4000元)经资助人同意后也汇入午餐项目,2011年1月期末猪肉加餐,希望之光义工捐款1000元。
2011年秋季学期结束后,鉴于政府主导的营养午餐项目开始覆盖到保卫小学,因此本项目进入结案收尾阶段。
根据之前与承包方签定的承包协议,基础设施折旧作价5,052.70元,通过在餐费中逐月扣除的方式由承包方购买。截至2011年秋季学期结束时,此款仍余3,652.70元未扣还。经与校方协商,最终作价3,000元,由中心校从营养午餐项目费用中支付。目前,此款已汇至第三方帐户。至此,项目完成收尾工作,正式结案。
截至2012年3月底,第三方账户午餐项目资助金余额为5,897.95元。
制度建设情况与各职能组工作流程的改进
改进1:对纳雍地区历史问题进行了清理,基本解决了纳雍历史遗留问题,从本地协助教师处拿回资助退款19200元,目前已根据资助人意愿将16000元退回资助人、捐赠午餐项目或者捐给希望之光作为行政经费。剩余3200元等待资助人提供退款地址。
改进2:2011年秋季启动了纳雍地区初小学生银行卡汇款方案,目标是保障最大资助地区(资助学生179人,占总学生数25%)资助的正常进行。目前还在试运行阶段,2012年春季学期结束后评估银行卡方案的利弊,做出优化调整。
改进3:成立了“午餐项目组”,保障午餐项目有独立稳定的团队进行持续推进。由于贵州纳雍地区政府接管了小学午餐,希望之光于2012春退出保卫午餐。“午餐项目组”在2012年将探索其他实物项目的实施。
改进4:为了减少失误、提高从个案调查到资助款到位的质量和效率,2011年希望之光经过义工讨论明确了更多规范和标准,比如调查过程中的要求、学生名字规范、跨地区资助定义等。
改进5:建立了希望之光官方新浪微博,作为希望之光对外宣传、义工招募、复查调查活动召集、资助人召集的重要渠道。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问题1:骨干人员缺乏:老义工由于各种原因逐渐退出,新义工对业务以及制度流程了解不够,勇于承担管理职责的义工非常少。
解决办法:1、人力组加大招募力度,沉淀更多骨干人员;2、职能组提高培训效率 ;3、逐渐改善目前希望之光比较涣散的局面,要求在岗人员必须有质量地产出;4、营造更具有团队协作的和谐友爱的氛围。
问题2:效率偏低:由于个案从调查到发布环节较多,每个环节有延迟导致总体延迟现象严重。
解决办法:具体分析每个环节的操作,减少不必要动作,合并重复操作,对每个环节提出时间和质量要求。这是2012年的重点工作。
问题3:资助规模缩小:2010年度开始希望之光的资助规模较大幅度逐年缩小。
解决办法:针对贫困程度较高、资助执行相对容易的地区,调查组安排较大幅度增加资助新个案。
2012年工作方向
方向1:优化个案从调查到发布的流程,缩短个案发布周期。
方向2:开发新的午餐项目或者新的实物项目。
方向3:有计划扩大部分贫困地区的资助学生数量,并整体提高希望之光的资助人数。
方向4:补充更多义工,优化义工结构,提高义工工作的积极性,挖掘沉淀更多愿意单人管理岗位的义工。
方向5:纳雍银行卡方案持续优化
2011年工作计划及落实情况
计划1:希望之光网站内容比较陈旧,很多资料没有及时更新,计划在本年度至少完成大事记、失误报告等重要栏目的更新,如果精力允许,则将整体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
落实情况:希望之光网站更新未启动。失误报告在讨论中,主要讨论如何定义失误。2012年发布。
计划2:长时间运作后,各职能组工作流程在很多地方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有些没有体现到各组的工作规范帖与培训资料中,计划在本年度将整体流程重新梳理一次,清理工作中的“死角”与“盲点”。
落实情况:未落实。
计划3:完善午餐项目资助模式,确定午餐资助的操作流程与各项规范。准备成立实物项目组,探索更多实物助学模式。
落实情况:“午餐项目组”成立。由于2011年底政府颁布政策为全国680多个贫困县的小学生提供免费午餐,纳雍教育局在2011年底启动接管保卫学校的午餐,所以午餐项目组在运作流程和规范方面未采取较大动作,计划在2012年探索更多实物助学模式。”
计划4:网络组将于2011年开发新业务系统。
落实情况:尚在开发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