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98|回复: 7

让宁静潜入心底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5-5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让宁静潜入心底
王毛/文
    这世界越来越繁杂,在社会的舞台上有商海的沉浮,有人情的冷暖,有人际的亲疏,有等级的界线。人们作为一名角色面对世界,各自选择着不同的面孔进行艰难的表演,千方百计地变幻适宜的表情,设计衣着的包装,不失时度地增减灵魂的水分,紧张、惊恐和疲惫涨满了精神空间,使人头晕目眩。
    当你从快节奏、高压力的精神峰巅滑落进短暂的休息空隙里,便极想得到放松,寻求解脱,极力去制造一份紧张后的暂时空白,拥有一份自己的领地。其实这是一种逃避,可是大街上的尘土、世俗的目光以及人们天天面对的柴米油盐是无法与我们隔离开的。要使自己真正进入宁静的境界,还需要培养一份雅致,培养一份涵养,培养一种气质。
    宁静是一种美丽,宛如秋天的静湖和春日的艳阳,蕴含着无尽的温馨和意味深长的恬淡。宁静是一种博大和舒展,就像无边的旷野与辽阔的海天。古人云:宁静以致远。其意既是说要远离名利,远离喧器与纠缠,走向超然与淡泊。宁静就像成熟的硕果,不用张扬,就能压倒一切虚浮与夸张。
    学富五年的钱中书先生以他的才华、学识和著述,完全可以生活在鲜花与掌声的气氛里,然而他选择了宁静。在他的作品搬上屏幕的时候,在一批又一批记者蜂拥而来急于采访的时候,他却闭门谢客,谢绝捧颂,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一般,依然静心于书斋,潜心于日常研究。他知道喧闹是短暂的,肤浅的,只有宁静才是真实和永恒的,他要在这种宁静的朴实中完成伟大的事业。
    四十年代就轰动文坛的上海女作家张爱玲女士在美国洛杉机香消玉殒,她死了几天后才被人发现,人们看见她身着一袭旗袍,静静地躺在地板上,面容安详,就像睡去一般。张爱玲生前也不事声张,不爱交际,倾心于写作。她的作品写尽了上海人的心态、风俗和习性,蛮声海内外。据说海外许多人士仰慕她的才华,争相与她交往,哪怕是一睹芳容,然而都被她谢绝了。她知道只有宁静,才能真实地感觉,冷静地观察,从而不被世俗所迷惑,在笔下透彻地剖析人性。这位女作家默默地活着,默默地离去,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优秀的作品。这种宁静是一种价值和财富。
    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今天,各种社会热点不断涌现,购物风、装修风、休闲风、炒股风、明星风、打工风、情人风等劲吹东西南北,各种时尚和新潮风起云涌,扑朔迷离,人们不停地追赶着潮流,心态变幻无常,甚至越来越浮躁。其实,社会在发展和进步中多么需要人们以宁静来面对,现代文明不需要嚷闹。
    让宁静潜入心底,并不是逃离现实,而是在忙碌之余,心静之后,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思考,收拾一片心绪,梳理一种思路。 lt;pg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5-5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让宁静潜入心底

让宁静潜入心底,说得好,依柳君。
      宁静不是当和尚,无欲无求,而是冷静地观察与探索,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再为他人所左右。宁静不仅可以使个人受益,更可以促使社会的进步,只有“宁静”的国民才能建成真正强大的国家与民族。近五十年来,中国人的宁静大多被丢进了垃圾箱,代之而起的竟是肤浅与浮躁,对民族的前途毫无好处,我们太需要内心的“宁静”了。
      让宁静潜入心底,入得网来,破得网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2-5-5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让宁静潜入心底

有时候一切事都需要有一点故意不去看破的执迷,尽量往好的一面去想。其实,一个人能有真正静下来的、属于自己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时间,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5-5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让宁静潜入心底

每个人的内心都向往完全的自由,不与他人分享的空间和时间,因为人是生物;但是我们往往做不到,因为我们是人,离不开社会,毕竟大多数人都不是钱中书张爱玲那样的天才。
      佛教对人世的释解有“出世”与“入世”之说,可惜国人只学到了前者。对世间的丑恶要么眼见心不见,什么也不做,藏于众人之中;要么看破红尘,出家或者隐居,不食人间烟火,是为出世,所以就有了得道高僧,世外高人的称呼。只是他们的那种生活未免太恬静,太淡泊,让人可望不可及。毕竟,普通人,无论野心大小,总是喜欢享受生活的,那是生物的本性。殊不知,“出世”之后尚有“入世”,虽然已经看透了世间的魑魅魍魉,人却不再避世,不再绝望,因为自己的内心一片宁静,已不受任何的蛊惑;不再虐待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做应该做的事,享受生活,亲情和友谊的温暖,活在人间。是为入世。
      希望之光的诸君不乏热情与激情,如果再多几分“宁静”,相信这个火炬可以燃得更久,照亮更多人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2-5-5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让宁静潜入心底

“以出世的精神,过入世的生活”那颗被世俗包围的心大约就会比较平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5-5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让宁静潜入心底

静思君说得很对,热情背后要有一种宁静,那是一种境界,也是希望之光需要的一种气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5-5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让宁静潜入心底

再这个烦乱的世界,能保持一分净土是很难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5-5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让宁静潜入心底

佛本为觉悟者,意识不受欲望污染之意。
世间多有欲出世者,其实往往不过躲避磨难,他们并非觉悟,而恰恰是脱不出欲望的手掌。
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矣。
楼上感叹世界烦乱,难有净土,其实心之宁静只取决于本心,和外物何干?如果要世界清净,你的心才能安宁,恐怕心里还是浮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5 02:55 , Processed in 0.0883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