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29|回复: 10

凯迪文库--纸刀:民间记事(转)

[复制链接]

升级   86.52%

发表于 2003-8-8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纸刀
论坛:凯迪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cat898.com">http://www.cat898.com</a><!-- m -->
地址: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cat898.com/lib/individual4/list.asp?bid=38">http://www.cat898.com/lib/individual4/list.asp?bid=38</a><!-- m -->
真实程度:不祥


民间记事一: 民工看球  

民工钱二果的女儿小莲在捡垃圾的时候,捡到两张花绿绿的足球票,凭着在民工子弟学校上过几天学,小莲知道这张票还没有过期,她于是像平常捡到水泥袋啤酒瓶一样,高高兴兴地交到父亲手上,因为那上面印着的80元钱一张的面值足以使她在吃晚饭的时候不被父亲骂成吃白食的。

钱二果拿着价值160元的两张薄纸感到有点不知所措。虽然在城里呆了一年多,不再像刚来时那样看到什么东西都大惊小怪,但他还是对这两张金贵的薄纸产生了敬畏的感觉。拈着这两张纸,他感到有些惶恐而不知所措。这样一笔钱是可以买几十斤大米,几十斤土豆甚至还可以买几斤肥肉的,这些东西足以让他的三口之家美美的吃上一个月,而有人却把它拿来换成两张薄薄的纸,而且还漫不经心的把它丢掉。

就在民工钱二果为怎么处理那两张足球票而困惑的时候,工棚里的人们早已沸腾了。这沸腾的成分中,除了夹杂着跟钱二果一样的困惑外,更多的是羡慕,都说小莲运气好,说得满脸都是灰尘和汗水得小莲咯咯笑。

有人建议拿出去卖,160元卖100元,保证好卖。但马上友人反对,他们认为失主肯定会到体育场门口找,去卖票等于自投罗网送货上门,找揍。

有人建议拿到小卖部去换东西,小卖部那个小老板经常冲着电视机狂吼乱叫,肯定是个球迷,拿去找他换烟换豆瓣花生和酒,大家可以美美乐一场。

这个建议大家都乐意,但钱二果不愿意,他觉得自己凭什么要让大家高兴而让自己不高兴呢?即便是捡来的东西,但总归还要值160元钱啊!再不济,60元钱应该归自己才成啊!

几个小后生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就说:不如这样子,你把票给我们,我们帮你捡水泥口袋,我们大家都得点实惠。

双方约定,至少要捡够价值80元的水泥纸,并请工棚里年龄最大的耿二爷作公证人。于是,4个渴望现代生活的小后生成为球票的新主人。

有盼望的日子过得很慢,但终归还要过去。在慢吞吞的时间里,4个小青年为周末的球赛做了很多准备,他们买了饼干并用捡来的矿泉水瓶装了自来水。由于只有两张票,他们商定一人看半场,就像他们平时喝酒那样,不一定非要喝足,大家尝尝是啥滋味就成了。

一连几天,他们都兴奋着,甚至在为钱二果捡水泥的时候他们都没停嘴。搞得工棚里的人们都说:这几天耳朵都快被足球磨出茧子了。

周末终于来了,球赛晚上7:40开场,虽然这一天工地照例加班,但包工头看到4个毛头后生眼中熊熊燃烧的火光,于是破例让他们先下班。小后生们一个个欢天喜地,跑回工棚洗了个冷水澡换上件新衣服,高高兴兴地赶车去体育场。

他们到达体育场时,这里已是人山人海了,很多人身上插着旗脸上涂着油彩像在跳大神,还有很多人举着彩旗狂吼着,一副激动的样子。

经过猜拳定出输赢,两个幸运的后生先进去,他们在另外两个后生的要求下赌咒发誓,保证看到一半就出来。之后,他们兴冲冲地冲进球场,虽然他们的矿泉水瓶在门口很扫兴的被挡了下来,他们还是止不住的兴奋。

上万人在一起喊叫真是过瘾。球开场了,两只足球队在场上厮杀,由于没有望远镜且不懂规则,他们只是觉得几十个人在场上跑,一个球在四处乱窜。他们感觉场外的场面更好看,他们看见那些穿得很少的城里妞尖声狂叫着,浑身的肉都在乱颤,他们觉得特别养眼。

纸条在乱飞着,彩旗狂舞着。人浪一圈一圈地飞转。想着这巨大的人浪是由花80元以上的票进来的人组成的,他们惊呼着惊呼着,突然就没了语言。

上半场很快就结束了。双方球队交换场地。4个小后生也换了位置。先前进场的两个后生发现,原来,先进场的不是幸运,而是不幸。听着场里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和叹息,他们觉得时间像瘸腿的大象走路那般让人难受。

好不容易等着散场。因为今天主队失利了,当初敲锣打鼓的人们显得非常沮丧,一个个拖着旗帜耷拉着脑袋,有的男人还哇哇哇哭得伤心。在门口等同伴的两个后生觉得他们特别可怜。

他们的同伴最后出来,这时广场上的人已经很少了,外面等得不耐烦的两位责怪他们说:你们愣要看到关灯才肯出来嗦?

后来出来的两个后生怀中抱着一大堆废报纸和塑料喇叭,说:这些都可以卖钱,你看地上还有这么多,快捡快捡,拿去卖了,我们今天车费就有了……

他们于是开始捡纸,越捡越多,除了卖车票之外,他们几乎还可以为他们这辈子看的第一场球赛捡上一瓶庆祝的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2%

 楼主| 发表于 2003-8-8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凯迪文库--纸刀:民间记事(转)

民间记事之四十:小保安和老收荒匠  


  在城里生活的人都知道,保安和收荒匠是天敌,像猫和老鼠,因其职业特征的不同本能地对立着。
  保安的职责是守门,把一切有可能影响小区安全和安静的因素堵在小区大门外。而收荒匠的职业特征,则是要在小区的旮旯里四处转悠,把城里人不要了的旧电视机冰箱洗衣机以近乎白给的价格收回去,再转卖到乡下,他们南腔北调的吆喝,就成了影响小区安静的主要因素,因而他们也成为保安们主要防范的对象。
  在我所住的小区里,前些日子新来了一个小保安。由于物管公司经营不是很理想,保安的生活待遇一降再降,因而,换保安之类的事也算稀松平常。小保安来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引起人们太大的注意。但收荒匠们却注意到这样的细节,因为每换一次保安,就意味着他们前一阶段所做的公关工作包括赔的很多笑脸和说的很多套近乎的话都白搭了,一切还得从头再来。小保安嘴上无毛一脸嫩相虽然不值得尊敬,但他身后那几百户人家中的旧彩电冰箱洗衣机却值得。
  于是,新一轮公关工作开始,赔笑脸套近乎发烟,这些对小保安似乎都没什么效果,因为小保安不吃这一套,他这个工作,是费尽千辛万苦托熟人介绍的,他非常爱惜,决不愿意轻易的拿一支烟和几个陌生的笑脸去做交换。
  收荒匠们公了几次关之后,见小保安水泼不进,于是各自心灰地走了。小保安耳根清静了,每日穿着崭新的保安制服,提着高压电棒手电筒在花园里转悠,感觉良好极了。
  然而,这种好日子终于没有维持太久。
  六月里的一个中午,太阳把蝉儿烤得惨叫,小保安照例在认真巡视院子,在烈日下,他觉得自己头上有焦糊的味儿。当他巡视到后门时,他发现一个老收荒匠在铁栅墙外面睡午觉按道理讲,这是在他的管区以外,他没必要管,但老收荒匠那头花白的头发和身后那块小得可怜的树荫使他隐隐有点难受的感觉,老收荒匠那满脸油汗甜甜的睡相使他想起他那当了一辈子铁匠的爷爷,他老人家劳禄一生,最大的快乐也无非就是抽张木头板子在别人家高房子的阴影下睡个午觉,他没吃过什么好的也没穿过什么好的,最知足最快乐的也就只有中午这1个多小时的清凉和安静。
  想着他那位死于食道癌的铁匠爷爷,小保安心里酸酸的,他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了他进城以来最大的一个决定,他要让老收荒匠到小区的地下车库的通风口去睡午觉,那里既安静又荫凉,而且很少有人经过。
  天大的好消息落在老收荒匠头上犹如横空砸下一个大馅饼,把老头砸得有点懵,他很惶惑地看着小保安,迟迟不敢接招。在端详了小保安半天,确信他的笑脸背后没有什么阴谋之后,他最终决定接受小保安的好意,到小区的地下停车场的通风口去睡午觉,他们约定,不许在小区里吆喝,不许做睡午觉以外的任何事,不许让人知道。
  老收荒匠从烈日的小树荫下进到小区的地下停车场,仿佛乞丐从茅草棚进了皇宫,一连几天中午反而睡不着觉了,总觉得担心吊胆。小保安于是就安慰他说:你放心睡吧,我已向领导汇报过了,他同意了。
  小保安一句谎言,让老收荒匠从此安静地睡着了,夏天就在这平静幸福中慢慢地走进了秋天。
  中秋节前夕,天气依旧还是闷热,幸福了整整一个夏天的老收荒匠决定要感谢那些让他幸福的人们,他把目标锁定在小保安和他的领导身上,当他把他这辈子买过的最贵的20元一盒的月饼送到保安主任面前,并诚惶诚恐地感谢他的时候,他看到主任的脸像猪肝一样充满了乌血。
  小保安被扫地出门,像老收荒匠送的月饼一样,主任点着他的鼻子说:你以为你是谁?你有什么资格帮助人?你配吗?
  小保安没言语,从地上捡起月饼,很脆地咬了一口。这时候,中秋节的月亮从东边的楼群背后探出头来,像一只困惑的眼睛,惊愕地注视着让它越来越搞不懂的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2%

 楼主| 发表于 2003-8-8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凯迪文库--纸刀:民间记事(转)

民间记事之四十四:民工洗澡


  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了,每天晚上洗澡成为民工们最苦恼的事,夏天洗澡本来比冬天洗澡还好办一些,把水管子往僻静处一牵,衣服裤子一脱,黑夜成为最好的大浴室,又通风,又凉快,一天的劳顿和疲倦被凉水一冲,像身上的尘垢和泥土一样,消失得干干净净,这是多么惬意而舒坦的事啊!
  然而,很快开始安全文明生产了,民工们觉悟很低,理解不到安全文明生产的重要意义,只是觉得那些坐在空调车里的大人物们想出来的新招使他们感到难受,首先,严禁赤膊施工,因为这样很不文明,包工头们很不情愿地接受了文明,在处理品市场买回一大堆不透气不吸汗的厚衣服,把民工们扎扎实实地文明了起来。接来下,报纸的记者们又以暗访和卧底的形式,将民工们半夜在楼上洗澡和小便的镜头偷拍了下来,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又进行了一次专项治理。
  天气实在太热,不洗澡确实难以入眠,民工们于是决定以文明的方式到浴室去洗澡,在寻找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在三环路以内,很难找到一个浴室,他们每天下班去洗澡,来回的路程足以使他们再出一身大汗。而且,在浴室里文明地洗一回澡,几乎要消耗他们在毒日头下不文明地劳动挣来的几分之一的工钱。这条路自然也堵死了。
  后来,有头脑灵光者发现公共厕所其实是个洗澡的好地方,那里味虽然差点,但有水有地盘,花上几角钱门票,可以在里面美美地冲一回水。这个发现使民工们快乐了十天,在第十一天的时候他们发现,每晚10点,也就是他们下班的时候,厕所的水龙头上就会多一把锁。
  民工们又只好粘腻腻地回工棚睡觉,在充满潮气和汗味的工棚里,平常不请自来的瞌睡却怎么也不肯光临。
  有人憋不住了,悄悄溜出去,把水管牵进尚未竣工的大楼里悄悄地洗,他们可以止住自己不吹口哨不唱歌不发出任何表达得出他们洗澡时的快乐的声音,却制止不了水流在地上的声音,这个低弱的声音,却重重地刺激了大楼周围住宅里城里人们一天比一天脆弱的神经。于是,一个个窗户亮了,接下来就是一片叫骂之声。
  有人拨110;
  有人打报社热线。
  民工洗澡问题成为新闻媒体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专家和学者们在电视上无限痛苦和愤怒地指出:提高外来人口素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民工们看不到报纸但听得到电视,他们说,我们不想要素质,我们只想一个洗澡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2%

 楼主| 发表于 2003-8-8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凯迪文库--纸刀:民间记事(转)

『新闻众评』弱势人间之:民工张三的婚礼

  快过年的时候,民工张三觉得自己该结婚了。结婚本来不是什么特别的事,他所在的这座大城市,每天都会有上百对的新人在各式各样的花车簇拥之下走入洞房,那些新娘子身上漂亮的白褂褂让张三的女朋友羡慕得舌头都长了几寸。看着女朋友那副馋相,张三打心眼里觉得难过。
  
  女朋友是进城来之后认识的,不漂亮,漂亮的女孩子不会在饭馆洗盘子更不会嫁给张三。与她同来城的女孩子,有的给大款当了小蜜;有的去干一天挣几百元的好工作去了,最逊的,也嫁给了在城里做小买卖的小贩,只有她,还像刚来那样,蓬着枯黄的头发在小饭馆里混日子。张三就是在常来饭馆蹭汤认识她的。张三这种寒酸客人,是老板娘最讨厌的。
  其实,除了太穷之外,张三这人其实并不讨厌。为了能在寒冬腊月向老板娘讨一口热汤泡饭,他时常免费为饭馆运煤倒泔水,这些力气活没能感动老板娘,却感动了和他一样苦着的乡下妹子,他们相爱了,张三觉得万分幸福,他发誓要让女孩子跟了自己之后,能够幸福。
  
  经过两月的筹划,他们在三环路之外的农舍里找到了一间月租金100元的房子,这间这座城市最便宜的房子将耗去他们月收入的五分之一,接下来,他花钱买了涂料,将那九平方米的小屋粉刷了一次。小屋虽然还是那么黑暗,但毕竟干净了不少。因为房子太小,床又太贵,他们只买了一块床垫放到地上。这已使张三和她的未婚妻非常满足了,因为从小到大,这张床垫已是他们睡过的最好的床了。
  
  之后,他们决定去照一张照片做留念,他们换上干净衣服来到公园里,照相之前,张三特别嘱咐摄影师,一定要把远处一幢高楼照进去,因为去年他就在那里做工,而且险些摔死。
  
  喜酒照例是要摆的。抠门的饭馆老板娘破例优惠张三,八折为他摆一桌。张三想了半天,决定还是只要了半桌,倒不是他想省钱,而是他实在想不出,在这城里近一千万人中,有谁会来赴他的喜宴。最后,终于有三个工友和邻近的一位打工的诗人来赴宴,大家真诚地为张三高兴。
  
  因为没当地身份证,他们没有办结婚证。没有结婚证的新娘也是新娘,她不漂亮的脸上洋溢着漂亮的笑容。在喝第一杯酒之前,由新郎致辞。张三脸憋得通红,说:只要锅里还剩一碗稀饭,我都会让你先捞干的……
  
  众人笑了,新娘哭了。流着泪的新郎幸福地用散装白酒和低档烟向大家表达了他们的谢意。在她举瓶掺酒的时候,她身后的马路上,一列长长的迎亲车队浩浩荡荡地掠过,那轿车里的新娘子,头上的花瓣随风飘扬着,非常的美丽……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amp;Key=0amp;strItem=newsamp;idArticle=6484amp;flag=1\">http://www.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 ... 484amp;flag=1</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2%

 楼主| 发表于 2003-8-8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凯迪文库--纸刀:民间记事(转)

民间记事之四十二、 孱弱的善良

  星期天中午,朋友约我吃火锅,刚进火锅店,雨便倾盆地下了起来。这一场难得的雨,使闷热的空气一下子冷却了下来,汤锅里泛起的一阵阵浓烈的火锅香味让人感觉这个中午非常美好。
  我们吃着火锅喝着啤酒聊着近来所见所闻的趣事。许多天来被炎热的气候和各种不大不小的烦心事骚扰得不安的情绪难得的好了一回。
  这时,一个老人从玻璃门外蹒跚关走了进来,浑身上下淋得精湿,衣服和裤子都往下滴着水。老人的头发已白了九成,瘦得只剩了一层皮,那一层可怜的皮上留着长年在田间劳作被太阳烙下的灼痕。他的身子瑟瑟发着抖,在火锅店金碧辉煌的大厅里,他像一只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老鼠一般,眼里露着怯怯的光。
他在那里站了很久也努力了很久,终于鼓足了勇气,试探着向火锅桌旁靠拢,向人们推销他提篮里的鸡蛋。嘴里不停地向人们说:这是土鸡蛋,真正的土鸡蛋,我一个一个攒了很久……。我想,为了推销出篮中的那三十个鸡蛋,他想要说的话很多。但吃火锅的人们显然没兴趣听完他的广告,一挥手把他呵斥开,像呵斥一个乞丐。
  老人就在几桌火锅旁反复上演着永远没法演完的活剧。在有小孩的桌上,他甚至做起了小孩子的工作,努力挤得脸皮像笑,讨好小孩子们说:“好鸡蛋,让你爸爸妈妈买吧。”他甚至连不满周岁的孩子也没放过。
  在巡逻完三十几桌火锅之后,他的30个鸡蛋依然原封不动地躺在篮里。他正要向坐在角落的我们走来时,火锅店的小工终于忍无可忍,连推带揎将他送回了雨中。
  我一直观察着老人,从他的眼中看出了深深的绝望。这绝望,与他的焦急成正比。或许他家里正有一个急需用钱的理由使他不得不在这个雨天出来卖蛋。老伴病了?有人要交学费?或者仅仅是为了能给小孙子买几颗糖。我倒宁愿相信是第三个理由。
  我偷偷溜出去,将他的蛋全部买了下来,我用15元这么便宜的价钱,买得了一人老人的感激涕零。事实上,他只要13元,但没零钱找补。
  在我离座的时候,朋友们开始猜测我的去向。猜的内容七古八杂,什么都有,只有妻子猜对了,她知道我一直在观察那个卖蛋的老人。当我拿着一包蓝花布包着的蛋回桌旁时,朋友们都笑了。有笑我们夫妻心灵相通的,更多的,是笑我善良得幼稚。他们说:都什么年代了?
  此后的话题立即转化成了对我的批评教育。朋友们 个个苦口婆心得像是怕儿子变坏的孟母。他们讲自己被蛋贩子欺骗的经历;讲卖假货的小贩如何用可怜的外表欺骗人们的善良;讲自己好心得到的恶报;讲乞丐们的假伤口和真富裕。
  我没想到自己会受到如此隆重的批判,憋了很久终于忍不住大吼一声:就算被骗,也不过15元钱嘛。但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他是真需要钱,这该是多么大一个安慰啊。
  朋友们尽管不言语了,但我感到他们心中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想法。我很想给他们讲自己几年前在重庆的一次经历,那次,我到白公馆玩,回来的路上,钱包被小偷扒了,手中只剩一盒纪念币,是我在歌乐山上以100元买下来的。在沙坪坝的街头,我想以50元的价格卖出去,以便能搭车回驻地,驻地离沙坪坝只有5元钱的车程;但我在沙坪坝街上拦了近百人,纪念币价格从50元降到5元,却怎么也没卖出去。人们很漠然,甚至怀疑我是骗子――一个要将100元买来的东西用5元钱卖出去的骗子!
  最后,还是一个老婆婆救了我。她是那天唯一一个相信我的人,她给了我5元钱,但没有要我的纪念币。她用5元钱,拯救了我对人心的看法。可以说,今天买蛋的举动以及我残存的善良之心,都与她有关。
  我想把这个故事讲给朋友听,但见朋友们一副不屑的模样,也就忍了。事后的几天,我煮蛋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深怕有一个坏蛋冒出来,刺伤我对善良的信心。很多日子,我甚至不敢再到先前去过的那家火锅厅,怕碰到那个老人又在那儿卖蛋,如果他真是职业蛋贩子的话,朋友们的笑声足以挫断我的神经。
想不到,我怀着善良的愿望做了一笔正常的交易,竟莫名背上了如此的精神负担,这或许是现在愿意做善事的人越来越少的原因吧?
  但我是绝然不会后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2%

 楼主| 发表于 2003-8-8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凯迪文库--纸刀:民间记事(转)

『新闻众评』弱势人间之:民工讨债

  在一个燠热得让人想发疯的下午,一个面色红朴朴的青年民工来到我们的办公室,他是在本市众多媒体碰了壁之后才来到我们这家广播电视报社的,他对我们这家小媒体抱着最后的希望。
  
  他说,他是代表16个民工来讨要1998年在一家建筑公司打工的工资,总金额1万多元钱,人平不足1千元,他说,这个数目在很多人眼中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他们来说,却异乎寻常。要知道,在像今天这样的天气里搬一整天砖也不过只能挣十几元钱而已,那里面是有血的。
  
  他说,为了这不足1千元的血汗钱,他们已不知跑了多少次冤枉路,陪了多少笑脸,吃了多少闭门羹。建筑公司认为,工程是全权包给包工头的,而欠条也是由包工头出具的,因此不打算认账。而包工头认为,公司因为工程质量问题扣了工程款,他受到了很大损失,因此,民工们也应相应承担一些损失,因此也不打算认这笔账。皮球在川西的建筑公司和川北的包工头脚下踢来踢去,一踢就是两年多。
  
  后来,有人指点民工们去劳动争议仲裁庭,民工们凑集了800元钱,一纸诉状将建筑公司告上仲裁庭。仲裁庭择日开庭,在开庭过程中,由于民工们除了只有一张第三方包工头的欠条之外,无法出示劳动合同等与建筑公司有直接关系的证据,仲裁庭只能休庭,择日再议。
  
  此时,民工们的心理已经失衡,他们认为,如果他们当初坚持要依法签劳动合同的话,他们恐怕连十元钱一天的工也打不成。他们很感性地认为,在近三年的讨债过程中,建筑公司有几间办公室厕所有几个蹲位门卫姓啥他们都清清楚楚怎么一下子就变成没有证据了呢?后来,又有人听说,建筑公司宁愿花30万元打官司,也不愿意付他们的1万元工钱,他们开始愤怒,于是采用了中国人最惯常用的抗议方式,将建筑公司围住,并做出长时期在这里安营扎寨的姿态。就在这位红脸小伙子来我们办公室的时候,建筑公司那边已吵翻了天。
  
  我知道,这类事情是政府最头痛也是最讨厌的,红脸小伙子被多家媒体拒绝的原因肯定不是因为天气。我在苦思了很久之后,决定派记者去摸一下情况,即使摸回的情况不能报道出来,哪怕对打工仔们能有一丝安慰也好。我的打工身份使我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据派出去的记者事后说,当时的场面非常混乱,双方已经失去了理性对话的基础,各自都异常愤怒地对记者发泄了心中的不满,公司数次拨打110,巡警们也数次赶来维持秩序,但民工们毕竟不是土匪,因此,巡警小伙子们并没如公司所愿那样强制将民工们驱散,双方一直僵持到晚上九点,建筑公司方在恼羞成怒的情况下,将愤怒彻底爆发到我们记者身上,他们说:这么屁大的事也算新闻?你们分明是在煽动闹事,破坏安定团结!他们认为民工们之所以敢这么放肆而巡警没有大动作,主要是因为有记者在场,他们认为记者要为这一事件负责。
  
  就在我们为应付即将到来的种种麻烦做思想准备的时候,情况急转直下,劳动争议仲裁庭通过各种渠道,终于联系到包工头,迫于当前形势,包工头愿意认账,这场为期两年多历尽周折的追债行动,在最出人意料的时候画上了句号。民工们当天就领到了工资,而且还得到了一笔讨债的旅差费。这与红脸民工到我们办公室来仅一天之隔,这有些巧合的结果使他们相信是我们帮助了他们。事实上,这件事的妥善解决完全是劳动争议仲裁庭积极努力的结果。民工们仍把感激的重点放在了我们的身上,就在他们拿到钱的当天下午,他们16个人齐齐来到我们报社,送来一面大大的锦旗,那上面的字,个个都令我惭愧。他们还从照相馆请来了照相师傅,一定要与报社的同事们一道合个影,他们选的景,是我们报社广告部的招牌,他们说那上面有我们报社的名字。照相前,他们都认认真真地理了理破旧的衣服,这些淳朴的脸孔就是昨天在建筑公司喊打喊杀的那些人吗?我的感觉很模糊,站在照片的正中央,我只觉得自己的眼眶很红。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amp;Key=0amp;strItem=newsamp;idArticle=5776amp;flag=1\">http://www.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 ... 776amp;flag=1</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52.32%

发表于 2003-8-8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凯迪文库--纸刀:民间记事(转)

这个转的真好!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8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凯迪文库--纸刀:民间记事(转)

悄悄的问一声
还有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8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凯迪文库--纸刀:民间记事(转)

看了难受,但确实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3-8-8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凯迪文库--纸刀:民间记事(转)

现实超越了想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5-3 09:48 , Processed in 0.15523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