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97|回复: 14

旧书摘――云随雁字长

[复制链接]

升级   52.32%

发表于 2003-9-3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楔子

人闲,就会生事。很长时间都没再尝试过在一个新的坛子里从一个新的id混起,要混出头来。这个东西很难。所以就被友人问到:当初如何?当初?那时候年纪尚轻,勇往直前,看别人的文章只是不顺眼,就把书袋子翻翻,板砖招呼。再把自己的几篇随笔贴出去混世,等人来批或者来捧就万事大吉。如今是再也不能,也没脸重复这些勾当。想起来高晓松在《青春无悔》的文案里写,他翻看案头的旧文章,诧异自己当年竟然可以写的那么好,而当年的时候还总是觉得不满意。案牍劳形。越是不久远的东西有时候越难回忆。比如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开始觉得看一本“新书”是很艰难的事情。更多的时候,都愿意翻一翻曾经读过的书,而希望重新触摸到当年每一片新的视野带来的激动。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也许对于多数的人,多数的时候,我们都没有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欲念和幸福的愿望永远超越我们在每日的努力中所能攫取到的。所以生活总是在别处。无论在那里,终究不是在眼前自己所得的一粥一饭,一颦一笑。大四第二个学期的一天,在无聊的班会中间,我一个同学随手分了一页报纸给我。那一页上有一篇很好小品,看了觉得不错,又没有其他更好的事情打发时间,就把那这篇文章看来看去。但是在后来有2年非常灰暗的精神状态里,竟然是这样偶尔浏览所得的文字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所以这人生本来无意义,纯属偶然。那么所有曾经得到和将要到来的快乐都值得我们心存感激。

“成长,或许就一种痛苦的历程。就是摒弃少不更事的幻想和冲动,抛却内心的浮躁与浅薄,在现实的大地上行走,深沉而执着,在平淡的日子里努力着,绝不妄自菲薄............在生命中横亘着一条河流。此岸是现实的土地和破碎的希望,而彼岸是飞升的梦想和触摸未来的强烈热情。平淡的生活并非没有激情,只是生命积淀了力量,静水深流。”

我愿意把这些曾经鼓舞过和感动过我的文字和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都能加入进来和我一起怀念那些曾经“用心去阅读”的时光。开卷有益也好,温故知新也好。经过岁月和记忆的磨洗,总有一些美丽的文字,会历久弥新。

(工余弄笔,送给一个深夜给我留言的小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52.32%

 楼主| 发表于 2003-9-3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旧书摘――云随雁字长

来吧!!开卷第一篇声势一定要壮!大家都来捧场哦~~~~~~~

罗曼。罗兰――《米开朗琪罗传》序言

我绝不会造成不可几及的英雄范型。我恨那懦怯的理想主义,它只教人不去注视人生的苦难和心里的弱点。我们当和太容易被梦想与甘言所欺骗的民众说:英雄的谎言只是懦怯的表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52.32%

 楼主| 发表于 2003-9-3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旧书摘――云随雁字长

盗用于兰MM的权利。她告诉过我的,她喜欢的片断。

考琳・麦卡洛――《荆棘鸟》

我们各人心中都有某些不愿摒弃的东西,即使这东西使我们痛苦和要死。我们就是我们,就是这样,就象古老的凯尔特传说中那胸前带着棘刺的鸟,泣血而啼,呕出了血淋的心而死去。因为它不得不如此,它是被迫的。有些事明知道行不通,可是咱们还是要做。但是,自知这明明不能影响或改变事情的结局,对吗?每个人都在唱着自己那支小小的曲子,相信这是世界从未聆听过的最动听的声音。难道你不明白吗?咱们制造了自己的荆刺丛,而且从不停下来计算其代价。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忍受痛苦的煎熬,并且告诉自己。这是非常值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9-3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万宁

旧书摘――云随雁字长

真难以相信这是困困写的冬冬

鼓励一下~~



$. You have not converted a man because you have silenced him.
$. A  public-opinion poll is no substitute for thought.
$. It’s easy to make a buck. It’s a lot tougher to make a difference.
$. The key to everything is patience. You get the chicken by hatching the egg, not by smashing it.


我喜欢的聪明话,行不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52.32%

 楼主| 发表于 2003-9-3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旧书摘――云随雁字长

heng!没人参与!生气了哈!自己继续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肤浅庸俗之流,徒知悦目为美,工细为上,则又奉官学派为典型:坐井观天,莫此为甚!然而趋时守旧之途虽殊,其昧于历史因果,缺乏研究精神,拘囚于形式,兢兢于模仿则一也。慨自“五四”以降,为学之态度随世风而日浇薄:投机取巧,习为故常;奸黠之辈且有以学术为猎取功名利禄之具者;相形之下,则前之拘于形式,忠于模仿学者犹不失为谨愿。呜呼!若是而欲望学术昌明,不将令人与河清无日之叹乎?


想,要是傅雷先生没有在乱世中绝望弃世的话,到了今天,不知道又当作何感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3-9-3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旧书摘――云随雁字长

真难以相信这是困困写的冬冬

鼓励一下~~

忽忽,为什么不信,丢丢不信谁信,丢丢不信困困,信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9-3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旧书摘――云随雁字长

不知道宋词可不可以?

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六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9-3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旧书摘――云随雁字长

我也特别喜欢苏轼的这首词,难得的一种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9-3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旧书摘――云随雁字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3-9-3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旧书摘――云随雁字长

困困,继续啊:)
最近看钱钟书的散文,文笔辛辣。转贴一篇《读伊索寓言》
读伊索寓言

    比我们年轻的人,大概可以分作两类。第一种是和我们年龄相差得极多的小辈;我们能
够容忍这种人,并且会喜欢而给予保护;我们可以对他们卖老,我们的年长只增添了我们的
尊严。还有一种是比我们年轻得不多的后生,这种人只会惹我们的厌恨以至于嫉忌,他们已
失掉尊敬长者的观念,而我们的年龄又不够引起他们对老弱者的怜悯;我们非但不能卖老,
还要赶着他们学少,我们的年长反使我们吃亏。这两种态度是到处看得见的。譬如一个近三
十的女人,对于十八九岁女孩子的相貌,还肯说好,对于二十三四岁的少女们,就批判得不
留情面了。所以小孩子总能讨大人的喜欢,而大孩子跟小孩子之间就免不了时常冲突。一切
人事上的关系,只

    要涉到年辈资格先后的,全证明了这个分析的正确。

    把整个历史来看,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先前是幼稚的,经过几千百年的长
进,慢慢地到了现代。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在后,他积的阅历愈深,
年龄愈多。所以我们反是我们祖父的老辈,上古三代反不如现代的悠久古老。这样,我们的
信而好古的态度,便发生了新意义。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
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没有老头子肯承认自己是衰朽顽固的,所以我们也相信现代
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了古代进步。

    这些感想是偶尔翻看《伊索寓言》引起的。是的,《伊索寓言》大可看得。它至少给予
我们三种安慰。第一,这是一本古代的书,读了可以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第二,
它是一本小孩子读物,看了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第三呢,这部书
差不多都是讲禽兽的,从禽兽变到人,你看这中间需要多少进化历程!我们看到这许多蝙
蝠、狐狸等的举动言论,大有发迹后访穷朋友、衣锦还故乡的感觉。但是穷朋友要我们帮
助,小孩子该我们教导,所以我们看了《伊索寓言》,也觉得有好多浅薄的见解,非加以纠
正不可。

    例如蝙蝠的故事: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人比蝙蝠就聪明多了。他会
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
超出世。向武人卖弄风雅,向文人装作英雄;在上流社会里他是又穷又硬的平民,到了平民
中间,他又是屈尊下顾的文化份子:这当然不是蝙蝠,这只是――人。

    蚂蚁和促织的故事:一到冬天,蚂蚁把在冬天的米粒出晒;促织饿得半死,向蚂蚁借
粮,蚂蚁说:“在夏天唱歌作乐的是你,到现在挨饿,活该!”这故事应该还有下文。据柏
拉图《对话篇・菲德洛斯》(Phaedrus)说,促织进化,变成诗人。照此推论,坐看着诗人穷
饿、不肯借钱的人,前身无疑是蚂蚁了。促织饿死了,本身就做蚂蚁的粮食;同样,生前养
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譬如,写回忆怀念文字的亲戚和朋
友,写研究论文的批评家和学者。

    狗和他自己影子的故事:狗衔肉过桥,看见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一只狗也衔着肉;因
而放弃了嘴里的肉,跟影子打架,要抢影子衔的肉,结果把嘴里的肉都丢了。这篇寓言的本
意是戒贪得,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应用到旁的方面。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
照,知道自己是个什麽东西。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
也没有用--譬如这只衔肉的狗,照镜以后,反害他大叫大闹,空把自己的影子,当作攻击
狂吠的对象。可见有些东西最好不要对镜自照。

    天文家的故事:天文家仰面看星象,失足掉在井里,大叫“救命”;他的邻居听见了,
叹气说:“谁叫他只望着高处,不管地下呢!”只向高处看,不顾脚下的结果,有时是下
井,有时是下野或下台。不过,下去以后,决不说是不小心掉下去的,只说有意去做下属的
调查和工作。譬如这位天文家就有很好的藉口:坐井观天。真的,我们就是下去以后,眼睛
还是向上看的。

    乌鸦的故事:上帝要捡最美丽的鸟作禽类的王,乌鸦把孔雀的长毛披在身上,插在尾巴
上,到上帝前面去应选,果然为上帝挑中,其它鸟类大怒,把它插上的毛羽都扯下来,依然
现出乌鸦的本相。这就是说:披着长头发的,未必就真是艺术家;反过来说,秃顶无发的
人,当然未必是学者或思想家,寸草也不生的头脑,你想还会产生什麽旁的东西?这个寓言
也不就此结束,这只乌鸦借来的羽毛全给人家拔去,现了原形,老羞成怒,提议索性大家把
自己天生的毛羽也拔个干净,到那时候,大家光着身子,看真正的孔雀、天鹅等跟乌鸦有何
分别。这个遮羞的方法至少人类是常用的。

    牛跟蛙的故事:母蛙鼓足了气,问小蛙道:“牛有我这样大么?”小蛙答说:“请你不
要涨了,当心肚子爆裂!”这母蛙真是笨坯!她不该跟牛比伟大的,她应该跟牛比娇小。所
以我们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
德。因此世界上没有自认为一无可爱的女人,没有自认为百不如人的男子。这样,彼此各得
其所,当然不会相安无事。

    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老婆子养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老婆子贪心不足,希望它一天
下两个蛋,加倍喂她。从此鸡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贪。伊索错了!他该说,
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弃,
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就是吃到了,他还要说:“这葡萄果然
是酸的。”假如他是一只不易满足的狐狸,这句话他对自己说,因为现实终“不够理想”。
假如他是一只很感满意的狐狸,这句话他对旁人说,因

    为诉苦经可以免得旁人来分甜头。

    驴子跟狼的故事: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
你吃我时舌头被刺。”狼信以为真,专心寻刺,被驴子踢伤逃去,因此叹气说:“天派我做
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医生呢!”这当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到医生也是屠夫的一
种。

    这几个例可以证明《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卢梭在《爱弥儿》(Emile)
卷二里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举狐狸骗乌鸦嘴里的肉一则为例,说小孩子看
了,不会跟被骗的乌鸦同情,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要是真这样,不就证明小孩子的居心本
来欠好吗?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
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
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
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象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缘故是,
卢梭是原始主义者(Primitivist),主张复古,而我呢,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象
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到:“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5-4 09:23 , Processed in 0.19803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