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去过北京很多次, 但真正走进北京的胡同还是今年的3月份. 因一些私人的事要处理, 在京需要逗留一些时间, 重要的是自己掏腰包, 所以住到哪儿, 成了出发前的最重要的事. 网上一阵狂搜, 终于找到了几家可以后选的, 于是先进行了一轮电话考察, 最后筛选出了两家离的比较近的, 号称二星级的旅馆, 准备到了北京再做实地考察.
到了北京, 先去了在街面上那一家, 出门到是挺方便, 可就是觉得不那么满意, 于是又舍近求远, 来到了汪芝麻胡同, 站在胡同口遥望到一个红底黄字的大灯箱"国营华都旅馆", 说心理话, 平时在街上看到有国营二字的招牌店, 很少光顾, 因为它给我的印象是陈旧, 没有服务,(但我深知这两个字在一些消费群体心目中的位置). 即来之则看之, 走!
约莫走了五六分钟, 看到一个高高的房檐下一扇朱红色的木门半开着, 推开门走进去, 一个个红木框的大窗映入眼帘, 窗的玻璃都是磨沙的, 而且还贴了中国传统的窗花, 左手边有一个长廊, 还挂了几盏长长的纸灯笼, 长廊和大窗的中间是一个不大的露天小院, 长廊靠近大门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房间, 这就是总服务台. 告诉服务员来意后, 一位大姐带我走进了后院, 后院呈回字型, 较前院稍大些, 东南西北各有一小排平房, 每排都有两个房间, 每个房间的门窗都朝着小院, 站在小院的中间看着四周灰砖灰瓦, 大红门窗, 还真有一种到了家的感觉(至于谁家, 就不知道了). 大姐给我看了两个房间, 有两张单人床的标准间, 也有一张双人床的, 房间里有暖气, 还有双制式的空调, 晚上卫生间供热水, 总服务台有一个微波炉, 可以随时用, 最重要的是这个院落很安静整洁. 于是决定, 就这里了!
半个月很快就过去了, 我们也从起初的不习惯,变的习惯了, 每天进出于这个小院, 往返于这个静谧的胡同, 听着胡同里老街坊们的京腔, 仿佛我就是北京人了.
虽然每次出门都需要走出这条胡同, 但是因为它地处于平安大街, 东四北大街交汇的附近, 从胡同的另一头出去就到了宽街, 所以经过它附近的公交车多达20几条, 只要你每次等车时稍稍留意一下站牌, 一定能找到下一次出门该乘几路车. 说到公交车站, 我最喜欢去平安大街的那个站, 这一站叫张自忠路, 宽畅平坦的平安大街两侧是古色古香一字排开的小铺, 很多家经营外贸出口转内销的东西, 只要你有耐性, 总能选出几件想买的, 比起中外闻名的秀水, 货多, 便宜, 100块能买三四件T-SHIRT, 于是逛这些小铺成了我们每天回家前的必游项目, 有几个店主, 一见了我们就会问:'今不带点回去', 要么很神秘地告诉我们:'今又到新货了'.
从张自忠路乘车, 大概两三站吧, 就到了北海公园(可能是后门吧), 这里还有专门提供"胡同游'的旅游项目, 就是电视里经常看到的着统一的黄马甲, 蹬着骆驼祥子
当年的那种板车, 拉着老外逛胡同的那一种, 问了下价, 60块大洋一位, 大约游40分钟, 问题是, 看到中国人, 不稀得理你, MMD!!!
很多人一提到北京, 就说吃饭很贵, 其实不然, 好象我们胡同口(汪芝麻胡同, 因为住得时间久了, 习惯说成是我们胡同), 有一家小面食馆, 早餐有荤素包子, 稀饭等, 可口, 便宜, 尤其是饺子个大陷饱, 我们经常看到胡同里的人们在这喝上两口. 如果你想腐败一下, 周围大把各式餐厅可以选择. 如果你去北京旅游, 真想看看老北京, 建议你就去住这个华都旅馆, 房间110, 每人55, 比起青年旅馆实惠多了, 再看看网子里对北京青年旅馆的评价, 真觉得自己选对了地.
另注: 旅馆电话64045351 (别忘了试着砍砍价)
版权所有:芭芘MM 原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