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127|回复: 20

不是游记的游记。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0-2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标题有点子唬人,百望山是座不到500米高的小山,从小路上走快了十分钟到顶,娇小玲珑的让我简直都不好意思用这样大的标题欺负它。当然这是句客气话,真正使我不好意思的是像我这样的粗人根本没有游山玩水的雅致和品位,你要想让我像个骚客那样以欣赏的眼光来仔细的描述一下百望山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名胜古迹的话,就只能看着我憋个大红脸。所以我打算把它写成一篇不是游记的游记,这样就好办了,我有的是借题发挥的材料。
  
我借到的第一个题目是,假期来找我玩的这哥们是个摄影爱好者,根据其设备档次和技术水平,我称之为票友。说起来这位票友朋友是患难之交,因此头一天晚上我豁出老命去陪他在天安门广场逛了一圈,结果可想而知,他始终没有找到出手的机会――人太tnnd多了。经此折磨后第二天我赖在床上不起来,磨蹭到十点,百花山和香山终于就都去不成了,前者其实值得一去,只是太远了,我已经没了心力,后者倒是不远,只是我不用想都知道即使是半山腰那块突出的特危险的大石头上都爬满了人。在这种极端恶劣的情势下,百望山显得多世外桃源阿!
  
这么看起来好像去百望山是个很草率很偶然的决定,实际却正好相反,这是个蓄谋已久的计划,这是我借到的第二个题目。事情明摆着,老板娘曾经不止N次的提到她跟百望山的亲密关系,这使得百望山这三个字长久以来在我心里成了一个神秘的所在,充满了灵性。这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很与在看王二的黄金时代时看到他有些故事的发生背景时的感觉类似。比如他提到的“矿院”是我上学时无比熟悉的地方,看到这些章节时心里就涌起很奇异的感觉,努力的想从回忆里去寻找王二提到的那些地方,想象他曾经在那里如何,我曾经在那里如何,那是一种足迹重合的感觉,无法用言语描述。假如王二还活着,而给我一个机会与他见面,我可能会选择放弃,但我决不会放弃对那种感觉的寻求。我于百望山,也有这种感觉,我想踏上某个老板娘曾经踏上的地方,触摸某个老板娘曾经触摸的地方,在山顶远眺她曾经远眺的景色,寻找她提到的通向她的宿舍的那条小路。。。我想在重合的短暂的刹那丢开这个使我饱受屈辱的躯壳,去模拟那一个我仰慕的灵魂在那一刻的所思所想。
  
原来在仰慕的那个地方我写的是爱慕,这个词才是人性化的,才是确切的。我改成仰慕是因为老有些聪明绝顶兼神经过敏的家伙,在他们的脑袋里没有超越男女的感情,我怕他们想入非非。从另一个方向说也没有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女人能让我产生这种感情,所以我眼中的老板娘是无性别的。
  
百望山是座不到500米高的小山,山前有一条河,其实应该叫渠,是京密引水渠(这是后来老板娘告诉我的),笔直,水很清,我去过它的源头,在山顶上看得到它的终点、颐和园里的昆明湖。北京城的水是连通的,这算是一个活的源头。有山有水才当的上美景,皇上圣明,没有山可以堆土造山,没有水可以挖渠引水,这是北京城里多数山水的来历。

从这条运河开始,百望山的伪造景致才算初露端倪。进山门后第一眼在正中央大碑上看到的不是“百望山”三个字,而是毛爷爷手书的四个遒劲的大字:绿化祖国。碑是上好的汉白玉,碑亭的石柱也是上好的汉白玉,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功夫做了个十足。这个在这里不是偶然的景致,在这座山的不同位置至少有三个碑林,雕刻着各种字体的各种级别的人物的决心把祖国变成绿色的誓言。当然他们不能跟毛爷爷的碑刻比肩,毛爷爷的碑刻在这座小山的别的位置还有那么一两处。
  
山门的右手一侧有个纪念馆,悬挂着从二十年代到建国的各种时期的先烈的遗像,有一些是照片,有一些则是素描肖像。对此我毫无兴致,并不是因为我不敬佩这些先烈,而是因为想教育我们的人的片面。在公元一九四五年以前在对立的一面也有数量多得多的值得歌颂的先烈,墙上一个都没有。我感兴趣的是陈毅元帅写给妻子的一封情书,词句十分得质朴,文如其人,情书这种更私人的东西该更如其人吧。想想老板娘当年跟着同学排着队手拉手来这里接受教育的时候,也笃定只在这个地方停留过。
  
从纪念馆出来,我们从小路上的山,是跑上去的,我急于到山顶上看个究竟,中间的一切都可以省略。于是就在山顶了,十月二号的北京的秋天其实已经很秋了,前一阵子刚下的雨,天虽然晴了却刮着风,经过衣裳时有些寒意,太阳光照在脸上又有点暖洋洋。西北望去都是山,在薄雾里呈现蓝色,近处是稀稀拉拉的建筑和农田,在深秋里是一派萧条的景象。这很有点像回了家,以前,那是小时候的事情了,在地里劳动时很喜欢往西北去看蓝盈盈的贺兰山,秋天的时候在早晨能看见山顶上的雪,地里也只剩下了枯黄零落的玉米秆了。
  
东南远眺,是整个的北京城,我没带着眼镜看不清楚以为是笼罩在雾里,东边近处是来时的路,南边就该是老板娘待过的地方,可是我找不到通往她宿舍的那条路。可恨的是这座小山居然有无数条路,我简直搞不清老板娘惯常上山的是哪条路。从其中某一条往下走,中途会有很多地方有望东南眺望的很好的视角,也有些地方适合坐下来歇歇脚,适合左顾右盼的看着远处发呆――这是个很美妙的事,在这种规模的小山上最适合什么都不想,懒洋洋的看着远处发呆。我想象老板娘无数次的在清晨或者黄昏爬上山来,能做的事情大概也只有发呆。抑或, 她有没有想到, 若干年后, 某一个人,也在这里, 如她般发呆? 甚或, 她有没有想到, 若干年后, 某一个人, 也在这里, 如她般发呆, 发呆她有没有想到, 若干年后, 某一个人, 也在这里, 如她般发呆……发呆……
  
斯人已杳矣, 但是发呆的感觉, 今昔一般同, 伊我一般同。。。。我跑到这个虚伪的小山上来找感觉。好在在山顶的时候,看到的是开阔的世界,而在寻找那些足迹的时候,成功的忘掉了自己。这么想起来的时候,百望山实在太可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0-2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游记的游记。

哈,原来熊经常念叨的地方原来是个大土堆,500米估计我能对付,下次去试试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0-2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游记的游记。

贺兰兄 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游记的游记。

晕倒,哪位老大又修改小弟的帖子?

我的意见:有些话说尽了反而不好,所以我觉得你有点蛇足。^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3-10-2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游记的游记。

我今天就又去了百望山,红叶很好。

不知道贺兰是什么时候去的,我第一次去这个地方是本科才毕业的时候吧,那时候的山上根本没有正经的路,没有碑林,好象也没有什么纪念馆。之后我还去过很多很多次,路是眼见着一点一点修起来的,纪念馆则是象从地里冒出来的一样,是前年才突然发现离门口不远有这么个地界的。不过从来没想到过进去,还是昨天看了贺兰的文章才想起来进去瞻仰一下。没有贺兰的那些感慨,只是见到许多以往只在书本上见到的名字突然都变成了活生生的照片,真是不习惯,很多想象中叱咤风云的英雄长相却实在是平常甚至看上去有点委琐,甚是失望。比如照片上的施洋大律师与电影里伟岸的形象相距甚远,瘦瘦的,山羊胡须,还带了一个帽头。而长相与影视里最贴近的是董存瑞,我简直怀疑他们把电影剧照搬过来了。

靠近门口一面的大路实在没什么好玩,在路上不时见到三三两两的人在远眺山脚下的楼盘,互相探讨价格,估计是到这里来看房子的。至于京密引水渠,顾名思义就是把密云水库的水引过来的水渠,源头应该在密云水库,贺兰居然能看见,可谓遥感专家了,和娃娃有个一拼。

那水渠最近新修了栏杆,一人多高,看上去毫无趣味。小河渠道化是水环境治理中的败笔,河床都是石板砌成的,倒是减少了下渗的损失,但是也因此而放弃了河道本身的自净功能。暑假的时候先生开车带我们到水渠边兜风,发现简直是受罪,因为河水的臭味扑面而来,根本不能开车窗,只能在车里躲着,痛下决心下来,经过架在水渠上面的桥的时候需要憋足气快跑过去,而桥那头是半人高的垃圾堆。可是我们喝的如果不是地下水,就是这个水了。

但还是喜欢去这个地方,至少一个月一次。

从正门走,到了半山腰的亭子,别跟着大拨人去爬那个最高的山头,那上面没什么好玩的。往南走就是红叶区,由于转入了山谷,你可以暂时忘却这是在离颐和园不远的地方,四周都是绿色,脚下是厚厚的落叶。有无数条蜘蛛网似的小路,叫你不知所从,有时候绕来绕去又绕回原路。

西南角有一个废弃的教堂,原来很破败,看上去可以心生各种各样的幻想,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同学硬说她在二楼的窗口看见一个白头发老头,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第二次去比较热闹,一个剧组正在那里拍电视剧,那个电视剧一直没有公映,估计半截就给枪毙了吧。里面有一个群众演员,专门演枪战中被打死的人,他一会儿换一套服装出来,被打死一次,一会儿又变一身行头出来,再被打死一次,折腾来折腾去,周围一片笑声。他死一次,在笑声中爬起来一次,就挤眉弄眼地说:“**次了”。好象我耐心地看见他死了第八次的时候就失去了兴趣。现在教堂改成了戒毒所,表面齐整了许多,但是一个人影没有的齐整,比起废弃的样子更为可怖。

我硕士期间实验中的土样都来自这个小山包,因为近。那时候学生少,样品都是自己去取。我总是背一个大地质包,拿一个工兵锹去。有时候带着先生当免费劳力,就会取很多很多土壤,他那时还比较能吃苦,但是一路怨声载道,记得他老是感慨:这包里要是金子就好了。就这样挖啊挖啊,我觉得自己都快变成愚公了,突然有一天看见公园门口有一个告示――禁止挖取林下腐殖土。我怕那就是单门为我制订的,后来我就尽量避免走正门了。

不取土样的时候我没事也会去那里玩。常常是夏天的傍晚,从国防大学那一面上去,然后坐在山顶看月亮。在山上往往一个人也遇不到,但因为无财无色,并不觉得胆怯。

有了孩子,玩心收敛了。再次去是孩子两岁的时候,孩子走了一路哭了一路,因为惦记着叫我抱。后来孩子去老家住了半年之后,回来突然独立了许多,就恢复了爬山的习惯。只要是好天气,我们就会找个地方爬山,百望山离家很近,就成了首选的目标。

尽管去了那么多次,孩子是永远玩不厌的,我们每次都挑不一样的路走,试着从不同的出口出去。山后是韩家川,典型的农村生活方式,到秋天沿路有无数水果摊做批发生意,最喜欢看摊子上黄澄澄的柿子。先生喜欢吃柿子,所以我会买很多很多回家去,摆在阳台外的窗台上,作为秋末冬初的装饰。先生不常回家,那柿子最后往往会烂掉一多半,清理之后还会留下一摊暗黄的污渍,叫你想起曾经有过的甜蜜。

孩子的玩法是大人所不能理解的,比如他今天发明的新玩法是用小棍拨一个石子下山,石子滚动一次,他就大笑一次,一路笑着下山。出去的时候问他还来不,他有些疑惑大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坚定地说:来!

不知道百望山在他脑子里是什么样子,等他大了之后,他又会用什么样的笔触来描写这个伴随他成长的小土包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0-2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游记的游记。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0-2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游记的游记。

hahahaha,蛇足,

狐狸狗尾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游记的游记。

呵呵,winnie。
没想到你对这个地方这么熟,啥时候同去?
我对景色淡漠的很,喜欢追寻一些我喜欢的人的足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0-2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游记的游记。

好啊,贺兰山阙也在北京啊,什么时候同去,破熊带路,我也带上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0-2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游记的游记。

百望山比凤凰岭差远了,强烈推荐凤凰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9 02:06 , Processed in 0.81214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