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924|回复: 32

〖青轩小札之〗薄命怜卿鲛泪凝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3-11-27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前读书,看到吴宓先生说他如痴如醉地喜欢《红楼梦》,认为此书是古今中外的第一本好书,并且称自己为紫鹃,理由是紫鹃对林黛玉的爱护最纯粹。闻者无不称之肉麻。据说,“战时昆明有家牛肉馆,老板忽发奇想,竟然取名为“潇湘馆”。潇湘馆乃是林妹妹住的地方,岂能这番亵渎。于是吴宓先生提着手杖跑去一顿乱砸。一个社会名流大教授,这种做法颇有些像不讲理的国民党伤兵。”
  又记得有人写过,他的奶奶一生最爱林黛玉,小的时候读红楼,看黛玉就象自己的姐姐;大了些再看,怜她如自己的妹子;及至中年,视她若亲女;到了老了,依然痴迷于红楼之中,疼惜黛玉,如同自己的孙女一般。
  红楼梦,真是一本魔书。

  我第一次读时,可能是小学四五年级吧。在别人家里发现的掉了皮儿的旧书。我可没有张爱玲那样的天分,八岁读红楼,就能感到后四十回天地失色,黯然无味;只喜欢故事会般明晰的人物,紧凑的情节。于是飞快地跳读,挑看有林妹妹的地方,牛嚼牡丹,真真是当时只道是寻常。
  后来大了些,有了自己的红楼。记得那个暑假,眼睛哭肿了好多天。印象深刻的是读第九十八回,每看必是哭得喘不过气。但那时,红楼于我,仍不过是个美丽的悲剧故事。及至南下求学,复又谋稻梁于异地,无数次的冷雨敲窗,枕间席上,常伴的便是红楼了。一句句,一遍遍,但觉读来口齿含香。靥梦红楼,从此深陷。以前漏在句子间,文字外的,竟慢慢浮了上来。

  象是黛玉,以前竟真是我误了。虽然喜欢她的机敏才气,总觉得她小性子又多疑,终是自误误人。可现在再看,她哪儿里是这样子的,不过是一个敏感脆弱的痴心孩子罢了。
  贾府,那是个什么地方?上上下下都“一个富贵眼,两只体面眼”“人多口杂, 说好话的人少,说歹话的人多”。老太太怜她,因为自己的女儿,可毕竟不喜欢她的性子。其他的人,不过是面儿上的事罢了。两位舅父舅母可曾表现过什么亲情?凤姐那更是两面三刀,虚与委蛇。起初,她年纪小,心里有了什么,面上立刻带了出来(像宫花之事,那决不是她多疑,周瑞家的本就是那样)还有所抱怨。到了后来,都藏在心里,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了一点儿温暖,哪儿怕是飞蛾扑火,她也不愿离开吧。对宝玉那是高山流水,感遇知音。我们且看看她对薛姨妈和宝钗。
  宝钗倒真是符合中庸理想的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和宝玉黛玉两个实心痴性的比起来,也忒显得冷心冷性(单看她在金钏死后和柳湘云出走时的评论,就知道那句“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判语真是一点儿不假)。以前黛玉猜忌她,后来年龄大了些,两个人和好了,便也一片真心相付。再看薛姨妈,仔细看看,对黛玉也不过是态度慈爱些,言语上疼爱些罢,说是要认她做女儿。黛玉便真的信了,把她当母亲看待,以妈相呼。果真是相信宝钗那句“我之母即你之母”。这样些许的恩慈,她都能如此放在心上。可见,在其他人那里,她是连这样的感情也得不到啊。

  说什么绛珠还泪,不过是些荒唐话。薄命如卿,大概也只有这几副干净的泪水了!而红楼之外的我们,纵有怜惜,也不过镜花水月,痴人说梦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3-11-27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青轩小札之〗薄命怜卿鲛泪凝



一? 好多感慨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1-27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青轩小札之〗薄命怜卿鲛泪凝

卿本薄命,奈何之?
其实,有个宝玉,对伊来说,已足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7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轩小札之〗薄命怜卿鲛泪凝



一? 好多感慨呀。。:)(:


多谢JJ的关心,我没什么烦心的事拉。只是最近复习第N+1遍的红楼,脑子里满是乱七八糟,再加上有些不大懂的地方。所以先抛砖引玉。

希望能引来这里喜欢红楼的朋友,能给我答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7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轩小札之〗薄命怜卿鲛泪凝

卿本薄命,奈何之?
其实,有个宝玉,对伊来说,已足以!


止水也喜欢红楼?
什么时候聊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1-27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青轩小札之〗薄命怜卿鲛泪凝

呵呵,读书的时候,经常随手瞎翻;自从工作了,很久都没碰过了!不过,红楼女子当中,最喜欢的还是颦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3-11-27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青轩小札之〗薄命怜卿鲛泪凝

/


look,look,hehe

年龄之与颦儿宝丫头 (转自『天涯杂谈』)  

作者:翡翠镯子 提交日期:2003-11-12 01:22:00

十二岁读红楼梦,只恨自己不是园中人,不能姐姐妹妹一处玩着。
   十五岁时读红楼梦,只为卖弄地背出葬花词,一个不落的说出正十二钗和副十二钗。好象也曾想象过自己是林妹妹,被呵护宠爱,至于葬花人后来的处境是我所不愿想也不能想的。我把它怪到宝丫头身上。
   十八岁再上红楼时,喜欢的是凤辣子,那种干练,那种聪明,那种游刃有余,那是种脱离了伪淑女的优雅的游刃有余,恰似罗马假日里的安妮公主。至于她的死境当然也是我所不能想也不愿想的,恨只恨曹雪芹。
   然后忙着自己学做凤辣子,还兼学颦儿的尖锐和任性。这样的心境就再没有时间坐在藤椅上读红楼了。
   碰了一鼻子血!
   那时二十五岁。
   再读红楼。宝丫头浮了出来,一样的聪明,却温婉沉稳和宽容,当然也是有世故圆滑,但对于从小一帆风顺张扬着,现在却磕碰得象烂草莓的我来说,不温不火,心中有数的宝丫头无疑是一剂良药。相较之下颦儿的尖利就成了我的镜子。我甚至庆幸宝玉娶的不是颦儿,老使小性儿谁受得了?还没怎么着就生气,动不动就葬花伤秋,药比饭吃得多,一弄还咳血。老天,别说做老婆了,就是做朋友也够受!看人家宝丫头,且不说别的,单说宝玉家道中落后去过那穷日子,人家也是金枝玉叶的大小姐啊,富时能享,并享之若素,穷时能受,并受之不悔。试问岂是林家妹妹能捱得起的?
   2002年,时年29岁的我步入围城,收拾书柜时,竟在百忙的婚前准备中停了三天,重温那一纸荒唐言。看到黛玉香消玉陨的一章,摔书而泣,至此,才初解其中味!我聪颖尖锐的颦儿啊!我率真至性的颦儿啊!我以生命捍卫爱情的颦儿啊!因为聪明了得,所以透彻如水;因为坚信木石,所以容不下金玉凡尘;因为柔情难倾,所以变成小性儿化为泪水;因为至真至纯,所以尖锐不妥协;因为仙株为爱情而来,毁了的木石之盟使她选择归去.....如此至真.至性.至纯.至爱的女子,俗世能有几人?圆通如宝钗,张扬如凤姐,这些年俗世中倒见得太多了。颦儿啊,我误解你了太久!懂了颦儿,爱颦儿,惜颦儿,怜颦儿,痛颦儿.....
   如今,一卷红楼依旧在闺中。三十岁在城中不读红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1-27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青轩小札之〗薄命怜卿鲛泪凝

记得中青论坛上有一个长帖子,专门讨论红楼轶事的,我去看过,都是非常精通红楼的家伙,你可以去看看

[quote=quot;月亮quot;:huao7o2g]、

一? 好多感慨呀。。:)(:

多谢JJ的关心,我没什么烦心的事拉。只是最近复习第N+1遍的红楼,脑子里满是乱七八糟,再加上有些不大懂的地方。所以先抛砖引玉。

希望能引来这里喜欢红楼的朋友,能给我答疑 [/quote:huao7o2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1-27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汕头

〖青轩小札之〗薄命怜卿鲛泪凝

我看了八遍红楼梦,可是没有哪一次是看完了,还跟人说,红楼梦好啊,我都看了八遍了。

最烦那个贾母,总是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我老也弄不明白,这么个老太太,怎么就有那么大的权力呢,她一跺脚,大观园都要抖三抖,差点就比上石油工人一声吼了。

厦门有个赖昌星,这老赖忒有本事,小学没毕业,可也自称半个红学家哩,并且建了个红楼。如今他的红楼只剩下残破的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7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轩小札之〗薄命怜卿鲛泪凝

记得中青论坛上有一个长帖子,专门讨论红楼轶事的,我去看过,都是非常精通红楼的家伙,你可以去看看


我去找拉,可是没找到你说的这个帖子呢

有些地方一直不大明白。

1。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里道:“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亲上作亲……”。 那次子是谁呢?翻来覆去我也没找出来。

2。鹦哥是不是紫鹃呢?很多资料上都认为她就是一开头老太太送给了黛玉的那个二等丫头,黛玉替她改了名字。“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 鹦哥一出现,就与黛玉关系极好。而且书中再没有写过贾母把其他大丫头送给黛玉过。紫鹃这个名字则是在第八回头一次出现,也没有任何解释。但从后文可以肯定她和袭人一样是自小服伺老太太的大丫头,且是贾府的家生丫头。所以包括我,很多持这种看法的。“雪雁道:“紫鹃【甲戌侧批:鹦哥改名也。】姐姐【甲戌双行夹批:又顺笔带出一个妙名来,洗尽春花腊梅等套。】怕姑娘冷,使我送来……”

可到了一百回之后,却突然又冒出了个鹦哥:
“那雪雁虽是宝玉娶亲这夜出过力的, 宝钗见他心地不甚明白,便回了贾母王夫人,将
他配了一个小厮,各自过活去了.王奶妈养着他,将来好送黛玉的灵柩回南.鹦哥等小丫头仍伏侍了老太太”  后来好象还又提了一次她。是续本的疏忽吗?

3。巧姐和大姐儿应该是一个人吧。但在书上二十七回“且说宝钗, 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巧姐,大姐,香菱与众丫鬟们在园内玩”怎么变成两个人了。

4。还有那个我极喜欢的龄官。那个在地上写了上千个蔷字的女孩子,和林妹妹一般的敏感高傲,居然在书里的作用只不过是来点醒宝玉。为什么书里没有龄官的结局呢?哎,我一直希望作者能写的。可他居然从此不再提了。还是我看漏了,没找到?

“将十二个女孩子叫来面问,倒有一多半不愿意回家的:也有说父母虽有,他只以卖我们为事,这一去还被他卖了, 也有父母已亡,或被叔伯兄弟所卖的,也有说无人可投的,也有说恋恩不舍的.所愿去者止四五人.王夫人听了,只得留下.将去者四五人皆令其干娘领回家去,单等他亲父母来领, 将不愿去者分散在园中使唤.贾母便留下文官自使,将正旦芳官指与宝玉,将小旦蕊官送了宝钗,将小生藕官指与了黛玉,将大花面葵官送了湘云,将小花面豆官送了宝琴,将老外艾官送了探春,尤氏便讨了老旦茄官去.当下各得其所,就如倦鸟出笼, 每日园中游戏……”

十二个女孩子,留下了八个,去了四个。龄官显然应该是在这四个里了,她去了哪儿呢?痴心的希望她跟了贾蔷,能有个好点儿的结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5-5 03:34 , Processed in 0.20944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