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30|回复: 1

【PDF】《五智喇嘛弥伴传奇》下载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18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瑞士
强烈推荐!:)

踏破铁鞋没觅来的东西。。。今天刚好提起,一碰就有了~~~~~~

激动死我啦。:)一激动连loh都贴了。。。:)嘻嘻嘻。

对了,PDF格式需要安装Acrobat Reader阅读器。:)

[url:2je84ryn]elephant,dianzipusa.com/wzlmmbcq,pdf[/url:2je84ryn]

以下转温普林书《茫茫转经路》
来自:[url:2je84ryn]www.tibet-web.com/wenxue/wenpulin/mmzjl/15,htm[/url:2je84ryn]

证悟前缘


   在一个充满瑞兆的时辰,一个藏族的孩子出生了。父亲断定这孩子一定是一位大人物 ,他给孩子取了一个大师的名字DD弥伴,意思是“不败”,“不可摧毁”。可是寺庙并没有选中孩子作为转世的灵童,父亲非常失望。随着孩子的成长,有许多的奇迹出现,孩子的母亲默不作声,但她始终相信她的孩子不是凡人,她如梦如痴地爱着这孩子。

有一天弥伴找牛迷了路,天黑下来,弥伴就在山里睡着了。天亮醒来,他发现一只豹子静静地守候在他的身边,他觉得豹子很美丽。正在这时候,他的哥哥来找他,看见豹子举箭就射,弥伴为了保护豹子自己中了哥哥的毒箭。哥哥拔出刀来,沿着弟弟的伤口周围挖下一块肉,顿时血流如注。“可是弥伴没有一点痛苦,脸上表情特别,两眼注视前方。”经历这件事之后,弥伴出走了,他要去找人人友爱之乡。

在旷野里,弥伴碰上了一位瑜伽师。瑜伽师告诉他,你要找的人人友爱之乡在你走的方向是找不到的,那要等待你这样的人去创造。并且告诉他,你是观世音的儿子,有一天,你的父亲会指引你的。

弥伴听了大师的话,回到家里,由他父亲作主把他送到一位占卜师那儿学习。

在弥伴十三岁的时候,一天打柴送到厨房时,在柴火的光亮中,他看见一位宛若天仙的小公主,他被惊呆了。小公主是拉萨一位大商人的女儿叫卓玛。就在这一刹那间,“弥伴突然变作了成年人,因为一个女人已经闯入了他的生命。”

弥伴发誓要娶少女为妻,要给小仙女最好的房子最好的生活和最体面的迎娶。并且告诉女孩子他是观世音的儿子,女孩子对此并不表示怀疑。

弥伴为了保护卓玛遭到了土官的追杀,俩人只好双双出逃。奔跑在荒野之中的两个孩子饥寒交迫,饿得再也走不动,他们无意之中钻进一个山洞里。山洞的黑暗之处有一个苦修者。苦修者告诉弥伴,你身上有无限神奇的力量,你可以向岩石去要糌巴。弥伴用拳头击打岩石,岩石流出了糌巴。但他心里充满疑惑,他想一定是僧人的神力。

后来弥伴在卓玛亲戚的帮助下只好与他心爱的卓玛分别,逃到到青海去学做生意。卓玛要求一定要亲身与弥伴话别,她要到灵验的寺庙去给观音献灯,保佑弥伴平安。他们俩手牵着手,走向甘丹寺。

在观音像前,卓玛低声对他说,观世音一定垂听你,你是他的儿子。弥伴不自觉地由心灵深处发出一个誓愿:但愿我实在证得菩萨子姓的境界!

突然火焰伸长了,一切充满了光辉。殿内执事对弥伴说,你被观世音垂听了。这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吉兆。卓玛泪流满面,对他说,你不会做商人,你一定是喇嘛,我是你的明妃。弥伴抱着卓玛,你不用担心,我一定要娶你,我发誓!

去青海的途中弥伴住进了一个寺庙,一天夜晚,他似乎感到有一种引诱他的光,不知不觉地穿透了一面墙,一个温和而有权威的声音由里面发出,让他进去。

弥伴看见一个穿着破袈裟的老纳,老者知道他所有的一切。只是当弥伴问到自己的未来时,老者笑而不答。第二天弥伴发现他夜晚穿过的是一面墙,他非常奇怪,又去问老纳,老僧人告诉他,你闭上眼睛时不是照样能看到五颜六色吗?因为是你在自己心灵中筑起了一道墙,所以你才穿透不了这种障碍。

弥伴非常聪明,生意越做越大。就在他春风得意的时候,他听到了卓玛的父亲准备把卓玛嫁给他哥哥的消息。弥伴几乎发疯,在完全不应该进藏的季节直奔拉萨去向卓玛求婚。

到拉萨后,弥伴知道了心爱的母亲去世的消息,痛不欲生魂不守舍。他一方面进入了了悟生死的境界,一方面又有一种抗拒的力量斥退他的幻想。一个爱他的人死了,他死活要抓住另一个可以爱他的人。

但是这次与卓玛相见,弥伴发现她变了,变得有了距离,变得软弱和被动,似乎充满了悲剧的预感。

卓玛的父亲觉得弥伴虽然聪明能干,在十七岁就取得了如此的业绩,但因为他行为怪异,不放心让他成为自己的女婿。最后由卓玛的妈妈出了个主意,让弥伴和他的哥哥一起娶卓玛为妻,这在藏族习俗中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弥伴决不会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同时成为别人的妻子,他跟卓玛商量并安排好了一切,准备带着她出逃。

在他们商定的日子,卓玛按时出来了。就在最后的一刹那间,卓玛突然后退,已经迈出的一条腿又缩了回去,永远地关上大门。

弥伴从童年以来一直的梦想就这么破灭了。一切对他不再有意义。随从们陪他回青海的路上,弥伴决定不再回去,他独自一人沉浸在冥寂里……。所有的人都非常崇敬地目送他离去,市俗的恋爱在西藏不算什么,西藏人只崇拜关于灵性方面的事业。

弥伴开始了独自一人的漫游,鬼使神差地他带到了一个叫鄂戎寺。

鄂戎寺是历代弥伴大师的寺庙,有十八座大师的灵塔。第一代弥伴出身贵族,修得五智被称为“五智喇嘛”,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他的太太也是出身名门,她非常愿意出家当尼姑,住在丈夫的静修地附近学习佛法。可是她的丈夫轻蔑地拒绝了她。于是她发了一个毒誓,生生世世与你一同流转,让你证不得五智!

以后的历代大师总是在即将修成五智的时候跟女人纠缠不清。到了第十八代的时候,他的死就更为奇特了。这位弥伴大师对他的徒弟们讲到,他感觉自己离证得五智只有一步之遥,准备进苦修庙闭关苦修,正讲着讲着的时候,突然间站了起来,朝海子里走去,口中念念有词:可怜的山羊,它好象受了伤……。弟子们看见他在水面上走然后突然就掉进水里了,他喊了一句:我还来!不管人们怎么追赶也追不上。天眼开了的人说,看见一个女人在那里。

弥伴自己在寺庙里转着转着睡着了,梦中他痛苦地呼喊着卓玛,卓玛从塔柱中间出现了。可是此时的卓玛已经不是他的小仙女了,而是面貌恬静的尼姑。卓玛对他说:我是你以前的妻子,我妨害你已经很久了,现在我准备不再这样做。我明天会死在拉萨,请你让我速速转生为男身,让我成为你的弟子。然后卓玛又对他说,你是弥伴大师转世,你重升你的宝座吧!

卓玛走向前来引领着弥伴走上了宝座,穿上了十八世的衣服。弥伴开始口若悬河般地讲起了五智。在外面的一位年迈高僧看见这情景,对旁边的喇嘛说,吹响法锣吧,他回来了。

等弥伴清醒过来时,他很奇怪自己为什么坐在宝座上,众僧人对他说,你就是十八世弥伴大师转世,请你引领我们。但他不干,他坚持一定要等待一种表记。

卓玛在结婚的晚上死去了。请来的医生说她不需要医治,她需要的是喇嘛, 她的灵魂离开了肉体,不知何处?喇嘛来念了三天经之后,卓玛醒过来了。她对父母说她要剃度出家,弥伴在青海湖附近的鄂戎寺,是这个寺庙的转世活佛,她要去找弥伴。并且让他们赶紧派人送一个表记给弥伴。卓玛把弥伴求婚时给他的松儿石亲手用哈达包好,说了一句:不久我就顶礼在你的足前。又手合十安然地闭上了眼睛。

当送表记的人来到鄂戎寺,弥伴便说道,她死了,不是吗?“弥伴问得那样泰然,比最动情的伤感还要动人。”弥伴拿到了表记,向长老发出了命令:吹法锣吧。他登上了宝座,两眼充满了慈祥地对众僧们说:“徒儿们,你们的喇嘛已经回来了。”同时他在心中说:慈母,你的儿子实现了你的梦想。

这是一本小说《五智喇嘛弥伴传奇》。

《五智喇嘛弥伴传奇》的汉译版在四十年代初连载于南京《国防文学》,原书有法、英、德等多种文本。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法国藏学家达维 .奈尔和他的义子云丹江措合作的。书的副标题是西藏社会风情小说。达维 奈尔在本世纪初身体力行独自进藏,徒步作了关于西藏人类学的调查。她活到102岁,对于西藏,她已经不是一个见外的人类学家,无论谈到西藏的优点还是缺点,她完全以一种自家人的身份说话。云丹江措本身就是一个活佛,小说主人公弥伴独特的精神体验我相信在一定程度上是从他的内心流出来的。小说的翻译是我国著名的藏学家李安宅,李氏夫妇是中国藏学的开山之师。

没有两位作者珠联壁合的合作,没有李安宅的翻译,这本书绝无可能这么出色。

建国以后的第一次出版,是在1992年,一共只印了六千册。

95年我在成都卡夫卡书店发现了这本书。以后陆陆续续买了一百多本送给凡是和西藏有一点关系的各路神仙。

我惊讶地发现读这本书的结果很是奇妙。有些人看不进去,能读下去的人大多鼻滴一把泪一把。甚至有些人一看完这本书,便迫不及待地在电话里跟我没完没了地谈心得体会。而能有所感的人大多数是一种有灵性,对精神生活及为重视的人。

我想,也许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分不清童话还是现实的童年,都有非常纯净的想象,不过是由于五浊恶世的蒙敝,我们远离了自己这颗纯洁善良的心。

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击中的初恋,这种初恋是一种前缘注定才会有的感受。可是我们在茫茫的人海里,几乎大都错过了两个缘份,或者是有缘无份,或者是缘份已尽。

对精神生活有兴趣的人多半都会思考生命的问题:我们来到人间到底有没有意义?假如生命的形态不再流转,我们活着还有什么美感?除了我们贪婪的物欲以外,是不是还有一种不可知的原因让我们来到人世?

这本书的出现对我的刺激极大。我把这书拿回家时,我老婆先看后藏了起来。她知道,如果我当时看了这本书,一定以弥伴自比,至少也是个云丹嘉措。后来终于在一天被我翻箱倒柜地找了出来。

从第一个字开始,一口气读完直到天亮。

我老泪纵横,伤痛感触,一星期不跟任何人说一句话。老婆知道一定是我找到了这本书。

这本书就象一个说破的了迷,弥伴经历的心路历程我似乎都在经历,看到弥伴的成长过程,我也在其中受尽煎熬,一种悲情缠绕我,折磨我,看到弥伴的同时,我也几乎看到了自己。

从93年至96年是我最有宗教情感的时期,我的精神正处于飞翔的状态。冥冥之中好象有一种使命感让我必须帮阿须的巴伽活佛修建寺庙。而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我对市俗生活产生了厌离心。甚至对婚姻也感到了一种近乎是绝望的无奈。相当一段时间的早晨,一睁开眼睛之时,叹口气便想起释伽牟尼的教导:没有比老婆更凶狠的敌人,没有比亲人更严厉的看守,没有比家庭更牢固的监狱。在女人堆里打熬,我不知道我跟天下的哪些女人有缘,跟哪些女人缘份已尽,跟哪些女人有缘无份。

我不是感觉女人不好,我向来认为女人比男人更具有灵性,我甚至想我前世肯定是个女人,要不我为什么特别了解女人的内心?

我的绝望是来自我内心深处无法排遣的固执DD世俗生活是铁定了的没有前景。

当我慢慢排遣了我的烦燥和不安平和下来之余,在我老婆过生日的时候对她说,我送你一首诗吧:“比大地更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我老婆的胸怀!”她紧接着加了一句:“那该有多好啊!”意思是“想得美!”

其实我们的婚姻并非暗无天日,这一切不过是我自己的心理出了问题。

有时候我高兴地看着儿子有灵性地成长时,也会陶醉其中。我跟老婆开玩笑:我飞来飞去,咱们之间还不是一种蝶双飞的效果吗?

老婆说:你知道蝶双飞是为什么吗?是因为一只在逮另一只。

  每年回到西藏,我的心都会变得异常脆弱,充满伤感,眼泪非常容易夺眶而出。看着沧茫的大地,看到藏族人饱经沧桑的脸,看到他们油亮的大皮袍和浩浩荡荡来迎接我的马队,我都会情不自禁泪流满面。

进了寺庙我极度也地焦灼,出家人让我内心充满了愧疚,为此我不得究竟。

当地的老百姓接纳了我们,按他们的解释,我一定是这个地方的喇嘛转世,要不然说不过去,为什么千里万里地两个汉族兄弟要回到我们这儿?他们就是这么想的。

我想,如果是和尚也是个花和尚。一定是干了不少犯寺庙清规戒律的事,临终时发了一把愿 ,下一辈子把欠这片土地的全部偿还,因此我们应该再回来。

说心里话,我很爱听这样的话,我认为这是对生命最好的解释。干嘛我们非要相信科学?干嘛我们不相信在这个臭皮囊之外还有一种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指望灵魂自由飞翔?

可悲的是,我们受了所谓现代教育和文明科学的毒害太深,我们已经变成迷信科学的人。从这个意义反观藏族对生命的解释,反倒觉得更具美感。

我有很多次马上要顿入佛门时,不知道为什么又突然回头。就象卓玛把迈出的一只脚又突然收了回来。

我不止一次对巴伽活佛说,我希望进苦修庙修三年三个月零三天。为此,我还做过详细计划。但是,终是没有进去。

后来我老婆对我说,你如果进苦修庙,我带着孩子到苦修庙附近的学校教书等你。

女人很了不起,她们更容易理解这种纯粹的精神需求。但是她们越是了不起,你越是不能在现实生活中给她过多的伤害。然而,你越是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摆脱她,你就离精神生活越远。

老婆一说在外面等三年,我自然就会想:这三年她带着孩子怎么过?冬天有多冷,孩子病了怎么办……我还有欠的钱没还,哥们儿跟着我走入西藏,走着走着我就走没了,怎么对得起哥们儿……。家庭、朋友,责任、义务,还有作为一个男人的功名之心……我要影响别人,我要表示我的存在,我要体现精神的力量……我的青春还没有亮丽就已经归隐怎么甘心……我要尽可能把事情做得漂亮,尽可能地履行社会义务,我要为人处世公正仗义……甚至我也有隐秘的成功感。我还想,我进去之后谁供养我,我的资粮在哪里?

一切都是那样的具体……

98年我的女儿降生了,脖子上本来有一把锁,又多了一把。面对一个弱小而又可爱无助的生命,你追求精神解脱就这么重要吗?是不是除了个人的需求而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有这么多的念想,我能进得去吗?

  作为父亲,每当看到儿女天真可爱的模样,我会突然悲从中来。所有天真可爱的生命在我眼里都是蘑菇,就象下了一场雨,狗撒了一泡尿滋长出来的蘑菇,虽然它们充满了水灵,可经不住风吹日晒,一切都会瞬间消失。我无法抑制我从生长的生命中看到的消亡,而这样的感觉,几乎伴随着我的每一天。

于是,我只有尽我所能地用每一天去爱每一个人,包括我的儿女。

我一方面在渴望和追求着精神的可能性,一方面又有家庭、孩子、公司。我一方面做出退出文明社会的姿态,一方面又很想对这个文明社会有一些影响。一方面对市俗的很多东西视若粪土,一方面又表现出比一般人还入世的态度。

我努力在按社会的一般约定约束自己,但内心却永远的超现实。

曾经有朋友挖苦我,你在西藏呆了十年,你有单位吗?说得真好。一个没有单位的人怎么能说他真正进入了西藏的生活呢?只有进入了单位,你才能真正体会作为一个地域里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过是阿须草原的一个过客。

回到城市,我是一个真正前卫艺术的参予者吗?我还是一个过客。永远在最佳角度最佳时刻去看最好玩的热闹。

我常对自己发问,跟自己纠缠不休。我渴望得到究竟,然而人生怎么能了究竟?

  我内心居无定所,最缺的就是平常心,我到处去找的也是平常心,我在西藏经常跟人交谈和渴望领悟的,也是平常心。

  我曾经对一个尼姑庙的高僧许了愿,捐一万块钱帮他们塑五尊金身。那年冬天骑马摔断了手臂,没有按时把钱送到。从此,这件事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我的内心深处知道这事没了。

  一位会算命的高人说,我前世许过愿要塑五尊菩萨金身。我不知道当时如果给尼姑庙做了五尊金身之后,是不是一了百了?

  也许,我佛慈悲,让我没法还愿是为了让我的生命继续延长。否则怎么会在那样的时候断了手臂?但,这一切又是那么的不可证伪。

  我和别人获取快感的方式不一样。我真正的欢乐只有在真正而纯粹地为个体的生命而飞翔和求索之时。

  如果我注定不能进寺庙修行,五十岁一定退休。做一个完全没有社会事务和社会意义的个体,真正只作为一个个人那样地生活。哪怕我只是一个农民,只种两亩地活着,我可以思考,可以交流,可以周游,可以做一个真正自由解脱的人。一个人如果到了五十岁还处于俗务的话,这一生就算白活了,他一定没有真正的利用和体验过生命。

  在西藏飘荡的日子,我无数次地祈求神灵赐给我一个表记。对于我,那是一根绳子,让我抓住它攀援悬崖到达彼岸。这绳子的那头是有准的,不象一些文化人说的那样:藏族人抓住绳子的这头,没错,但绳子的那头没钉牢。我是多么地希望这个表记啊,我希望它告诉我那头是有准的。

  然而,我在这十年中没有遇到任何奇迹,一切都是这么平淡如常。

  我跟很多高僧大师求索,人能不能通过一个表记象弥伴那样证悟前缘?

  我认识了一个修大圆满的活佛南凯诺布,此人是几个教派认命的转世灵童,被认为是道性相当高的活佛。他在五十年代去了西方,在意大利那伯里大学教东方文化。离开西藏的时候他只有二十多岁,到了意大利又潜心修行了二十几年才有真正的心德。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公开了自己的身份。

  我问他,你是怎么证得的?你是怎么确认你是转世活佛呢?

  他说,他有众多的奇迹,他在梦里跟前代大师们交往,甚至在梦里跟前代大师交往得到的字条梦醒之后仍在手心里握着。他对我说了很多的梦……

  我不相信。我说,我要的是你的一个表记,证明你的前世的表记。

  他说,他做了几十年关于梦的笔记,真正能进入禅定是在静观当中人才能把梦理得清清楚楚。他非常详细地知道自己往生的一部分历史。

  我还是不相信,我坚持要一个表记。

  最后他告诉我,如果要绝对表记的话,有这样一件事:他开始写大圆满的心德时,一个从他家乡德格历尽艰辛来到意大利的喇嘛去拜访他,这个喇嘛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对他捧出了一部喇嘛在无意之中发现的上一世南凯诺布亲手写的关于大圆满的经书。南凯诺布翻开一看,什么都明白了。这部经书是残本,跟他正在写的其中一章几乎连标点符号都一样。用咱们的话说,修辞、文章结构一点不差。南凯诺布什么也没说,把经书珍藏起来。后来在他的《水晶与光道》那本书里,南凯诺布写了众多的奇迹,但对于自己的事只字未提。

  如果不是我穷追不舍,他也是不会说的。这是我跟他的一段法缘。

  最后我又请教了他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到了西藏那个地方,我的内心就要颤抖呢?为什么我面对西藏人那张脸时,我内心里要哭泣呢?为什么我总抑制不住地永远回过头去昵?我知道,这个地方也许不是我的归宿,也许我不过就是城市里一个普通的俗人,而我为什么就是无法摆脱这个地方?你能给我这样的表记来解释一下我的前世跟那块土地的关系吗?

  南凯诺布说,这不就是表记吗!?

  我不知道我该一块石头落了地呢还是该继续困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18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PDF】《五智喇嘛弥伴传奇》下载

啊,佛教的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5-5 10:27 , Processed in 0.2137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