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09|回复: 3

重贴winnie版: 从佳县等地区的失误案例看希望之光的进步和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2-13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失误报告最近出来,其实已经整理许久了,从佳县核查回来,核查报告发出的那一天开始,心头就好象压了一块大石头。当时曾经想主动出来写一个类似“检讨”的东东发出来,但是暂时放下了,因为不知从何说起。

拖了又拖,终于,失误报告在年底大盘点的时候出炉了。对那些熟悉的名字与案例已经有些麻木。可是,昨天看了猩猩的帖子,那种沉重又浮上心头。

有很多感想,还是没有完全整理好,但还是先说出来吧。





第一、关于透明度。

记得第一次知道希望之光有失误的案例是从一张小陆交给我的光盘。那是他临走的时候把希望的家底――很多很多的原始文件交给我,以防大家以后有要找的资料。一直就放在那里,后来做资助回顾,查找需要的资料时,我发现了当时的一段聊天记录,那是关于一个资助不实的案例。由于资助人是希望之光的义工,并没有掀起大的波澜,但是关于是否公布出去,引起了当时主要负责人的争论。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不公布吧,反正我没注意到外部关于此事的任何讨论。

当时看了结果是――为什么不能告诉大家呢,告诉我们,希望也会有失误,认捐会有一定的风险在里面,这样是不是对资助人更负责任?

但是我也理解当时的做法,那时希望还是那么幼小,也许真的经不起来自网友的质疑吧。

很高兴看到现在的希望有主动公布失误案例的勇气,而不是私下和资助人协商了事。

应该让资助人知道,虽然我们已经尽力,但在这里认捐,仍旧是有一定的风险性的。也许会被外在的表象迷惑双眼。

第二、关于调查

这方面的讨论已经很多。以前对调查工作是没有任何具体规定的,找不到指南之类的东西做培训资料。我当时去调查前,只能找到盈盈写的一个文件,教导我们要带的东西,注意的事项,对调查工作本身涉及了一些,比如最好在很多人在场的时候问问题,因为孩子家长不好在很多人面前说谎。那时还没有必须去孩子家的规定。

对于核查的理解我也有失误,当时的感觉是核查就是核查一下资助款到位的情况,所以我们当时似乎更关心的是是否收到汇款,和资助人的联系是否多等问题。

还有就是对当地官方的过分信任。我几乎没有怀疑官方正式提供的资料,因为凭我的生活经验,那些孩子的生存环境也并不好。我当时怀疑的只是学校后加的一些资料,有一些我甚至都没有提交。只是做样子记录了一下。

现在,应该说对调查的要求严格了许多,义工出行前有调查组的培训――尽管可能还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做,一直在讨论,改进。现在的调查,是要求必须到孩子家里的,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去学校,还有尽可能多的对周边邻居进行调查。以得到一个综合的评价;调查义工需要有农村生活经验,现在我再想去做初次的调查已经没有可能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目前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是调查义工不能来自被调查地区。以避免徇私舞弊的情况,但是实际上,当地人应该最了解情况,语言沟通也方便,他最容易判断出当地什么是贫困(这个在各地是有差距的)。那么一个来自陌生环境的人要熟悉溶入当地的生活,在短短的几天内几乎是不可能,他所作出的判断很可能就多少有些变形。

关于此,一些义工提出把事前准备工作做足,那么在决定一个地区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宣传的力量,在其他外面的论坛求助来自当地的网友,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做提前的了解。(对于猩猩参考经济年鉴等来源的数据,我觉得有点不可靠。由于工作原因,参与过一些区域规划的项目,当地领导自己都承认,那些数字只能写在纸上做文章的。)这个工作其实也为后期认捐时期的宣传打下伏笔。月亮曾经做过一个山东蒙阴地区的类似做法操作的尝试。如果效果好,应该推广。

第三、关于审核

调查实际是一个眼睛的作用,先把眼睛擦亮,别看走了眼。调查义工的作用就是尽可能看见真相,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如实反映回来。

审核则是一个脑子做判断的过程。在佳县资料的整理中,工作几乎是猴子一个人承担的,审核也是他一个人。可怜他虽然最初极其坚持原则,但在我的日日夜夜软磨硬泡中也乱了阵脚。如果是若干人做这个工作,我就很难实现我的阴谋。

现在的审核已经很难叫我钻空子了。现在的审核叫“三堂会审”,调查组,资料组和论坛组都会派义工参加,一个一个过。而且事前公布资料叫大伙仔细挑毛病。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个经验,一篇文章写完之后,你再怎么检查也会有错字在里面。一个人做审核,动辄几十个孩子的资料,确实很难没有失误。所以,当有人提出资料审核不应有那么多人参与,人越多越容易出错的时候,我是持反对态度的。现在我偶尔看资料版,总会感叹,那时候的工作太糙了!希望一年以后我再看现在的资料能有同样的感慨。

现在的审核应该是严格许多了,在我参与的的时候,我常常一边质问孩子的情况,建议把孩子拿掉,一边在心里为这个孩子,为调查义工感到歉疚。糊涂无情的质疑经常叫我想象,那个负责调查的MM是不是一边哭去了。比如象对当地经济情况的审问,我对糊涂的那些问题常常慨叹,就是问我自己家的经济状况,我也没了解得那么清楚啊。记得是十月的一个帖子吧,提出这样操作,是否会引发另一方的失误,就是我们与该得到资助的孩子失之交臂。的确,如果真有可能统计这方面的失误,很可能6`7%的比例都不止了。

当然,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得首先对网友负责。所以,审核制度只能严格再严格。曾经整批整批地毙过资料,那滋味是很难受的,意味着调查义工的辛苦劳动化为乌有。所以,审核工作同时也促进了调查前期的培训工作。我希望以后审核的时候请一些将要出去的调查的义工来参与,叫大家感性地知道,调查工作需要做到什么地步才能通过审核。

如果调查拿回来的资料是真实完整的,就可以在后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资料组,可以在整理资料上节约很多精力。

目前还有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是资助金额的确定,以后的调查中需要详细写明各项金额的组成,让资助人自行决定去资助那些部分。这点以前做的不好,审核的时候也没少为这个扯皮。以后会有改进。

第四、关于核查

从调查到历次的核查,希望对资料的处理基本是一票否决的,只要是一个人发现不实,就立即终止。

我感觉核查资料也需要一道“审核”,不能直接发给资助人了事,尤其是对于资助金额的建议部分。以前发现有核查回来学费疯涨的现象,给资助人的感觉不是很好。好在现在由于有资助版的建立,做资料版的义工会注意调查核查资料前后的矛盾之处,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资料组去查询,然后把调查结果一并发给资助人,而不是简单把有矛盾的资料发给资助人,资助人有意见就解决,没意见就糊弄过去。

但是这个纯粹人工的过程会有很多很多问题和失误,难以避免。论坛组对资料版的投入非常之大,以至于我感到资料版象一个黑洞,吸进去无数人力精力。不过网络组的人一直在努力,数据库会尽快出台吧!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网友看到希望之光那么多的失误案例,失望是肯定的,但请大家不要轻易绝望。希望之光从这些失误的例子,绝对不是得过且过,教训有,改进也是有的。虽然这个改进的速度还远远赶不上大家的期望。

感谢猩猩的当头棒喝,胡卯、贺兰等网友的理解。猩猩的话虽然听上去可能不是那么顺耳,这剂药甚至苦得叫人想吐。但是很多问题确实存在,只是猩猩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在上面加了一个放大镜而已。而且标了红。但是相信猩猩没有彻底绝望,否则他不会发这个帖子,而会选择静静的离开。

其实,资助人愿意思考,愿意说话,愿意告诉我们你们在想什么,希望我们再为你们做什么,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当然,资助人的愿望不可能一一实现,也请大家理解和原谅。有大家的支持,希望之光就永远有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2-13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贴winnie版: 从佳县等地区的失误案例看希望之光的进步和

最近看了一个例子很形象。观众在体育馆里看球赛,如果这个集体中的人都素质不错,坐着这时每个人都能很舒服地看球。但是如果这个集体有部分人破坏了规则,站了起来。后面的所有人都必须也站起来才能看到比赛,这个时候可能也许每个人也还都能看到,但是他们必须站着,这就增加了看球成本。这个例子是说,不诚信和无规则的社会,使整个社会运转成本增加。在助学的实际中,基层作假使调查成本和难度增加。loh失误的案例除去人为因素,这些也是部分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2-13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贴winnie版: 从佳县等地区的失误案例看希望之光的进步和

医生真有本事。

回头我搬几条到建议版去,没版权问题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2%

发表于 2004-2-13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贴winnie版: 从佳县等地区的失误案例看希望之光的进步和

绿野,这是熊的帖子,上次不小心丢失的,医生恢复的。:)
说起佳县,熊真是快百感交际了。佳县就好象希望的实验田,经验教训都多多。


第一、关于透明度。

应该让资助人知道,虽然我们已经尽力,但在这里认捐,仍旧是有一定的风险性的。也许会被外在的表象迷惑双眼。

这个我们已经在最新一次的发布贴中做出了简单的风险提示。

第二、关于调查

调查义工需要有农村生活经验,现在我再想去做初次的调查已经没有可能了。

这个是熊的印象吧,我好象没有看到成文的规定。义工只要符合规定,都可以进行调查的,只不过这个工作目前主要是调查组义工来承担。
这里有一个问题――目前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是调查义工不能来自被调查地区。以避免徇私舞弊的情况,但是实际上,当地人应该最了解情况,语言沟通也方便,他最容易判断出当地什么是贫困(这个在各地是有差距的)。那么一个来自陌生环境的人要熟悉溶入当地的生活,在短短的几天内几乎是不可能,他所作出的判断很可能就多少有些变形。

这里也需要解释一下,“不能来自调查地区”是指不能来自调查的县,我们认为只要不是本县,就基本上达到了回避的目的,而且基本可以解决语言障碍。
第四、关于核查

我感觉核查资料也需要一道“审核”,不能直接发给资助人了事,尤其是对于资助金额的建议部分。以前发现有核查回来学费疯涨的现象,给资助人的感觉不是很好。好在现在由于有资助版的建立,做资料版的义工会注意调查核查资料前后的矛盾之处,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资料组去查询,然后把调查结果一并发给资助人,而不是简单把有矛盾的资料发给资助人,资助人有意见就解决,没意见就糊弄过去。


这一点说的是,还不完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8 21:34 , Processed in 0.81056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