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04|回复: 11

奉旨发帖:在人生路上1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2-1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猪的记忆

  我其实并不特别避讳这个字眼儿。离家久了,逐渐连自己有时都忘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以至于有时候参加聚餐,还需要别人来提醒点菜的人少点禁忌食物。但如果被人以此动物开玩笑的时候,尽管明明白白知道人家是无心,心里多少还不由自主有些不舒服。想想原因,可能是来源于小时候被强化的应激反应吧。家乡的汉族人有句话:回民不吃猪,口口不离猪。这话虽然带侮辱性,说得却是实情,一点也不夸张。我们认为猪是最肮脏的动物,于是骂人时它就成了最恶毒最解气的话,在儿童和少年人中间就特别盛行,老人们是避讳的,他们在提到属猪的人时总是用申酉戌亥的“亥”字来代替这个字。老人们越呵斥禁止,孩子们越用的凶。可是这个字显然在骂汉族人时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我们大多会发现人家并不觉得是怎样大的污辱,但反过来,人家用这个字来回击我们的时候,我们却受不了了。尤其小时候都好斗,回族村庄跟汉族村庄之间的男孩们时常会发生集体战争,而在单独相遇的时候,就时刻准备着在听到某些词语时兵戎相见。
  
  说起来好笑,我们那里回族人称汉族人为蛮子,而对方却也似乎心甘情愿的接受了这样的称呼。我幼时印象中的“蛮子”一词要比现在大家通常的理解多一个含义,就是不光指野蛮不开化,还指不干净。在我想来,这种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有些颠倒的称呼,在我少年时代身处的地域环境里,竟是很有道理的。你看,在农村里,回族人因为宗教的关系,都较勤勉,爱干净,更重要的是他们心眼儿灵活,能言善辩(我算是个异数吧,生性木讷),喜欢经商做买卖,于是相对要富裕一些。
  
  在我家乡,回汉村庄的人们之间虽不多来往,但相处得还不错,有的甚至交情莫逆。一如我现在跟汉族人也一样相处融洽。有时候会有汉民过来卖菜,卖西瓜,大人们集体的时候一起劳动,都是熟识的,他们之间也会肆无忌惮的开玩笑。而且从外祖母那里听来的故事,在民国兵慌马乱的年月,一会儿汉人军队进来,要杀回民,一会儿马家军来了又要杀汉人,回汉群众是互相保护的。她反复提起一个汉族长者,大概跟她父亲关系很好,有次兵来搜杀回民,他们全家都藏在那个汉人家里,跟那人的家眷混起来躲在里屋,那人在外面周旋,终于渡过难关。
  
  可是我不知道相邻村子的回族男孩和汉族男孩之间为什么总有那么大的仇怨,动不动就开起仗来。小时候我们喜欢成群结队的在月光下跑出去(因为白天打架会有大人干涉),到田野里叫骂汉族小孩,或者对方跑出来叫骂我们,于是两队人稀里糊涂的就打起来。最流行的方式是两边各找掩护的地方互相扔土坷垃石块,然后有一方率先冲过去,近距离乱打一通,总有人头破血流哭爹喊娘。我已记不得每次都是怎么收场的,反正获胜后都会唱着儿歌回家去。第二天再聚集到一处各自口沫横飞的讲述自个昨夜的战绩,然后商量下次怎么对付对方。
  
  不幸的是,男孩间的敌对竟也波及到了无辜的动物。因为回汉的村庄相距不远,夏天时还好些,冬天时田野里空旷起来,汉民的猪会跑出很远去觅食。偶尔就有倒霉蛋误跑进回族村庄了,这时候它们悲惨的命运也就开始了。我记得最清晰的一次,有只猪跑了进来,小孩子们鼓噪起来,拿着土块棍子什么的再后面穷追不舍,可怜的猪不熟悉地形,左冲右突也逃不出去。我们一群四、五岁的男孩跟在后面追打,大家兴奋得直嚷嚷,还有好多大人站在门口看热闹,也不管。戏剧性的一幕在这时出现了,那只猪跑着跑着,可能是发现前面有人挡着还是怎么回事,忽然停了一下,它这一停不要紧,我表哥当时冲在最前面,一下就冲到猪身上了。猪一惊吓,又窜出去,我表哥被摔个屁股墩,也吓得哇哇大哭。我们先是一愣,然后也顾不得再去理会那只猪了,一起大笑起来。我表哥又羞又气,哭得更凶了。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大家一看到他就问他骑在猪身上的感受,大人问他他就骂,我们一问他就追着打。不过,这只猪倒是因祸得福,捡了条命。多数情况下即使不被打死,也会遍体鳞伤。要是打死了猪,猪的主人家在村子外头发现了尸体,会找上来骂的,这时候村子里所有的人都装做不知道,谁也不说话。
  
  上小学的时候,同学还都是回民,到了中学,才知道即使是回民中学,我们也是少数民族。回汉的同学之间平时都有意识地避免说出猪字,尤其汉族同学更小心翼翼,即使是冲突时也不敢轻易对回族同学吐出那个字来。初三时那个同桌却是个例外,她喜欢用猪哼哼来攻击我,因为她爱说话,经常跟我说这说那得到的回应通常都是一声“嗯”。但是我居然也容忍了,因为她除了有些任性外人很漂亮,因为她父亲出车祸去世了,因为她跟我一样善良。我倒现在也仍然保持着不耐烦的“嗯”的习惯,也仍然保持着容易被美色和善良迷惑的习惯。:)
  
  如果较真起来,回族对猪的这种态度,是来源于古兰经的,要再往前追寻,还要上溯到犹太教的传统。但是我的恪守这种习俗的原因,却跟宗教无关了。因为我上高中时就不再是宗教徒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于这种习俗甚至是无所谓的态度,但离乡越久,越为它的传统所吸引,就越愿意回归那种生活,甚至变本加厉,把那些戒律当作克服人性弱点的有效手段。就像我现在对我的民族和他们的历史和他们生活的区域的历史,以及他们的宗教的浓厚的兴趣,与宗教本身也没有多大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2-1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旨发帖:在人生路上1

/

呵呵

刚发现俺的动员工作做的一流啊,嘻嘻

偶在做出行的准备,等回来了,好好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24.5%

发表于 2004-2-1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旨发帖:在人生路上1




  连队里有几个战士也是回族的,每次吃饭就他们z坐在角落里,吃同一个锅里单独做的饭菜。我们当然不会故意去犯宗教的禁忌,只是营门口小店里大妈恨恨地骂她的儿媳时总是“杂毛子!”我知道那一定是用猪来解气。

  没有问过这两个战士的内心感受,只是看他们和别人之间有意无意的距离,觉得他们或许会在心里抱怨为什么生为回人呢?即使是在斋月,他们也并没有因为连队特许他们去寺里而多些什么欢快的神色。

  宗教的信仰是个复杂的问题,对于一个平凡而简单的人来说,就象注定了今生难以解套的枷锁,带着宿命的色彩。

  “贫穷也是。”我们连长就深有感触地说:“我从小就觉得没有自信和自尊。就连唯一的门门考试第一的成绩也不能有丝毫抵消我心里的自卑。我穿着露脚髁的哥哥穿过的裤子走进教室的时候,总觉得全班同学的眼睛都在盯着我。我把头低下尽量不去理会,可是头上也象被几十双目光穿了洞……”

  路遥的小说里,主人公每到吃饭时间就一个人躲到远远的山坡上,听着肚子咕咕的叫声忍耐着艰难的每一天。后来,班里最漂亮的女生惟独钟情与他可他却怎么也难以跨越心里深深的自卑还是没有接受那纯洁的爱情。

  在帮助这些贫困的孩子的时候,我不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只是贫困不是宿命,落后也不是宿命,让他们有上学的机会或许不能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先现状,但可以改变心灵,不至于让宿命的枷锁牢牢锁住自由的心灵而枯萎凋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2-1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旨发帖:在人生路上1

向解放军致敬!
钟尘兄西北人还是在西北当过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2-1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旨发帖:在人生路上1

“但可以改变心灵,不至于让宿命的枷锁牢牢锁住自由的心灵而枯萎凋零。 ”

呵呵,这个说得大了,怕是心灵不太容易去改变
但至少可以让一个人懂得多一些,知道什么是勤奋什么是基本的对什么是基本的错,也就算是好的了。

某次坐公车,有人竟咳嗽完直接将痰吐到地上,一个车厢的人啊。我在不远处看了看他,他一脸的自若,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很想知道回民对猪与犹太人有什么关联?楼主能说说吗,很感兴趣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24.5%

发表于 2004-2-1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旨发帖:在人生路上1

向解放军致敬!
钟尘兄西北人还是在西北当过兵?




  向贺兰山阙致敬!

  我是西北人,曾在你们宁夏服役。营区旁边就是回民村,我们营长也是回民。对我最好的老大妈也是回民。

  在连队时间久了,胃就不好了,经常去大妈家煮面吃。印象最深刻的是回民从来不喝白水,浓浓的茶加一大把白糖,在炉上一直煮着。还有喷香的列巴,比著名的哈尔滨大列巴好吃。还有啊,开斋时候,很多好的吃的东西连名字都叫不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24.5%

发表于 2004-2-1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旨发帖:在人生路上1

“但可以改变心灵,不至于让宿命的枷锁牢牢锁住自由的心灵而枯萎凋零。 ”

呵呵,这个说得大了,怕是心灵不太容易去改变
但至少可以让一个人懂得多一些,知道什么是勤奋什么是基本的对什么是基本的错,也就算是好的了。






  不记得在哪本杂志上看的,感叹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里那一个历经文革、生活破碎的原上海贵小姐,依然保持着喝下午茶的一贯。而且,是那种自己烤面包、煮原味咖啡那种正宗下午茶。贫困的时候,她可以从容地在煤炉上烤……

  “基本的对错”并不是文化知识的功能,相反,才高八斗的人就能只是坚持正确吗?倒是淳朴的乡人更能坚持朴素的道德和良知。一个人不管怎么样他都是要生活的,生于贫困并不是错误,如何面对贫困才更重要。学习文化的重要功能便是学习生活,学习生活的方法。简・爱是贫困的,可她让我们肃然起敬;张美丽是贫困的,可我们依然觉得她美丽非凡。

  至于不良的生活习惯,自然和贫困相关,可如果条件许可,谁不想干净整洁?个人陋习和整个社会有相当关系,并非只在偏远地区仅存,难道城市里痰迹斑斑只是民工所为?在海原那样的地方要求每日洗澡,恐怕更会被人鄙视吧?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2-1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旨发帖:在人生路上1

呵呵,钟尘的回复很快哦

我的那个例子或许不够恰当。但,我并没有说贫困有什么错。相反,我很同意你的观点。

个人陋习如何跟整个社会有关?这个我似乎不太理解。陋习是个人的,自然关乎个人,如何能够推卸到社会呢?

个人陋习与贫困并不相关。只与个人相关。而且,我并没有说我例子中的人是贫困的。

而我想说的,并非只是个人陋习。

倘若一个人不知道勤奋可以进步,那么他如何会勤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2-1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旨发帖:在人生路上1

钟尘兄是在宁夏南部服役吧?我看你说的列巴我都没听说过,也许具体的吃的对应的上,但名字却不知道了。是在中卫?听说中卫话挺有个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2-1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旨发帖:在人生路上1

“但可以改变心灵,不至于让宿命的枷锁牢牢锁住自由的心灵而枯萎凋零。 ”

呵呵,这个说得大了,怕是心灵不太容易去改变
但至少可以让一个人懂得多一些,知道什么是勤奋什么是基本的对什么是基本的错,也就算是好的了。

某次坐公车,有人竟咳嗽完直接将痰吐到地上,一个车厢的人啊。我在不远处看了看他,他一脸的自若,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很想知道回民对猪与犹太人有什么关联?楼主能说说吗,很感兴趣哪


因为伊斯兰教来源于犹太教,犹太人禁食猪肉,穆斯林也就跟着禁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9 05:48 , Processed in 0.11518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