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123|回复: 8

去往巴松错。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2-24 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从拉萨去林芝的路上,在工布江达向北一拐,走上了一条尚未修好的艰难曲折的路,通向巴松错,仅仅只有42公里,三菱越野也要走5个多小时,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2001年8月14日到17日我们沿北线去了西藏的林芝,然后又沿南线顺雅鲁藏布江从西藏文明的发源地山南地区回到了拉萨。当时,北线拉萨到林芝的柏油路刚刚修好,一路上沿途风光美不胜收,尤其是清澈碧绿的尼洋河更是令人心旷神怡,坐在车里看着青山绿水白云逶迤而过,特别的有感觉。但当我们走上去巴松错这条艰难之路时,这种道路的区别带来的差异是巨大的:土石路犬牙交错、狭窄的路基许多地方只能一车通过,一边是高高的山梁,一边是悬崖,深深的沟底有一条绿色的溪流在奔腾而去。照片上右侧的像路的地方就是路。路正在修,但是何时能修好可不得而知,在这里修路也极难,资金困难,材料供应困难。只有三三两两的人用最原始的方法,肩扛背抬些石头和沙土之类的材料,根本就看不到水泥之类的东西。进度缓慢可想而知。
    我和微笑的鱼、上海IBM的一个MM、北京的一个GG合租了一辆三菱帕杰罗,司机师傅叫达瓦(藏语月亮的意思),黑瘦黑瘦的,看上去有六十岁,实际上只有四十出头,会汉语,不流利,少言语但很厚道很老实,典型的藏族同胞。
这条路实在难走,也少有车进去,中间会过几辆拖拉机,估计是修路的,我们必须将车停在一个相对开阔的地方等对方走过,我们再走,因为路只有一车左右宽,而且全是石头。中间有段路相对平坦开阔些,算个小平川吧,有藏民种植的青稞,有草甸子,更有原始牧养的牛呵羊呵马呵什么的,它们自由自在的吃着草,甩着尾巴,一幅安闲平静的场景。还有一个猪妈妈领着一大群猪娃子(大约有十几个吧),在路上慢慢的走,好清闲放松的样子,我们车开过他们身边,猪娃娃受了惊吓,撅着白腚拼命奔跑,那付小样让我们大笑不止,好开心啊。有时我们要在小溪水中穿过,我们便和欢腾的小溪一样欢唱着、眼瞅着车轱辘掀起水花,“哇”的一声飞过,很夸张的。有时要穿过不知深浅的水坑,水很浑浊,是雨季流下的,达瓦很勇敢,三菱吉普从未含糊过,“唰”的一声就冲过去了,我们三位女士总是要忍不住大呼小叫,这似乎让司机达瓦更勇敢。有时要会车,我们必须要找一个稍宽阔的地方等对面的车过来才能走,有时会等很久。路上还有塌方、滑坡等险情,如果碰上了会极度危险,因为没处躲藏,边上就是滚滚的河水,看不到底,而且水势也很大很复杂。方便一下都需要找个有灌木丛的斜坡,手拉着树枝尚可。但一路的景色还是让我们忘记了所有的危险,陶醉在这远离人间的自然景色中。

/

[url=forum,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p=186031#186031:36qq9ccp]大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 更多美景 ------gt; 请点击[/url:36qq9ccp]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2-24 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往巴松错。

2
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我们来到了此路上唯一的一个小水电站。西藏这样的水电站很多,主要用来照明,但电压不稳,灯光忽明忽暗。夕阳将金色的光芒洒向大地,迎向夕阳的山体变的金黄,而背光的则幽暗下来,天依旧是澄蓝的天,云依旧是洁白的云,层峦叠嶂、群山绵绵中这个小水电站占尽了风光,清清的水奔腾而来,溅起一排飞沫,回头亲吻了一下涌来的瀑水,然后就扬长而去……
从拉萨到林芝海拔逐渐降低,此处的海拔也就是三千米多一点吧,但周围依旧可以看到青山之上的雪山帽.
林芝号称西藏的米粮仓、大氧吧,此话一点不假。海拔的降低,水系纵横,使得这里充满绿色。原始森林,几千年的巨树,她所拥有的简直让你难以相信。没有到过西藏的人,一听说西藏二字,就马上联想到荒凉、雪山、人烟罕见,但看到人间最后一块净土的美丽风光时,往往不相信这里就是西藏。我们也一样,去了西藏才让我们改变了许多对西藏的认识和成见,而且深深地被西藏的一切所震撼所激荡所鼓舞,西藏是这样的美丽,这样的神奇,这样的充满诱惑,就象一个作家所写的那样“西藏是一种境界”。
西藏的诱惑自然与山水有关,更与那方圣土上所繁衍的文化,那神秘的宗教,那虔诚的教徒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2-24 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往巴松错。

3

错高湖,藏语中名为巴松错,意为绿色的水。距拉萨396公里,离国道318线为42公里,为红教著名的神湖。该湖海拔为3200余米,湖长为15公里,宽为3公里,总面积为37.5平方公里。湖水均深90米,最深处达160米。湖水清澈,四周雪山倒映其中。湖周原始森林密布,植被种类繁多,且有多种国家级野生动物栖息于此。湖心岛上有错宗工巴寺,建于唐代末年,殿供莲花生大师,每年藏历四月十五都有不少的信徒来到这个著名的红教神湖转经观湖。
在我们经过那艰难的42公里之行以后,头顶着漫天繁星我们来到了巴松错。那一天是个农历的六月二十六,漫天的星星仿佛伸手可摘一样。久违了的银河在这里清亮的从头顶划过,潺潺的山涧溪水,清清的山风,还有那无数的虫鸣在星光的幽暗里清唱低吟,你的心也象这寂静的幽谷,感受的全是来自天籁的声音。
用竹筒接下来自山上的雪水洗去那一脸的风尘和疲惫,这里山高人稀,我们住在了一个拉萨某机构开在这里的唯一一个小宾馆里,就在湖边上,隔着树丛可以看到幽暗的湖水,但风很轻,听不到湖水涌动的声音。宾馆是散落在湖边坡地上的几栋两层木屋,样子是有些西洋的风格,不是藏式,木地板走在上边吱吱扭扭的,床单很白,有卫生间但没有自来水,用水要去园子里接竹溪水。现代都市的人来西藏,往往会感到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极为不方便,但这些却不能破坏这些热爱西藏,怀着无限向往来到这里的人们的情致。
在那万籁俱寂的夜晚,在那漫天星星的注视之下,在那小虫的呢喃叫声里,经过一天疲劳的我们终于美美的睡着了。睡梦中一声又一声清脆的鸟鸣将我们唤醒,这是在哪里啊,啊啊是了,这不是在巴松错吗?!这是巴松错的曙光,我的第一个念头是快快起床去湖边看日出,可别错过了湖上日出的美景。按奈不住激动的心,顾不得洗脸,穿好衣服就往外跑,害怕迟了太阳就出来了,就看不到巴松错的日出了。
顺着一条小土道,顾不得看路边那美丽的野花,也不知方向对不对,反正凭感觉就是赶快来到湖边,看到湖心岛,看到太阳从湖中冉冉升起。还好我的判断还算正确,几分钟之后我在树丛之中看到了湖心岛,以及湖边的一个简易的小码头。我顺着下坡冲了过去,湖边有一个一人多粗的大树,正好它充当了我的三脚架,我把相机在上边支好,调整好角度和数据,就专心等待太阳的笑脸了。
黎明中的巴松错是那样的端庄娴静,一如那端庄娴静的少女。湖水四平,静静的洇入那青山的绿色中,绿色的湖水绿色的山脉,我的心也因着这绿色而变的格外平和娴静。只有那小鸟不时的打破这寂静,唱出那最动人的歌声。
当我在拍日出时,就我一个人呆在这湖边,那种寂静和平的场景让人忘却了时间和一切。那时我即不感到孤独也不感到寂寞也不害怕,反过头来回想,也许就在那密密的树林里,正有几双幽蓝的眼睛望着我也未可知,也许我会成为它们丰盛的早餐。因为周围人烟极为稀少,到处都是原始森林,也是西藏棕熊、雪豹、野狼等野兽的出没地。
当我拍巴松错清晨那幅照片时,听到从湖上边传来的几个人的呼喊声:‘有人吗?过河喽’,我在下边也跟着喊:‘要过河喽’,那些人当时一定是下了一跳,‘怎么这里还有个仙女吗’。这是六七个来自广洲的游客,昨天和我们一起住在了湖边宾馆,到达的时间也相仿,因为旅行的路线基本是一样的吧。寂静,瞬间被打破,一切依然和谐美丽。我们将手做喇叭,对着湖心岛大声吆喝,‘来人哪,有人过河了’,纯粹江南摆渡的情景,然此湖而非河也,但这并不矛盾,表达我们的意思够了,因为一会儿就看见两个人牵着缆绳过来了。在如此平静的湖面上,她们(我们判断是两个尼姑)那自然纯真的摆渡方式让我们感叹,而且她们与青山绿湖构成的画面是如此美丽和谐也让我们惊叹不已。
在我们摆渡时发生了一个极为危险的镜头,当时没感到怎么样,但过后想想挺后怕的。我们的‘艄姑’(相对于艄公)的确是两个很年轻的尼姑,20岁左右,她们是用手牵着一根足有5厘米粗的钢缆,划着一个简易的木筏子过来的,这就是摆渡的工具,我们感到这工具很好玩,别有风格。我第一个就迈上了木筏子,因为湖水中有着大量的微生物,因此水很绿,看不到底,我们也没感到水有多深。后边上来几个小伙子,还有一个姑娘,小伙子们对艄公一职遥遥欲试,因此没等大家上去站稳就急着拉动了缆绳,木筏子很快就动了,但是不是朝前动,而是打起旋来,这一转动缆绳起了个拌子的作用,几乎将人从筏子上扫下去,吓的女士大呼小叫,倒是艄姑镇静自若,很快控制了局面,几个艄公乖乖的交出帅印,老老实实的让两个尼姑将我们摆渡过去,等回来看到湖边一个简易招牌上介绍巴松错,平均水深90米,便有人哈冷气了,后怕吧。
湖心岛大约有是个100多米见方的圆形岛,岛上只住着3个尼姑,唯一的建筑就是错松工巴寺。岛上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更为奇妙的是与尼姑为伴的尚有一只小鹿,这只小鹿从我们上岛开始就一直跟着我们。大家一起逗弄它,它就往你的身上扑,吓的女士又叫又笑,一时成了我们的明星。尤其我感到它特别喜欢我,一直跟着我,我还和它拍了好几张合影。
从湖心岛望四周看仿佛到了一个绿色的世界,四周山上是密密麻麻、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倒映在湖水之中,天是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五色经幡又平添了这里的宗教的神秘气氛,湖水静静的犹如一面绿色的宝镜,让你忘记了时光的流失、时世的纷争,一切的一切是那样的和谐恬静美丽,构成了巴松错至纯至净的图画,让你浑然忘我,犹如世外桃源一般。
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湖心岛,回味着这里曾有过的红教历史上的辉煌时刻,莲花生大师曾经在此修行过,还有许多许多别的名极一时的活佛,在西藏的历史上也是不容小视的,而今一切仿佛都走向了没落,只有如此年轻柔弱的三个女子在这里点燃青灯和香烛,供奉着他们心中的佛,倒是巴松错的美丽景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行者来这里观光朝拜。我不知道作为一个汉人不信神信鬼是值得庆幸还是悲哀,到了这里我的眼中看到的只是那亘古不变的高山流水、江河湖泊,也许只有这才是永恒。上帝也好,佛也好,到底是人们心中的一个偶像,人心这个东西是最靠不住的。
走在湖心岛,这些来自城里的年轻人,手里拿着摄像机,脖子上挂着照相机,腰里别着手机,模拟的淘汰了用数字的;嘴里嚼着口香糖,抱怨着不能用手机将这里的美景马上告诉远在千里万里的亲朋好友。然而岛上的两个年轻的尼姑她们那黑里透红的脸蛋上质朴的笑容,那与世无争的一脸从容,让我感到也许不是她们缺这少那而是我们缺少了太多的东西。我不知道在这个人烟极度稀少的小岛上,她们是如何度过那漫长而寒冷的冬季的,真的是佛在支撑她们忍受这种孤灯清影的生活,忍受这份寂寞和孤独,三个姑娘就这样侍奉着众神众佛?西藏的冬天该多么寒冷,也许还会出现粮食断顿的现象,虽然这里是那么美丽,然而在这里生存依然有着难以想象的艰难。也许宗教的力量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威力,让一个凡人在通往天堂的路上能够放弃一切,克服一切艰难困苦,而这就是信仰,我为我没有这样的信仰而悲哀。
我们上岛不用买门票,摆渡也是义务的,据那个陪同老广来的导游讲,这三个尼姑的生活全靠来朝圣的人的供养(也就是汉人讲的布施,说供养是对僧徒的敬意),另外,尼姑也自己采撷树枝、种些蔬菜青稞等用来贴补生活,因为到这里来的人很少,所以供养也就少多了,不象拉萨的布达拉宫或大昭寺等那么香火旺盛。本来我进门时就放在菩萨前的圆盆里五圆钱,听导游这么一讲,又赶快放了十圆钱。
漫步这青山绿水环绕间小巧玲珑的仙岛,盛开的格桑花、牵牛花、旱金莲绚丽的展现着在内地难以看到的娇艳和灿烂。是的,来了西藏才发现西藏的花开的是格外的大,颜色也格外的鲜艳,原来总感到西藏空气稀薄,什么也会长不旺盛的。等来了西藏才发现自己的感觉真是大错特错,高原的人民不仅爱花,而且花也有心,长的是朵儿大色儿艳,美丽的让人吃惊。有趣的是岛上有一棵老桃树的中间长出了一棵松树,二者融为一体但枝叶却依然是松是松桃是桃,且长的郁郁葱葱。虔诚的藏人在旁边的一个巨型鹅卵石上刻上六字真言,提醒人们到此别忘了吟咏真言,以示对这一象征佛祖显灵的圣树的崇敬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2-24 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往巴松错。

巴松错湖心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2%

发表于 2004-2-24 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往巴松错。

一种与印象中全然不同的美

可以直接贴出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2-24 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往巴松错。

巴松错的清晨很美,是我记忆里最宁静的一个早晨。香巴拉!我把图片直接贴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2-24 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往巴松错。

太美了。风景美,拍的也好。
这颜色都显得特别浓郁,深厚。画面纯净、平和、宏大。
恐怕只有那些地方才有这样的感觉
不虚一行呀

也 欢迎 微笑的鱼 常来坐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2-24 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往巴松错。

林芝的尼洋河,一条绿色的河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2-24 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往巴松错。

其实是风景好啊,有时端着相机呀镜头里都是图画,当然也谋杀了不少胶卷哦:)
西藏的阳光有照亮你心底的感觉,最感动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那里是动物的天堂。
回来后再听郑钧的《回到拉萨》,才体会到那里面蕴涵着深深的感情。
“我美丽的雪莲花
纯净的天空中有着一颗纯净的心
不必为明天愁也不必为今天忧
来吧来吧我们一起回拉萨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想念西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9 05:21 , Processed in 0.17989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