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21|回复: 10

扬州五亭桥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3-11 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看不?

春天来了,快来玩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3-11 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五亭桥

再一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3-11 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五亭桥

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之一,因为形状象一朵盛开的莲花,又称莲花桥。

    乾隆南巡时曾感叹它象 北海琼岛春阳之景,这就点出了该桥是借鉴北京北海之景。该桥受北海五龙亭影响很深。因无北海水阔,工匠别出蹊径、将亭、桥结合,形成亭桥,分之为五亭,群聚于一桥。桥身建成拱卷形,由三种共十五个不同的卷洞联系,这样就在厚重的桥基上,安排了空灵的拱卷。桥基雄威,桥亭秀美。

    如果说瘦西湖象一个婀娜多姿的窈窕淑女,那么五亭桥就象一朵五朵莲花组成的腰带紧束着瘦美人的腰肢,更显出她无比迷人的风姿。配上附近纤细的白塔,一横一竖、一白一彩,水中倒影涟漪,别具风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3-11 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五亭桥

再一个:

      瘦西湖在全国园林中独树一帜,五亭桥又是瘦西湖的标志,在全国园林中有一席之地。其最大的特点是阴柔阳刚的完美结合,南秀北雄的有机融和。该桥建于莲花堤上,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巡盐御史高恒所建,是因为建于莲花堤上,还是因为形状象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它又叫莲花桥。

    据说,乾隆南巡到此曾感叹它象琼岛春阴之景,这就点出了该桥是借鉴北京北海之景。确实,该桥受北海五龙亭的影响很深,五龙亭五亭临水而建,中日龙泽,重檐下方上圆,象征天圆地方;西为涌瑞、浮翠,涌瑞为方形重檐,浮翠为方形单檐;东为澄祥、滋香,澄祥为方形重檐。五亭皆绿琉璃瓦顶,亭与亭之间有石梁相连,婉转若游龙,另龙泽、滋香、浮翠三亭有单孔石桥与石岸相接,珠栏画栋,照耀涟漪。

    扬州五亭桥无北海开阔水面,当然无法把五龙亭照搬。但聪明的工匠别出蹊径,将亭、桥结合,形成亭桥,分之为五亭,群聚于一桥,亭与亭之间以短廊相接,形成完整的屋面。桥亭秀,桥基雄,两者如何配置和谐呢?这里关键是如何把桥基建得纤巧,与桥亭比例适当,配置和谐。造桥者把桥身建成拱卷形,由三种不同的卷洞联系,桥孔共有十五个,中心桥孔最大,跨度为7.13米,呈大的半圆形,直贯东西,旁边十二桥孔布置在桥础三面,可通南北,亦呈小的半圆形,桥阶洞则为扇形,可通东西。正面望去,连同倒影,形成五孔,大小不一,形状各殊,这样就在厚重的桥基上,安排了空灵的拱卷,在直线的拼缝转角中安置了曲线的桥洞,与桥亭自然就配置和谐了。难怪后人把桥基比成北方威武的勇士,而把桥亭比做南方秀美的少女,这是力与美的结合,壮与秀的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3-11 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五亭桥

还有:

建造在瘦西湖上,好象湖的一根腰带。因此桥横在莲花埂上,而桥的外形又似莲花,所以也称“莲花桥”。
    五亭桥是巡盐御史高恒所建。桥的造型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桥下列四翼,正侧有十五个卷洞,彼此相通。每当皓月当空,各洞衔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倒挂湖中,不可捉摸。正如清人黄惺庵赞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唐杜牧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3-11 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五亭桥

再转一篇:
诗意扬州             来源: 且听风吟 作者: 清月寒影


    听过“隋炀皇帝看琼花”的美艳传奇,读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隽永诗行。可扬州在心头仍如泼墨山水般氤氲。游一游“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扬州成了心中的一大夙愿。今年终于有机会一睹她的风情万种的容颜。

  漫步瘦西湖,那碧幽幽的湖水,那情依依的垂柳,那古朴朴的亭桥,让人怦然心动。喜欢瘦西湖并不是因为她比西湖灵秀清丽,也不是它比玄武湖精致妩媚,而是她的轻逸如梦,诗意阑珊。它不象西湖载承历史的沉厚与凝重,她没有秦桧王氏的千古长跪;也不如玄武湖那般哀怨忧伤,她没有莫愁姑娘凄惶的清泪。我实在不是个深刻的人,不想去深究它往昔的繁华逶迤。曾经夜夜笙歌,霓裳飞舞也好,曾经醉死梦生,钗裙摇曳也罢。我只想去品读瘦西湖中的故事与诗韵。

  在瘦西湖边伫立,细细长长的河道蜿蜒曲折。清风拂过,柔波荡漾。夕阳的余晖撒在粼粼波光上,宛如点点碎金闪烁。两岸三步一桃五步一柳 ,让人浮想联翩,眼前浮现“桃红柳绿柳絮飞”的烟花三月草长莺飞的早春美景。

  正恍惚间,同伴拉着我快步登上五亭桥。导游正兴致勃勃地介绍:据说这里是扬州盐商和地方官员为迎接乾隆皇帝仿照北京北海公园的景色而建。五亭桥仿照北海的五龙亭,但扬州的工匠别巨匠心将桥亭融为一体,桥上置亭。亭下为桥。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赞誉它中国最秀美的桥,桥上五亭显南方之秀,桥身显北方之雄,南北两种风格巧妙融合。旁边的白塔据说是一夜之间用盐堆成的。传说当年乾隆皇帝来游历瘦西湖欣赏了这里珠帘翠幕,烟柳画桥的景色后留下一句“很像北京北海的景色只可惜差了座白塔”的龙言,于是扬州的盐商为了弥补皇上的遗憾连夜用盐造了座假的白塔,等皇上走了之后再改建成砖塔。这个有趣的故事也反映清代扬州盐商的富有,连乾隆也曾感叹:“扬州盐商财力伟哉” 。

  举首瞻望五亭桥。五座飞檐长亭在风雨中飘摇千年,宛如敦厚老翁在无言细诉历史的沧桑。是轻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姜夔?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名” 的杜牧。是“千帆相竞,醉看琼花”的隋炀皇帝亦或是儒雅风流,金口玉律的乾隆皇帝?亭无言,桥无言。诗人和皇帝早已被岁月轻掩,唯有故事和诗篇在斜晖脉脉里被千古传诵。

  暮色渐浓,清月如钩。“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朝诗人徐凝嗔怪的诗行里满是赞誉。名满天下的扬州月夜皆因二十四桥。驻足桥上,黛黑的倒影飘悠在静静的湖水里与水中月影相依相映,更显得清幽空灵。“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陈小奇的的《烟花三月》从远处传来,温婉缠绵,如玉髻高挽的玉人如诉如泣的箫声。我不禁想起了杜牧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俯瞰全湖,青山依旧,秋水依旧, 音律依旧,恍若隔世。心忍不住沉醉,在诗意中沉醉,在瘦西湖沉醉,在扬州沉醉!

  扬州是一首诗,一首缱绻的诗。徜徉在瘦西湖,多想化作诗中片羽,留作千年的飞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3-11 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五亭桥

有没有想来扬州玩的? 嘿嘿,口水流多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3-11 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扬州五亭桥

有没有想来扬州玩的? 嘿嘿,口水流多长了?


你在扬州么

我去年元旦去过那里哦
早知道,找你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3-11 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清远

扬州五亭桥

很喜欢瘦西湖,有机会还去,何况猴子和林妹妹都在扬州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3-11 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五亭桥

林妹妹是谁?!

呵呵,来扬州我可以做导游,不过只限于在休息日,而且我不加班的情况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5-6 01:27 , Processed in 0.1680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