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rl=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p=133318#133318:3l76nndj]陕西地区更多信息汇总,请点击[/url:3l76nndj]
-
照片一: <!-- l --><a class="postlink-local"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21220">viewtopic.php?t=21220</a><!-- l -->
照片二: <!-- l --><a class="postlink-local"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21171">viewtopic.php?t=21171</a><!-- l -->
随笔一: <!-- l --><a class="postlink-local"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21341">viewtopic.php?t=21341</a><!-- l -->
一、整体情况简介 :
1:本次佛坪复查共历时两天,
2004年4月3日和4日(不包括路上的时间和旅游的时间)。由网友微笑的鱼、钟尘和义工细雨绵绵和无锚之舟进行。
四人两天共访问了36家53人(其中复查49人,新资料4人)
其中细雨与钟尘两天共去了19家,27人(其中新资料4人)。
其中微笑的鱼与无锚之舟两天共去了15家,23人.
其中无锚之舟与钟尘两天共去了2家,3人。
原计划访问50人,本次完成49人,未完成复查1家,1人。由于时间和路程关系,岳坝乡草岭村一组的周远梅家的访问未进行家访,甚憾。
2:关于学校名称:
当地人喜欢把各类学校都称呼为**学校,比如:陈家坝学校、郭家坝学校、栗子坝学校、岳坝学校。这其中,陈家坝学校和栗子坝学校有小学一年级到初三的完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体系,而郭家坝学校和岳坝学校只是完小(其中郭家坝学校由于洪灾后将高年级学生全部转到陈家坝学校,后来复校时六年级由于就要升初中了就没有回到郭家坝上,所以目前只有一到五年级)。而让大家混淆的陈家坝中心小学和岳坝中心小学的称呼实际上是一种行政上的称呼,实际上学校和中心小学是一个事物,但理论上中心小学还有管理本乡(镇)其他小学的任务,所以内涵上还是有些不同的。
3:关于问题案例(申明:只代表本次复查人的个人观点和个人建议):
按问题性质的不同分三种情况:
一是失误案例,是指情况严重失实,资助对象家庭富裕,有欺骗希望之光嫌疑的案例。本次复查共发现4例。
由于佛坪的不少家庭是由于洪水灾害导致家庭贫困的,而这其中有些家长实际上很勤劳能干的,所以经过将近3年的重建和政府的扶持及其他慈善机构的帮助,家庭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这部分孩子数量还不少,建议根据转好的程度讨论一下哪些该终止资助,哪些该继续资助一到两年。
二是条件转好,建议停止资助的个案,共5例
三是条件转好,建议继续资助,当应密切注意家庭情况变化的,共3例
4:原资料的其他一些小的错误
原资料中的 岳坝乡草林村 应该为 岳坝乡草岭村
王CP和王CQ的性别错,他们两是女性
岳坝学校的部分孩子的年级错,具体参下面
细雨绵绵和钟尘部分:
退耕还林后,当地主要以种植枣皮树、黄姜等经济作物主,但枣皮树的成长期需要8-10年,而黄姜近年来价格不断下滑且不稳定。多数村民还以外出打零工、采石头为家中增加经济收入。
当地由于6.9洪灾,所以大部分家庭十分困难,但经过2年时间,国家及各地的资助,情况已明显好转。
退耕还林之后,当地的特产,木耳、香菇已经不能再养植了。前两年,上级引导农民种植黄姜,可是从去年开始,就连当时定点的厂家也开始从湖北收购黄姜,以致当地的黄姜价格别说是当初定的1元1斤的保护价,就连0.5元1斤的低价也无人收购,只要是因为当地的品种“品质太差”。而且,“6・9洪灾”冲毁了非常多家庭的黄姜田,致使许多家庭现在不但没有收益,当初种植黄姜的贷款反而家庭难以短期还清的负债。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tianshannet.com.cn/GB/channel162/247/252/200403/09/70089.html">http://www.tianshannet.com.cn/GB/channe ... 70089.html</a><!-- m -->
村民的另一项收入还来自一种当地叫“枣皮”的树的果实。“枣皮”学名“山茱萸”,俗名“药枣皮”,是我国传统珍贵的中药材。但枣皮树需要成长8-10年才能开花结果,现在能产生收益的树都是多年前栽植的。虽说佛坪是国家山茱萸生产基地,可短期内种植难以收益,无法增加村民收入。
从对付目前生活来看,多数男劳力要么在本地打零工挣些零用,要么外出到城市里打工挣钱养家。洪灾致使田毁地失,很多家庭几乎没有粮食吃,全靠时常采购维持。退耕还林补助的粮食,一些村子是按照“粗粮(没有脱粒的稻谷)”兑现的,另一些兑现的是大米和面粉。不过这些粮食都远远不够维持生活,收入里又得减去粮食消费的开支,生活还是比较困难。
其他如栗子坝乡以采集山板栗增加收入(栗子坝学校学生的勤工俭学就是让孩子们去采集板栗)。岳坝乡的岳坝村申请成为了国家级的重点扶贫村,尤其是“6・9洪灾”以来,多数村民的房屋是政府出资修建或改建的,看起来还不错。陈家坝的一些家庭靠采石挖沙也能增加点收入。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当地学校都在向孩子收取“勤工俭学”的费用。一般小学生每人每年3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40元。大都是下半年有了板栗、黄姜等的收成之后收取。有的学校一再强调不收钱,只收东西;有的学校说家长觉得孩子搬不动,或是交钱更方便一些自己愿意交钱的,并不是他们要求的。对于为什么要收这项费用,在强调教育局有专门的文件和专人督促之外,都表示是因为学校办学条件差,经费少不得已而为之。
注:
1 当地习惯,“老实人”、“老好人”、“好人”,都是指智力低下、轻微痴呆、智障的人。
2 “田”是指河水可以灌溉的稻田;“地”是指不能灌溉的山坡地。
微笑的鱼部分:
来loh也有大半年时间了,对西部农村的贫困也仅有抽象的了解,所以这次有机会和义工一起参加佛坪复查,收益良多。贫困是实在的,可山里人的淳朴,善良,诚恳,热情的品质也如山里的清新空气,纯净自然,心生感动。
我和无锚这组复查了陈家坝镇的金星村、小郭家坝村和郭家坝村,岳坝镇的草岭村。只有草岭村一组的周远梅,因为时间紧没有复查到。
从复查情况看,6.9洪灾带给佛坪的影响很大,现在的河道变成了宽宽的乱石滩,稻田被毁,无法恢复,所剩耕地极少。为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改善,国家现在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原有的坡地耕种也全部还林,由政府免费发放树苗,然后根据树苗的成活率供给粮食。但是据村民讲,粮食发放落实情况不理想,实际上村民仍需自己花钱买粮的情况较普遍。
6.9洪灾后的三无户,如今由政府补贴和自己集资,基本都住进新建房屋,只是复查到的孩子家中很多还是家徒四壁,但整体情况渐渐好转。感受比较深的是郭家坝村,这里是扶贫模范村,远远看去,黑瓦粉墙,规划整齐,全部采用传统的土木结构,当地叫花房子。金星村整体情况也有好转,相比之下,小郭家坝情况最差。前年冬天新建成的郭家坝小学现在就座落在小郭家坝村。郭家坝小学目前只有1-5年级,6年级就转到陈家坝学校。
现在的岳坝镇是6.9洪灾后迁移到老镇上游地区,老岳坝镇子受灾严重,被废弃.。由国家拨款援建,新起的镇政府大楼有些气派,岳坝学校是台商捐资25万元新建,配备有电教室,并为家远的孩子提供住校。岳坝有很好的自然资源,据校长讲,县里正计划开发生态旅游。
在复查中,发现有几个孩子的父母被邻居介绍说是“老好人,老实人”,开始的时候我就理解为忠实厚道,后来才明白过来,原来当地人所谓的老好人就是指人半痴呆,我们其间真是费了番心思才悟过来。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过去近亲结婚造成的,也是无奈。但是他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可以的,我见到王QS的母亲(老好人)时,她正在艰难地打猪草,双手根本伸张不开来,笑笑地对我说,她知道我是来看她儿子的,很谢谢我们。王QS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今年上5年级了,我和她妈妈说话的时候,无锚就坐在门口和孩子闲聊,问到村里其他受助孩子的家庭情况,孩子很认真地介绍了些情况,后来再我们的复查中,这些情况全部属实,其中特别要提出的是夏T和王XY两家,家境优裕!
重点核实的资料,经核实如下:
1. 陈家坝学校和陈家坝中心学校是同一所学校。
2. 岳坝学校和岳坝乡中心校是同一所学校。
3. 其它在孩子资料中详细说明。
-
[url=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p=133318#133318:3l76nndj]陕西地区更多信息汇总,请点击[/url:3l76nndj]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