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77|回复: 17

调查散记(前50条)。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5-1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url=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22001:21bfw434]云南地区更多信息汇总,请点击[/url:21bfw434]
-

1、即使在西双版纳州和勐腊县,象明乡也是一个著名的偏僻之地。大多数人只是耳熟能详它的名字,却从来没去过,也无法想象那是一个什么地方

2、向至少10个人打听去象明的班车,但没有一个能说清楚,有的说要拦去江城县的过路车,有的说要搭去易武乡的车、然后再想办法,有的说最好包车去。就连客运站里的售票员也是大摇其头,说:“没有发象明的车”也给不出任何有价值的建议。

3、但实际上,从勐仑镇有直发象明乡的车,这是幽冥从勐仑镇发短信告诉我的。与此同时,我在勐仑镇的一熟人也向我提供了这个情况。而且,一天还有两班――8:30和14:00。

4、“立夏”前6天,早晨6:30天就已经亮透,空气清新、气流平缓、植物安静、心情温暖,只是豆浆米干一碗不够吃。

5、进象明的人不多,所以班车可以因为等我们而把发车时间向后推半小时。
6、一条灰尘铺的路。

7、要寻找异乡的感觉,并不需要远走异乡。当路边现出危崖、严肃的思茅松,仿佛有松明的异香刺穿那些灰暗岁月。

8、灰尘灌进车窗犹如烈酒灌进酒鬼的嘴。

9、事情往往是这样――当事实呈现在面前,在此之前所有挖空心思的想象就灰飞烟灭,好像从未出现。

10、当从车里下来,站在象明的街上,我曾经想象过的它的模样是什么?

11、每一个地方的居民都有让自己快乐的方式。我们在激烈的篮球赛场边认识了象明乡中心小学的C校长和Y副校长。

12、每一个自得其乐的小镇旁边好像都有一条有卵石的清澈小河。

13、幽冥还是有一点酒量的。当第二天Y副校长夸她“昨天喝了三杯”时,她及时更正道“五杯!”

14、杨YG的外婆不知道自己已经多少岁了。当我们一群人挤满了她所在的小茅屋,她默默挪到屋外墙角蹲下。她身上的衣裳只在肚脐那里有一个钮扣,皱缩的皮肤下,胸骨和肋骨象老马一样突兀。是艰难的岁月还是忧伤的内心让一个女人干瘪得犹如甘蔗渣?

15、象明乡2003年人均收入800元,主要农作物是水稻(亩产400-1000斤),玉米(亩产300-400斤),旱谷(亩产500-600斤),其他经济收入有茶叶、笋和野生菌。以上数据由象明乡5个村委会主任之一的X.S.H提供。

16、象明是历史上普洱茶的重要产地。当地茶叶现在主要分为两种:种植在梯田上的,一般树龄在30年以内,当地称“台地茶”;那些古代的曾经一度荒废的茶园,茶树已经长成3米以上的大树,树龄在100年以上,称“大树茶”(收茶叶的商贩称“生态茶”)。今年的收购价:台地茶10-15/公斤,大树茶30-35/公斤。一个劳力一天可采茶2-5公斤。

17、松树林小学在公路边,离象明乡街11公里。是西双版纳为数不多可以见到思茅松的地方。

18、“红水河”还是“洪水河”?团委给的名单写的是前者,公安局制的门牌上写的是后者。――当地很多人名和地名都只是一个读音,具体是哪一个字却好像并不重要,也没人在意。因为这些名字平时是用来说的,很少用来写。

19、洪水河是一个瑶族寨子,进入寨子,感觉孩子很多,猪也养得很多。

20、洪水河周围的森林烧荒很严重,大片大片的森林烧完之后只剩下一层黑炭。烧过之后,这些山地将用来种植橡胶。橡胶从种植到开割,大约需要8年。一株橡胶树年产橡胶4-7公斤,可割25-30年,每亩地可种约30棵,2003年橡胶价格约13000元/吨。(这个价格有波动,最低到过6000元/吨)。

21、旅社,整理资料中,电视里正在播中央二套的一个游戏节目。幽冥突然看着电视屏幕问:“这些人都是妈生的吗?”
――这种问题怎么回答?我只能说: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
――后来幽冥解释:“妈生”是广东话,意为“孪生”。

22、有的孩子家里生活过得不错,家电一应俱全,十几亩田、几十亩地,几十头牛和猪,有的还有拖拉机,但还是出现在名单上。因为他们学习成绩好,或是某某的亲戚。

23、要到云南南边调查复查的同志请先熟悉以下名词:菌子(鸡棕、青头菌、大红菌、干巴菌)、笋子(苦笋、淡笋、甜笋、、酸笋、黄笋、笋干)、疟疾、马灯、白炽灯、雷响田、油毛毡、石棉瓦、槽瓦、挂瓦、茅草、竹笆、锣锅、三角架、简槽、搪瓷、屯包、旱谷、橡胶树、大树茶、台地茶、“万亩茶场工程”、“消灭茅草房工程”。

24、象明还没有犁田备耕,山下坝子水稻已经金黄。

25、洪水河瑶寨有一个村小,1名老师,43名学生,设有一、二、三、四年级,学生读到五年级就要到20公里外的乡中心校去了,不愿去的就辍学在家。王老师说,要是让我去洪水河村小,我情愿出5千块钱找人代我去,想了想他又说,要让我去洪水河教书,我情愿下岗。

26、洪水河目前有7个学生在象明乡上读书,5个小学,2个初中。乡中心学校的C校长说:你们要帮助就7个同时帮助,要不帮助就干脆一个都不帮助,要是只帮助几个,剩下的那几个反而会受影响。

27、在象明乡的很多地方,都有人跟我们说:“你们去洪水河了吗?那是最穷的一个寨子。”

28、瓦龙是一个景色秀丽的小村,层峦叠翠、屋舍俨然,簇拥在村子周围小山石崖森森、绿树蔽日,望上去心旷神怡。

29、幽冥看起来暴走很厉害,不止一个人跟我说:“你肯定走不过她”。

30、幽冥的广东普通话很厉害。尤其是把量词“条”运用得出神入化――一条街、一条路、一条树、一条村――几乎没有什么不可以用“条”来计量。

31、幽冥可以晚上3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又走6个小时山路。

32、助学和扶贫,这是希望之光一直在讨论的话题,我将用一个长帖子展开。

33、象明乡的农作物,尤其是玉米,近年常常被野象、野猪、熊等野生动物糟蹋。我们去的好几家,都因为一年辛苦到头很可能没有收成而不再去种自己家的山地。

34、国家对于被野生动物吃掉的农作物,每斤给0.08元的补偿。

35、象明乡的人们把野猪等野生动物称作“野味。”

36、“当笋子发的时候、苞麦(玉米)熟的时候,老象就来了,好多地方我们都不敢去”――象明乡中心校的老师这样对我们说。

37、这几年,乡下的猎枪差不多都收光了,山里的野生动物多起来。尤其是野猪,繁殖快,都要成灾了。

38、当幽冥问的时候,苗家新寨的一个身穿民族服装的妇女说:“我身体不好,不要照相了”。

39、在有的贫困孩子家,我见到了一摞一摞的请柬,有结婚的、有上新房的、有过生日的(给小孩过、给大人过、给老人过)。几乎所有的人都说:“(礼金)送不起啊,但不送不行”。也许这也是中国人必需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中国”这个概念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你是贫是富,请客送礼是必须完成的一道功课。而且还会形成循环――今天你请我了,改天我找个理由,也要请还你。――弄得大家都疲惫不堪又都乐此不疲。

40、阮母坐在厨房门口说着一家人的疾病:自己的“急心病”,阮父的头疼病,阮大姐的头痛头晕病,二姐的疟疾,阮的骨折。疾病是中国农村家庭贫困的一大原因。

41、象明乡原来有一个政府的卫生院,现在已经撤了。

42、路上有的大树开着花,落了一地。

43、从象明乡政府的桥上望下去,小河里“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但人在桥上站一会,那些小鱼就全不见了――仿照“惊弓之鸟”,我把它们理解为“惊人之鱼”。

44、有人走在山路上的时候总是抢躲在树荫里,连呼“走不动”。坐到了姗姗来迟的班车上时,算了一下,说:“才走了四公里多呀?一点都不过瘾”――我把这称作“叶公好龙”。

45、作完一个调查,出来的时候,我说:“你今天好像很有表达的愿望?”,有人说:“我们可能对这件事的理解不一样,互相都觉得对方说的不是最重要的,可以等一会再说。”――有道理,好在没有当着调查对象的面互相打断对方的话。

46、象明乡街上的店铺晚上11点之后就全关门了,以至我想买一个打火机或火柴点蚊香而不可得,最后,辗转从街上用一支烟把火种带回旅社,点了蚊香。但第二天,竟有人说:没有蚊子嘛。

47、我身上被叮了很多红块,然后幽冥身上也被叮了很多红块,手臂上比较集中,她边抓边问:这是怎么回事?我说:是被跳蚤叮啦。――她问:跳蚤是什么?我都奇怪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晕倒。

48、建议希望之光为调查组义工开一堂“乡下常见昆虫及其危害”的课。

49、调查路上,路边有人在采茶。有人说:我采茶应该还是厉害的。过了一会,又说:不过我采茶不用指尖采,会把指头弄黑。

50、几乎每天的气温都在30℃以上。每到一个孩子家都是口渴难忍。热情的孩子家总是泡一杯茶给我们,其中还有难得一尝的“大树茶”,可惜我们没有谁懂喝茶,总是等不到感觉茶水的味道就匆匆一饮而尽。


-

[url=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22001:21bfw434]云南地区更多信息汇总,请点击[/url:21bfw434]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5-1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散记(前50条)。

沉鱼落雁呀。

43、从象明乡政府的桥上望下去,小河里“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但人在桥上站一会,那些小鱼就全不见了――仿照“惊弓之鸟”,我把它们理解为“惊人之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幽冥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5-1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5-1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散记(前50条)。

ops:  不象附记,倒象训话



不会吧?!当然,这不是“附记”,也不是“攻略”,可也不至于是“训话”吧?

我写的时候是怀着一种多么平静、多么感慨、多么赞美、多么小心翼翼的心情哪

――――哈,不过要是这种效果没出来,只怪本人的文字太臭了。惭愧、惭愧

――――嗯,你们两个,一人接50条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5-1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散记(前50条)。

51 当孩子家长说,倒点水给你们喝啊,我们总是异口同声的说 不用了不用了 刚才才喝过的,不过水一上来还是马上喝完(主要是我),五天下来,我觉得自己对茶叶的认识提高了一个层次。

52 洪水河村一百五十余个适龄儿童 目前有五十个学生在读,其中五人在中心小学念五、六年级,两人念初一,其余四十三人在村里念一至四年级。全村有一个老师。

53 不被蚊子叮肯定不仅仅是因为有蚊香,因为另两位在不停的使用风油精和绿药膏的时候,我发现我也没被跳蚤咬,一口也没有。据说这类昆虫的嗅觉和人类是相反的 嘿嘿。

54 天气没我想象的热,早晚甚至还有些凉意。

55 幽冥除了想调查的事之外,估计想的最多的就是照顾我了。没让我背东西,而且一遇到不好走的地方,就帮帮我或者提醒我注意。

56 有一个村子叫“苗家新寨”,人全部是九十年代初从云南另一个自治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发移民过来的,原因还是贫困,“听说这里有地,就一个跟一个来了” 二零零三年四月,政 府在路边盖了房子,把他们全体搬了下来,并落了户,因为他们住在山上对森林的破坏太大了。

57 在等人的时候,我因为无聊,一直在一条小水沟边折磨一只比一粒米大不了多少的小螳螂,不知旁边的同志做何感想。

58 曾经听说佤族有一句山歌“虽然大象吃了我们的谷子,我们还是离不开大象” 相互的了解,也许是相互原谅的基础。

59 据说,象明是以孔明山、野象山合名而得。

60 住宿的时候,政 府招待所的房间是每间房三张床,幽冥说:我们开一间就行了吧,我说 好,结果剩下的那位男同志说 算了吧 真没面子 :(( 好在结帐的时候发现他们是以床计算的,每张床每天十元。

61 十多年来,苗家新寨的孩子都没上学,去年搬下来后,大大小小全部上一年级,中心小学专门为他们办了一个班,经过反复的劝说,也只有二十七个孩子来,今年三月份,又有十个孩子没来了。

62 洪水河村那几个念五六年级的小孩子,不论我问他们什么,包括“你想不想念初中?”这样的问题,他们都回答我 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也许真的太遥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5-1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散记(前50条)。

51 当孩子家长说,倒点水给你们喝啊,我们总是异口同声的说 不用了不用了 刚才才喝过的,不过水一上来还是马上喝完(主要是我),五天下来,我觉得自己对茶叶的认识提高了一个层次。


嗯,这个“提高”估计是――从“不好喝”到“好喝”。
52 洪水河村一百五十余个适龄儿童 目前有五十个学生在读,其中五人在中心小学念五、六年级,两人念初一,其余四十三人在村里念一至四年级。全村有一个老师。

――――嘿嘿,这个,我称之为――拾什么什么慧-参见25、26条
53 不被蚊子叮肯定不仅仅是因为有蚊香,因为另两位在不停的使用风油精和绿药膏的时候,我发现我也没被跳蚤咬,一口也没有。据说这类昆虫的嗅觉和人类是相反的 嘿嘿。


――――是啊,蚊子跳蚤是不叮同类滴
54 天气没我想象的热,早晚甚至还有些凉意。

――――喝了人家的茶水不认帐把你
55 幽冥除了想调查的事之外,估计想的最多的就是照顾我了。没让我背东西,而且一遇到不好走的地方,就帮帮我或者提醒我注意。

――――年终评“希望之光先进工作者”别忘了投一票。

57 在等人的时候,我因为无聊,一直在一条小水沟边折磨一只比一粒米大不了多少的小螳螂,不知旁边的同志做何感想。

――――你也知道那叫“折磨”啊!我就纳了闷了,这昆虫和昆虫之间的区别咋就那么大捏?


58 曾经听说佤族有一句山歌“虽然大象吃了我们的谷子,我们还是离不开大象” 相互的了解,也许是相互原谅的基础。

――――《理想国》
59 据说,象明是以孔明山、野象山合名而得。

――――嗯,这样合起来是――“明象”或者“孔野
60 住宿的时候,政 府招待所的房间是每间房三张床,幽冥说:我们开一间就行了吧,我说 好,结果剩下的那位男同志说 算了吧 真没面子 :(( 好在结帐的时候发现他们是以床计算的,每张床每天十元。


――――唉,作为一个男同志就是要随时准备着象这样里外不是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2%

发表于 2004-5-1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散记(前50条)。

30、幽冥的广东普通话很厉害。尤其是把量词“条”运用得出神入化――一条街、一条路、一条树、一条村――几乎没有什么不可以用“条”来计量。


不说还真没觉得,说了想想还真是。有想象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5-1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散记(前50条)。

[quote=quot;胡卯quot;:2fgd7d5a]30、幽冥的广东普通话很厉害。尤其是把量词“条”运用得出神入化――一条街、一条路、一条树、一条村――几乎没有什么不可以用“条”来计量。

不说还真没觉得,说了想想还真是。有想象力。[/quote:2fgd7d5a]

幽冥说的非常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5-1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散记(前50条)。

幽冥还是有一点酒量的。当第二天Y副校长夸她“昨天喝了三杯”时,她及时更正道“五杯!”


这个以前怎么没有表现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5-1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散记(前50条)。

[quote:15ekeks2]幽冥还是有一点酒量的。当第二天Y副校长夸她“昨天喝了三杯”时,她及时更正道“五杯!”

这个以前怎么没有表现出来! [/quote:15ekeks2]

观察能力太差了

我估计五杯才算餐前开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9 20:12 , Processed in 0.10278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