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75|回复: 9

这是谁的错?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5-1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年流行结对扶贫,由市政府组织,主要是帮助读不起书的儿童.是当场公开认领!
我是一次都没有去,不是我没有爱心,而是因为我天生厌恶热闹,而且也不认同这种做法!
后来听到一件事:有一个市委常委,认领了一个小孩,以后这个小孩基本每星期都去他家一次,有时还同父亲一起去,要钱要物,弄得那领导全家都很厌烦!
大家说这是谁的错?
我认为帮助别人的目的不是做秀,因此要多体谅被助者的心情!
一个人既然已经被剥夺了尊严,就只好没有尊严地活!
贫穷的人本来内心的尊严已经很少了,希望大家能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5-1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谁的错?

人性中有很多弱点,无论他是贫是富,是美是丑,坚强或者懦弱。
这无所谓对错。
注意并尊重对方的感受,不盲目许诺,适度的帮助与拒绝,这些都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5-1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谁的错?

一个人既然已经被剥夺了尊严,就只好没有尊严地活!


希望通过教育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再发生,能明白尊严其实是自己给的。

有些事已经发生了,去追究谁的错也没有什么必要,或者说,世间的事,本来就很难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有些我们不希望的事情发生了以后,我们从中汲取些经验教训,希望能避免它的再次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5-1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谁的错?

楼主说的特别好,确实我第一次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次去复查的精力中我感觉到这种涉及到尊严的感受。对于有些人来讲,他喜欢得到施舍,比如乞丐;但对于很多很多的人来说,接受别人的施舍他会认为是很耻辱的事情。但说捐助是施舍,大家肯定是不认同的,很多网友拿出自己的一部分钱让一个孩子读书都是真心实意的希望对方好,起码能改变一些他的生活状况。所以,对于捐助一个家境不好的孩子去读书,真的不是就付出一些钱那么简单,这也是很多网友不敢或者不知如何和捐助的孩子写信交流的一个原因,生怕会伤害了他们。让他们的尊严受到伤害,我想是任何一个捐助人所不愿意看到的。但到底应该不应该和他们通信啊,之类的,一直是希望争论的焦点。。
个别的要钱什么的也是有的,这样的情况最好是冷处理。
     许多时候是会很有些矛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5-1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谁的错?

我觉得还是基金会的方式比较好,接受一个组织的捐赠比接受来自个人的捐款感觉要好一些吧,虽然可能本质上没太大的差别。

反正我看我们的学生接受学校里各个公司拉集团拉所提供助学金都挺高兴,好象没人觉得受了侮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5-1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谁的错?

我觉得还是基金会的方式比较好,接受一个组织的捐赠比接受来自个人的捐款感觉要好一些吧,虽然可能本质上没太大的差别。

反正我看我们的学生接受学校里各个公司拉集团拉所提供助学金都挺高兴,好象没人觉得受了侮辱。


强烈反对这种说法;

  一来其实就是现在这种一对一的做法,按我的实际经验,得到资助的也都很高兴啊,也没觉得受到侮辱(当然不排除什么特例咯,这个我想就是得到基金式的资助也可能有觉得侮辱的可能啊),大概那些本来家里条件很好,不会失学的孩子收到资助是会觉得收到侮辱的,呵呵。大概所谓的给资助让孩子觉得侮辱很大部分是想象出来的吧。所以总之一句话,如果要说孩子觉得受到侮辱,原因不是因为我们没有采用基金会的方式。

  二来,这种一对一的资助的好处是多到说都说不清的,比如,方便资助人与孩子的交流,给孩子一个对外的窗口。比如可以避免出现诚信危机,杜绝腐败的产生。比如,可以避免资金管理的难度。......

  三来,想说的是,平台式的助学模式是LOH区别于其他助学网站的主要区别之一,如果要是觉得基金会好,那就去那些网站就是了,何必非要LOH也变成基金会才心甘呢。其实我想要是LOH变成了基金会,大概LOH积累起来的信任也就丧失了许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5-1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谁的错?

这里的一对一方法是最好的!比那些公开领要好多了!
我说的目的是希望大家注意捐助的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5-1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谁的错?

不要谈基金色变嘛,我又没建议希望改成这种模式。

不过呢,比如说我想留学,自己没钱,如果说有一个基金愿意资助我,我可能高高兴兴就去了。要是说这是约翰大叔省了面包钱给我上学的,我可能就不那么自在了,而且我还得愈发惦记下一年是否还有这个来源。

如果撇开现实不谈,回到真空理想社会,基金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们不一定追求最完美的,但我们可以追求自己最喜欢的模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5-1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谁的错?

今天刚看到一句话,觉得不错.
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曰:已所欲,亦勿施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5-1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谁的错?

对蚂蚁盈盈的话非常赞同。记得很早以前看过类似的一句话。

在这种行为当中更多的体谅到对方的想法,可是,只能够尽量通过
自己
的行为来传达这种信息,而不能要求
对方
怎么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9 01:53 , Processed in 1.15982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