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98|回复: 5

大家看看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5-13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de]于是,这中间就又生出争持来了。譬如谁个胆虚一点,说了句。

    “我猜那一天必要落雨呀。”
     
     那一个便“不,不,决不!我敢同谁打赌:落下了雨,让你打二十个耳刮子以外还同你磕一个头。若是不,你就为我――”

    “我猜必定要下,但不大。”心虚者又若极有把握的说。“那我同你打赌吧。”

    不消说为天晴袒护这一方面的人,当听到雨必定要下的话时气已登脖颈了!但你若疑心到说下雨方面的人就是存心愿意下雨,这话也说不去。这里两人心虚,两人都深怕

下雨而愿意莫下雨,却是一样。[Code]



最近到凤凰去了一趟,买了本沈从文《大山里的人生》,这个是书里面的一段话,写的是两个不希望下雨的人对会不会下雨的争论,很是有趣。各位喜欢在这里提出意见讨论问题的朋友的朋友的心情应该也像下面两个人那样吧。呵呵,希望讨论的时候大家也平心静气一点,我们既然来到了这里,希望希望之光能够很好的发展应该是我们共同的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5-13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看看

唉,当局者迷呢!

我昨天还谈起来了,或许都是因为太关注了。爱之深责之切,难免求全责备的。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总是恨铁不成钢的,对别人家的孩子鲜有责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5-13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看看

出现问题公开来大家讨论本来就是好事情,这样可以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可如果讨论里面出现指责又是何必呢,有指责就或多或少有情绪了(谁都不是圣人),有情绪了讨论的事情就变味了,甚至成了意气之争,这样对于问题的解决又有什么好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5-13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看看

呵,争吧,要下雨一定会下雨,晴天还会是晴天.
只是讨论下雨可以干什么,晴天可以干什么,更有意义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5-13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看看

大雪无痕说的好。少提意见多谈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5-13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看看

少提意见多谈建议。


――――此言大可商榷

首先,这个句式让我想到――“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研究问题是不是谈建设?又是不是“提意见”?    提意见和谈建设矛盾不矛盾?如何界定?

其次,少和多是个相对概念,喜欢在这里说话的,谈建设多,提意见也就不可避免的多――早期那些精华帖子的作者们现在早不见了踪迹,自然,就不再提意见了,也不再谈建设。

从那时起,坚持到现在,仍然喜欢来这里提意见谈建设的已不用一掌即可数。

再次,谈建设的方法很多,在下以为,提意见也是方法之一。逻辑如下:发现问题――提出意见――争论――改进――达到建设的效果。


第四,提意见和谈建设既然有相通之处,那么,关键就在于被提意见的,能不能把意见转为建设,今后多为自己把道关,不要再犯意见中的错误,被人又提意见。

第五,扁鹊曾经向齐桓公提过意见,这是我初中时熟背的课文之一,印象甚深,所以,当看到有人向另一个人提意见,我总认为,那是事情还在“汤药”、“针石”的阶段,而当无意见可提,扭头就跑,该谈的建设恐怕就是请太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9 02:03 , Processed in 0.3604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