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891|回复: 34

猜疑止于信息公开 [已提交]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8-2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标题的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去年非典时有的媒体说的,(原话好像是“恐慌止于信息公开”?不记得了)。它的意思和当时起到的作用以及“深远”意义,大家都清楚了,就不再唠叨了。

单位电脑重新布线,几天没上网,昨天上来希望之光一看,基本没什么新鲜的东西,呵呵,论坛人气是在下降,可看、可关心的东西是不太多了。在不发布孩子的平时怎么建设好论坛看来是要多用心了,(好像现在这些挂名的版主们平时在线的不多,发言也挺少的)。

废话少说,言归正传

昨天上来,看到了两个帖子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24626amp;postdays=0amp;postorder=ascamp;start=75">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 ... camp;start=75</a><!-- m -->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24759">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24759</a><!-- m -->

一个是希望之光网友“羚羊”的问题,另一个是置信社区网友的“置疑”(呵呵)。都挺热闹。

具体问题略有不同,但本质其实都一样:一个是具体参与了认捐的人的疑惑,另一个是还没有参与的人的疑惑,总之希望之光是都被“疑惑”了。

本贴打算探讨一下怎样对待这疑惑,打算放到意见建议版,就省了那些“分析”了,直接提建议――猜疑止于信息公开。

目前的疑惑基本是源于普通网友与希望之光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这种不对称的原因当然很多,责任也不完全在哪一方――作为网友,应该耐耐心心多了解一点情况,(呵,本人拼命学习了解了大半年),而作为论坛,也应该多公开一点网友关心的问题。

不说那些虚的了,我知道希望之光信息公开不完全的原因是“综合性”的,这其中有论坛原则――比如尊重隐私权,有人手不够――都忙着改版什么的,还有一点过往经验什么的。

希望之光当然有自己的考虑,这没问题,但具体在这两件事上,有些地方的处理是不是还可以更好一点?

――比如羚羊的这事,当初羚羊问的时候就明确告诉他,收信的是收信义工,由其面或委托还在论坛活动的谁来说清楚羚羊的问题,解释对这个孩子收信写信的具体过程。而不是一个又一个义工出来描述希望之光的工作流程,大家的善心爱心,操作方式什么的,――羚羊又不是要申请义工,了解这些干什么?事情也不会到说了几大页、拖了好多天还一点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的地步。

置信的这事,严格来说,对不了解希望之光的人来说,遇到“捐款”什么的事,多长个心眼,多考虑一点,这几乎是现在大多数国人的思维定势,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关键在于,他置疑的有没有道理。当他带着自己的置疑想来这里寻找答案时,能不能找到可以打消他怀疑的东西?(当然,这是对一般人而言,不排除有怀疑主义论者,永远怀疑。或者曾经“一朝被蛇咬过”的,这也是人之常情,只有早日走出心理阴影)。

我个人感觉,希望之光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让人一目了然清楚知道希望之光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直在呼吁“信息公开”,内部论坛公开,但一直没什么进展,我相信内部真是什么也没有,但有一堵墙在,人家总是有猜测的空间。不准人家猜测不太可能,最后也只好是置之不理,――“爱信不信”了。

根据在这里提建议而得出的经验,下面我该说说具体的办法了,也就是我希望公开什么和怎样公开。要不然太虚的意见又让人茫然。

――公开每个义工的职位和所承担的工作。

目前,义工名单是公开的,从义工头衔上也知道各义工所在的组(在“义工之家”也看得到)。但义工具体做了些什么还是不知道,可以公开得更细化一点――具体到做了什么。

比如,资料(外联)组义工蚂蚁盈盈,什么时候加入,负责什么地区的外联,做了哪些地区的外联,现在负责什么地区的孩子或什么工作。

(说实话,“资料组”负责些什么,与“数据中心”有什么不同,我也不懂)

人力组的困困,曾经的哪些工作是她做的,现在在负责什么工作。

――――这样公开的一个最大好处是,让人一目了然,知道什么问题该找什么人。羚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找负责那里的外联和收信、发信的义工。

呵呵,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是把大家的工作都量化了,相当于另一种考核,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有点晚了,再匆匆说句题外话,个人感觉论坛的人气和气氛下滑得厉害,去年底我才来的时候,正好赶上吵架,那时大家热情高涨,说话也条剖缕析,不管是以情动人还是以理服人,都能深入思考,很有质量,让我从中有所获益。后来又经过几次吵架后,也许是吵累了,一些人不说话了,说的也寥寥几句。好像更多的人把这里当作了一个玩闹、灌水的地方,灌水区成了最繁荣的地方。

我不反对灌水,我也灌,但我不希望看到只有灌水,没有“干货”,水贴,几个人是有趣了,但无关的人只觉得无聊。

我对希望之光一度充满期待,总觉得每天不上来看看就不舒服,上来也总能看到一些好东西,包括吵架帖子,也能让我觉得充满希望。但近来,我上来却发现有些东西是越来越少了,我知道义工和网友都各有现实中的事情在忙,不可能也不应该总那么投入在论坛上,可为什么除了那些熟悉的人,就没有其他“源头活水”进来,把这里的水准提高或者止住下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52.32%

发表于 2004-8-2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猜疑止于信息公开 [已提交]

人力组的困困,曾经的哪些工作是她做的,现在在负责什么工作。――――这样公开的一个最大好处是,让人一目了然,知道什么问题该找什么人。羚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找负责那里的外联和收信、发信的义工


果然又有教于我们

那么长,只有这句在我能力范围内,我来回答吧。

人力组困困,因为10月份要过一个性命攸关的答辩,现在请假到10月,啥也没干所以。

曾经的工作太多了,提起来恨惭愧的,历史问题是不是就不深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2%

发表于 2004-8-2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猜疑止于信息公开 [已提交]

――公开每个义工的职位和所承担的工作。

目前,义工名单是公开的,从义工头衔上也知道各义工所在的组(在“义工之家”也看得到)。但义工具体做了些什么还是不知道,可以公开得更细化一点――具体到做了什么。

比如,资料(外联)组义工蚂蚁盈盈,什么时候加入,负责什么地区的外联,做了哪些地区的外联,现在负责什么地区的孩子或什么工作。

(说实话,“资料组”负责些什么,与“数据中心”有什么不同,我也不懂)

――――这样公开的一个最大好处是,让人一目了然,知道什么问题该找什么人。羚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找负责那里的外联和收信、发信的义工。

呵呵,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是把大家的工作都量化了,相当于另一种考核,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相对于什么时候加入、做了哪些工作而言,将义工目前的工作岗位和主要工作内容公开更有实际意义一些。不过工作效率不高的情况有很多种,考核谈不上,对促进内部的及时调整和补位还是有帮助的。
这个建议我觉得很好,我们会根据程序决定采纳与否。

羚羊帖子的具体问题,涉及到论坛答疑责任归属的问题,我们确实存在不足之处,今后要在负责义工全程负责问题的解决和跟进,不能解答的问题及时转交可以解答的义工方面,进行工作改进。

感谢你的意见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8-2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猜疑止于信息公开 [已提交]

建议胡卯兄看看八月一日至八月十五日论坛简报.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8-2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猜疑止于信息公开 [已提交]

我看了,里面的内容都已经是知道的,也一直就是公开的,与这个题目不相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8-2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猜疑止于信息公开 [已提交]

胡卯=t2000?有点意思,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8-2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猜疑止于信息公开 [已提交]

想不想了解是别人的权利,要不要公开有时更像职责,透明度大了,也就可以少了许多无谓的争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8-2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猜疑止于信息公开 [已提交]

如果 胡卯=t2000, 那他对希望之光的感情可见一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8-2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猜疑止于信息公开 [已提交]

如果 胡卯=t2000, 那他对希望之光的感情可见一斑



――T2000之于希望之光,到目前为止,大概还没有谁能取代。也许正因为如此,T2000这个ID几经沉浮,他的主人还是一直使用着。大概不会转让给谁。

而胡卯这个ID是我的,胡卯不是T2000,胡卯在希望之光没有马甲。只是偶尔到不用注册的灌水区去用游客身份灌灌。

胡卯这个ID在希望之光的发言,都经过了我的思考,由我负责,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和影响,也由我承担,与其他任何人无关。而“我”,是法律确认的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

说到感情,感情这东西大概不像搭积木――增加的实体越多,所占的空间就越大,程度就越深。――所以,有一个什么“剃刀”理论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说到这里,顺便建议大家以后都少用马甲。

感情是不能叠加的,胡卯+T2000对希望之光的感情,也许并不比单独的T2000
,或胡卯的感情更深。

――从这个角度考虑,T2000也没有必要为了表现自己对这里的感情而使用别人的ID。

另:其实我觉得我上面的解释完全是不必要的,我认为经常在这里活动的人都不会混淆了两个ID,但为了不引起后来的同志的误会,还是申明一下。

引起混淆的源头是“老糊涂”的话,他应该知道这两个ID是不同的人,他之所以在两个ID间划等号,我理解的含义是,并不是说这两个ID是同一个人,而是这两个ID有时在他眼里其实有时候是相等的。

――尽管“胡卯”并不那么认为。

最后,回答一下“高勇”:那简报我看了,说实话,并没有表现出比原先的很多期简报更杰出的东西,相反,比起其他的简报,在“全面”方面还有所欠缺,遗漏了那一时期论坛上一些真正值得关注的东西。

而且,“简报”和主贴所要求的公开,是两码事。呵呵,也许高勇时间待长了,也会对“内部”感兴趣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52.32%

发表于 2004-8-2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猜疑止于信息公开 [已提交]

这次胡卯兄错了,没有领会老糊涂的意思,hehe。

老糊涂的意思并非是给两个ID画什么等号。

(-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10-25 06:26 , Processed in 0.09359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