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562|回复: 20

调查(仅供参考)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1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在一家职业中学从事计算机教育工作。关于昨天的学生上网的讨论。我就这个问题对所教班级做了一个调查。

本学校所招学生,95%来自农村。而我所教班级。44个孩子有40个孩子来自农村。

问题一:关于学生是否会上网

全班大概有40个孩子上过网或者进过网吧,接触过网络。

问题二:关于上网游戏问题

全班有28个孩子玩网络游戏,其中包括QQ游戏,传奇,泡泡堂,奇迹等等

问题三:拥有OICQ号码

上网的40个孩子有三十八个孩子有OICQ号码,另外两个孩子QQ号码因为长时间不上,现在已经不记得密码。

问题四:上网时间

基本上在中午休息时间和晚饭后时间。有某些孩子在寝室睡觉后爬围墙出去上网

问题五:上网费用

一般上网以一个小时计算,在我们这里每小时为2元钱,晚上十一点后半价,每周上网时间大概为3到4小时。费用主要来自自己伙食费节省下来的钱。有些是每周家里给的零用钱。基本上不超过十元。

问题六:是否影响到自己学习。

影响到学习是肯定的,基本上学生在学生之间都会谈论到这些网络游戏,比如装备,比如等级之类的话题。上课走神。记录一些网络游戏的资料等等

问题七:关于引导。

我想更多的问题在于怎么去引导这些孩子正确的面对网络,或者说怎么认识网络,而又不沉溺网络中。这个需要大家都来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9-1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仅供参考)

非常好,但还有一些背景资料需要说明的吧?

比如,年级?专业?正常每周的平均零花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1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仅供参考)

感谢猪的调查,虽然没有数据,现有的这些结果也已经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了。

但这个问题还是要分开说:

1、昨天在网上讨论的重点首先是,贫困孩子怎么有钱上网?由此引发的关于贫困孩子应该怎样“懂事”,贫困孩子该不该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希望之光的资助、审核标准,这孩子该不该暂停等等

――问题是围绕着“资助”的(说白了就是“钱”),激烈的讨论展开后,资助人给我发了站内短信,表示愿意继续资助,那么以上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大半。所以我把帖子锁了。

剩下的问题是,这个孩子既然有钱上网,似乎不那么贫困,属不属于“失误案例”?这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在网上谈论“属不属于”的性质好像争不出结果,不如谈论一些“如何复查”的技术性问题更有操作性。要不然就陷入到――要求复查――强调复查的不可操作性的圈子中。

由上面这个问题引申,得出希望之光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这种情况,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也希望看到网站的管理规则上有相关规定。但如果一定要叫网站给出一个说法,我觉得不现实,因为说什么都会有漏洞。网站所能采取的,也是听资助人的意见。

――绕了一圈,又回到“资助”和资助人那里了。

2、猪的这个调查,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现在上网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应该如何看待?

上网现在可能是孩子之间谈话交流的主要话题,就像我小时候和很多人跑很远的路去看电视一样,那时电视也还很新鲜。所不同的是,那时看电视不用花钱,现在上网要花钱。

――如果贫困孩子不上网,也许就会失去和同学交谈的话题,这对本来就心理敏感的他们也许也是残酷的。

――那么,只要资助人同意,希望之光网站理解,贫困孩子适当上网应该是有益的,也许不在于他在网络上得到什么,而在于他从“上网”这行为上得到了一种“平等”的心理感受。

又扯远了,拉回来,总之,现在猪的调查的意义在于: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学生上网这件事,堵是堵不住的,那该怎么办?

――嘿嘿,我想起小时候好像很流行过一阵的一首歌:“我想唱歌可不敢唱,小声哼哼还要东张西望……”

那时的老师、家长连孩子唱流行歌曲都不准,现在……,孩子要是不会唱歌那才急人



扯远啦扯远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9-1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仅供参考)

――嘿嘿,我想起小时候好像很流行过一阵的一首歌:“我想唱歌可不敢唱,小声哼哼还要东张西望……”

那时的老师、家长连孩子唱流行歌曲都不准,现在……,孩子要是不会唱歌那才急人


精僻精僻,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是倾向于不要限制孩子上网,因为他们这一辈和我们这一辈毕竟不一样了。对于我们这一辈来说,上网可能算奢侈品,而对于他们,可能就成了必需品了,少了它就少了与同年龄人的交流,影响了正常的成长,,,,,

下班了,没时间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1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仅供参考)

其实昨天以及前天的讨论,应该涉及到了希望之光的权力和义务问题,我想各位应该可以就这个问题再谈谈看法。如果可能,希望有人(无论义工还是网友)能专文论述。如果这里有学法律尤其是法理的朋友,似乎更应该责无旁贷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1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仅供参考)

那么不如把所有能搞到的孩子的资料都发布出来,谁爱资助谁就资助好了。
反正只要资助人愿意,哪怕孩子家里有金山银山也可以资助。千金难买个愿意嘛。也解决了这里总要抢的问题。
给人家钱嘛,十个有九个是愿意接受的,即使家里不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1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仅供参考)

那么不如把所有能搞到的孩子的资料都发布出来,谁爱资助谁就资助好了。
反正只要资助人愿意,哪怕孩子家里有金山银山也可以资助。千金难买个愿意嘛。也解决了这里总要抢的问题。
给人家钱嘛,十个有九个是愿意接受的,即使家里不缺。


这个问题这样讨论是讨论不出结果的,这样“放大”只能是一时的气话,于事无补――因为没有证据说,孩子上网就不“贫困”了。孩子上网和孩子家有金山还是有区别的吧。

让资助人来判断的意思是,现在,对这个孩子的情况,资助人是最了解的,他是不是真的贫困,是不是不需要资助了。

资助人基于对孩子状况的了解做出了自己继续资助的决定,希望之光网站在这个前提下尊重资助人的决定,有什么不妥吗?

至于其他“扩大化”的问题,这个孩子的情况的代表性问题,怎么处理这种情况的问题,希望看到具体的做法上的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1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仅供参考)

资助人基于对孩子状况的了解做出了自己继续资助的决定,希望之光网站在这个前提下尊重资助人的决定,有什么不妥吗?

有不妥,如果资助人愿意继续资助,而这个案例已经不在希望之光规定的资助范围内,那么就应该在希望之光终止这个资助,而由资助人继续自行资助,这样可以节约希望之光的义工人力资源
如果资助人不愿意资助,而这个案例仍然属于希望之光规定的资助范围,那么希望之光就要继续投入人力进行跟进工作
所以说,资助人的态度不在这个讨论之列,因为那是她个人的事情,我们讨论的是这个到底属不属于希望之光规定的资助范围,如果,这样的情况仍然属于范围内,那么以后就可以引用到其他相类似的案例上,避免厚此薄彼的事件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1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仅供参考)

有不妥,如果资助人愿意继续资助,而这个案例已经不在希望之光规定的资助范围内,那么就应该在希望之光终止这个资助,而由资助人继续自行资助,这样可以节约希望之光的义工人力资源
如果资助人不愿意资助,而这个案例仍然属于希望之光规定的资助范围,那么希望之光就要继续投入人力进行跟进工作
所以说,资助人的态度不在这个讨论之列,因为那是她个人的事情,我们讨论的是这个到底属不属于希望之光规定的资助范围,如果,这样的情况仍然属于范围内,那么以后就可以引用到其他相类似的案例上,避免厚此薄彼的事件发生


按照t2000的观点,讨论的重点应该是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是否仍属于需要资助,而不是孩子上不上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1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仅供参考)

[quote=quot;juanabcdquot;:lkrr2m9m]那么不如把所有能搞到的孩子的资料都发布出来,谁爱资助谁就资助好了。
反正只要资助人愿意,哪怕孩子家里有金山银山也可以资助。千金难买个愿意嘛。也解决了这里总要抢的问题。
给人家钱嘛,十个有九个是愿意接受的,即使家里不缺。

这个问题这样讨论是讨论不出结果的,这样“放大”只能是一时的气话,于事无补――因为没有证据说,孩子上网就不“贫困”了。孩子上网和孩子家有金山还是有区别的吧。

让资助人来判断的意思是,现在,对这个孩子的情况,资助人是最了解的,他是不是真的贫困,是不是不需要资助了。

资助人基于对孩子状况的了解做出了自己继续资助的决定,希望之光网站在这个前提下尊重资助人的决定,有什么不妥吗?

至于其他“扩大化”的问题,这个孩子的情况的代表性问题,怎么处理这种情况的问题,希望看到具体的做法上的建议。[/quote:lkrr2m9m]

所以还是要有个标准,不是资助人愿意就什么都万事大吉了。
资助人自己愿意的,谁想管啊,但:
如T2000所说,超出标准了,就应该归入资助人自己愿意的个案,之后希望就不再跟进。省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啦,得资助人自己搞定了,不能假于公的。
至于上网的问题,不知道那些地方有几多学校是有电脑的,其中又有几个是可以连线的。在上海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在那里肯定要考虑“该家庭在当地属于(上、中、下)”的问题。
我刚来这里第一件事是看调查笔记、点滴、经验什么的文章。我可以肯定有一篇将到某个案“调查发现该家庭在当地不属于中下水平(好象还说父母或近亲是村干部,(隐含因此上了名单的意思)),建议不予发布”的。那么,要比较的是,能并有钱上网在当地属于什么生活水平才对。
鉴于个案是孤儿,也许更应该找的原因是哪来的钱上网。比如接受了其他地方的资助呢???(那样好象也就不属于希望的范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9 06:01 , Processed in 0.11423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