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35|回复: 6

看凯文1006文章感想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2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从注册后,一直在上这里看一些东西,时间也不算短了,可有很多东西还是不很明朗,而且从许多帖子里反映出来的问题看,许多最基本的东西都存在改进的必要,(像昨天刚看了一个如何发获得捐助的信的讨论),今天看到这个帖子,也想参与讨论一下,说不对的地方,请谅解.
1、凯文1006网友和很多新来的网友一来这里,包括我,看了你们网站的新手必进内容,看了这里面网友反映的各种问题以及你们的回复,心里总是感觉到某些地方已经出了很大的问题,从与时俱进角度讲,也该在相对空闲的时间里组织解决这些管理原则或者操作流程问题了。凯文1006网友可能和我一样,在公司里负责管理事宜,我们这样的人就有个臭习惯,对各环节的流程、控制以及远景规划、效率效益很关注,喜欢找问题,也喜欢自作聪明提一些建议,希望各位斑竹见谅。T2000网友也提过一些,可能语气比较尖锐,但关心之情应表彰。
2、badten网友提到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可能就在于你们这个“松散型”结构,我觉得有一些道理。“帮助失学孩子回到教室”事业的伟大不必讨论,“碗很大饭也很多”也不必讨论,应该讨论的是:(1)、这样的事业是不是必须由“松散型”结构的组织才能做?(这个问题暂也不讨论)。
(2)、分析象希望之光这个“松散型”结构的组织,在现在的内外部组织管理模式、人力资源配置下,能做多大的事情。
(3)、分析在现有的内外部组织管理模式、人力资源配置下,怎样做好每一步工作。工作的预见性、日常工作、应急预案、事业的开拓….
3、我觉得问题的关键是:希望之光网站宗旨原则的先天制约、缺乏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者、人力资源匮乏。(各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热情我是非常佩服的,但一个组织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好心也会办坏事)
4、在我的理解里,希望之光是连接失学孩子和资助人的桥梁:
失学孩子      希望之光      资助人
那么它的工作内容也就是:
(1)、失学孩子的管理。
(2)、资助人的管理。
(3)、资助人资助孩子的过程管理。
(4)、内部组织管理。
(5)、网站平台管理。
(6)、事业开拓:获得更多的失学孩子、更多的资助人、更多的义工、更好的荣誉感成就感知名度,形成良性发展。
5、失学孩子的管理:
(1)、获得失学孩子的资料、核定资料的真实性。
(2)、获得失学孩子同意希望之光发布资料并愿意接受资助的委托(应有申请报告、规定权利义务协议的签订等)。
(3)、建立并维护失学孩子档案库。(包括获得资助和还未获得资助孩子)
6、资助人的管理:
(1)、获得资助人的可靠的信息,联络方式。
(2)、对资助人的要求:助学资金按时提供、按时与希望之光联络…
(3)、建立并维护资助人档案库。(包括愿意提供资助的但没有能够认捐到孩子的资助人)
7、资助人资助孩子的过程管理:
(1)、资助人提供资助的证明报告。
(2)、孩子收到资助的回复报告。
(3)、希望之光与孩子、资助人的联络。
(4)、义工调查报告。
8、内部组织管理:
(1)、内部组织结构的建立,职责分工明确。
(2)、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并建立人才培训储备资源。
(3)、建立各环节工作流程,工作计划必须有应急预案。(特别象学费核实发布这个环节,应该可以参考前一学期大概定一个数值,不可以卡在这里)
(4)、义工实地核查管理:安全、真实、周到。
(5)、资料管理、信息管理…
(6)、分析组织的工作能力极限。
9、网站平台管理、事业开拓:
(1)、信息发布,反馈,日常维护。
(2)、网站内容整合。我看到平时上论坛的人数很少,那么就应该对论坛版面进行改进,整合一些版块,尽量把新的东西集中起来,看起来也简单。象希望之光工作论坛和意见建议论坛、制度公告可以合并、信件交流论坛和助学交流论坛、在路上可以合并(并把这个版块做成网站的亮点,图文并茂,情景交融,把资助人的人气在这里集中迸发,互相激励感动…)
(3)、网站的人气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希望之光的认捐场面确实刺激,这种形式可以坚持当作特色。
(4)、宣传靠的是故事、感动、吸引、爱心、参与、奉献,网站应该带给每一个进来访问的人以真实,并因故事而感动,给予其参与的机会,给予大家爱的共鸣的舞台。

浅见望多包涵。
刚认捐成功一个孩子,我会更加关心希望之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52.32%

发表于 2004-9-2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凯文1006文章感想

这个写的真好。

不了解LOH 的工作,而能分析的这么清晰准确,非常接近实际情况,实在是太棒了!

谢谢自由楼梯的认真思考。很有帮助。管理这个瓶颈,有时候看着几乎成了LOH的死穴。

义工的工作性质,让本来松散的管理更难操作。大家来自完全不同的背景,思维习惯工作方式等大相径庭。流动性太大(最近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了)。干4,5个月,熟悉了工作,就可能有事情需要请假2,3个月,甚至更长。工作在不停的交接中,明显的出现遗漏。有些好的工作传统,工作规范,在2,3次倒手之后竟然丢失了。而新的情况又层出不穷,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去决策应对这些新的情况,对之及时的作出反应,制定新的章程等等。

反正问题多多。大家都在想办法。但是这个东西是个恶性循环,人手不足,造成没人有精力作这些思考和决策,或者即便个别人作了思考,大家也没工夫去跟着讨论,都忙着干活了。而这样问题决策不了,大家又继续疲于奔命。所以今年下半年,LOH 作了控制步伐,减少个案发布,清理积压问题的决定。希望能有帮助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凯文1006文章感想

今天下午抽空第一次认真看完希望之光的工作流程和制度,感觉自己以前发表的一些意见有点不合适,在此羞自己一下,哈哈。
LOH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都很明确完备,工作流程也都建立的很仔细,非常佩服。
但我还是要说一些,不倒之处,请原谅:
1、        其中有一个“常务组”的职责非常重要,应该就是组织运转的关键控制点吧,工作内容与规范不是很明确,出现各种问题的解决流程也没有看见,看来管理问题出现的瓶颈应该就是“常务组”了。可能存在协调控制不力,解决问题效率不高等问题。
2、        在孩子是否愿意接受资助这个环节,也没有地方反映出来。
3、        又要保持低调,又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也够难为大家了。
4、        看了困困的回复,LOH确实应该静下来分析工作能力的极限问题了。
5、        还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宗旨是否也应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2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凯文1006文章感想

自由楼梯把的脉正中病症。

1.现在正处于新旧常务更替的阶段,也在摸索常务的职责与权限,其中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效率与协调。
2.这一点确实以前考虑的很少。孩子的意愿,因为现在资助的基本上都是中小学生,坦白的说,让他们独立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愿还是很有难度。调查当中,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家长的意愿。
3. 现在的宣传,基本处于被动的状态。除了以前的一些宣传基础,很多来这里的网友是通过同学,同事,朋友,网友之间的相传过来的。现在宣传这一块,一是觉得压力不大,宣传的需求不是很明显,二来人手有限,更多的精力倾向与加强内部的流程与平台的搭建。
5.原则性,宗旨性的东西,一来要保证它的相对稳定性,二来我相信也会在逐渐的发展中得到修正。
欢迎自由楼梯提供,更精辟的见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2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凯文1006文章感想

精辟,概括了我不能概括的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2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凯文1006文章感想

我觉得如果进一步扩大论坛的影响力,扩大捐助地的数量,然后最好能在捐助地或附近有我们的义工帮助调查,减少资助成本,让更多的孩子获得资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9-2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凯文1006文章感想

我倒觉得现在LOH扩大规模不是最重要的,反而应该暂停一下,调整一下,把所有该处理的事务都解决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9 09:21 , Processed in 0.58347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