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注册后,一直在上这里看一些东西,时间也不算短了,可有很多东西还是不很明朗,而且从许多帖子里反映出来的问题看,许多最基本的东西都存在改进的必要,(像昨天刚看了一个如何发获得捐助的信的讨论),今天看到这个帖子,也想参与讨论一下,说不对的地方,请谅解.
1、凯文1006网友和很多新来的网友一来这里,包括我,看了你们网站的新手必进内容,看了这里面网友反映的各种问题以及你们的回复,心里总是感觉到某些地方已经出了很大的问题,从与时俱进角度讲,也该在相对空闲的时间里组织解决这些管理原则或者操作流程问题了。凯文1006网友可能和我一样,在公司里负责管理事宜,我们这样的人就有个臭习惯,对各环节的流程、控制以及远景规划、效率效益很关注,喜欢找问题,也喜欢自作聪明提一些建议,希望各位斑竹见谅。T2000网友也提过一些,可能语气比较尖锐,但关心之情应表彰。
2、badten网友提到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可能就在于你们这个“松散型”结构,我觉得有一些道理。“帮助失学孩子回到教室”事业的伟大不必讨论,“碗很大饭也很多”也不必讨论,应该讨论的是:(1)、这样的事业是不是必须由“松散型”结构的组织才能做?(这个问题暂也不讨论)。
(2)、分析象希望之光这个“松散型”结构的组织,在现在的内外部组织管理模式、人力资源配置下,能做多大的事情。
(3)、分析在现有的内外部组织管理模式、人力资源配置下,怎样做好每一步工作。工作的预见性、日常工作、应急预案、事业的开拓….
3、我觉得问题的关键是:希望之光网站宗旨原则的先天制约、缺乏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者、人力资源匮乏。(各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热情我是非常佩服的,但一个组织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好心也会办坏事)
4、在我的理解里,希望之光是连接失学孩子和资助人的桥梁:
失学孩子 希望之光 资助人
那么它的工作内容也就是:
(1)、失学孩子的管理。
(2)、资助人的管理。
(3)、资助人资助孩子的过程管理。
(4)、内部组织管理。
(5)、网站平台管理。
(6)、事业开拓:获得更多的失学孩子、更多的资助人、更多的义工、更好的荣誉感成就感知名度,形成良性发展。
5、失学孩子的管理:
(1)、获得失学孩子的资料、核定资料的真实性。
(2)、获得失学孩子同意希望之光发布资料并愿意接受资助的委托(应有申请报告、规定权利义务协议的签订等)。
(3)、建立并维护失学孩子档案库。(包括获得资助和还未获得资助孩子)
6、资助人的管理:
(1)、获得资助人的可靠的信息,联络方式。
(2)、对资助人的要求:助学资金按时提供、按时与希望之光联络…
(3)、建立并维护资助人档案库。(包括愿意提供资助的但没有能够认捐到孩子的资助人)
7、资助人资助孩子的过程管理:
(1)、资助人提供资助的证明报告。
(2)、孩子收到资助的回复报告。
(3)、希望之光与孩子、资助人的联络。
(4)、义工调查报告。
8、内部组织管理:
(1)、内部组织结构的建立,职责分工明确。
(2)、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并建立人才培训储备资源。
(3)、建立各环节工作流程,工作计划必须有应急预案。(特别象学费核实发布这个环节,应该可以参考前一学期大概定一个数值,不可以卡在这里)
(4)、义工实地核查管理:安全、真实、周到。
(5)、资料管理、信息管理…
(6)、分析组织的工作能力极限。
9、网站平台管理、事业开拓:
(1)、信息发布,反馈,日常维护。
(2)、网站内容整合。我看到平时上论坛的人数很少,那么就应该对论坛版面进行改进,整合一些版块,尽量把新的东西集中起来,看起来也简单。象希望之光工作论坛和意见建议论坛、制度公告可以合并、信件交流论坛和助学交流论坛、在路上可以合并(并把这个版块做成网站的亮点,图文并茂,情景交融,把资助人的人气在这里集中迸发,互相激励感动…)
(3)、网站的人气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希望之光的认捐场面确实刺激,这种形式可以坚持当作特色。
(4)、宣传靠的是故事、感动、吸引、爱心、参与、奉献,网站应该带给每一个进来访问的人以真实,并因故事而感动,给予其参与的机会,给予大家爱的共鸣的舞台。
浅见望多包涵。
刚认捐成功一个孩子,我会更加关心希望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