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81|回复: 11

对复查方法的一点意见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0-15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觉得义工去复查时不要仅仅通过受助孩子或其老师口头答复,应考虑从一些侧面间接了解。比如说到孩子学校询问其同学;要求老师提供孩子的作业本、试卷查看;如果学校愿意配合,还可要求查看本学期收费单据的存根联等。同时我认为义工还应和孩子的学校老师、校长多沟通,加强平时的联系,大家有机会相互了解后,很多问题解决起来会顺利一些。调查组的义工在边远的山区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工作是值得尊重的。他们在工作中的一些困难、面临的问题可以让网友们有机会去了解,然后大家一起讨论,看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0-15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复查方法的一点意见

每年进行实地复查和电话核查是保证资助真实准确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也是希望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希望在这点上做得并不是非常完美,曾发生过一些失误的个案,而且到现在为止仍没有找到一些非常有效的方法。

怎么做即能使得到的情况准确,完整,又不会增添复查的时间及强度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5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复查方法的一点意见

复查的目的我想主要是要确认孩子仍在就读和还需要资助。一位网友就提出他资助的孩子无法确定是否还在上学。因为款项是直接寄给学校的,最可能产生道德风险的是学校截留。能不能给每个受助孩子留一固定格式,写好联系地址的信函,如发生信函中出现的事项,让他在相应的事项中做记号后寄出(考虑孩子的表达能力,列出的事项尽可能完善),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针对孩子的家境是否好转不用再资助等问题,也可以制作一些固定内容的调查表,定期发往孩子的学校,村委会之类的机构。为保证信息的准确,可同时向学校及家庭寄调查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10-15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复查方法的一点意见

很好的主意呢!

提醒注意一点,叫孩子去“揭发”学校,也许对孩子来讲有一定风险。比如会不会遭到老师事后的非难等等。怎么避免这样的后遗症?

定期发上百封信,对LOH来讲也许是个负担,而且恐怕会加深孩子认为资助来自LOH的错觉。

所以还是建议资助人自己多和孩子沟通,遇到问题资助人可以及时反馈给LOH,从LOH角度,信件版可以多提供一些供大家借鉴和“抄袭”的版本和模板,下载后略加修改可以直接寄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5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复查方法的一点意见

确实不好办,只有发现具体问题时再想办法解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0-15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复查方法的一点意见

信件版可以多提供一些供大家借鉴和“抄袭”的版本和模板,下载后略加修改可以直接寄过去。



记下了

谢谢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0-15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复查方法的一点意见

我个人觉得,产生诸多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LOH的捐助地大而且比较分散,因为各方面的资源不足,复查大部分集中在五一、十一这两段时间,一来时间比较紧迫,二来学校也放假,孩子住的地方相隔很远,这无形中把调查时间都浪费在去孩子家的路上,即没什么效果,又十分累人。

就此问题,我提出自已的几点意思:
1、        在现有的捐助地的范围内,只增加此地的捐助儿童,不再扩大范围。

2、        增强LOH对某地的影响力,让其起到带头作用。

这要讲究策略,如邓小平所讲的“让一部分的人先富起来”,中国那么大,经济落后,要全国一起富起来很困难,所以特区就是在这种理念中产生的,让经济先发达的地区带动不发达的地方,先后有序的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个理念,较集中捐助某几个地区,让这几部分地区对LOH有个比较深的认识,逐渐形成没受捐助的人可以对被捐助人进行监督、反馈信息,让被捐助的人更自觉正确使用捐款,做到专款专用的良好风气,在这种环境下,既方便对复查的工作,提高效率,从旁人得到反馈的宝贵信息,不但对质量有保证,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量的速度,从而把LOH做得更好、更大。

或许我对LOH的认识不够深,很多方面没考虑到,请各位多多指教!欢迎砸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10-15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复查方法的一点意见

一直觉得负责调查的义工是最辛苦的,也是最值得尊敬的。但毕竟人力有限,地方又那么多,上面网友说的集中是一个办法,另一方面就是发展调查组义工的时候应该注意地域分布。其他人无所谓,哪怕坐在一个办公室里都行,但调查的就不行了,要整天东奔西走,由于业余性质,路途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另一点就是应该多和资助人联络,他们更应该是希望的一部分,可能掌握受助人更多的资料,对复查应该有一定的指导性,重点复查那些有异议的对象,也可以减轻一点复查的负担,使有限的资源用到该用的地方。
    这只是个人的一点浅见,因为了解不多,也许希望就是这么做的,那就当成灌水了,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5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复查方法的一点意见

能不能有意识在受助地区发展一些义工呢?当地应该还是会有一些关注农村教育的人的,比如说那些义务支教的大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0-15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复查方法的一点意见

能不能有意识在受助地区发展一些义工呢?当地应该还是会有一些关注农村教育的人的,比如说那些义务支教的大学生。


发展当地义工,应该是一个节省资源,提到效率的好方法。在以前几次的讨论中,有这样的顾虑,就是怕在当地,可能会和当地居民有一些关系,容易出问题,所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义务支教的大学生,也担心他们可能呆的时间不够长,后续工作没办法继续。不过,我想如果有严格的制度作监督,还能提出一些其他的制约的方法,这是一个很好的努力方向。毕竟能牺牲自己的时间,参加助学工作的朋友,首先应该是相互信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10-25 06:25 , Processed in 0.52850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