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75|回复: 4

有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有什么样的政治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27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原载《南方都市报》





――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哈佛女孩”?


  一个在400名学生中成绩只能排在百位的重点中学应届毕业生,能够考进什么大学?清华、北大?还是复旦、南大?好心人一定会对她说:假如能够进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就是你的造化了。

  但你相信吗?这位上海复旦附中的汤玫捷同学,在圣诞节前夕,收到的是哈佛大学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以及每年4.5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这样的提前录取荣誉,中国只有一个,亚洲也只有两个,它意味着,哈佛这所全球顶尖名校,视她为最符合哈佛精神、最需要提前抢到手的优异学生。

  偏偏这位被哈佛视为宝贝的学生,学校对她的评价是:“她不是我们学校成绩最好的学生”。她从来没有在各类数理化竞赛中摘金夺银,甚至连奥数课都没有上过。那么,哈佛看中她的是什么呢?

  还是先来看看哈佛入学的申请表吧。除了我们熟悉的考试成绩之外,还有一大堆学术背景、社会工作、兴趣爱好、老师推荐信,外加两篇小论文。汤玫捷担任过学校的学生会主席、辩论队成员,还作为交换学生,到美国著名私校西德威尔中学修学过一年。甚至在那里,也被好表现的美国学生称赞为“学生领袖型的人才”。

  哈佛不需要只会考试的应试机器,入其法眼的,是那样一些学生:有鲜明的个性;有学术精神;有领导能力。哈佛所培养的,是国家未来的精英,是在政治、法律、金融、管理和学术各个领域的顶尖精英。哈佛重视的是一个年青人的综合素质,从知识的适应能力到创造精神,从博雅文化到领袖气质。哈佛的精神也是美国人的精神。

  返观中国的高考,我们是什么样的选才标准?除了分数,还是分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于是,那条通往大学的应试小道,犹如一条标准的流水线,无论你是什么样的性别、个性、兴趣和才华,经过数十年的应试规训,统统改变为同一个模式型塑出来的标准产品:擅长适应,拙于创造、长于技术,缺乏想象、表面顺从,内心分裂DDDD

  教育所培养的,不仅是普通国民的生活技能,也是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如今我们这套应试教育,只适应一般人的技术培训,而非创造性人才之摇篮。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这是中国的福音,也是中国之悲哀。因为我们只是制造业大国,尚非科技大国,制造业只需要规范的技术,而科学和发明却需要创造性想象。我们的应试教育,虽然可以生产出一流的技术人才,却无从培养出真正的科学精神,无法造就创造未来的天才。

  有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哈佛注重的是未来大政治家的培养,而我们的应试教育却只能培养小心翼翼的官僚阶层。政治家与官僚,就像企业家与管理人员一样,完全处于两个不同的层面,具有不同的精神素质。官僚与管理阶层,只会遵从现成的技术规范和法令体系,他们维护的是现实秩序的稳定,而大政治家就像真正的企业家一样,要有政治的创新精神,如同马克斯・韦伯所说:具有三钟禀赋:认定自己的价值目标以及对此的生命关切和献身精神;由价值关切所产生的现实使命感和责任伦理;对现实超越感情的冷静判断和洞察能力。大政治家的内在禀赋,与其说来自成年以后的政治实践,不如说早在学生时代就埋下了种子。

  比较哈佛的录取标准与我国的高考制度,我们才会知道,什么才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大学普及率,也不是研究生数量,更不是教育经费之多寡,而是比这些更重要的选才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27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有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有什么样的政治

谈教育,不谈政治,嘿嘿

为啥? 因为谈了也没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27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芜湖

有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有什么样的政治

分析结果越发看不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27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有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有什么样的政治

谈饭菜,别谈教育!
为啥?饭菜还有些味道,哪怕不是很好的味道
而……

(-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27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有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有什么样的政治

进哈佛的学生肯定都是好学生,不进哈佛的不见得就不是好学生。爱因斯坦小时候肯定进不了哈佛的。
中国教育的确有很多弊端,但是听说美国还要向学习中国怎样做好学生们的基础教育了。
据说在美华人有很多是很优秀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应该是在中国接受的基础教育,由此可见我们的人才还是没少培养。
随着我们身边的海洋生物越来越多,以及各种改革,反正我是越来越信心了!!(-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8-8 06:38 , Processed in 0.2322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