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21|回复: 15

我的第一份作业。欢迎各位领导指示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29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在申请义工,奉命拜读意见建议区里各位前辈的帖子,受益匪浅。有感而发也来写两句,就当是我加入希望义工队伍前的一份作业。
由于时间有限,只参阅了论坛部分帖子中的意见和建议,加入了些自己的不成熟的看法。有偏颇之处,还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教。
首先要说的,是与希望认识的经过。
6月份的时候,长期生活在无序状态的我在偶然的机会中登录了希望之光网站,在匆匆浏览过希望的简介后得出了第一印象:低调,有序。幸运的是在几天后的第一次认捐中就抢到了一个孩子,兴奋的很。但在以后的几个月里除了在确认学费问题的时候再浏览过网站,几乎是把希望忘掉了(这里是从一个普通网友的角度来说,因此也希望各部门的义工能多动动脑筋让论坛更吸引人)。九月份,在信件交流区看到很多孩子的来信,感动这余想到了自己是否可以加入到义工行列里的问题。长时间思考后有幸与我仰慕了很久的哈港哈婶及Butterfly蝴蝶MM取得了联系,后又三生有幸的与宁姐接洽,再又遇到了天天跟我吵的小豆子。又是在兴奋之余注意到了,诸位前辈都对希望的工作效率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从而进一步促使我也去想这个问题。
当然,我们去思考去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为了去否定前人的工作。希望能够在种种不利条件下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是难能可贵的,是诸前辈的心血凝聚而成的。在内外环境都在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要发展,要完善,就要讨论改革的可行性,也是要把前人的路走下去。
现在我们讲的发展,是要在自定义的框架内进行。这也是该篇的第二部分。至于说这个自定义本身是否存在不合理,那要到第三部分去说。
在常务审核及组长会议制的大框架内,希望现在的主要工作还是实地调查/复查和资料的管理与发布,而其它各组均属职能小组。(这么说是出于长话短说及节省大家时间的目的,省略了过多的叽叽歪歪的论述。)因此建议如下:
1.精简机构
2.明确责任
精简机构,是指在现有框架内,集中人力和信息资源,提高内部沟通效率。这里未涉及如何在某件具体工作上提高效率。结构紧凑可以避免信息沟通上的不畅和资源利用的浪费。我的一个小建议是将论坛组的部分职能分流给常务组和数据中心,从而将其变为一个职能小组或予以撤消(希望医生不要打我)。理由是,论坛组现有的工作职能也包括了审核和资料管理。实际上,审核工作和数据工作都是分为两个方面的,即受助人方面和资助人方面,论坛组似乎是独立承担了资助人一方的工作,造成了另外两个组(常务组和数据中心)工作的不完善,所以个人认为其更应该是像网络组那样的职能小组。职能组和工作组是我自己给的定义,即把常务组(我的理想的常务组应该是一个监督审核部门,实行常务审核及组长会议制),调查组及数据中心归为工作组,其它各小组均属职能组或称支持小组。之所以如此分工的另一个原因将会在本文第三部分说明。
如此的划分也会让希望在面对外界舆论时能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抵抗力,因为所有的舆论都会集中在常务组进行处理。至于说是把它消化掉还是排斥出去,均不会给另外两个工作组带来额外的压力,而且还会从“权威”角度和全局角度去回应舆论。
这时我们就要引出另一个明确责任的话题。义工工作的自愿性和业余性并不能支持无责任的论点。整体的责任是要确保每个个体的工作努力不致白费,是要使个体工作发生实质效果并得到承认。贯彻常务审核制及组长负责制的工作重点在于个体的代表(即组长)能够与权威(在特定的小圈圈里就比如宁姐,糊涂老师等等我仰慕很久的人)密切交流,确保整体的有效性和一致性,使沟通或者说执行变得更高效。好比脑,手,脚的关系,脑子要想事情,要处理问题;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数据中心就是手,要记牵,还要能随时再写出来给别人看;脚嘛,是调查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路都是走出来的,所以调查工作在任何时候都是重中之重,应该大力投入。具体如何操作,sorry我个人还没有实际经验,建议大家阅读T2000的<谈外联工作>和晶欣的<申请数据组义工的作业>。同时,分工的明确还有助于提高工作的专业程度。至于说到每个小组具体工作的分派,暂不是我考虑的范围,因为脑子里还是一团浆糊,要一点一点去理顺。加之具体到实际工作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就更不是我这种新手能想到的了。
在以下的第三部分里,我想进一步的说明,之所以会有上面的荒诞的想法,它是基于怎么样的一种想法。
网络组义工Frankie的<再谈谈平常心>里谈到了心态,义工的工作应该是基于一颗平常心。相信在希望工作的义工大部分都认同希望之光低调运作的理念,是怀着一颗平常心加入到这个队伍中的,而非只对某项工作有特殊的兴趣。首先感受到心安理得的心态是缘自希望之光自我定位和“重点声明”,这应该是谋求一种良心的安宁。我个人非常认同这种理念,言外之义,这种良心上的安宁对成本并不是很在意。作为这样一个助学组织的精神领袖和实际意义上的领导,我相信前辈们及各组长们不会没有深刻的体会。
效率。
其实至今我跟宁姐也仅有实质上的一聊之缘。当时我跟她做了一个<拯救大兵瑞恩>的比喻。今天想来自己还是太浅薄了。在一个个人主义逐渐抬头的社会里,我可以认同这个理念,每一位义工,我想还包括资助人和受助人,大家都可以接受。而做为一个助学组织,低效运转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往往一个人在超负荷工作,另一个却在空转。但还是出于对孩子负责的态度,我不主张减小实地调查/复查的力度。义工工作的自愿性和业余性导致的低效,应通过工作经验交流和定期岗位轮换等方式来解决。我的另一方面意见仍然是,要从体制和结构入手。建议如下:
1.防止近亲繁殖,必要情况下要借外脑或采取更激进的方案。
2.扩大义工招收范围,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意见建议区里有不少如胡卯的<扩大助学形式的建议>,故土的<XX现状及发展的几种可能性>等等文章里提到了很多改革的建议。我也提倡改革,但骨子里还是个温和派。或者说我只是个改良派。在希望之光的简介和声明里看到的“不接受也不转递任何对失学儿童的捐款”这一点也是我很推崇的。其意义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在具体操作流程上,正如第二部分所说的,我个意见是要有紧凑的结构和明确的责任。(当然具体怎么搞要领导安排。)在这第三部分我提到的两点建议,是要在以上的前提下进行,也是以上前提存在的意义,简单点说就是政治课上讲的相辅相成。
改革是要有成本的,如果获得的收益抵不上成本那就没有必要进行改革。希望要发展,量化指标就好比有不为老师提到的上千名义工,几千个孩子的希望之光。现在存在了效率的瓶颈,个人的看法这其实不是个人效率的问题而是组织效率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依靠更为科学的管理手段。就好比中国的IT企业,没有现代化的管理,就根本没有办法达到微软的规模和高度。个体的高效率并不代表整体就一定有高效率。
如何借鉴并在内部推行高效管理,我想还要靠外脑。宁姐和蝴蝶MM跟我谈话时一再强调义工的工作一定不要影响到个人生活。但包括在论坛上,众多事实表明希望之光早已深入到了各位前辈的生活,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我不怀疑这种精神,但要再发展,进行大规模的协作,没有专业化程度极高的管理层是不行的。可是我们现在并不具备引入这样的管理层的条件。现有情况下的资本介入或官方合作等方式过于激烈,搞不好就是个一败涂地。而事实是希望现在对义工的招收也是非常谨慎的。我想这种情况应该是害怕大规模招收义工会对各部门造成冲击,还是结构上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强调要有紧凑的结构并提出第二部分里荒诞想法的原因。把核心工作归至工作组,支持工作归为职能组,并在职能组进行改革尝试以避免整体的负面效应,就是该篇的核心。(罗嗦了半天其实就这一句有用。)
希望之光就好像义工们的孩子,他要长高长大,要有自己的前途,这是父母们不能去左右的。 我的设想是,成熟的希望之光,有超大的规模,有稳定的资本维持,专业的管理团队,有上千名义的无私工作支持,职能小组全部由义工们担当,常务审核及组长会议制,将部分调查工作和数据管理工作外包。希望的仍然做为一个资助人与受助人之间的桥梁,而且会是更坚固,更宽阔。
结尾再说一下,此文写的过于笼统,加之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可以说是很粗糙,很不成型。我只能说,这篇在更大程度上是我写给今后各位领导(不包括豆豆),浅谈一下我对希望的认识的。事实是在发出之前已经受到了相关领导的批评,把这个小东西写完,也花了十天的时间,不管大错特错也好,漏洞百出也好,总是做了。至少也可以告诫后来的同仁,再也不可犯这种错误。总而言之一句话,只祝愿希望能踏出一条宽阔大路,没准儿上面还有我的一个脚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29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第一份作业。欢迎各位领导指示

(-016-) 哼哼。。。我哪有天天跟你吵,我还没那功夫呢。。。是你自己太臭屁了。作业还算不错,通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9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第一份作业。欢迎各位领导指示

你不是说要仰慕我的吗?
咱们现在就开始吧豆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29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第一份作业。欢迎各位领导指示

我只是说你的作业不错而已,我记得咱俩是说要是大家都觉得有价值,那我就仰慕你一天,对吧?不过你说的好多前辈们都想到了。。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29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第一份作业。欢迎各位领导指示

2.扩大义工招收范围,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赞同

(-003-)

前段时间的LOGO征集,就是缺少这方面的专家,而使最终的投票进行了两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29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第一份作业。欢迎各位领导指示

义工工作的自愿性和业余性并不能支持无责任的论点。整体的责任是要确保每个个体的工作努力不致白费,是要使个体工作发生实质效果并得到承认

责任的认定以及责任能力是个问题;
改革是要有成本的,如果获得的收益抵不上成本那就没有必要进行改革

loh似乎比较热衷于改革而很少考虑成本效益,每一年都有2、3次的重大改革,但对改革前后的变化没有进行评估;
现在存在了效率的瓶颈,个人的看法这其实不是个人效率的问题而是组织效率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依靠更为科学的管理手段
但要再发展,进行大规模的协作,没有专业化程度极高的管理层是不行的。可是我们现在并不具备引入这样的管理层的条件


在缺乏专业管理的条件下,应该尽可能的将工作流程简化,每个义工的工作都简单明确,并能轻松的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9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第一份作业。欢迎各位领导指示

感谢糊涂老师的评语。

糊涂老师我仰慕您很久了,还望您多多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29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第一份作业。欢迎各位领导指示

看了citibond兄的帖子,不知道如何回复才好。只能说,这是LOH对外封闭的恶果。因为citibond兄的热忱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信息的严重缺乏,所以这个帖子只能给我“盲人摸象”的感叹。。。。

LOH没有权威,糊涂GG也不是,老GG只是一个很厉害的义务监工,大家都管他叫黄士仁;常务组也不是权威,其定位是协调、对外联络等等,没有什么审核的职能,也不具有监管职能。还有论坛组的工作无论如何也不能导致常务组工作不完善。。。:))

还有近亲繁殖,哈哈,就有些不知所云了,谁和谁是近亲啊:)大家都说铁打的希望流水的义工。新义工就是新鲜血液,个人感觉,义工在不停的更新,本身就是新鲜的了,不一定非要扩大义工招收规模才能增强造血功能吧。

借citibond兄的帖子,再次建议有步骤的公开LOH内部论坛,增加LOH的透明度,集思广益。。。。。。。5555,都记不清自己是第多少次提这样的建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9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第一份作业。欢迎各位领导指示

收到,谢谢!

我会注意多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29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第一份作业。欢迎各位领导指示

娃娃对于citibond“盲人摸象”的感叹令我更生感叹!。。。。
在我看来,citibond的这篇作业真是很高深了,能看出loh的结构,还能提出建议,足以是我们新来网友的优秀典范,:)可是还被认为是盲人摸象,我不禁想到自己,那就应该是刚触到大象的鼻子,还没有摸着呢。。。
有这样的感叹,还因为昨天才发现,主页上的义工之家网友也能进去,这还是在胡卯的提醒之下去找那个义工名单才发现的。实在汗颜。。。 (-020-)

现在还是说一下自己对某些事的看法,不顾盲人触象的危险:)

作为网友,大家都明白,义工们辛苦地忙着,倒底是为了谁?除了为了孩子,还不就是为了我们网友,为了我们能够轻松地找到需要资助的孩子,实现自己的心愿,这比间接资助更加亲切实在。而同时也确实能体会到义工们为网友服务的精神,比如有问题,及时解答,尤其是资助方面的,更能体会到loh的真诚和可信:)

可是有的网友的愿望是并不仅仅能够资助,他可能是想作更多,尤其好多是新来的人都是满腔热情,激情澎湃,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可是如果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并没有融入,说话都不着边际,会不会慢慢沉默?

新人可能的确是想法简单,不知道前辈们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辛苦,也不知道具体怎么作。我想一个是他们没有做过,另有一个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单单从网站上提供出来的资料,并不能让他们体会到义工们在做什么,就好像虽然我们知道吃的食物是农民伯伯辛苦耕种的,但是谁又能具体知道?

对于内部论坛,当初我知道的时候,简单琢磨了一下,他们在内部讨论什么呢?想他们肯定做的工作不便公开。于是我自觉地连那个义工之家也不去打开了。可是现在想一下,还是很简单的想法啊,讨论工作,肯定不涉及经济利益,也不会反党反社会主义,为什么不让我们看见呢?是怕网友看见loh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么?其实到这里来的,又不是为了应聘工作,不会要求管理完善运作正规的,也许自己的建议能够有点用,那不是更高兴么?或者还是怕受干扰太多,这我就想不好了,但是即使是干扰,出发点肯定也是好的,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么。

说到这里想起我自己还有一个特殊的论坛:斑竹之家:)),可能不是版主的人就进不去。那里面讲什么呢?假设它要是公开了,论坛里的人就会知道斑竹们平时都做些什么,那些帖子为什么会那样处理,他们那样做的出发点是什么,斑竹们有哪些困难等。可能就会更理解版主的工作,也许还会提出更好的建议。

其实我想说的,就是网友们想了解一下义工的工作,他们在作甚么呢,怎么作的呢?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关心,也许公开了以后有些人也不看,而看的那些人都是想参与的。就好比假设那个斑竹之家公开了啊,大家并不见得去,可是如果有人觉得论坛需要怎么改进,或者斑竹应该怎么作,他可能就会去那里看看,然后再提出建议。

有感而发,罗嗦了这么多。冒昧之处请海涵! (-014-)  (-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5-6 05:46 , Processed in 0.11216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