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个大学生还没进入社会 发表下个人看法:
我了解到的LOH是一个民间的,纯公益性的组织,而且大多数成员是通过网络联系起来的,所以我个人感觉这个组织管理的松散性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是一个必然会出现的一个问题,但同时也是一个能够理解又不可忽视的问题,但是这么个组织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领导团队那是肯定的,就如故土而言一样,需要一个决策团体对整个组织的远景规划,实施细则进行明确,对老义工的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对新加入的义工进行指导与教导.就这点我先发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我成为这里的网友时间不长可能并不了解的很具体,不确切之处还希望见谅.)
1.我看到了组织结构中对一些具体工作进行了划分并且,各个过做组之间的联系不知道有没有连接起来,这里指的不单是通过网络,因为网络虽然有高效,快速的特点,但考虑到需要一定的硬件基础所以在通讯联系的及时性上面有一定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在个组之间长期的组织一个建立在手机,电话等更为及时方便的联系系统.以利于沟通与统筹.而且对与全体义工也需要必要的即使联系方式,以便与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交流(这里要注意联系方式的保密工作,防止个别心地不纯的人加以利用,进行欺骗.)
2.对于义工的工作安排,我觉得应该进行地区长期负责制度,即对现有的义工的地域性进行统计,然后对对象区域进行细分,规定好组长负责人,在良好体现组织纪律性的前提下,对权利相对的下放给各组长,比如将吸收扩充新义工的权利,安排调研工作,监督,检查工作的权利等(即区域工作组中的成员对组长负责人负责,而组长负责人对总部负责.)这里有个我个人对于整个组织框架的构想(看附件)
其次在人才吸收,培养以及去留问题上我感觉有这几点.
首先我感觉要明确的是希望之光是以网络为主题发展起来的公益组织,组织活动的最大动力来源于义工们和网友们的热心与对这个社会的关心和爱护,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每个成员对于自己身边的许多事情(比如家庭,工作单位)都负着比较重大的责任所以,我们要更多的体谅他们在从事我们的事业中所存在的不组,或者缺漏,而鉴于义务工作的机动性 我感觉应该以量来补质 现在整个组织或者说网络在成员划分上有 分组的义工 网友的分级 我感觉还不够, 还应该扩充义工的队伍,加入准义工的定义即不能在长期的连续时间内完成义务工作但有一定的条件从事该工作,或者有十分之热情对待工作的人,给予这个称号,而对义工的责任则更加重大或者明确,对准义工的准入条件适当的放宽,我个人感觉义工是个神圣而高尚的称号对那些有热情加入到这个行业,又因为力不从心无奈离开的人们是种很好的鼓励.另外还要加入名誉义工的称谓,就是所谓的顾问,或者指导,就像故土所说的那些离开他们心爱岗位的老义工们,他们或者现在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继续从事义务工作了,但他们又的确为义务工作的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并且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的我个人认为他们有权利享受这个称号并且受到像我这样向往并期望加入到这个队伍里来的还有那些正在工作中的义工们的尊敬.同时也是挽留住他们知识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他们人可能不在从事这个事业了,但是他们的心我相信从未离去.
在培养方面我建议用以老带新的方法在条件允许甚至要尽力创造条件不让新义工单独行动,让老义工带队一段时间,亲自指导,这样的方法比书面教导更直观容易接受.这个方法虽然比较消耗时间,我个人认为这种方法能更好的体现组织的团队精神,更好的促进组织内部的交流,更好的提高义工的能力,并且像希望之光所从事的事业切忌盲从夸大,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找到一个被捐助对象要负责到底,新的对象的发展不仅仅要看该对象实际生活情况还应该调查组织本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这里就要求对被捐助对象进行即使的跟进和交流,对被捐助对象会有更好的帮助.效果也会更好,义工的工作的成就感也会更高.
这里有个口号:没条件的不上,有条件的抓住不放,砸锅卖铁也要上完
附:结构图解释
整个组织推行责任制度
本组织责任制度的特点:责任我荐,松散并严密
松散是各负责人及成员之间的责任关系靠个人的热心与责任心来维持,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负责与监督关系,负责人对任务的下达采用询问征询的态度并对目标人有一定的了解,而成员接受责任(任务之前必须考虑考虑好自己的条件,接受之后尽量完成。)
严密是各加入的成员,受委托的成员必须本着积极,务实,认真,严谨的态度去完成工作,没有把握的尽量不要接任务,接了之后要很好的完成。(而任务设计上也不可以采用严格的达标手段。)
每个成员都有讨论组织结构,活动内容与形式,提出开发新活动的权利
这里细分下个组之间的工作重点与内容:
常务组 由各小组的负责人组成 对整个组织极其内部成员负责任。
具体工作:1对新的活动策划进行审核,评估,可行性分析。在确定可行后进行资源上的协调和安排。
2日常行政 对日常活动中出现的一些状况进行处理。
3 总代表 整个组织 在与外界接触,联系,公关或者是采访之类活动的总的发言权力。
财务组 组长一名(或者负责人小组)成员若干
具体工作:1对认捐的款相进行记录,统计以及及时公布。
2对活动经费进行安排并及时公布。
3对成员,社会的捐赠进行统计并公布(拟)
(社会,成员捐助原则:不鼓励对本组织进行捐助,但不拒绝捐助,捐助款不代表成员或者社会其他人士团体对本组织的影响,纯粹为公益性捐助。)
需要在网站中建立网页及时公布 参考图见附件
人力资源组:(与原来的差异不大)
具体工作:(类似原来的)
增加内容 负责保存成员合作单位个人(包括被捐助单位如学校)的联系方式
这里还需制订具体的权限来使用联系人名单
由于目前的活动大部分集中在网络中所以暂时将宣传与网络组合并,待以后的发展。
宣传与技术组 组长一名(或者负责人小组)成员若干
1网络技术组 组长一名(或者负责人小组)成员若干
具体工作:建设网络平台,维护以及其他
2 宣传组 组长一名(或者负责人小组)成员若干
具体工作:1管理论坛,规范论坛以及任何沟通渠道
2解答各方询问,质疑,建议等。
3领导讨论,创建讨论内容。
行动组 组长一名(或者负责人小组)成员若干
外联和调查组不能分开,因为这两泼人的工作是紧密相联系的可以考虑以一个外联人员领导一个调查组的方式 , 同时要注意发展地区负责人 以地区分组的结构建设逐步代替行动组的做用,将来的行动组只负责工作发展
1行动小组
具体工作1调查复查工作。
2联系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协调工作。
3有待开发……
2工作发展组(机动组) 拓展新的活动内容,以及包含现在的机动组的活动内容。
在成员组织内部的联系上极力推荐会议制(考虑现在的条件限制可以实行网络会议可以以论坛跟贴的形式进行讨论,不过论坛准入权限需要设置,在会议结束后可以公布部分以及全部内容)
会议分层:
1 A类会议 (过程不开放) 常务组会议(包括各组的负责人以及常务组全体成员,名誉义工。)
会议内容:组织大的发展规划,远景设置,重大人事变动,工作总结等涉及整个组织发展关键的问题。
会议时间:半年一次
2 B类会议 (过程不开放) 工作发展会议(人力 财务 宣传 行动组骨干成员负责人分组)
会议内容:具体工作的安排,责任发放初步等。
会议时间:季度一次
3 C类会议(过程开放) 集体讨论(各组各个成员分部门进行进行全体会议)
会议内容:组张发布工作总结,各个成员总结自己工作中的得失,提出建议,畅所欲言
会议时间:月一次
4 J类会议(过程不开放)临时紧急会议(能到位的负责人)
会议内容:处理突发紧急事件。
会议时间:随机
(为方便阅读,原斜体字已改--密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