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029|回复: 28

叽歪四篇(1) 想象中的希望之光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6-14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缘起:如果我现在在希望之光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你们不会笑我或者骂我吧?不知道现在的荷塘旧地,月色荷影还能不能抚平人心?

先来这么一句,为下面的满纸荒唐言做个铺垫。

一、想象中的希望之光

想象中的希望之光,其实就是理想中的希望之光。

我刚来这个论坛的时候,论坛上发言者众,很是热闹,一派“希望自古繁华”的景象,真有“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感觉。

不知道,那个时候的希望之光,符不符合现在讨论的“目的二”的标准。据说那繁荣也是虚假繁荣,算不上真正有“人文精神”。

但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足够有趣、好玩的地方,热热闹闹、热火朝天,看起来真不错。

某一区域的环境气氛对参与其中的成员的影响是巨大的。即使忽略希望之光网络虚拟性质,就把这看作是一个“工作”的地方,当时那种众语喧哗的景象,比之沉闷、压抑、埋头工作的气氛,也更吸引人。曾经有一度,甚至可称“帖子嘉年华”。无论醉里挑灯看剑的畅快,还是无言独上西楼的惆怅,不论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独当百万师的任气,还是穷愁思黎元的忧患,都曾让人心旌摇荡,击节赞叹。而在这过程中,也或多或少砥砺了思想。沉浸其中,趣味盎然。

但是后来这里却安静了,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也许是大家都累了,突然出现了一种“失语”状态。可能是突然觉得那些争论什么意思都没有,不如沉默干活来得实在。或者是忙于现实事务,无暇再顾及论坛言语。或者是在论坛感到了伤害感到了失望,从此远离。无论如何,这里沉寂了。

海明威还是谁,在诺贝尔奖答谢辞中说,写作是一项孤寂的事。

那么助学呢?倚赖虚拟技术的网络助学?像希望之光这样的以实地调查和复查为基础的网络助学?也是一项孤寂的事业?

经历了吵吵嚷嚷头绪纷繁众声喧哗却毫无结果之后,很多人都感觉到了无聊,于是陷入沉默,进而产生一个认识:默默干活要比开口说话更有意义。

情况果真如此吗?不尽然。助学,尤其是网络助学,不仅需要干活,还需要说话。

首先,网络助学需要取信于人,这种取信,需要开口说话。许多人羡慕信天助学建校的潇洒,觉得希望之光与之相比似乎多了很多包袱。但实际上,信天能做到这么潇洒,是在需要开口说话的时候就开口说,需要思考的时候就思考,并且把思考的结果摆出来给大家看。正因为有了每次建校的明细帐,有了建校过程中正反经验的总结,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感悟,信天才像今天这么在网络上让人信任。
当然,信天的建校、助学,几乎是凭一己之力,这决定了他没有精力过多的涉及争论,这也使得他采用了把资料全部公开的策略。与之相比,希望之光是一个团队,而且采取了尊重孩子和资助人隐私的做法。一来人员众多,成员有分工;二来有些资料不公开,这就使得希望之光必须在更多的时候开口说更多的话。而不能只看见信天的潇洒,看不见支撑他潇洒的支柱。

从对资助人、对孩子负责的角度,有很多东西需要解释说明。很多时候,这些解释说明应该是主动的,提前的,而不是要等到有人来追问了再来做。这决定了作为一个助学团队、尤其是一个助学论坛,应该十分看重在论坛上说话。希望之光在这方面有过教训。

其次,从另一个角度,在助学中,相信人人都会遇到困惑,遇到误解,遇到伤感,这时,论坛还应该起到一个“交流”的作用。作为助学的一分子,作为论坛上的一分子,应该有一种意识:自己所遇到的事情绝不会只是自己的事情,而也许会是整个助学都会出现的问题。自己去公开大声说了,也许就能起到一种前车之鉴的作用,使后来者少走弯路。自己的感受,永远可以作为一种经验,与助学道路上的同道分享。也许自己的感受在很多时候,会给后来者以力量。比如,卿青在河南调查时的感受,就曾经打动了很多人。

也许,自己写出自己的感受,还能有一种“抛砖引玉”,集思广益的作用,因为自己说话了,哪怕说错了,却引来了讨论,最后把事情向前推进,促进了助学的发展。

――促进助学的交流和发展,这也许是设立助学论坛的初衷。(而不一定非要是“人文精神的传播”)。但是,如果论坛上根本就没有人说话,或者没有高质量的发言,何谈“交流和发展”?也许,还有一种情况是,交流都在“内部”进行了,那这种“交流”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交流,而这种藐视外部论坛的交流,将把整个外部论坛推向失败。

助学是大家的事,就需要听到大家的声音,当这种声音越来越微弱的时候,就像火苗越来越微弱,这时候就需要想办法加柴了。

柳宗元《小石潭记》,记录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潭,但是,不管小潭有多幽美,却是: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当一个助学论坛使人感到“寂寥无人”,“其境过清”的时候,是不是就是到了该“记之而去”的时候?

所以,我想象中的希望之光助学论坛,是“一树春风千万枝”,这里的“一树”当然是指助学,这是主干。而健康的大树,会有好多的枝条,这些枝条就是从助学这根主干上生发出来的种种话题。我希望看到一棵蓬勃的大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5-6-14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叽歪四篇(1) 想象中的希望之光

缘起:如果我现在在希望之光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你们不会笑我或者骂我吧?不知道现在的荷塘旧地,月色荷影还能不能抚平人心?

先来这么一句,为下面的满纸荒唐言做个铺垫。......


胡卯兄的这么一段话,与我把我的思考放在休闲论坛以及文中的一些言语,是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的.在如今的希望论坛,我们的发言竟然要以\"自虐\"为铺垫,要考虑氛围,考虑出发点,考虑感情等等,唉~~~这是什么世道啊!

论坛的衰败,如果是因为客观环境使然,我们只要继续努力即可,如果是因为人为(管理\\观念)造成的,要改变,还是需要纷争和代价的.

想象中的希望之光,理想中的希望之光,今安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6-14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叽歪四篇(1) 想象中的希望之光

[quote:613xxoeu]缘起:如果我现在在希望之光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你们不会笑我或者骂我吧?不知道现在的荷塘旧地,月色荷影还能不能抚平人心?

先来这么一句,为下面的满纸荒唐言做个铺垫。......

胡卯兄的这么一段话,与我把我的思考放在休闲论坛以及文中的一些言语,是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的.在如今的希望论坛,我们的发言竟然要以\"自虐\"为铺垫,要考虑氛围,考虑出发点,考虑感情等等,唉~~~这是什么世道啊!

论坛的衰败,如果是因为客观环境使然,我们只要继续努力即可,如果是因为人为(管理\\观念)造成的,要改变,还是需要纷争和代价的.

想象中的希望之光,理想中的希望之光,今安在?[/quote:613xxoeu]

有危机感,就有了进步的可能,不用太悲观.

想象中的和理想中的希望之光一直都在,在大家的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6-14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叽歪四篇(1) 想象中的希望之光

意犹未尽,再续狗尾一截:

所谓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就是要在困难中坚持下去,秉持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来做好拉抬论坛人气的\"小事\",是目前我们能做的且应做的事,总不能因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就放弃.

卯兄的大块文章好久未出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6-14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叽歪四篇(1) 想象中的希望之光

写贴人要气死了,本希望写个帖子要做个恶贴,棒贴,能让人有所思考,当头棒喝,谁知道都当风花雪月贴,赚来的却是一大堆好贴美贴的虚名,对牛弹琴哦对牛弹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6-14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叽歪四篇(1) 想象中的希望之光

写贴人要气死了,本希望写个帖子要做个恶贴,棒贴,能让人有所思考,当头棒喝,谁知道都当风花雪月贴,赚来的却是一大堆好贴美贴的虚名,对牛弹琴哦对牛弹琴


没当风花雪月帖啊.要不我就不会说正经话了.

算了,当我是牛好了,不跟了.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6-14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叽歪四篇(1) 想象中的希望之光

高兄,如果因为一个人说对牛弹琴,自己就不说了,岂不是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

坚持自己想要坚持的
做自己真正想做的
说出自己想说的
不因别人的鄙视而改变初衷
亦不因别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

与高兄共勉,共勉,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52.32%

发表于 2005-6-14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叽歪四篇(1) 想象中的希望之光

坚持自己想要坚持的
做自己真正想做的
说出自己想说的
不因别人的鄙视而改变初衷
亦不因别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



引用一下医生JJ 的

再补充一点,第四句,“不因别人的鄙视而改变初衷”

恩,也不因为别人的热情期许而改变自己的方向

(-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52.32%

发表于 2005-6-14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叽歪四篇(1) 想象中的希望之光

补充完了,连起来读一读,突然有点 (-011-)

简直就是一软硬不吃,滚刀肉啊

(-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6-14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叽歪四篇(1) 想象中的希望之光

胡卯说的这个论坛“冷清化”,我深有体会,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从以前兴致勃勃到现在意兴阑珊,原因主要是两个:

1  LOH之初实行的是“温情化管理”,这一点被批判了被否定了。所以后来了“制度化管理”,出现了N多的规章制度,经历了N次的投票啊表决啊什么的。我是个有无政府主义倾向的家伙,对那些冷冰冰的规章制度没啥感情。谁工作之余还弄些框框套自己脖子上啊。

说这个,并不是我觉得LOH不需要管理,随着LOH的规模扩大,规范的管理是必需的,否则就乱套了而成为一群乌合之众。可是因为LOH是个松散的网站,再加上规章制度制定的非专业性,所以漏洞很多。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些规章制度就象一堆先天不足的畸形儿,经常要住医院,怎么整容也不能变成阿兰德龙。

由于这些制度的缺陷,我经常看见义工们因为对某某某规章制度诠释不同而在内部辩论吵架伤和气,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对那些规章制度恨的牙痒痒。久而久之,对LOH的感觉就糟糕起来,觉得它象菜市场,比之现实社会的勾心斗角丝毫不逊色。其实,LOH的义工们,都是多么能干多么善良的一群人,但同时他们又很较真很倔强很容易受伤。

2  由于LOH的助学个案增多,义工数量在增加,加上人员流动性大。你会发现,自己两个月不来,就跟走进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一样。因为陌生,那些辩论那些嘻笑怒骂都会让你觉得光怪陆离,觉得很诧异很无可适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快和许多陌生的人打成一片(就是俗话说的见面熟),比如我就是,不太习惯主动去和陌生人打交道。久而久之,就会觉得自己游离了,而且是被动的。这样的游离会让人有孤独感,因此会变的怀旧,觉得多少多少时间以前的LOH很温馨很融洽,其实,只是个人的感觉而已。好多老义工进进出出,不是在闹腾,而是既呆不住又舍不得离开,多可怜啊:)))


哈哈,不说了,作为老师的习惯,总结一哈:要避免论坛“冷清化”,个人觉得,可以在“温情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中间找一个平衡点,同时义工们尽量少去挑字眼钻牛角尖,就如不能要求自己的残疾孩子跑的和刘翔一样快飞的跟乔丹一样高一样。人员方面呢,合理调节人员更新的速度,在保持新鲜力量的同时不至于有陌生感的产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9 09:28 , Processed in 0.8048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