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30|回复: 3

转载朋友的游记:哈尔滨的忧郁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7-7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第二天:哈尔滨的忧郁

在火车上,哈尔滨的难友就说,你应该在冬天来,因为那时侯的哈尔滨才有特色. 我微笑不语,我一直认为一个优秀的城市绝对不会只有一个季节来展示她的风采,那样太单一了,没有内涵,不值得去玩味.所以我对夏天的哈尔滨到有期待的,不过到了要先睡觉的,毕竟是站了一夜的火车啊!!!

醒了以后就开始在城市里旅游了,在一个春卷店先吃饭,喝着大麦茶,很惬意.旁边的四个人可能是母亲在请自己的儿子及其同学,对其儿子上怜爱有加,母亲十分慈祥,但打扮比较正式的样子,儿子却多少有些另类,对母亲的关照爱搭理不理的.母亲给他生活费的时候是把钱卷起来给你,似乎是节省了很久的样子,而儿子却很随便地接过去,并且随便地塞到兜里.吃完了饭,母亲几乎把所有的东西都打包了,儿子呢却很不耐烦要跟同学走.

哈尔滨很凉快,出租车的女司机说只有26度的样子,大姐人很不错,还特意关照我们在松花江要是坐船的话一定不要坐私人的,要坐公家的,因为私人的很霸道,上了船就是吃混沌面和板刀肉的区别了.呵呵,BB 由此得出哈尔滨人很好的结论,我没有搭腔,莫非那些开船的不是哈尔滨人? BB 就是天真啊.

中央大道是一条有100多年的历史的道路了,是俄罗斯人修的,那花岗石地面现在还保存完好,旁边的俄罗斯建筑夹杂在现在的建筑里,很落漠的样子,BB说,现在是拼命地拆老房子,结果还是有很多老房子残留着,说着历史的故事.我本来是没有什么心情逛街的,但在中央大道上,看着这花岗石的地面,有回到欧洲的感觉,那种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然后再看到那些老房子,忽然觉得哈尔滨的夏天除了凉爽以外,还有别的,还有一种别的情绪在撩动我的心情,一时也说不上来是什么.

每个老建筑都看它的历史,都禁不住和青岛对比一下,即使BB 去买马迭尔冰棍,我都没有觉得那种情绪是什么,直到我们来到卢西亚咖啡馆.BB 在介绍这个咖啡馆的时候,只说到是一个俄罗斯的老太太的房子做的咖啡馆,这个老太太一个人孤单地生活在哈尔滨,活了90多岁,后来很可怜,就禁不住哽咽了.我就安慰她说,怎么了?激动什么呢?她没有接茬说,我们就已经坐在了咖啡馆里.一推门的时候,我们已经感觉到似乎进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历史的沧桑,寂寞和忧郁.还没有弄明白是什么感觉,就已经被那种深深的忧郁包围了.

尼娜,是一位生在中国的俄罗斯人,一生都住在中国,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哈尔滨,她在2001年去逝,93岁,去世的时候哀求朋友把她所有的遗物都买了下来,把钱给了她在澳大利亚的妹妹.她的朋友有感于这个受劲了半生的委屈,却不怨恨,始终宽容别人的俄侨,是的,她是中国人,却是俄罗斯人,在哈尔滨,中苏交恶之前,有将近20万这样的俄罗斯中国人,简称俄侨.她的朋友认为哈尔滨俄侨的历史是哈尔滨,甚至是整个中国人的历史,沉痛,屈辱的历史,这些伟大的灵魂,把哈尔滨当作了故乡,把中国当做了第二祖国,为中国,为哈尔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他们的命运如同背负十字架的受难者,他们的历史是我们中国人应该记住并且为之道歉,而现在,他们很多人还零落他乡,很多很多的人已经死了,但他们爱哈尔滨,因为他们离开了俄国,亲手参与创建了哈尔滨,他们自己的家园,然而,在没有宽容的世界里,他们被迫离开,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

很多人,在中苏交恶以后,去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少数人回到了苏联,这些回苏联的很多很多都被当做特务处理了,而去了其他地方的人,依旧深深眷恋着哈尔滨,他们的家乡,他们每次唱这首歌曲的时候,在聚会的时候,都会禁不住泪流满面,在露西亚小报里有录这首歌:

我们怎么来到这里的?
哈尔滨------
我们是出生在这里的!
这是我们的故乡
我们有祖国
遥远------
现在,轮船在海上,
天空是那么蓝,那么蓝,我们都挤在船尾,
看着中国
看着哈尔滨
哈尔滨,我们的故乡
有我们的爸爸\妈妈
有我们的家,
也有我们的爱情.
前面是什么地方,我们怎么会来到这里?
澳大利亚,
这里不象我们的故乡!
啊!
遥远的故乡----哈尔滨
轮船的前头是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你不属于我们,我们也不属于你
可是我们要走进你
澳大利亚
哈尔滨,我们的故乡.

听说所有听过这首歌曲的人都落了泪,这首平缓没有多大起伏的歌曲,感动是人们的灵魂.听说有很多人在开放以后回来,在走之前的那天早上,都到松花江畔捡垃圾,然后匆匆赶飞机回到澳大利亚,他们离开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绪呢?恐怕和当初唱着歌离开的时候没有什么区别吧!!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被迫离开俄罗斯后在哈尔滨倾注了所有的感情和精力建设的自己的家啊,那是他们的家!

那留在哈尔滨的人呢?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这个号称宽容文明的民族,对他们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姑且在这里录取尼娜的信一篇:

亲爱的爸爸妈妈:
    在天国里读我的信的时候,也许会觉得我很俗气,觉得我不懂去原谅别人,可是我是在这样的生活,人们对我并不公平,无论如何我都能忍受.我每天都要看你们的照片,还有姐姐\妹妹\哥哥的.我爱你们大家,现在只有我一个人,有时候我常常感到十分恐惧和伤心.昨天我走到门口时,飞来的一块石头打中了我的左侧眼眶,疼得我几乎要倒了下去.我不憎恨中国人,我们一同生活在哈尔滨这个城市里,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人,可是他们对我却不一样,没有人保护我,这几年间那么多的俄罗斯人都离开了这里,昨天晚上,我很饿,我不敢出去买面包,我一直等米亚托夫来,可是他没有来,我饿极了,夜里睡不着,我想念你们,我听见爸爸的咳嗽声,我想去上帝那里,想在你们身边,我做了一件事,也许你们非常难过,但我确实做了,我用餐刀切开了手腕,我很害怕血,非常怕血,很快我把血止住了,我又用自己的手帕缠在刀刃上,我觉得那吧刀不太理解我,它太简单了
    我对不起你们,爸爸和妈妈
    今天是我63岁的生日,我要很坚强地活下去.下午,米亚托夫兄弟来了,坐了两个小时,他们劝我到医院检查下身体,我害怕,不敢出门,他们带来了很多吃的,还有一瓶红葡萄酒和肉,牛奶,我们一起喝了点,祝贺我的生日,他说:现在在文化大革命,苏联和中国关系很不好,可是这和我们没有关系,也有很好的中国人.
    有很好的中国人
    米亚不害怕,他知道怎么走路,他穿着中国人的衣服,把帽子压得很低,上帝,请你保佑这些好人吧!我不会再做那样让你伤心的事情了,我很后悔,请你们原谅我,我是饿坏了,头脑太乱了,我在那吧餐刀里面裹了一张纸,写了这样的一句话:"你不要帮着我让人难过."我的左腕只是划开了一道小口子,没有关系,有点疼,不要紧.
    外边天很冷,屋里也很冷,我生起了炉子,也点亮了蜡烛,我看到大家都坐在了我的身边.
    我每天都想念你门,请带去我对上帝的问候!

这是一个绝望的老太太的话,我读着哭了,我细心去看那些在墙上的相片,那古老的钢琴,那古老的照相机,据说,这咖啡馆没有动任何遗物,只是在尼娜原来的客厅里摆了几张桌子.我听着那哀怨的音乐,读着她的信,仿佛她没有离开的样子,就在我身边,我能听见那从最深处传来的哀怨的叹息.

旁边是三口人,一个俄罗斯老头,大概有80左右的样子,说得非常标准的中国话.现在我怀疑他就是米亚托夫,两个中国妇女.开始我以为只是普通的关系,直到外面下了雨,他们要走的时候,我听见那个小女孩对另外一位年纪比较大的中国女人说,我跟外公在这里等,你去拿伞. 这就是哈尔滨的一个方面,前面是那个男孩跟他的母亲,这边是个俄罗斯老人和他的女儿和孙女. 前者是传统和现代的冲突,后者是历史和未来的交流,都是那样有明显的痕迹.

在松花江边,我们坐在江边,还在讨论俄罗斯人的问题,我指着松花江说,当年很多中国人都被俄罗斯的军队赶到松花江里,冤死的又有多少呢? 在旁边的公园里,我躺在树阴下面,风很凉,适合睡觉,我很快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觉得这城市的夏天不燥热,不活力,而是忧郁的,因为我睡醒了却没有高兴的感觉.

在索非亚教堂,这个教堂仿佛是从地下面冒上来的,古旧的建筑风格,童话一样的教堂,在现在的建筑中间,怎么看都是那么不协调,可是能怎么样呢?这个城市就是在这样毫无计划的建设中,然而,建设真得只是把建筑建设好吗?

哈尔滨的过去告诉我:
这是座忧郁的城市,因为他的历史是里有这样多忧郁的人的故事.也许大家喜欢哈尔滨冬天的原因在于冬季,所有的忧郁都被冻住了,只有活力了!那是年轻人喜欢的,而我,我喜欢安静,我喜欢忧郁的哈尔滨,喜欢在露西亚店里安静地喝咖啡,读她的留言本,有很多人在这里把心都敞开了!!!包括韩国人,日本人,中国人.


转自:OCEF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china.ocef.org/ocef/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100amp;ID=20849">http://china.ocef.org/ocef/bbs/Announce ... 0amp;ID=20849</a><!-- m -->
嘿嘿,哈尔滨的路线是我安排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7-7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转载朋友的游记:哈尔滨的忧郁

希望他们美好的回忆给多过悲伤的回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7-7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转载朋友的游记:哈尔滨的忧郁

我微笑不语,我一直认为一个优秀的城市绝对不会只有一个季节来展示她的风采,那样太单一了,没有内涵,不值得去玩味.所以我对夏天的哈尔滨到有期待的

一路看下来很有感觉啊     :)[/quot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7-7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转载朋友的游记:哈尔滨的忧郁

很小的时候去过哈尔滨,是跟着爸爸去看他的姑姑,已经没有印象了。

后来看过很多关于哈尔滨的游记和介绍,心向往之很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8-6 07:03 , Processed in 0.0642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