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已无冷蕖
冷蕖
不经意间,上网已经五年,这五年的大多数时间与故事,是属于“冷蕖”的。有很多人问过我这个ID的意思,我总不厌其烦地解释,“冷”代表冷眼旁观,我希望我对自己的事情可像旁观者一样冷眼旁观,就是冷静的意思;“蕖”是芙蕖,也就是荷花,是觉得这个社会黑暗,希望自己出淤泥而不染。这个名字本来是我为我笔下的一个女主角取的,有过一段我疯狂地想写武侠小说,后来被我用来当自己的网名,在一个叫西祠的地方,发一篇帖子,也从此开始我的网络生活。这篇帖子,便记述了我对L的感觉。本是小女孩迷恋大英雄的老套故事,可是加上思想加上理想加上热点事件与人物,再加上我强烈的向往真挚的情感,再加上一个动人的题目,这封帖子便成经典。我当时并不知,要随着时间的流逝,才慢慢知晓原来有这么多人因这篇帖子而对我印象极好,当然有更多人因此而记住“冷蕖”这个名字。后唯一不够美好的地方在于,男主角不为所动。来这篇帖子几次被人翻出,或是有人在论坛查我的旧帖,查到这段旧事,所以我在西祠新认识的网友,亦几乎无人不知晓。
远远看去,故事总算美好。可是,事情的真相不是这样的。对L的强烈情感,部分出于我的处境,我和我的环境如此格格不入,以至我连一个愿意与之说话的人都找不到;部分出于我的热情理想单纯美好;部分出于我“兼善天下”的情怀,有人说我潜意识里爱的不是L,而是公理和正义,甚至后来我还想过,是不是跟我的家庭也有关系,如果我的家庭比较幸福,我或许就不会这样强烈的爱人的需要。
后来我开始逐渐清算这些东西。“兼善天下”的情怀逐渐淡化。在我看来,这种想法多么虚无,而我曾向往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多半会陷入空谈;而如果有机会,能为一些人做些什么,便是上上之为了。接着,我纠正了我走错的道路,逐渐地和周围人融合起来;到今年年初,我基本上医治好了种种往事尤其是家庭留在心底的伤痕。这回,我指向了我的热情。
谁会知道如果没发生A事件B事件,今天的自己会不会是这样的性格?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曾猜测过,或许我热情我容易快乐容易悲伤......皆出于我的经历。比如说热情,世界太冷,我便需要一些东西温热我的心。我也猜测,我极爱用理性分析一切事物,哪怕是我为什么会欣赏或是在乎某个男生,那是因为我感性的力量太过可怕,而且因为曾有的伤痕对我心灵的扭曲,它带我去的地方往往不对。如果我完全靠感觉生活,我会死得很难看。而感性的强大,未必由基因决定,或许是因为有些东西太缺失,以至于我太想要。心底里强烈的需要,足以让一个人将理性抛在脑后。
所以,如果我知道我想要的东西也不过如此,并不如我想象得那么美好,我便不会在它面前太过卑微而失去心智。现在,我对这些美好事物的信心都被毁掉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上个月或是上上个月我还曾用“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烈焰”做我blog的题目,因为没有什么比这能更好地概括我的心。现在看来,那是我对美好的向往对现实的最后抵抗。它之所以迅速缴械投降,当然不是一日之寒。我大概能想到,跟两件事关系很大。
10天之前我突然清楚地确认以前的一个潜意识,也许我根本就无所谓走什么路,我压根什么都做不了。三月我预测过,走出往事的纠缠后,我的性格可能会让我碰到些什么问题。结果我算准了,四月底碰到这类问题的开胃菜,有预先的分析,所以我很快解决。这段在找实习单位的压力下,我开始预测我的职场生涯和所谓的梦想,很不乐观。于是我意识到我想要的东西和我拥有的东西搭配得不好,如果要前进,必定要摔倒N次,而我已经不忍心自己靠这种办法使我的能力适应我的想法了。然后我把这种想法跟朱说,她甩出些极有分量的话:“你绝对是需要人帮的...你当然需要人保护”――我这么多年所做的一切,最大的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希望自己能保护自己;上升到某个高度,我希望自己从经济到思想到感情,都是独立的。这会朱告诉我,我保护不了我自己,我心里是怎样地万念俱灰?另一句是“你有时候就像个小孩子。”我第一反应“我是磨人的小孩子吗?”朱摇头。我松一口气。见过一些很小孩子气的女生,非常之磨周围人,我很不愿意自己是这类人。转念一想,如果和这个成人的世界不合拍,不磨人便只能是被人磨了。心里黯淡。这些结论太残忍,叫人没有语言。后来这些想法促成了《我希望我能安静地生活》这篇blog。我没写这些细节,但可想而知这些想法和朱的判断对我信心的杀伤力。
还有一件也跟朱有关系。跟她的情谊的激情时代过去了,所以有时跟她在一起,会觉得也不过如此;当我碰到问题时,我立刻能觉出她的分析对我的帮助;或是跟她一起设想折腾点新花样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乐趣时,会觉得即使她不像以前一样吸引我,我还是觉得和她一起生活值得期待。我似乎一下子知道了幸福的滋味,或者说我想要的且不超出人性规则的幸福的味道。我以前不知道的,真的。
上篇blog《在人间》,我本来是很郁闷地开头的。因为我发现我什么都不期待,什么都不向往,不说我有没有动力去做什么,恐怕我觉得活着都没什么希望了。当时朱和春用爱情来激励我,无效。但我写到后来,我想到我可以期待淡淡人间的欢笑,这些我还相信我可以得到。我推到了不向往这些后,便是去学世俗智慧,怯换一种逻辑生活,于是看起来前面的生活有一点意思。但现实里走得比blog还远,我这几天突然发现我一下子变得平和冷静了很多。(这使我对自己的热情来源的推测得到了证实。)我对自己的内心与变化极度敏感,暂时还没有别人发现。我打算对此沉默,等朱发现这一点后再确认。
到此为止,“冷蕖”存在的重要基础都已经消失。也许这个ID还会存在,而且还有一些人还这样称呼我。跟网上男子的情缘也尽于此。虽然他们中有人伤害过我,但我不恨他们。我曾恨过命运,从19岁到23岁,一个女孩子最好的青春居然全用来跟网上的男人纠缠,而且最后连网恋都没恋过一次,反而换来很多伤口;可我又清楚,如果没有网络,我这四年感情彻底白纸,或者只能找类似于小哥哥这种男孩子远远地看一下,我会觉得更残忍的。我已经说过我认为比空白好了;接下来论证,不一定会比跟生活中的男孩子纠缠更糟糕。如果我不在这个学校,机会会多一点,那么我或许可以在生活中跟人相恋,或至少能喜欢一个生活中出现的人。这样我会得到更多快乐的回忆,不用说的。跟喜欢的人在生活中相处是一件给我幸福感很大的事情,而喜欢网上的人,这种机会太可怜了。但正因为这一些快乐,我得吐出更多的血来偿还。一个ID所给我的那一点点快乐与希望,尚已能令我这样付出;曾经和冬冬的那一点快乐回忆,能令我那样伤心与不顾一切地试图挽回,我不可以想象,为着一个生活中的男子所给的快乐与希望,我该愿意付出多少,而我太清楚这几年间我在爱情里的问题,几乎可能会善终,那么这种付出会怎样伤害我,我不知道。现在的我,热情信心被毁掉,我有能力重建,而且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如果是那么重的伤害,这颗心的伤痕能不能愈合,我实在是不知道。逻辑已经很清楚,我既然因为经历而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说和我的禀赋结合起来有这样的问题,只要没有人来拯救我,我就必须承担伤害,不是这个人伤害我,就是那个人伤害我。然后我在其中找到症结,并治好它。如果有人对我好一点,不用残忍的方式来让我明白,我会感激他;但如果做不到,我也不埋怨他,也许这才是常态,谁活着都不轻松,怎管得了一个ID的眼泪与悲哀。
就让一切随风吧。时间会逐渐掩埋掉这些回忆。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blogcn.com/user16/irenep/blog/21341672.html\">http://www.blogcn.com/user16/irenep/blog/21341672.html</a><!-- m -->
转贴者注:冷蕖的成名贴,我用狗哥搜索竟然无法找到了,实在遗憾.帖子大意是,作者以郭芙与神雕大侠杨过的的感情纠葛为引,来描绘自己的思想历程与感情的纠葛,一贴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