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15|回复: 0

少数民族自然崇拜与生态保护 ZT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7-19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少数民族自然崇拜与生态保护
[ 作者:张桥贵 | 转贴自:云南民族学院科研处 | 点击数:44 | 更新时间:2004-3-7 | 文章录入:编辑001 ]

少数民族自然崇拜与生态保护


张桥贵



  (云南民族学院科研处昆明650031)

  摘要:本文意在发掘少数民族自然崇拜中人类早期的生态文明现,展示了少数民族宗教对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值和历史贡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自然崇拜/生态文明

  在原始社会的早期当自然力被抽象化为神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就随之演变为人与代表自然的神之间的关系。自然崇拜的宗教祭祖活动基本上都集中在冬天和春天的交替季节,其次是秋天与冬天的交替季节,夏天与秋天的交替季节次之。春天与夏天的交替季节再次之。

  很显然,祭粑的频率和重视程度与自然界季节更递对人们影响的大小成正比关系,这是笔者多年来在云南从事考察的直观体会。自然崇拜的宗教祭祖活动历来富于浓厚的巫术色彩,早期交感巫术活动往往会有促使自然界保持生机勃勃状态的意图,并含有感激自然界为自己的生存提供恩惠、赏赐万物的目的。

  云南的许多后进民族都喜欢背靠大山而聚居于山脚底下的开阔地带,村寨背后的山通常被当作神山加以崇拜,崇拜的实质和本意在于保障其生态平衡,并制订具体的禁忌措施来加以维护。如禁忌砍伐山上的神树、禁止在神山刀耕火种、开荒耕种、翻动石头、放牧牲畜或污染水源等。人们在特定的季节还加以祭粑,以祭祖强化人们对神山的重视,祭粑时通常都要当众重申上述禁律。很显然地是为维护村寨的生态系统平衡而崇拜的,意在确保村寨的安全。因为,在村寨背后的山上从事上述被禁忌的活动都会危及到村寨的安全,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泥石流或滑坡淹没村寨,或木头、石块滚下来殃及村民,或造成饮水断源等灾难。

  一旦有这种灾难发生,村民便以为惹怒了神灵而遭到神灵的报复所致,需杀牲祭神谢罪。

  操川黔滇次方言苗语的苗族,于每年的阴历二月初二祭山神,以往老人指定在那座山的那棵树那儿祭奉,就一直在原地亲奉。这座山也就成了神山,山上的树木加以封山育林似的保护下来。黔东南苗族崇拜岩山鬼婆,俗称“三十六个岩山鬼婆”。人们认为,岩山鬼婆们以悬岩上的古树为家,打鸟者射伤树皮或射落树叶都将触犯她们,而招来祟害,大病不起。

  若不及时祭献攘解,将危及生命。在人们的观念中,岩山鬼婆是最凶恶的厉鬼,得罪不起,人人畏而远之。从而,使悬岩上的树林无人敢进,更不敢随意砍伐,生态保存完好,多呈原始风貌。在客观上防止了岩山的树林遭受破坏,而导致岩山风化,岩石松动坠落危及人员、牲畜和村寨,其生态保护的意向十分明显。

  因此,我们认为自然崇拜主要是先民以神灵的名义进行积极主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自然崇拜主要体现了先民早期的生态文明。这种情况在云南的山地民族中是十分典型的,以彝语支的民族为例,俺们大多数的村寨背靠大山,村寨前面是一块开阔地,可种植或放牧,正好处于村寨的视角之内,便于关照。族际战争与冲突是村址选择的又一重要因素,村民遇有险情,便往村寨背后的神林中躲藏或从此转移他地,从而形成一种易守难咖便于转移的地带,不熟悉情况的外族人攻来了,也只有挨打的份。因此,神山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对神山的依赖感,而产生崇拜神山,以宗教禁律的方式来保护神山。二拉枯族亦从村寨周围葱郁的树林中,选择其中最高大笔直的两棵大树为灵树,拉枯语称之为“厥巴厥马都”。这片神秘的树林得到人们的特殊保护,不准在其中随便砍伐树木,免得惊动了树灵的安宁。逢年过节,村寨成员要祭献树灵,祈求它保佑村寨成员的安康,牲畜兴旺,免遭野兽的伤害。通过宗教这种赋予信仰内涵的树灵崇拜,从而保护村寨周围的生态保护网络,保护了村寨,保护了当地的人民。

  哈尼族村寨一般都在密林掩映之中,除神山上固定的神林不能砍伐外,环绕于村寨的所有树木都被视为有神灵栖息或是神灵的化身和象征,被公认为象征古现古礼的神树,砍伐之将亵读神灵,要在特定的季节祭献这些象征古现古礼的神树。山泉、沟水、河水和井水等,受到定期或不定期的祭把。

  四川省茂县赤不苏区的羌族就有保护神林的习俗。“每个羌寨附近都有一片树林,称为‘神杯’,认为与风水有关,严禁砍伐。”村寨每年科季还要举行吊狗封山的仪式。择定吉日的那天,村寨的所有成年男子都要前往神林加仪式,仪式由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老人面对悬吊在树上的一只狗祷告:为了全寨的幸福安宁,必须保护好这一片树林,谁违反戒约砍了树木,将会受到惩罚,象这只吊在树上的狗一样不得好下场。祈祷完毕,参与仪式的男子依次走到狗面前,一边向狗吐唾沫,一边说自家拥护封山,如有违反,愿受与此狗一样的惩罚。茂县较场区一带的羌族也有类此习俗,但他们以草人代替狗,男子瞄准草人开枪,以示枪击,全寨盟音,如有违反封山公约的行为,甘愿受到象草人一样的枪击惩处。

  还有一些民族背山面水而居的,他们也往往将村寨周围的山水视为神灵加以崇拜,某些地段视为鬼神栖息的场所,严禁砍伐、耕种。建国后,在一些无神论者的强令下,这些地方被开垦耕种了,结果大多引起了水土流失、严重滑坡和饮水断源等后果,人们深受其害。这些地方的滑坡又往往引起村寨前面的河水受阻上涨,果然如创世纪中的大洪水殃及天下。与自然崇拜密切相关的西南少数民族的洪水劫世的神话,每年的特定季节都要重复演唱先民中一些人不听劝告或出于无知开垦了神地鬼城,惹得神灵发怒,引来招天洪水淹没人间的悲惨遭遇。笔者在云南省牟定县的彝族中拍摄到一张反映洪荒劫世后,老能在密蜂的指导下寻找劫后余生者这一神话情节的壁画。

  各民族对特定区域的神林实行封山育林。

  禁忌砍伐并规定在特定时节不能进山、下河惊动植物的魂灵,认为犯禁则将冒犯神而遭灾受难或为鬼神所害。其实,这些禁忌的季节正是植物的生长期,野生动物的交配、产卵和络殖的季节,禁律的严格程度与违反禁忌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成正比。云南省宁范县普米族,除每个村寨都有一块较为平坦的宽阔山坡为本村寨的山神禁区,在这一区域内供奉一棵大麻栗树为本村的山神树外,每个家庭还要各自供奉一棵松树或麻栗树作为自己的山神树。山神禁区的树木都得到特殊的生态保护措施,严禁砍伐。每年的四、五月期间,动植物的生长期,都要对供奉山神的神山封山。在此期间,神山上的一草一木都要加以保护;栖息在神山上,正处于交配期或孕育期的禽兽都在加以保护的范围。直到庄稼成熟后,动植物的生育和繁殖期过去了,才能解除砍伐和捕猎的禁令。名义上是为取悦于山神的宗教崇拜,以保估计稼的生长,不受自然灾害,但其实质是一种先民对生态环境加以特殊保护,从而保护自然的生存环境。

  一些民族还禁忌捕杀对人类有益的鸟兽和爬行动物。笔者在云南省独龙江流域从事文化人类学考察时,因打死的蛇当中有几条是当地独龙族禁忌捕杀的无毒蛇而被独龙族老人批评。这种无毒蛇以独龙江流域的一种毒性很大的蚊子和其它害虫为食粮,对人类是有益无害的。

  自然崇拜大多出于早期先民有意的或无意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目的。它反映并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利弊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宗教崇拜形式的神灵名义要求人们关注大自然,行使生态调适的功能;这是事关区域全体成员生死利弊的大事,必须全体成员齐心协力方能奏效,所以自然崇拜以群体意识为其主体观念。自然崇拜的产生并得到系统化和发展,反映了先民在最初由于不了解自然规律,破坏了生态环境,而遭到自然力的报复之后的理性反思;体现了人们了解自然,把握自然的主观愿望。原始时代的哲学家们告诉我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然力是不可战胜的,与大自然要讲求和谐与调适,否则它将早晚以更严厉的报复来回击人类的挑战。自然崇拜是先民和日前后进民族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传统生态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特别声明外,本站不拥有文章版权。如引用,请注明原始出处。
please quote the original source if you are going to use this pap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5-22 12:05 , Processed in 0.0856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