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33|回复: 4

从系统性调查到针对性发布 【已回复】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10-17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同好:
    我认为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应该不要急于下到贫困儿童家庭中,最好多在相关联络部门磨蹭一段时间。我们的很多调查组成员在到达当地后,都会去联系当地的教委、团委,作为职能部门,它必然会有一些当地经济状况的材料,实际上,除了政治性很强的文件,多数文件政府都是可以向公众公开的。对于跟人均收入、贫困人口比重、义务阶段学费等数据密切相关的材料应该积极地向他们索取。基本上,任何一个部门都可以提供非常全面的资料,因为在政府里,大多数文件都会不源源不断地抄送到每一个哪怕毫不相干的部门。就目前调查组跟当地相关部门的交流来看,这似乎并不是难以做到的。况且,这能为我们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值得花上一些工夫。
    之后,对学校的访问和对学生的访问才算有了根据,有了底气。学费是多少?三家的数字一比较,总能辨明真伪吧。我所理解的系统性调查正是在于增加纵面的调查。在对贫困儿童本人的访问中倾注过多的心力,对调查本身而言并不能起到多大的实际效果,只能徒增个人的伤感。调查组的任务是将真实可信的信息反馈给有意向认捐的人,所以我想,我们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能否收拾起自己急于表达的同情,把工作扑在采集可信度高和有比较意义的数据上。毕竟,这项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成全更多人蓄势待发的同情,同时也是谨慎的同情。
    如果能得到经过比较的数据,信息的发布就可以进行大面积整理了。我们正在支援的这些贫困地区的基本状况完全可以通过第一手的数字表现出来。这样的话,认捐者可以估摸一下自己的捐助能力,比如某些地区虽然贫困,但学费却不低,这会让一个认捐者中的新手突然间无所适从,他本来以为自己能救助两个孩子,但现在恐怕连一个都不能兑现了,这是多尴尬的一件事。数字这东西比较直观,比文字更有说服力,哪里更需要帮助,看了数字大家自然心知肚明。
    既然坛主和各位同仁有心要将我们的事做得纯粹而精到,我想大家可以对是否建立一个数据分析小组做一番探讨。倘若一定要,就把这看作是我罗里罗嗦了半天的初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2%

发表于 2005-10-17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系统性调查到针对性发布 【已回复】

感谢你的建议!

冒昧整理了一下,供逐条讨论。



--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应该不要急于下到贫困儿童家庭中,最好多在相关联络部门磨蹭一段时间。值得花上一些工夫积极联系当地的教委、团委,向他们索取一些跟当地经济状况、人均收入、贫困人口比重、义务阶段学费等数据密切相关的材料。

--之后,对学校的访问和对学生的访问才算有了根据,有了底气,通过数字的比较辨明真伪。系统性调查正是在于增加纵面的调查。

--调查组应采集可信度高和有比较意义的数据,将真实可信的信息反馈给有意向认捐的人。

--可以建立一个数据分析小组,比较得到的数据,把地区基本状况通过第一手的数字表现出来。

--认捐者可以通过直观的数字,知道哪里更需要帮助,估摸一下自己的捐助能力确定资助那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10-17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系统性调查到针对性发布 【已回复】

谢谢这位同学的建议。

一般来说,调查组正向开发调查地区的时候必须走的步骤是:
1,调查义工搜集目标地区的各类人文信息,比如:经济、地理、人口类,然后整理后提交给组长联席会议,由联席会议决定是否开辟此地区。

2,通过后,递交给外联组,由外联组义工和当地官方机构联系(团委、妇联、教委),等到贫困学生名单、所在学校信息、学费信息等等。

3,然后,调查义工拿着这些资料前往该地区的这些学校,对这些孩子进行调查。调查归来后,写出调查报告。

这位同学提议的“先走访官方机构”步骤,我们用外联组的沟通代替了。我能想到的一个很编外的不能绝对地去完成的原因是:我们的调查义工主要利用假期去做调查,是不是这个时候官方机构都在放假啊……
(-016-)  (-016-)

不过,我们在公开认捐的时候并没有附上该地区的信息,不知道附上后,是否会对想要认捐的网友提供有利的帮助。
这个建议值得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5-10-17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系统性调查到针对性发布 【已回复】

楼主的建议只说明了对一个地区总体资料的取得途径,没有涉及到具体个案的资料取得.

并且从官方取得资料希望之光一直在做(是外联组的主要工作).发布的资料是调查组实地调查资料和外联组官方核实资料的汇总.而通过调查人员实地核实和外联官方核实两条独立的途径取得的资料也正符合楼主说的互相映证的观点.如果外联的资料是从官方获得的,调查人员下去还是只是去拜访官方,那实际上两者的资料是同一个来源,失去了独立性,也失去了互相映证的基础.

最早的调查报告最前面都有一段对这个地区的总体情况的说明的.后来更强调单个孩子资料正确性,前面的部分就慢慢的越来越短了.直至没有了.这个以后可以作为要求放在调查报告格式里,呵呵.

还有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写了总体说明好象也没什么用,因为数据中心登记数据库\\论坛组发个资助人都不包含这个部分.那即使调查人员写了总体情况却没有取到任何作用.是不是数据库需要修改一下,为每一个地区的总体情况建一张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2%

发表于 2005-10-17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系统性调查到针对性发布 【已回复】

1、最早的调查报告最前面都有一段对这个地区的总体情况的说明的.后来更强调单个孩子资料正确性,前面的部分就慢慢的越来越短了.直至没有了.这个以后可以作为要求放在调查报告格式里,呵呵.

2、写了总体说明好象也没什么用,因为数据中心登记数据库\\论坛组发给资助人都不包含这个部分.那即使调查人员写了总体情况却没有取到任何作用.是不是数据库需要修改一下,为每一个地区的总体情况建一张表.


以前对比较集中的、新开辟的地区发布的时候,是有相当详细的整体情况搜集,作为发布前的情况介绍。

经过漫长的休整调整期,那种集中发布已经很久没有了,如果有新发布,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延续下来这种好做法。

至于是否保留在数据库里,是否发给资助人,我想到可不必,发布贴上保留就好了,链接可以发给资助人或者收集起来。

其实我们一直缺乏完整的资助对象的
“地区信息-学校信息-学生信息”信息体系,眼下的在路上版和主页的公布方式都不是很理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9 18:53 , Processed in 0.08204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