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820|回复: 17

【徽州古韵】漫步婺源

[复制链接]

升级   86.52%

发表于 2005-12-1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思溪延村

D1 九江-景德镇-婺源紫阳镇-思溪延村-清华镇  

九江的地震刚刚过去,若干生灵在大地的愤怒中不幸湮灭。对于这个多灾多难的城市,曾有过的记忆仅来自于夏天的婺源之行,于是翻出旧照,打算用几副图片、几句回忆,来回味那片本应闪动着灵气而非愤怒与悲伤的土地。

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夜,一个人被甩在九江的站台上,环顾四周,离去的列车和下车的乘客转眼就不见了,睡眼朦胧着走出站台,让湿的空气包围着自己,让身体在这样的空气中忆起许多年前歙县的那一夜,同样的时节,同样的感觉,而曾一同甘苦的同伴们都不知今昔何处。

去婺源,要从九江先乘车去景德镇,再换车才能到。颠簸和等待,一向是出行的家常便饭,而新奇感来自于不同的体验,不同的城市、乡镇、人群、语言、喜怒哀乐,如果它们都如同平日里身旁的一般熟悉,那么旅程就会显得比它本身更加漫长。

车子离开九江,高速公路两边的绿意,让我微微的兴奋,这连绵不绝的绿,绿得那么彻底,那么让人爽心悦目,整条公路,穿过这片绿色的地毯,不合时宜的打扰了它的宁静。陷入昏沉,一个多小时后,见到路边用陶瓷烧制的路灯,景德镇到了。走去里村车站转车,结识同去婺源的田军,此兄高大魁梧,坐在没有空调的班车里,被闷得汗流浃背。上路不久之后,路边闪出朵朵山花一样的徽州民居,很快就带来清风阵阵。见到它们,也就意味着我们离开喧嚣的城市,进入了山区,那里不仅有美丽的景色,还有清爽的空气。

中午之前赶到婺源县清华镇,转身上车直奔思口镇,再换农用摩托探入思溪村,途中碰见一家三口连人带摩托刚翻进沟里,赶紧停车帮忙弄出来,看着他们伤痕累累而去。

思溪和邻近的延村,都是大户人家居多的古村落,房屋考究,雕梁画栋,因此很早就成为游客驻足的地方,思溪也因此成为一部《聊斋》的拍摄外景地。在小妹的引导下,漫步村中,推门而入,在凉爽的天井中,看看经年的房梁窗楞,听古稀老人娓娓道来曾经的辉煌,在指点下,一同对那些在非常岁月中被狂热的刀斧毁去娇容的精美木刻,发出几声叹息,历史的痕迹就这样留在了人们的眼前,无法抹去。

同样是人,创造了一切,也毁灭了一切,两者都伴随着无法抑制的激情,不同在于,创造源于爱,毁灭源于恨。

空着肚子走在阳光下,在不支倒地前,回到农家吃上还算可口的农家菜,清爽的凉啤下肚,炎炎夏日里,几分自在。登上农家的屋顶,遍览全村,村庄似乎在安静的午睡中。

去延村,依然转在老房子旧巷子中间,听一个人守着祖宅的老伯讲故事,和去过的村人聊着北京的冬,一边品着刚打来的山泉水。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12-1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古韵】漫步婺源

占个坑慢慢看~ (-003-)一家三口连人带摩托刚翻进沟里~ (-011-) 有感触~ (-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古韵】漫步婺源

(二)彩虹古桥

婺源有三条主要线路,西线以自然风光为主,古村落多集中在北线和东线。我的计划是由思口北上,在清华镇停留后,经驼川到理村,抵达北线的尽头,赶到岭脚走古驿道翻山,从官坑走东线,经庆源南下李坑、晓起,最后回到紫阳镇。

思口搭上班车,婺源的热出乎我预料,车上睡着了,直到售票员叫醒我们,清华镇已到。小镇不大不小,镇中央的马路距离彩虹桥还有段距离,走去吴老师家入住,房间不错,人也热情。镇上的人在这样的天气里,都会在河边纳凉河里洗澡。我们走到岸边,果然看到孩子们都把自己泡在河里,一个个好像水里的鱼。过了桥沿着河对岸的小路走去彩虹桥,斜阳下,走过几个归家的农人,肩上挑着干农活的家伙,一颠一颠的与我们彼此让过。

彩虹桥一会就到,远远看去,在四四方方的底座上面,古旧的廊桥如同生长在河水中央一般,与近前绿色的稻田、远处白色的房屋彼此相映,多年的风雨侵袭,河水冲刷下,没有丝毫的老态。黄昏下,我们用双眼来品味彩虹桥的美,而村民们不同,他们用身体去实践彩虹桥的好。他们俯身在桥下摸索着河床的螺丝,他们跃起在桥上俯身钻入河中,溅起水花一片,他们畅游在桥墩周围,无论大人小孩。一条河,一座桥,一段黄昏的闲暇时光,上天赋予了他们最好的礼物。每天的生活中有了淳朴如此的快乐,烦恼似乎便不大会长久盘踞在头脑当中。看得心中痒痒,真想自己也什么不想,呆头呆脑的跳下去。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12-1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古韵】漫步婺源

又占一坑~哇卡卡~照片好漂亮~ (-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古韵】漫步婺源

(三)清华汪村

D2 清华镇-汪村-驼川-理坑   

虽然有点热,这一夜睡的还不错,早晨的清华镇静悄悄,昨夜客栈里热闹的房客都不见了踪影,田军也一同消失掉,为了赶路,已经早早爬起去了昨日被推荐的汪村。醒透起床,请吴老师找辆摩托来,独自上路去汪村。汪村距离清华只有二十分钟的车程,因为偏离主干道,所以未被开发,被推荐的理由也在于此。

骑手自称光头文,名字听上去属混混一类,但人很好,服务周到,一路上有问必答。御风而行在满目绿色的田间公路上,初生的太阳很温柔,新的一天这样的开始,我很满意。驶过平地上了山,光头文指着远处的山涧说,那里有很多值得一探的洞,很深,有的会一直延伸到安徽境内,只不过真正进得又出得的,只有一条狗,在它从这边钻进去,从那边钻出来之后,就成了一条传奇的狗,整日养尊处优。传奇故事总有一个好结尾,概莫能外。

驶过颠簸的沙石山路,汪村到了。光头文找到村里的熟人,因为难得有人来看,所以他很乐意作我的导游。汪村和昨天见到的村庄一样,建造在河边,几座石板桥连接起两侧的田地和村宅,城市里的两点一线,在这里有着不同的内容,没有了车水马龙,代之以小桥流水。

穿过阴阴的长长的巷道,去看村子中央的古祠堂,里面空空旷旷,几个老人正悠闲的扎制着陪葬用的纸人,旁边成形的一椅一箱,有着与古朴的墙砖完全不同的艳丽,往世的人,大概都希望拥有更多的色彩。对未知往世的揣测,是不是也透露出潜意识中,对现世的逆反呢。

婺源的每一座村子都有引以为豪的历史,荡步祠堂院子中,听导游大哥讲起汪村的过去,贤达们的繁华旧事,让眼前如镜的石鼓,让曾经彰显光耀的旗砖,都变得灵动起来。如今他们都更像身着灰布的老人,落寞的对面而坐。两个顽童正在旗砖上来回的攀爬戏耍,历史对于他们,无非是童年嬉戏的记忆。而见证过村庄童年的,就只有村后的山坡上,那几棵被精心看护的大樟,被先民亲手所植,然后目睹着代代后辈在脚下生息百年。

汪村的游逛,在日头爬上头顶时结束,她的安宁非我所能真正体会。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5-12-1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古韵】漫步婺源

坐下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古韵】漫步婺源

(四)沱川理坑


理坑,让人颇为期待的村子,那里有着想象中最为纯粹的徽州村落。
告别吴老师,上了班车,些许兴奋的等着出发。开动前,幸得多问了一句何时能到,听到旁人说两个多小时,不加多想,转身跳下车跨上光头文的摩托,时间宝贵不容浪费。

前面一段,路面很糟糕,这也是班车比不过摩托的原因。过了林场,拐进山谷中之后,路面逐渐平整,心情遂渐愉快。更妙的是发觉不知何时,已经不知不觉中闯入一条美丽的峡谷中,一边是河水流淌的河谷,一边是散布山坡的村舍。峡谷并不宽阔,但正因为此,周遭的景致才更显得灵气逼人,自己如同穿行在盆景之中,穿行在夏日里这副安静和谐的画面中,仿佛成为其中的一分子。风声在耳边呼啸不断,忽然想起宫崎峻那些优美的镜头,某年暑假,年轻人背起行囊,坐上火车去探访乡下的外婆,眼望着窗外,田野明媚,风儿吹动耳际长发,思绪飘向童年时光。这一段路,回想起来,是婺源的最美的一段,它来的突然,没有预兆,甚至没有来得及留下影像。就好像一个不请自来的老友,带来一份意料之外的惊喜。

理坑属沱川乡,沱川过而未停,一笔带过。理坑村口买好票,告别光头文,正巧碰上逛完理坑的田军,他为了挤出时间去三青山,急于赶路,于是二人合影一张就此别过。我将在此留宿一晚,赶路于我,并非必须。

理坑村,依然是一条小河从中穿过,但村子的规模要大许多,房舍众多,极易迷路。一位大姐带我进村,看过她家的住宿条件,我不甚满意,打算去网友推荐的云溪别墅看看,让我意外的是,她并不为意,一直热心的把我送到村子深处的云溪别墅前,才在巷口离去。一个小小的片断,却给一个外乡人一份感动,拥有“理学渊源”的理坑古村,远比熙熙攘攘的现代都市,保留更多“人”的味道。

云溪别墅是画家余纯烈的故居,保存完整,如今已成为一间客栈,由一位余姓老板和老伴一同经营打理着。不大的院落,规整有序,厅堂厢房,保持着当年的样子。余大娘把我让进院子,接到电话姗姗赶来的余老板简单寒暄之后,动手为我准备一个人的盛宴。

夏日的正午,倚在躺椅上,视线越过墙头,云朵在天空中缓缓飘动,它们走得那么慢,让时间更像静止了一般,头顶的吊扇送来清凉的风,厨房传来鸡汤的香,在这一切之中,我坠入了梦乡,带着一份宁静。

唤醒我的是端上桌的菜肴,刚炖好的一大盆土鸡,我与一只大白狗、两只小黑狗、一只花猫共同分享着,量很大,剩下的一半留给了晚餐。淡季的客栈里只我一个客人,余老板摇着蒲扇和我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这会儿,田兄正挥汗走在山间的小路上,我则把这份辛苦留给了明早,这会儿,不如专心体会老院子中的一份悠闲。

日头斜了,燥热退散,于是踩着拖鞋出门逛,大白跟在后面,和我很熟的样子。转在巷子里,没走两步,迎面窜出几只小狗缠住了大白,看来是宿敌,大白扔下对我的忠诚,专心应战去了。也罢,一个人,村口买到的李子,可以一个人享用。走出村子,走去沱川,穿过绿色的田野,沿着河边漫步,无数只蜻蜓在周围飞舞,雨却总是下不来。远山即使在一层尘的遮蔽下,依然分外浓绿,不输脚旁田中正抽出的嫩苗。田野的尽头,沱川的旧房子越来越近,墙上的标语也渐渐清晰可见。走在田野中,如同走在画中。踏入沱川,也好似从自然画卷踏入生活画卷,和平静的理坑不尽相同,热闹的街市,叫卖的水果摊,堆着柴火的黑暗弄堂,在水中嬉戏的孩子,让沱川有着更为市井的一面。天色已晚,我的脚步止于指向篁村的路标前,那里也许有着另外的景色,我选择了转身。归途路过田边的小河,原本河中嬉戏的孩子们不知为何窜上岸,追赶在一起,身影消失在街角,河水恢复了平静,于是赤脚淌在其中,舒爽惬意。

回到理坑,正是夕阳西下时,家家户户热闹的在河边洗衣做饭,孩子们在河里下网弄鱼。一条小河,就好像村子的中央舞台,每日上演着永不落幕的平淡人生。在桥头坐下,一旁呆呆的看,直到肚子大叫,方摸回别墅,一边继续消灭我的美味鸡汤,一边听余老板说起小村开发时候的是非旧事,为村长为民作主反造整肃的遭遇唏嘘。夜幕落下时,田军已经抵达官坑,短信过来报个平安,我也将迎头赶上,托余老板约好了明天一早出发的车。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古韵】漫步婺源

(五)岭脚官坑

D3 理坑-浙源-虹关-岭脚-官坑-庆源   

赶路要早起,余老板找来隔壁的汪姐送我一程。今天的目标是翻过山,赶到山那边的庆源,然后走东线返回县城。摩托车可以把我送到山这边的岭脚,岭脚到官坑的路只能靠走,日头太大不适合徒步,所以要赶早上路。

出村时,天已大亮,大白一直在后面跟我到村口,摇着尾巴目送我们离开。如同余老板所说,它很懂事,对它好的人,它都会记着。车子经过沱川,说起沱川名人余地主,汪姐直摇头,和网上的劣评相符。住在理坑,住在云溪别墅,看来算是明智的选择。

又经过昨天那段令我心动的峡谷,早晨的景色竟然更加美妙,雾气笼罩着河谷,村庄亦睡眼朦胧。我们在山谷中迂回穿行,犹如行在画中。眼前的景色让我相信最美村庄的名号之于婺源,绝非浪得虚名,更何况春三月油菜花遍地盛开之时。日出之前,我们由山谷转而平原,雾气消散之前对田野之上,远远近近的掠过座座白色民居,就好似奔驰在童话中。

路过浙岭,遥望了一眼以为标志物的古塔,詹天佑故居的路口,也一样的匆匆而过,都未停留。马不停蹄一直赶到虹关,在著名的大樟树旁歇歇脚,小店中一人一碗馄饨填饱肚子之后,上路很快到了岭脚,与汪姐作别。

岭脚是上山的起点,这里与山那边的官坑之间有古驿道相连,至今未通公路。背好包,找了根树枝拿在手中打草惊蛇之用,出发,700。石板山路并不陡峭,初升高时,回望岭脚,尚有心赏景,但闷热的天气,很快就让人汗流浃背,走走歇歇,只盼着赶紧到顶,找到清甜的泉水开怀畅饮。730,到第一个半山亭,有埋锅做饭的痕迹,大口的喘气。750,六个人正迎面下山而来,一聊之下,无锡人,正要去往云溪别墅,真是巧啊,唯一遇到的路人,竟然前后脚的住同一家客栈。800,走到山顶,提前完成任务,后面只有是长长的平路。闻着花香,走在石板小路上,只有自己一个人,心情愉快。路过两座凉亭之后,终于见到大股山泉,迫不及待的狂饮,味道甘美,十分爽快,一扫路上倦意。下山比上山的路要平缓许多,没走多久,远远的看到山脚的村落,官坑就到了。

路边田中开始有农人在喷洒农药时,一大姐迎上来,说接到电话特意来迎,说起来原来田兄昨晚正落脚在她家。我乐得跟随其后,在官坑她的家中坐下来,喝两碗早餐米粥,讲两句翻山的经历,这时是早上九点,而我已翻过了小山一座。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古韵】漫步婺源

(六)庆源李坑

D4 庆源-李坑   
  
去庆源的班车还早,于是又跨上了摩托车,路上遇到坏在路上的班车,没有等它真是明智。经过水域广阔的段莘水库,今年雨水不足,水库有些委靡。
到庆源已经中午,庆源客栈很多,比较之下住进古宅客栈,也是座老宅第,户主詹加泉,看上去很有生意头脑的样子,充分利用传下的资源,客人最多。天很热,热得不想动,吃了午饭索性就在二层的阁楼睡过去。

天凉下来的时候再出门,在村子里到处转转,村子小,两步就出了村,走到村外的田野上。庆源的田园风光最为有名,层叠的梯田虽然规模不大,但与村子的白墙青瓦相映成趣。沿着山上流下的小溪信步走上山,溪水由竹质的引水器一直引到田间,一个老妇人坐在屋前认真的清洗着盆子里的辣椒,甚至没有察觉到我的靠近。

天有些阴,走回村里,村人都端着饭碗,靠在河边的美人靠上边吃边聊着家常,一碗盖着腌好的豇豆和辣椒的白饭,或者一碗浇着入味的浇头的面,都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不由得快步回到客栈,点菜叫饭。一道婺源名菜--荷包红鲤鱼端上,味道不错,但也没有特别出奇之处,我更想尝尝那些端在手中的碗里的家常饭菜。

晚上的时光打发起来到也不难,与一对从广州一路驱车过来的老年人一起,聊着各自出游的见闻,让时间过得飞快。夜深时,登上天台望星星,有乌云,并不很亮。

第二日睡到自然醒,村子里再转转,就到了离去的时刻,老板好心,用摩托把我送到路边。一场大雨不久袭来,于是躲在树下看远处水库旁的人,享受水岸假日。去李坑的路上接连经过江岭、晓起、江湾几个村,雨后的空气显然凉爽来许多,但路边的景色却越发的令人失望,除了江岭的梯田还值得一看之外,后面的乡村风光几乎都已消失殆尽,后世太多的水泥砖石建筑由外及内的改造了乡村,高速公路的工地一刀一刀的甚至开始切割进婺源南部,山乡变得支离破碎,失去了原生的观赏价值。而充分开发后的李坑,沦落为一个标准的旅游景点,这里人们的生计几乎完全依靠旅游业,不再保有自己祖辈的生活内容。

看来,古徽州的旧梦,只在山村的深处,还保留着些许的片断。随着机器的轰鸣道路的延伸,座座白墙青瓦的宅院,即使可以保留下来,也会慢慢失去它们精神的力量,徒有相似的外表而已。

和许多年前曾到过徽南一样,婺源恐怕也将难逃同样的命运,甚至可能更糟,那里的人们毕竟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已经意识到要坚持徽州文化的人文传承,而这里的脚步才刚刚开始,无论是破坏,还是重建。

出游,要趁早。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古韵】漫步婺源

婺源最好的季节是春天,夏天太过闷热,也没有花看,当然也有淡季的好处,人少清净。

不过,祖国之大,油菜花无处不在,在不久之后的江孜,终于见到了那忘不了的黄色海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7-29 08:48 , Processed in 0.0596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