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92|回复: 5

《论语・为政二十四》见义不为无勇也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6-1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2・24 子曰:“非其鬼(1)而祭之;谄(2)也。见义(3)不为,无勇也。”

【注释】 (1)鬼:指死去的祖先。 (2)谄:音chǎn ,谄媚、阿谀。 (3)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懦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论语・为政二十四》见义不为无勇也

【小思】  

人死曰鬼。“非其鬼”是说,这个鬼跟祭祀的人没有什么关系――具体点说,应该是没有血缘关系。不是你的祖先,你就不该祭。《左传》里面也说:“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鬼神对于不是自己本家本族本类的人的祭祀,是不接受的。可见这是当时人对鬼神的一个普遍认识。

从这个角度出发,汉人特别重视后代子孙的血统的纯正,而“野种”、“杂种”之类的词之所以成为非常恶毒的骂人的话,理由也在于此。本来子孙连绵不绝传下去,就是为了不断有人进供祭品给祖先吃,如果中间出了一个“冒牌货”,岂非饿死列祖列宗么?有趣的是在《阅微草堂笔记》里面,纪大烟袋煞有介事的借了鬼的故事来告诉人们――那些让外姓子孙来过继的人家,祖先都吃不到供祭呢;而只有本族的子孙之间过继的人家才可以让祖先没有饿肚子之虞。

再往下推理,因为要保证子孙血统的纯正,理所当然的,就要求妇女保持贞节了。所以中国人特别重视贞节,并不是中国男人特别小气,而是自有其文化背景的。以前曾看到新闻,说现在网上的亲子鉴定之行业,很是兴盛。不禁要替我们祖先担忧起来,想必饿肚子的鬼多了很多了罢。




后半句说的是另一个问题――见义勇为。义,宜也。就是说,如果是你应该做的事情,虽然有危险有代价,也要勇敢的去做,不能逃避。古代仁人志士这方面的事迹很多,这里就举一个晏子的例子,司马迁正是用论语里的这句话来描述他的。

这个故事,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是这样的,齐大夫崔杼杀了庄公,当时,崔杼正杀气腾腾呢。晏婴跑过去了,在门外的时候,有人劝他别去了,崔杼连君主都敢杀,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呢?你不是去送死么?可是晏婴却义无反顾,坚决要进去,就是同死也不惜。于是晏婴进去了,并抱着庄公的尸体痛哭一番,尽了君臣之礼。当此其时,晏子正可谓“舍生而取义者也”。《史记・晏子列传》评价说: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司马迁对晏子很是敬佩的,以至于感叹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所谓执鞭,正是郑板桥所谓“徐青藤门下走狗”也。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此章前后两半讲了两个问题,看似无关。不过有人认为,“祭非其鬼,是为求福利而祭;见义不为,是因为无利可图,两事并非不相关联”,我以为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论语・为政二十四》见义不为无勇也

香茗:
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找到了那一段,说的法则如下:
继子,如果不同姓,包括女儿的孩子、媳妇儿的侄子,在祭祀的时候,得到供奉的还是原来的实际祖先,而并非现在名义上的祖先;如果是同族的孩子,即使血缘很远,那在祭祀的时候,就是供奉的过继后名义祖先,实际祖先仍旧来,只不过在侧“配食”。
看来,成为“先人”的,在那边,规矩也很多、和复杂哦,后世子孙多多注意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6-1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包头

《论语・为政二十四》见义不为无勇也

不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6-1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论语・为政二十四》见义不为无勇也

看似没关联,其实有关联的
这两个问题都是指人品问题,是并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6-1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论语・为政二十四》见义不为无勇也

[quote=quot;有不为quot;] (3)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quote]

特别喜欢这句,学习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5-12 11:48 , Processed in 0.1225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