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资助人没有收到孩子来信”这件事的回帖
很久没见过胡兄写这么多字了,胡兄忽略了一个问题,确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得更多,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得更多?因为我记得LOH一直对外的解释就是义工只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做点点事情,能做已经很不错了,不能要求太高,那么既然内部都是这样对待的,又怎样可以要求义工做得更多呢?
以前有一部分很勤奋,也很有些悟性的义工,所以很多问题不至于会很严重,于是慢慢的,习惯上大家对一些问题也感觉不会那么严重的,只是某些人故意夸大而已
所以胡兄前面说的,仅仅可以看做是LOH本身对于义工要求的问题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哪天进一批既勤奋又悟性高的义工进来,问题就解决了
系统的培训关系到好几个方面,人,时间,材料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光喊是喊不出来的,有段时间争论得很激烈的话题是LOH到底需不需要制度化,后来被无则加勉给加勉去了,对于制度的认识还是停留到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既然胡兄突然有了这类感慨,我把我的一些经验和你交流一下
其实,制度在另一个方面就是一种经验的传承,特别是一些关于工作流程的制度,其本身就是从一些工作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好的制度,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培训材料,本是不可忽略的,胡兄真有意思在这方面尽力的话,应该多放些时间在这方面的整理归纳上,有一部分人并不适合做具体的细致工作,例如我,让我长期去做一个联络工作,会郁闷疯掉的,偶尔做一做可以算是调节,胡兄和我一样,长期坚守岗位是做不出很突出的成绩出来的,这和人本身的知识面,性格等等有关,认识自己才可以最好的发挥自己,胡兄也不是一个喜欢指派人去工作的人,因此,先要给自己的工作一个定位,我建议你应该多花些时间在制度整合和资料收集方面,慢慢的把一些工作上的经验汇集起来,这样即使在短时间内无法形成有效的系统性的培训,也可以有本葵花宝典花洒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