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90|回复: 1

《论语・八佾十》E自既灌而往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7-1-16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3#8226;10 子曰:“E(1)自既灌(2)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3)。”
【注释】 (1)E:音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 (2)灌:E礼中第一次献酒。 (3)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
【译文】 孔子说:“对于行E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论语・八佾十》E自既灌而往

【小思】
E是指合祭。历代祖先大会餐,很隆重。那为什么孔子不想看这样的礼节呢?历来对这段解释很多。不过有必要来熟悉熟悉古人的祭祀礼。先看立庙的规定。
周代规定“天子七庙”――可以为七位祖先立专庙祭祀。
始祖庙居中,以下先王按左昭右穆排辈分排列,左边都是昭、右边的都是穆,昭穆就是父子关系,不能紊乱。
周人奉后稷(稷本来是指一种粮食作物,周人祖先后稷就是个农业专家,其专业地位估计能赶上今天的袁隆平――周人虽然开创了王朝,但是不惮承认自己是农民的后代)为始祖,始祖是不参与昭穆排列的,永远是老大的位置。以下就依辈分左昭右穆的排列,第一个昭是文王,第一个穆是武王,他们两位也是万世不祧的。因为周朝的建立者是武王发,自然应该不祧。但他的父亲文王昌是周朝基业的真正奠基人,三分天下有其二,功德至伟,所以父子两位分别占据了昭、穆两列的头把交椅,而且与始祖后稷一样,其庙万世不毁。就是说,始祖后稷和文王、武王永远都有一个单独的别墅住――知道当开创者的重要性了吧!

因为名额有限,总共才能建七套别墅,前面已经占用了三套,小学生也知道,后面一共才能增加四套别墅了。分别为现任王的父亲、祖父、曾祖、高祖所居住,这叫做“四亲庙”。

王朝只要不灭亡,王者总是不断会死掉,然后搬到庙里面去住。那如果超过了四个,怎么办呢?现任新君肯定是要给他父亲弄套别墅住住的,那就只能占用前面先王的名额了。这时就要把他父亲的高祖的庙给毁了,然后把他的神主(就是写着名字的那个牌位)移进始祖庙,仍按昭穆序位排列,这叫做“亲尽迭毁”――等于说,从别墅搬到了始祖那里的公寓房。
除了住的档次下降,吃的也就要差了些――因为不能一年四季不断享受祭祀了。不过聚餐的机会也还是会有一些的。比如E祭,就是一个大规模的合祭,所有的祖先都要搬出来大会餐。

换做鲁国,E礼的祭祀差不多也是如此(只是名额少了点,“诸侯五庙”),当然也会有合祭――大会餐的问题。而会餐的时候,也就有了一个排座次的问题。
前面讲过,排座次是按照昭、穆来的,昭穆就是父子关系,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代只能有一个位子。那么,如果出现兄弟都当过王,怎么办呢?这就只能pk了。比如周孝王是共王之弟,所以在E礼中被排除了位置。
同样,鲁国也有这样的困难,僖公是庶子,是兄长,而闵公是嫡子,是弟弟。根据立嫡的规则,闵公先当了君主,自然占有一席之地。后来僖公也当上了君主。他的儿子文公想给他争个席位,就安排他在闵公之前。这就乱了昭穆,是所谓的“逆祭”。
当然,逆祭肯定是违礼的。孔子不愿观之,也就理所当然了。

说了半天,这不过是一种解释。还有别的理解,不说了,费劲。休息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7-30 02:39 , Processed in 0.07345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