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57|回复: 1

中国第一移民大镇---大柴湖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7-12-6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淅林报告文学lt;移民大柴湖gt;(全文)
目     录                           为保证作者的合法权益,该书只对本论坛授权刊载,严禁转载---如有转载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希望大家配合谢谢

作者介绍

引  言   周总理:新建、新建,新建在哪里?还是叫大柴湖好嘛

上卷    搬迁篇

第一章  故园丹江     美丽厚重的故园,是深藏楚国第一都的地方

第二章  命运的转折   毛泽东用铅笔在地图上久久地指着丹江口一带

第三章  失败的初迁   一份十万火急的报告,从丹江库区飞出,飞向南阳、飞向郑州、飞向首都北京

第四章  两省协议     中南局两省会议,文敏生、张体学联手写下“河南管迁,湖北包安”

第五章  迁徙倒计时    若能变成一只鸟,飞到湖北就快活了

第六章  泪别故土      别了,一草一木,还有我那摇篮的血迹

中卷    创业篇

第七章  走进新家     安身立命之地,岂是一个“荒”字了得

第八章  植培信心     大柴湖即使是一块硬骨头,我们也要把它嚼碎咽下肚里

第九章  荒湖之战     “共产党员跟我上”

第十章  返迁风波       面对生存和各种矛盾,移民再一次被推到十字路口

第十一章  重任在肩     老一代移民干部,付出的代价比谁都多

第十二章  百业待兴     学生在臭气刺鼻的牛棚里,放声高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第十三章  激活黑土地   为了革土地的命,乡亲没有忘记买回几丈红细布

下卷   脱贫篇

第十四章  目击柴湖   一颗石粒也没有,却有一座无形的山,重重地压在移民们头上

第十五章  透视贫困   先天不足,埋下了贫困的种子,很深很深

第十六章  寻找出路   走出去,或许能找到一条生路

第十七章  春风化雨   李鹏总理亲自在《情况汇编》上批示……

第十八章  无言的丰碑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第十九章  情动荆楚   俞正声:别着急啊,慢慢来,好好过啊!政府会千方百计帮你们啊

第二十章  拥抱希望    38个移民村代表依次走上台,抽出代表他们选择、代表他们命运的那个“号”

第二十一章  走向美好  周松青在笑声中作答:如果你扎扎实实干了,不能致富,我负责!说不到老婆,我还负责!除非你是个傻蛋!

第二十二章  灿烂今日   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大娘,买了一件大红袄穿在身上。

后  记:一片丹心为移民   饱蘸深情写春秋――全淅林《移民大柴湖》 读后  穆文奇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dchbbs.com/thread-411-1-2.html">http://www.dchbbs.com/thread-411-1-2.html</a><!-- 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第一移民大镇---大柴湖

引                                                言
      周总理:新建,新建,几十年后难道还叫新建?还是叫大柴湖嘛。
      新华社北京2003年12月30日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30日正式开工。南水北调进京后,通过与北京当地水联合调度,供水范围达到5876平方公里,覆盖北京平原地区的90%。


      饮水思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在哪里?
      北京,天津,河北和全国人民,一齐把目光投向烟波浩淼的亚洲第一大人工湖,投向中国的内陆”太平洋“――――丹江口水库。
      世人瞩目的丹江水库兴建于1958年,一期工程1973年底完工。其枢纽工程建在丹江和汉江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拦截了丹江和汉江的两大水系,库区面积800多平方公里,蓄水达174亿立方米,为亚洲水面面积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泊,他不仅是治理和开发汉江的关键性工程,而且是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极度干渴的京,津,冀的水源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最佳源头。
      2004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南水北调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促进全国水资源整体优化配置的重要举措。现在东线,中线已经开工,要按照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已经开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使丹江口大坝由162米加高至176.6米,蓄水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相应库容增至290.5立方米。
      一江清水将输入河南,河北,经石家庄进入北京,天津,受益人口达3468万之多。
      丹江口水库的主要蓄水区在河南淅川县境内,被水利专家誉为”天下第一渠首“的南水北调渠首就在淅川县的丹江库区东岸。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胡耀帮,温家宝,李长春,罗干等曾先后来这里视察,国内外众多的游人来这里观光。凡是到过丹江库区观光的人,都会为丹江的一湖秀水而惊叹不已。这里碧波荡漾, 烟波浩淼,天水相连,混为一色,鸳鸯,天鹅,海鸥等水鸟高飞低旋,尽情地享受着丹江的宁静和和谐。如若在这里泛舟。清风拂面,纯清甘甜的碧水随手捧来就可直接饮用,给人心旷神怡,回归自然的陶醉,使人心灵得以净化。人们把这里称为”中国的内陆太平洋“。
      说起这个”太平洋“,我们不能忘记一个叫”大柴湖“的地方。因为历史把它们永久地联结早一起。
      大柴湖,这地方或许你知道,但知道的可能不多。或许,你还未曾听说过这个名字,更不了解她的古往今昔。
      不知道她,是因为她太渺小。渺小得偌大的一张中国地图竟然找不到她的名字,寻不到她的影踪。
      不知道她,也可能是因为与之相距遥远。遥远之间有长城五岳之隔,有黄河长江之阻……
      然而,就是这个鲜为人知的小地方,开国总理周恩来却对她了如指掌,并亲自为她取定”大柴湖“这一名字。
      1968年深秋的一天,日理万机的周恩来在中南海听取长江水利委员会同志汇报丹江水库移民工作。当他得知库区38万移民顾全大局,舍弃家园,迁出库区之后,脸上由衷地掠过一丝微笑,嘱咐汇报的同志回去后,要同地方政府一道多想办法为移民重建家园创造良好条件,是他们早日恢复生产,安居乐业。当他听说集中安置河南淅川库区移民的钟祥大柴湖区更名叫新建区时,眉头微微皱了一下,用温和又略显不快的语气对汇报的同志说:”新建新建,几十年后难道还叫新建?还是叫大柴湖嘛!“就这样,”大柴湖“的名字从此定了下来。
      为了昭示公众,当年10月31日,荆州专署专门行文,正式将”新建区“恢复为”大柴湖区:。
      此后,周总理还多次向有关方面了解大柴湖的情况,曾委托在湖北视察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同志到大柴湖看一看,并从非常吃紧的国库中拨出巨款支持大柴湖的建设……
      大柴湖,令总理萦绕梦回!
     大柴湖的名字,为后人世代相传。
     大柴湖,以“湖”为名,却没有湖光山色。
     大柴湖,以”大“冠之,实为一个弹丸之地,版图面积只有153平方公里。
     她,位于湖北省腹地的汉江平原北部,座落国家在历史文化名城,嘉靖皇帝出生地钟祥的怀抱,北边紧挨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这一旅游圣地,东接大洪山麓,可乘大口国家森林公园的绿荫,西连大河汉江,可览隔岸荆楚明珠荆门的光彩,如果放眼南眺,还可望及魏,蜀,吴三国争战的古城荆州,实乃是天造地设的一方风水宝地。
      历史上,这里人口稠密,商贾云集。由于地势平坦又并滨临汉水,人们在这里筑堤作障,依堤而居,赖于一方沃土,这里的人生活还比较富裕。但是,1935年,也就是老人们说的民国24年,汉江流域连降大雨,暴洪冲破围堤,3万多生灵葬身于鱼腹,十多万亩良田,成为一片汪洋,人们把这里称为“水湖”此后,这里的污水横流,沦为沼泽,芦柴丛生,故名柴湖。后又缘于芦柴代生代长,遮天蔽日,一眼望不到边际,人们就开始叫大柴湖了。
      斗转星移,风雨苍桑。大柴湖被芦柴占居统治了数十个春秋,在睡梦中沉寂了几十个年头之后,随着丹江口大坝工地的一声巨响,终于又有了婴儿的哭声,学童的读书声,以及鸡鸣狗吠声……
      从1966年开始,浩浩荡荡丹江库区也就是被人们称为“太平洋”的地方的河南淅川4.9万移民,在3年时间内分3批先后迁入这里安家落户,构筑着他们新的梦想。
      从此时起,大柴湖洗刷了那段人迹罕至的历史,荒湖滩变成中国集中安置水库移民的老大。
      2001年11月22日,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以《党记得你们》为题,详细报道了湖北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在省委书记蒋祝平,副省长贾天增的带领下,顶寒风,踏泥泞,深入如今已有10多万人口大柴湖调查研究的情况……
      2004年的1月8日,新年的钟声刚响过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省长罗清泉,省委副书记邓道坤,省委常委秘书长孙志刚,副省长刘友凡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又一同走进了大柴湖……
     大柴湖并不神秘,更无诱惑。
     但是他被受党的阳光沐浴,倍受世人关注。
     因为,这里由移民组成的特殊群体,为后世留下了一长串深深浅浅的脚迹,为后人留下了不能泯灭的记忆。
     党记得你们!人民记得你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10-22 06:37 , Processed in 0.09039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