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rl=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6897:3shlbd64]广西地区更多信息汇总,请点击[/url:3shlbd64]
-
-
调查组义工如影随风将开辟广西新地区---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
具体情况如下
一、融水农村的生存现状
广西柳州市作为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近来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旅游爱好者走了进来,也因此,让更多的人走进了美丽的苗寨。只是匆匆来去的旅游者都只是领略到了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神秘的苗族风情,没有想到这美丽的表像下面,掩盖着太多令人难以置信的贫困、令人心酸的残酷现实。
融水苗族自治县成立于1952年11月26日,是全国最早成立的苗族自治县,也是广西唯一的苗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位于云贵高原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结合部,东邻融安县,南连柳城县,西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接壤,北与贵州省从江县毗邻。境内山高路陡,交通不便,最远的乡距县城140多公里。现有人口45.6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95‰。
融水是一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土地总面积4663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林业县,山地面积39.8万公顷,占85.4%。耕地面积46.59万亩,人均耕地面积约1亩,其中水田面积23.2万亩,人均水田面积0.50亩。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487元。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群众居住分散,少数民族群众观念相对落后和人口的过快增长等诸多原因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这里还有边远的山村没有通电,通了电的村庄,其用电的节省程度不是你们能想像到的。能关灯尽量关灯,灯泡都是用瓦数最低的,那种光线让人昏昏欲睡。部分乡镇周末是停止供电的。昏昏欲睡的光线也正好暗合了这里人们的心境与命运。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无非就是让子女长到(只是长到,谈不起养育)十七八岁,到外面去打工赚点钱回来。而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他们最终的命运还是回到这里,而且让他们的下一代继续过着他们所过的生活,周而复始地陷于这种无奈和绝望。
全县大部属于高寒山区,自然资源恶劣,只有三个乡镇(以汉、壮族为主)在较为平坦的地区种植有甘蔗、养蚕。而苗族聚集的地方多为自然条件恶劣、相对封闭的地区,所以相对也比较贫困。
近几年来,当地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开发资源,发展林业、矿业,以下是新闻报道的片段。
融水是一个山青水秀、林木葱茏、资源丰富的地方,历来有“小桂林”的美称,是全国第一个成立,广西唯一的苗族自治县。融水的历史非常悠久,春秋时为百越之地,先后设立过县治、县、州,1952年11月成立为自治县。目前,全县总面积4663.8平方公里,辖4镇16乡,总人口47.59万人,居住着苗、瑶、侗、壮、汉等13个民族。
融水东距“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名城桂林市150公里,南离广西工业城市—柳州100公里,是大桂林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邻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宜州市,北通贵州和湖南省。县境内交通便利,枝柳铁路横贯县城及四个乡镇,连通全国各地。两条二级公路穿境而过,县内公路四通八达。流经县城中心的融江可通航120吨位船舶,上连贵州,下通柳州、梧州和广州等地。
丰富的资源 融水杉木优质、高产,著称全国,有“杉木王国”和“毛竹之乡”的美誉,被国家林业局列为“毛竹最适宜的种植区”。全县有林面积达34.0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6.5%,活立木蓄积量1385万立方米,年生产商品材30万立方米,年产毛竹500万根以上;油茶、油桐、板粟、八角、茶叶等其他经济林面积12万亩以上。
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锡、铜、硅、金等23种。目前,可供开采的锡矿储量达7万吨,金矿储量400多吨,煤矿储量900多万吨,蛇纹石矿储量9000万吨以上。据广西物勘院勘查表明,除已探明的以外,融水还有十分丰富且储量巨大的锡矿和镍矿,并将在近期内进行大规模开发。
具有支撑工业发展的丰富水力资源,融江、贝江的水能蕴藏量为52万千瓦,可供开发利用蕴藏量42万千瓦,目前尚有20多万千瓦的开发潜力。电力供应充足,境内共建成27座电站,全县2007年起年可供电量将达8亿千瓦时以上,这将为融水经济特别是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保障。
自然风光独特,民族传统节日多姿多彩,素有“小桂林”和“百节之乡”的美称。特别是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民间文化,突出体现了“风情融水、神奇苗山”的形象定位。形成了“风情柳州看融水”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现融水是广西三大旅游热线之一,同时,已列为广西近期建设和完善的15个重点旅游县(市)之一。
县内现有20多万劳动力,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技术人才遍及各行各业,特别是近年来,融水加大了农民工技术培训力度,一大批农民学到了新知识,掌握了新技术。为在融水投资企业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谁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
毫无疑问,这里的孩子早已远远地输在了起跑线。
笔者在这里走访,随时可以看到应该是学龄的儿童在地里帮着干农活,或者在家里帮着做家务。问家长为什么不送孩子去读书,答:哪有那么多钱去读书。----你没亲耳听到,文字无法描绘出那话语中的无奈!经济发展的缓慢直接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发展。近年来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小学的辍学率在10左右,初中高达25--30。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上学费用,许多地方根本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单靠种植一些杂粮为主维持生存而已。
受教育机会不均等,这种分化就通过代制传递到第二代、第三代,一辈子难以跳出。
因为贫困,造成有病无法医治;再加上去矿区打工遭遇较高的矿难发生率,当地有不少单亲家庭和孤儿,贫困程度很深,需要外界的热心人士的帮助。因为当地的房屋以木阁楼为主,由于缺乏防火意识等原因,时常发生火灾,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贫困程度加深。
当地的学校分布情况
融水苗族自治县现有普通高中、完全中学、职业中专、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初中22所(其中民办3所),九年制学校4所,乡镇中心校16所,村完小185所,教学点297个,幼儿园2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2005-2006学年度初,全县普高在校生2877人,职高(中专)生856人;初中生18053人,小学生40598人,在园(班)幼儿6863人,特教学校学生94人;全县教职工4504人,其中公办教职工4081人,代课教师423人。
当地的志愿者已走访了几十所中小学校,当地的学校对助学活动都比较支持并给予配合。
三、当地的助学情况
目前当地有两个助学组织—心桥助学和心守家园。这两个组织都是以志愿者为主要的义工,通过志愿者实地查访,并在网上发布受资助对象的信息,进行募捐等活动。由于志愿者身负本职工作,时间难以保证,资金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瓶颈。虽然通过他们的努力,使当地不少贫困孩子得到资助,但是仍有不少贫困学生面临失学的困境而未获得资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的志愿者希望能与希望之光协手,共同为当地的助学出一份力。
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哦~~呵呵~~
-
[url=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6897:3shlbd64]广西地区更多信息汇总,请点击[/url:3shlbd6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