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rl=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6897:2heo1dd9]广西地区更多信息汇总,请点击[/url:2heo1dd9]
-
明天晚上的车呢,1号早上到柳州。。准备玩了鱼峰公园再与如影会合去融水。
再做点作业。呵呵
融水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是广西唯一的苗族自治县。总面积4665平方千米。总人口47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融水镇。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旅游资源丰富,被列入广西桂北民族风情旅游热线,境内古迹繁多,山青水秀,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元宝山、贝江先后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旅游项目形成了以贝江苗族风情雨卜苗寨、归秀侗寨、贝江漂流等项目为主体的地方旅游特色。被称为广西第三高峰的元宝山经国家林业部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安太培秀村和四荣乡东田村田头屯。香粉乡雨卜苗寨,香粉田塘,徒步溯溪而上(约3km)到上游的鹰嘴瀑布。贝江飞虹-苗家铁索桥,贝江小三峡(竹排),
邮编:545300。代码:450225。区号:0772。
融水苗族自治县辖4个镇、14个乡、2个民族乡:融水镇、和睦镇、三防镇、怀宝镇、永乐乡、四荣乡、香粉乡、安太乡、洞头乡、汪洞乡、同练瑶族乡、滚贝侗族乡、杆洞乡、安陲乡、大浪乡、白云乡、红水乡、拱洞乡、良寨乡、大年乡。
永乐乡辖:四莫、下覃、东阳、荣山、北高、洛西、毛潭、兴隆8个村委会。
永乐乡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西部,地处低山丘陵地带,东与和睦镇,南与罗城县小长安镇,西与罗城县黄金乡,西北与罗城县龙岸乡,北与融水镇、四荣乡交界。乡政府驻永乐街,距县城15公里。总面积2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59公顷,其中水田1979公顷。辖8个村民委,97个自然屯,年末总人口27760人,其中农业人口26771人。该乡为全县的粮食和蔗糖生产基地之一,200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407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115公顷、产量13332.15吨。2003/2004榨季种蔗2136.66公顷,进厂原料蔗10.7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718元,财政收入达350万元。该乡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曾率部经过永乐,并在境内犀牛岭安营扎寨。解放战争时期,该乡为柳北人民解放总队的根据地和大本营,全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8所,幼儿园4所,在校学生4275人,教职员工241人。有乡卫生院1所,村合作医疗卫生室8所,医务人员23人。
鱼峰公园是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位于柳州市鱼峰路。园内立鱼峰平地崛起,山高 88 米;从山脚沿盘山小径登 392 级石阶,便可到达山顶。从山顶往北眺望,江水碧绿、六桥飞架、大厦林立、车水马龙,“壶城”美景尽收眼底。鱼峰山因柳宗元著的《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中称“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故名立鱼峰或石鱼山,山上亭台楼阁,掩映在四季常青的古树绿荫之间。
山中有清凉国、玉洞、盘古洞、纯阳洞、阴风洞、螽斯岩、三姐岩等七个岩洞,彼此相连贯通,洞中有元、明、清以来文人墨客赞美立鱼峰的石刻六十多处。山脚有个小龙潭,油涌出的地旧水形成,潭水随柳江河水涨落,小龙潭和鱼峰山相连,潭光山色、景致壮观。从小龙潭东南岸观看鱼峰山,山峰像一尾鲤鱼跃出水面,为此,园林部门在潭中立—鲤鱼雕塑,名曰:“南潭鱼跃”。潭畔一幢院落似的民居式建筑是柳州最早的一家专业石馆,馆藏奇石精品 800 多件,林林总总,历历大观。
相传,鱼峰山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生活劳动和传歌升仙的地方,至今山上尚存“三姐岩”、“对歌坪”等遗址,三姐岩内有“传歌、对歌、成仙”群雕,山腰立有用于大理石雕刻的刘三姐塑像。
从鱼峰公园乘索道缆车可直达马鞍山顶。
鱼峰山公园
鱼峰公园位于柳江南岸市区中心,面积为34000平方米,其中水面3600平方米,是一个以壮族歌仙刘三姐民间传说为主要文化内涵、具有自然山水风貌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景点包括立鱼峰和小龙潭。
自唐宋以来,立鱼峰就是游览胜地。至明代,柳州的宗教活动中心由马鞍山西麓转移到立鱼峰。明正德七年(1512年)“柳州八贤”之一的戴钦题《登立鱼峰》诗云;“金镫斜分天外路”,明隆庆六年(1572年)曹栋《题跃鱼岩》诗云:“中藏老氏宫,又有佛子岩”,可知在明代中叶,立鱼峰已筑有供游人攀登游览的登山道和佛道等宗教活动的山寺。明崇祯十年(1637年)地理学家徐霞客记载“过峰中诸洞,还描绘鱼峰山半东向岩洞“内列神位甚多”、“内列三清巨像”。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有僧人在立鱼峰种植树木,主要树种是青檀树。同治年间(1862-1874年),象州才子郑小谷留有立鱼峰碑记,碑文记述了当时立鱼峰已有的“掣鲸亭”、“海月殿”、“枕霞轩”、“耸翠楼”、“赏月台”等园林建筑。民国9年(1920年),立鱼峰的岩洞中立有壮族歌仙刘三姐青石雕塑。民国22年,地方当局在立鱼峰下辟建鱼峰公园,面积25600平方米,民国24年前后,新桂系在立鱼峰留下“钢军亭”、“战马冢”、“美人坟”等遗迹。解放后,立鱼峰属柳州市公园管理处管辖。1953年,整理登山步级,拔除碉堡,清除瓦砾,使之初具公园雏形,时称“鱼峰山风景区”。1959年,柳州市人民政府拨款建牌坊,疏浚小龙潭,铺筑道路,建亭修阁,在“清凉国”岩洞中塑济公及十八罗汉等。1964年,第一尊刘三姐塑像在立鱼峰对歌坪建成。1966年8月,在“破四旧”的鼓动下,“红卫兵”捣毁了刘三姐塑像和岩洞中的神佛菩萨,园林设施遭到严重破坏。1973年,公园修复,建围墙,设露天剧场、儿童乐园、茶社和小卖点,复称鱼峰公园。1974年开始出售门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增大了园林建设的投入,1979年~1990年,鱼峰公园的建设投资达118万元,其中1979年恢复刘三姐塑像;1980年~1981年,先后建成刘三姐组雕、“灵泉阁”、“峰影亭”、“潭光亭”、“景贤亭”、“漱心亭”、“末了亭”等;1989年,建成三叠泉和盆景园;1990年完成一批石雕和彩塑,并改造了公园围墙。1991米~1998年,先后完成石玩精品馆、古风园、公园北大门及附楼。山上增添了空间形象优美的园林建筑,建成了夜间山体泛光造景系统与相邻的马鞍山之间旅游观光索道。登山缆车道全长470.76米,两站高低差132.19米,设有双人乘坐的吊厢54个,这是中国第一条位于城市中心的横跨两座山的索道。立鱼峰,这座唐宋以来就是游览胜地的名山,注入现代园要气息,将对中外游人具有更大吸引力。
立鱼峰景区文化景观也颇具特色,不仅山水洞建筑优美,山歌之盛亦遐迩驰名。相传壮族歌手刘三姐在此传唱山歌,抗衡权势后,跃潭骑鲤,升天成仙,现尚有三姐岩、麻篮石、对歌坪等遗址,山歌遗风,至今犹存,男女聚会,高歌互答,妙趣欢情,为鱼峰山增添了浓郁的民族风情。逢歌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更是人山歌海,盛况空前。1963年3月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赋诗纪盛“立鱼峰半歌声发,应是刘三姐再来。驾驭鱼龙飞九有,神州到处是歌台”。
公园有乔木54种、1300多株,灌木48种、6000多株,草坪、花坛、绿篱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绿化覆盖率达95%。
公园游乐设施有游船出租码头、“清风院”卡拉OK厅、众仙洞、儿童乐园、旅游观光索道、古风园、民族风情表演等。
立鱼峰
是柳州最主要的名山之一,位于柳江南岸闹市区,东与马鞍山相望,南对柳州市工人医院。平地崛起,突兀耸秀,通高68米,海拔156.3米,呈东西走向,长145米,环麓500米。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称其“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故得名立鱼峰,也叫石鱼山,习称鱼峰山。公园因此山峰而得名。
山上树木葱茏,亭台楼阁适布其间,有翠松亭、冠山亭、观美阁等建筑。半山腰有崖刻“柳江砥柱”四个大字。山中清凉洞、玉洞、盘古洞、纯阳洞、阴风洞、螽斯洞、三姐岩七个岩洞彼此贯通,习称“灵通七窍”。明代徐霞客来游,盛称诸洞景奇:“是山透腹环转,中空外达,八面玲珑,即桂林诸洞所不多见也。”山东北麓有明代“柳州八贤”之一的戴钦之墓,后人在墓侧建“景贤亭”以纪念这位不畏权奸、诗才出众的柳州名士。沿北麓攀登,进入山门,右上有一洞,口宽三尺,洞内塑有古代壮族歌仙刘三姐编鞋的坐像,称三姐岩。出岩后向右拐,在“气象万千”的朱漆巨镌下有一洞,高广明亮,凉气袭人,刻壁题字:“清凉国”。其右为螽斯洞,其左称玉洞,一块千吨石乳,悬空而垂,洞庭湖壁晶莹如玉,顶壁高刻:“西玉洞天”。洞厅左角有三姐对歌群塑。继续拾级而上,往左可到纯阳洞。盘山曲径共392级台阶,至峰顶,居高俯视,柳江如带,可尽览全城风貌。洞中保存有元、明、清以来的摩崖石刻40多处。1981年8月25日鱼峰山石刻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龙潭
鱼峰山东南山脚下有一泓清水称小龙潭,潭水甘冽,游鱼可数,水位随柳江涨落。唐代柳宗元称之为“灵泉”,陆羽的《茶经》里称之为“园泉”,列入天下名泉之一。以泉水泡茶,芳香可口,取泉水酿酒,则酒醇。潭边花木繁茂,北边建有咏鱼亭,东边建有半月廊。在廊上观看鱼峰山倒映,潭峰相映,如巨鲤跃立潭面,形肖神似,人称“南潭鱼跃”,为柳州古八景之首。
马鞍山公园
马鞍山雄崎于柳江南岸,北临如带江流,西与立鱼峰毗邻,东西走向,长约500米,海拔270米,投影面积13.5公顷。山形东西峰突兀、中间凹,形似马鞍。
唐代以来,马鞍山就是附郭名山,是历代著名游览胜地。山西侧北面的岩为道教遗迹,有帝君神和“黑肌而赤脉”的棋盘石,传说八仙中的钟离和吕洞宾在此对弈,并在岩口留下“仙人脚印”。岩间多题咏刻石,宋方信孺“钓台”彖书摩崖,宋宰相王安中《新殿记》摩岩均立于此。前临小龙潭(古灵泉)背靠岩的灵泉古刹在宋代寺院中称“广右第一”。山西侧南石有惟妙惟肖的“寿星岩”,香火颇旺。山北近山顶处俨如广厦的仙弈岩,面积约300平方米,洞口高朗宽敞,洞内钟乳石形成的石柱、石幔、石花似人状物,千姿百态。
随着旅游资源开发,巧借山景空间优美形象的园林建筑及夜间泛光造景系统,以及鱼峰山至马鞍山旅游索道的架设、马鞍山这座南天奇峰将变得更富神韵,更具魅力。
柳州柳候景区
位于柳江北岸市中心的柳候公园,是为纪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而建的公园,也是广西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它始建于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主要景点有:罗池、柳候祠、柳宗元衣冠墓、柑香亭等古迹和山水来归盆景园、动物园、儿童乐园。
罗池 游人进入柳候公园,沿着林荫前行,就见一泓碧水,澄澈明净,水旁有碑,刻了“罗池”二字。每当月亮升到东台山 寻找色彩艳丽的秋色 相约同行旅行更精彩 12星座的旅游目的地 驴行日志,记录旅程 上空,罗池水面上形成倒影,便构成柳州八景之一的“罗池夜月”的绝美景致。罗池原来只是柳州城北的一泓野水,因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常在此散步,死后又托梦给生前部属欧阳翼说要把自己的庙建在罗池旁而名声大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来游柳州时,还专程访问过罗池呢!
柳候祠 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朝,大门上的门联是郭沫若之手笔,门联是清代杨翰书写的唐代韩愈的诗句:“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祠为红柱丹梁的三进古屋。头进汇集有明清以来的石刻三十余块,壁间悬挂柳宗元生平资料及后人的书画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中厅有一座元代雕刻的柳宋元石刻像碑,在刻像旁的石刻中以“荔子碑”最为著名。碑文是摘自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的《享神诗》。此诗赞颂柳候,字为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亲笔所写。唐宋三大文豪的文采神韵凝于一碑,所以人们称之为“韩诗苏书柳“三绝碑”。此外厅里还陈列着一块“龙城石刻”,碑上的字体是柳宗元的手迹。此碑出土于明事碑”或代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当时一同被发现的还有一把短剑,所以人们又叫它“剑铭碑”。现存的“龙城石刻”,是1933年柳州周耀文根据民间流传的拓本勾勒上石的。祠的第三进是正殿,中央端坐着柳宗元的塑像,他头戴褐色幞头,身着唐朝官服,正手执狼毫,在凝神攻读。
柳宗元衣冠墓 在祠后东侧,这里松柏拥翠,肃穆幽静。柳宗元逝世后,遗骸运回长安,柳州人于是便在柳宗元灵枢停放处,葬下他衣冠作墓来怀念他。
雨卜旅游村位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雨卜苗寨。地处元宝山南麓。人口1400多。依山傍水,环境优雅,距柳州138公里,距桂林208公里。距县城38公里,有柏油路直达。 在这里可以参与芦笙踩堂、跳竹竿舞、踩脚舞、抛绣球、背新娘、拉鼓等节目。还可参加烧烤、打油茶、坐妹、对歌等活动。让你度过一个难忘的良宵。第二天早上还有精彩激烈的斗马活动。
独具特色的苗家风味有:糯米饭、糯米酒、香菇木耳、酸肉、酸鱼、酸菜等。住木楼,做一夜苗家人,让你亲身体验原始古朴的苗族生活。
融水县四荣乡东田村田头屯位于融水县西北部,距县城约40公里,全屯137户550人,均为苗族吊脚木楼式民居,布局错落有致,自然景观秀丽,风景迷人。田头河绕着田头屯缓缓流过,小桥流水别具一格的苗寨田园风光。田头屯整座寨子依山而建,村中有3棵千年古榕,其中两棵古榕称为“千年情侣榕”,它们交错在一起生长,相互缠绕,相伴相依,根分枝连,分不出彼此。 民俗和群众文化生活更是丰富多彩,民族风情浓郁:“芦笙踩堂”、“牙变嘻春”、“火把节”等民俗活动独具特色。
龙女沟旅游村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的四荣乡境内,座落在海拔2086米的元宝山西南面,638县道贯穿其间,从融水县城行车47公里即达。龙女沟旅游村是个古老的新苗寨。龙女沟苗家先祖于400年前从湖南迁落居如今风景秀丽的荣地村。在民主革命时期(一九三零年间)曾两次迎送邓小平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为开辟革命根据地和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师,至今在龙女沟景区里还保留着当年红军行军路过的红军桥。一九九三年,龙女沟村民乘融水苗族自治县对外开放东风,因地制宜,试行开发旅游业,自发投资10万元兴建旅游接待设施,开辟森林风光旅游、休闲旅游线路,开发库区旅游项目等,二006年11月被评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二007年被评为“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龙女沟以其独特的苗岭风光、民族风情正在向人们慢慢揭开了神秘面纱。
“龙贡峡谷贝江漂流景区”位于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以西24公里,距柳州市120公里。“景区”跨四荣乡和香粉乡。交通十分便利,全程均已铺设柏油路面,目前已开通至融水县城的交通班车,大型旅游客车均可通达。 龙贡峡谷贝江漂流位于贝江的支流六甲河(或称香粉河),从翠竹滩到三江口全长7.8公里,共有十八滩、十八潭、三十六道弯和两个山泉瀑布,这条河的河床全部是沙石组成,没有泥土,因此,河水特别清澈,是华南最清澈的河水之一,这段河的著名景点有翠竹滩、龙贡峡、聪明泉、鸳鸯谷、双龙滩、卧龙潭、聚龙潭、醒梦滩、月亮弯、三江口。
曾名“背江”,发源于融水县境内的九万大山和元宝山,全长146公里,是融水县境内最长的河流。贝江蜿蜒萦回,两岸青山连绵,杉竹竞翠,苗楼隐没。沿途秀石奇峰,崖壁幽壑,茂林修竹美不胜收。每当丽日晴空,两岸青山倒影映于碧流之中,奇花异树纷呈异彩。尤其是阳春三月,两岸盛开一簇簇如火如荼的杜鹃花,把贝江染成了一条彩带。山上不时有飞瀑跌泻而下,在岩石上溅起蒙蒙雨雾。世人赞叹“西湖自可此西子,难似此间长画廊” (广西大学教授秦似《游贝江口占二绝》)。这些景色特点形成贝江风光秀幽的特色。其景观有“望夫石、仙池、乌龟爬山、石门洞、小三峡”等。贝江沿岸、开辟有勾滩、长赖民族旅游村,在这里可欣赏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表演和观看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斗马”。
-
[url=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6897:2heo1dd9]广西地区更多信息汇总,请点击[/url:2heo1dd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