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45|回复: 4

谁动了我的助学款(zt)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10-2-20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年,“甬黔携手·万人助学”曾感动浙江感动中国2009年,张筱土发现有三年的钱孩子根本没有收到
来源: 青年时报   2009-11-12     核心报道

张筱土提供的这几年的汇款凭证,这些钱很多都没有送到受助孩子手上。

实习记者 陈晓华 摄

2007年,“甬黔携手·万人助学”曾感动浙江感动中国

2009年,张筱土发现有三年的钱孩子根本没有收到

谁动了我的助学款

拿着一叠邮政汇款凭证,余姚人张筱土有些茫然。他现在就想知道,自己那些原本用来资助贵州望谟县贫困学生的钱,都到哪里去了。

四年前,张筱土参加了由宁波市扶贫办等部门组织的“甬黔携手·万人助学”活动,和贵州望谟县两名小学生结了对子。四年来,他一直在给两名小学生寄钱。近日,他在和一名受助学生的父亲通过电话后才得知,自己的爱心有可能打了“水漂”——一个孩子只在前两年收到了他的助学款,另一个则只收到了第一年寄出的钱。

张筱土调查后发现,孩子们没收到的那些钱,有可能被望谟县扶贫办截留了。

“甬黔携手·万人助学”当年曾轰动全国,关于活动的新闻上过《新闻联播》,还入选了当年的“浙江骄傲”。

张筱土担心,当时参加助学活动的宁波人有很多,会不会别人的助学款也有同样的遭遇,被无故截留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对我们爱心的打击,就实在太大了。”


寄了四年的助学款

并未送到受助者手里





今年8月中旬,马上就要开学了。张筱土和往年一样,去邮局给远在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大观乡的两个贫困学生寄钱。他们一个叫罗棉,就读于伏开小学;一个叫成光丽,就读于里穴小学。

由于罗棉今年小学升初中,原来的学校地址不能再用,于是张筱土想打听一下新地址。

他在和罗棉的父亲罗万雄取得联系后,按照其提供的新地址,汇去了300元钱。“第一二年汇款是150元,第三年提高到200元,今年孩子上初中了,我就给他多汇点。”张筱土说。

钱汇过去两个月后,张筱土再次打电话给罗万雄。罗万雄却说,他去邮局跑了好几趟,但不见有汇款单。

张筱土觉得事有蹊跷,于是翻出汇款收据到邮局查询。邮局的回复是,这笔钱早在8月30日就被人领走了。

这下张筱土急了,他马上联系上另一个受资助女孩成光丽。孩子的父亲成增勇说,他们只在第一年收到过他寄来的助学款,之后的3年就再也没收到过。

张筱土心中打起了鼓。他赶紧将自己历年保存着的汇款收据全部传真过去,让受助孩子的家人赶紧去邮局查询。

两个孩子的父亲连忙跑到望谟县邮政局,却被告知汇款已经被该县扶贫办一名工作人员领走了。

两名父亲又跑到望谟县扶贫办,询问汇款的下落,但没有得到令他们满意的答复。几番来回,他们怀疑汇款被望谟县扶贫办给“截留”了。

10月中旬,两名家长向望谟县纪委反映了这个情况。


望谟县扶贫办称,这只是个案

而且已将钱转给了教育局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了望谟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黄世梅,上邮局将宁波汇来的助学款领走的人正是她。

“罗棉和成光丽两名学生的情况绝对只是个案,目前我们没有收到其他家长的投诉,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收到了宁波汇过来的助学款。”黄世梅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辩称,有些学校特别偏僻,邮局无法将汇款送达,一般会由她代领,然后将钱交给教育局,再由教育局转交给当地学校,并分发到受助学生手中。“扶贫办正是考虑到学生分散领取比较麻烦,所以才会去代领。”

黄世梅说,学生收不到助学款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因为转校或者退学了。“由于结对对象很多都是单向联系的,所以很难调查到底有多少学生的助学款没有收到。”

但她表示,扶贫办有这样一个规定,如果受资助的学生因为退学或者其他原因无法接收助学款,那学校有权将这笔钱支配给该校其他有需要的贫困学生。

那这两名学生的助学款到底去了哪里?黄世梅说,她领到助学款后都交给了教育局,具体钱款在哪里目前纪委正在调查,她也不太清楚。


记者调查后发现

助学款“消失”不是个例



昨天,记者电话联系到了罗万雄和成增勇。

罗万雄说,前两年他都收到了汇款,但到2008年就没有了,“我以为助学结束了,也就没好意思再问。”直到和张筱土通过电话后,他才发现,原来张筱土每年都会汇款过来。

成增勇同样也觉得很蹊跷:“当时这件事是里穴小学的校长成志亮和我联系的,说是宁波有个热心人要资助我的女儿读书。孩子收到资助款后,还专门给张先生写了一封信,以表感谢。”但他的孩子只在第一年收到了助学汇款,之后就没有了。

两位家长查了当地邮局记录,显示张筱土去年和今年寄给成光丽的钱全部被县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取走,总共是550元,2007年的记录查不到。而罗棉去年和今年共500元的助学款也是被县扶贫办取走的。

记者电话采访了里穴小学校长成志亮,他说,助学款“消失”并不是个案。在里穴小学,共有5人与宁波结对助学,除了成光丽以外,其他几名孩子也只是在头一年或者两年收到过宁波寄来的汇款,之后就再没有收到过。

罗万雄告诉记者,在他女儿曾经就读的伏开小学,也存在学生助学款没拿到的情况。

“其实我们离望谟县城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回的开销早就超过了张先生寄给我们的汇款,但我们还是需要相关部门给我们一个答复,这笔钱到底去了哪里?这同样也是对宁波那些爱心人士作出的一个交代。”成增勇说。


宁波扶贫办:只负责牵头


四年前的万人爱心助学活动,是由宁波市扶贫办牵头搞起来的。昨天,该扶贫办一位姓常的负责人接受了时报记者的采访。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望谟县是由余姚市和宁波市财政局共同结对助学的。前几天,她也听说了贵州有学生没有收到助学款的事情。“但结对对象之间是单向联系的,宁波市扶贫办只是起到一个牵头的作用,将贵州那边贫困学生的资料拿过来,让市民自己选择结对对象,所以对具体情况并不是很了解。”


望谟县纪委已成立专案组调查此事


昨天,记者联系上了望谟县纪委的工作人员颜成琪,他正就此事在望谟县教育局进行调查。

颜成琪说,经望谟县纪委初步调查,一些受助孩子的家庭住址比较偏远,当地并没有邮政所,汇款单很难投送,所以在县城的邮政局积压了不少这样的汇款单。本来这些汇款单都应该退还给汇款人,但到后来就由县扶贫办出面领取了,准备由扶贫办负责把这些助学款发放到受助孩子手中。

“现在看来,受助孩子最终没有拿到钱,这其中一定是出了问题。所以,这也是我们目前调查的重点。我们一定会搞清楚,到底汇款流向了哪里。”

至于还有没有其他孩子的助学款也被截留,颜成琪表示,暂时无法透露。

他还介绍说,目前望谟县纪委已经成立了专案组,正在进行深入调查,等有了结果后会第一时间向家长作出交代。

时报也将进一步关注此事。



背景链接

“甬黔携手·万人助学”

“甬黔携手·万人助学”活动缘起宁波北仑一位曾经到贵州做过知青的市民。他在回到宁波后,于2006年发起了“万人助学”倡议,此次活动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在宁波引起了强烈反响,吸引了不少热心市民加入。

2007年8月,在宁波天一广场,由宁波市扶贫办组织的“甬黔携手·万人助学”现场,几千张贵州贫困学生名单被热心的市民一抢而光。因为不够“分配”,宁波市扶贫办不得不临时从贵州再调来一批贫困生名单。最后该活动助学贵州贫困学生达到1.6万多名,助学金达470万元。

当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还报道了此次万人助学的盛况,此事还入选了当年的“浙江骄傲”。

据宁波市扶贫办介绍,目前,该活动受助学生的范围,已由贵州扩大到重庆、西藏、新疆等地的欠发达乡镇。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091112057A31/">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 ... 112057A31/</a><!-- 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动了我的助学款(zt)

后续

望谟掀起助学款清查风暴 50人调查组走村入户排查

昨日,望谟县邮政局一片忙碌,10位工作人员接到的通知是:在晚上10点以前,对4年来所有5万余件汇款单进行全面筛查,整理出从2006年到2009年的助学款汇单。

  现已初步查明,因汇款单积压,加上受助学生地址变更等原因,望谟县邮政局当初与县扶贫办协商后决定,由扶贫办将助学款先取走,转交给县教育局,再通过教育局找到被资助孩子。涉案的县扶贫办干部黄世梅正是利用这一监管漏洞,两年来冒名领取40个孩子的6400元助学款。

  望谟县纪委书记曾勋华昨日告诉都市快报记者,从今天起,50名工作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将根据这些汇款单的地址,走村入户寻找被资助的学生,核实助学款领取情况。

  昨日傍晚6时,虽然已经是下班时间,但记者在县邮政局3楼会议室看到,5万余件汇单堆满5个麻袋,工作人员正一页页的翻阅,并登记成册。

  “调查结束后,我们将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曾勋华书记说,他同时希望浙江爱心人士积极提供举报线索,望谟县纪委举报电话是0859-4612388。(据都市快报报道)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news.163.com/09/1118/07/5OCRK9BS000120GR.html\">http://news.163.com/09/1118/07/5OCRK9BS000120GR.html</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动了我的助学款(zt)

后续

助学款被挪用 望谟县委书记向浙江爱心人士道歉

望谟县委书记向浙江爱心人士道歉 将彻查事件真相

  新闻回顾:2009年8月,宁波余姚人张筱土发现,他通过“甬黔携手万人助学”活动资助贵州望谟县贫困学子成光丽的助学款疑被人冒领。日前,记者赶赴余姚和望谟两地调查,发现至少有12名望谟县贫困生两年来没有领到助学款。11月16日,望谟县纪委发出通报,称涉嫌挪用助学款的县扶贫办干部黄世梅已被刑拘,相关调查正在展开。

  11月17日,望谟县委书记邓家富约见都市快报记者,希望借助快报向浙江好心人道歉,并呼吁“能改变山区孩子命运”的助学爱心活动不要受到“冒领助学款”事件的影响。

  这件事给政府造成了伤害

  都市快报:事件发生后,县里采取了哪些措施?能不能告诉我们最新进展情况?

  邓家富:目前,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彻底查清事件真相,将结果早日公布于众。50人的调查小组明天就出发,决定对从2006年起,包括浙江宁波、余姚在内的所有助学款汇单逐一核对,纪委进行监督,确保所有助学资金送到受助学生手中。

  我们望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宁波、余姚等对口帮扶兄弟城市,为我们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件事情发生后,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件好事情,结果出了这样一个意外插曲,对捐助人、受助人和我们政府都造成了伤害。在这里,我也想通过都市快报,向那些浙江的爱心人士道歉。

  对社会助学的监管 政府不能缺位

  都市快报:在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因为一些受资助孩子居住偏远,当地乡镇没有邮政所,好心人汇来的助学款遭滞留。邮政局、扶贫办、教育局等联合通过其他的渠道将助学款送到孩子手中,这个模式本身没有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问题,下一步县里针对弊端,有什么改进措施?

  邓家富: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从事件发生的那天起,我跟你们一样感觉很诧异,为什么好心人点对点帮扶寄来的汇款,私人能够随便取走?打个比方,就是我们普通市民到邮政局去领汇款,也要有身份证才行。

  现在看来,邮政局简化手续,却好心办了坏事。另外,因为是点对点帮扶,很多是资助者直接与受助对象联系,政府并不知道帮扶的情况,所以,政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这块的监管是缺位的。

  通过这件事情,让我们政府也在思考,如何加强对社会助学的监管。比如说,浙江的好心人在汇助学款时,能不能给我或县委来封信,告知一下何时汇的款,便于政府在投送环节上进行监督。

  我今天也想通过你们,代表县委和县政府表态,这些来信收到后,我会逐一回信。感谢这些好心人对我们孩子的帮扶,对我们工作进行监督。来信请寄中共望谟县县委书记收,电话是0859-4610073。

  “任何事情就怕信息不公开”

  都市快报:事件发生后,我们也注意到政府信息公开比较及时,处理问题的态度也比较积极,你是如何看待这些的?

  邓家富:我认为媒体的监督只要是善意的,理性和建设性的,我们都虚心接受。

  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能推动我们的工作,去年发生在贵州的瓮安事件,对政府处理危机是一次考验,我们都要吸取教训。任何事情就怕信息不公开和不透明。问题发生了,政府要拿出积极的态度。真相公布后,社会上一些非议自然会消失。但前提是我们的工作要做好,对事件要处理好。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读上书

  都市快报:通过都市快报,你还想对浙江好心人说些什么?

  邓家富:听说你们这几天跑了好几所山村学校,我感觉你们很务实。希望能通过你们的采访,把山区孩子真实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告诉给浙江读者。

  目前,望谟全县共有学校178所,校点112个,在校学生60281人,教师3419人。望谟是一个十分偏远的地方,很多学校没有教师、学生宿舍,少数学校甚至没有食堂,孩子们自己从家里背来柴米油盐,在学校旁边的工棚里架锅煮饭,让人看到了十分辛酸。

  我们的教育仍然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包括我在内,我个人每年资助3个学生,每次开学的时候,我都亲自把钱拿到学校,交给老师保管,并且明确只能用于买学习用品。

  所以,尽管出了这样的事件,但我希望浙江读者能够看到我们政府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希望这一爱心活动不要受到影响,读书能改变山区孩子的命运,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读上书。(都市快报 作者:冯志刚)

  贵州望谟县纪委已初步查明确有助学款被挪用

  据《青年时报》报道连续几年汇出的助学款,却没有送达受助孩子手中,余姚爱心人士张筱土的这笔助学款到底去了哪里?昨天,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纪委联系了记者,通报了他们调查的最新情况。

  已初步查明的是,望谟县扶贫办工作人员黄世梅涉嫌挪用了6400元助学款,这其中就包括张筱土汇过去的这几笔钱。至于有没有其他的助学款被截留,该扶贫办是否还有别的人员参与了此事,当地纪委称还在调查,不方便透露。

  现已查明 确实有6400元助学款被挪用

  望谟县纪委书记曾勋华告诉记者,纪委在接到两位家长的举报后,重点对助学款的流向进行了追查。经初步调查,大部分助学款都顺利地送到了受助学生手中。而部分受助孩子由于家比较偏远,当地也没有邮政所,县城的邮政局积压了不少这样的汇款单。

  “这些积压的汇款单全部由望谟县扶贫办的工作人员黄世梅出面领取,邮局还有她领取时的签名和留下的身份证号码。”曾勋华说,黄世梅在拿到这些助学款后,原本应该将这些钱转交给教育局,再由教育局转交给当地学校,并分发到受助学生手中。然而她却没有这么做,而是将这部分钱转到了扶贫办的账户上。

  望谟县纪委查到黄世梅时,扶贫办账户上已有6400元被她挪用。至于该账户上总共有多少受助款,曾勋华没有透露。

  “目前尚无法判断这6400元涉及到多少受助学生,但其中应该包括罗棉和成光丽的几笔助学款。”曾勋华说,目前到望谟县纪委反映情况的只有罗万雄和成增勇两人,是否还有其他学生的助学款被挪用还不能确定,更准确的涉案金额也有待进一步调查。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致电望谟县纪委,曾勋华出去调查此事了。一位工作人员说,目前纪委已经加大了调查力度,正在开展全面调查取证工作,有结果会第一时间通知时报记者。

  挪用金额 相当于黄世梅半年的工资

  记者从望谟县扶贫办了解到,黄世梅今年38岁,4年前从林业部门调到扶贫办工作,以前曾在该县麻山乡支过教。

  望谟县扶贫办主任杜文祥接受时报采访称,自己还不清楚黄世梅挪用助学款的事,不好发表意见。

  记者了解到,黄世梅每月工资1000多元,而这6400元钱差不多是她半年的收入。

  宁波方面的反应 有类似遭遇的还不止张筱土一人

  昨天,时报《谁动了我的助学款》见报后,在宁波当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好几位宁波市民称,自己也曾有类似的遭遇。一些网友在看了时报报道后,在当地论坛发帖称,这实在太让人寒心了。网友“左手和右手”说:“以后捐钱,除非当面交到对方手上,不然还真的不放心。”所有的人都希望早点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给大家一个交代。

  宁波还有人有类似遭遇

  余姚网友“双木为林”当年也参加了“甬黔携手?万人助学”活动,“助学款被截留事件”曝光后,他讲述了自己当年助学的经过:

  当时有关部门提供了很多贵州望谟县贫困学生的资料,我特意带着儿子,拿了两个孩子的资料,说好小学的费用是每人每年200元。当天,我和儿子都很高兴,觉得我们做了一件好事。第二年,我按时把钱汇出后,心血来潮,想打电话了解一下孩子的近况,询问一下除了这200元以外,是否还需要其他的帮助。其中一个孩子资料上所留的固定电话没人接,拨打所留的手机号码,是一个女人接的,但她却说不清楚这个孩子的情况,甚至连他学校的名字都不知道,而且很快就挂了电话。再看另一个孩子的资料,所留联系人的名字和前一个非常相似,但是电话一次也没打通过!我也不知道自己的钱去了哪里,感觉一片爱心被欺骗了。

  宁波扶贫办 受助学生信息暂不能透露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宁波市扶贫办,想进一步了解贵州望谟县受助学生助学款项的落实情况。

  宁波市扶贫办秘书处副处长陈国伟向记者表示,大部分的款项肯定都能到达受助学生手中,出现这种情况只是很少的现象。陈国伟说,目前,“万人助学”活动已经扩大到重庆、西藏、新疆等地,但贵州所占比例最大,受助金额占到了一半以上,受助学生5万左右。

  “市民的每笔款项我们都是登记在案的。扶贫办还开通了网上查询系统,捐助人可按扶贫办开具的发票号查询捐助金额和资金去向。”但当记者提出,希望随机联系几名望谟县的受助学生,以调查受助款落实情况时,却遭到了拒绝。“受助孩子的个人信息是不方便向外界透露的。”陈国伟说。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news.eastday.com/m/20091118/u1a4817729.html\">http://news.eastday.com/m/20091118/u1a4817729.html</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0-2-20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动了我的助学款(zt)

连地震救灾款都有人动,唉。
想起我第一次去贵州做调查的时候官方提供的所谓资料。

前几天看陈光标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中的表现,,
发现现在连富人的钱也不好骗了,他们都要自己下去发红包才放心了。呵呵。
然后一个政府的人就在那里小声的说,建议应该把这些钱捐给正规的公益机构,然后发现现场都没人接他话茬。
你说这是中国公益的骄傲,还是悲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0-2-20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动了我的助学款(zt)

呵呵,这个案例可以用来指导一下我们的助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10-31 13:54 , Processed in 0.49633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