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06|回复: 3

“撤点并校”给贫困农村带来灾难(转帖)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0-3-12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侨老教师考察中国教育20年
“撤点并校”给贫困农村带来灾难
2010年3月3日   A03:新闻   稿件来源:报刊文摘

--------------------------------------------------------------------------------

  杨贵平是一位在美国工作生活近40年的华侨。20多年来,这位本该享受退休生活的老太太足迹遍布10多个省份的贫困农村及学校,见证了“撤点并校”给贫困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育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2007年,全国小学数量减少了47.50%。在撤并过程中,撤并力度最大的恰恰是贫困山区的小学。杨贵平注意到,许多地方的教育部门,在响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政策时,重点放在了“撤点并校”,而往往忽略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这一前提。

    山西吕梁是杨贵平几乎隔一两年就要去一次的地方。 2005年,一则关于该地区的报道显示,“短短两年,农村小学由205所调整为94所”。报道没有提到的是,这些被撤并的学校多在边远贫困地区,多为一村一校,村与村之间距离远。把学校撤并的直接后果是,这些村的孩子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长途跋涉离家住校。

    在各地调查时看到的一些现象让杨贵平心痛,“撤点并校后,一些地方学校布局不合理,许多小学没有住宿条件,小学生每天要跑四五里路上学;山区一些寄宿制中小学,学生上学路程多数在15公里左右,有的甚至有30多公里。为了安全,有的孩子由家长常年接送,有的由母亲随同租房陪读,有的家庭举家搬迁,既影响生产,又增加负担。也有一些农民干脆劝孩子退学,务农或打工。 ”

    从2001年起,“两免一补”政策开始在农村教育中逐步实施,“两免”是免书本费、免学杂费,“一补”就是向住校生发放生活补贴。然而,杨贵平调查时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两免一补”后,很多农村家庭的教育费用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原因就是撤点并校”。

    杨贵平为“撤点并校”前后农村家庭的教育投入做了一次精确的统计。在河北省某县,李村小学是中心校,辐射周边多个村落,很多学生寄宿;而张村小学实行就近入学。调查显示,住宿制学生年消费1580元;而就近入学学生每天在家里住宿、吃饭,年支出只需要440元,不到前者的三分之一。

    在人均收入不足700元的贫困农村,“馒头一个1元”,这样的数字让杨贵平心惊肉跳,学生如何负担得起中心校高昂的伙食费? “饿,没有钱买。 ”杨贵平访问过河北一个小学的学生,这个8岁的孩子,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在一些中心校,因为学生突然增加,学生宿舍一下子变得非常短缺。杨贵平在调查中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几间教室改成宿舍,地是泥巴地,窗子没有玻璃,一张破旧的木板床上,要睡两三个孩子。学生们自带的被褥多半单薄破旧,到了冬天根本无法抵御寒冷。

    在杨贵平走过的地方,很多孩子才只有七八岁,一切生活都要自理。一些地方甚至没有食堂,没有人为学生做饭,住校的学生每人自带一个小炉子,清早起来,用自带的树枝烧火做饭,天天吃白饭和酸菜汤。

    有些父母为了照顾孩子上学举家搬离故土。在山西,一些家长告诉杨贵平,“如果在乡下还有地可以种,现在到了大村镇,没有办法,只有下煤窑。 ”

    与中心校的拥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已经落寞的村小。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农村学校布局基本以“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为原则。许多县教育部门规定学校要在村庄2.5公里之内,以便学生就近上学。而今那些曾经让各方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的村小,或被废弃不用,或贱卖为私房,造成了教育资源极大的浪费。

    “撤点并校”的目的是整合有限的教育资源,让偏远山区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而这种优质教育通过什么体现出来呢?杨贵平发现,学生的分数是唯一的答案。然而,许多农村老师反映:“不管我们怎么拼命,学生成绩还是上不去,课文太深,和学生生活不结合,学起来困难。 ”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深入中国农村的杨贵平有着这样的观察:农村的孩子早当家,四五岁就要开始帮着父母做各种家务和农活,烧饭、带弟妹、挑水、喂猪、种菜等等。在劳动中,孩子逐渐学到许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勤劳、动手的习惯,也培养了对土地、对自然、对家乡的感情。可当孩子们集中住校以后,每天面对的就是课本,学到的价值观是“农村的一切都是落后的”,老师画给学生的远景和学习的动力是离开农村。 “学生们变得越来越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一些家长在接受杨贵平访问时常常感慨,“读书越多越懒,越不会干活。 ”

    在杨贵平看来,在农村,没有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教育标准,只有应试一个目标,只会给农村带来灾难。 (黄艾华摘自2月22日 《中国青年报》作者雷宇蒋帅)


我是在报刊文摘上看见的这个文章的~特上网贴出来给大家看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0-3-12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撤点并校”给贫困农村带来灾难(转帖)

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计划生育让生源减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0-3-12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撤点并校”给贫困农村带来灾难(转帖)

确实哈,现在的学生因为学校远,增加了交通、伙食、住校等以往没有的费用,虽然两免一补了,但看起来反而支出更多了。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撤点并校”给贫困农村带来灾难(转帖)

不仅仅是计划生育的问题啊~·
民办教师的问题~~师源问题~~都是~~
就是苦了孩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10-31 13:56 , Processed in 0.35222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